开启左侧

李水城: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2017-6-5 15:48 · 大杂烩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2 年以来,笔者承担了国家文物局指南针项目“中国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该项目以海南洋浦古盐田为主要研究重点,通过田野考古、民族民俗学调查、科技检测等研究手段,对我国海南儋州地区利用火山岩资源晒制食盐的传统海盐制作工艺进行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对这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以及展示和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项目联合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海南省文物局和儋州市博物馆、台湾大学人类学系等单位在儋州洋浦、峨曼对当地的古盐田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

  盐田村所在洋浦半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年降雨量1100 毫米;日照较强,蒸发量为1800 毫米,年均温24.7%;地势平坦。这里属玄武岩(火山岩)和第四纪海相沉积平原地形,地表裸露许多火山岩,是制盐生产的天然材料。土壤为红褐色粘土,不宜农耕,却是发展制盐的绝佳场所。地表植物多为苦柬、小叶桉、椰子、甘蔗、芭蕉,以及散布的仙人掌。这种环境自然形成了农业和盐业生产的对立。盐田村虽靠近大海,但并未以渔业为生,男人以晒盐为主业,女人则以少量农业生产贴补。

  在项目实施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负责对杨浦盐田开展田野调查,并在适当时机在盐田遗址选择地点进行试掘,以厘清遗址的年代及其发展变化;对调查和试掘出土遗物和采集样本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研究,为解决洋浦盐田的制盐工艺、始建年代等疑难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对洋浦、峨曼盐田进行详细考察,发现在海南儋州湾沿海地下广泛分布有火山玄武岩(亦称浮石),其特征是质地轻软、孔隙众多、有强烈的亲水性。其表面大量孔洞可增加体表面积,亲水性可充分吸附卤水,是优良的制盐器具。这一传统工艺出现后,随着时代演进,早期普遍用整块玄武岩凿挖打磨成独立的砚台式槽盆,晚期出现了用方或长方形火山岩石条铺砌的浅池,面积加大,以增加产量,其技术已非常接近现代的海盐生产工艺。

  此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还对洋浦盐田进行了考古试掘,对挖掘区的土壤和火山玄武岩样本进行了采集,以备下一步的科学分析。同时,还对洋浦盐田村、峨曼盐丁村的现代村落布局、传统民居、古码头、古盐道、古灯塔等物质遗存进行了调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对洋浦盐田遗址地形地貌进行测绘,并对遗址全景进行航空调查、测绘,获取了一批详实的数据,包括洋浦盐田大比例的勘测图、高清晰大尺度的航空照片等。此次调查确认了洋浦盐田可分南、北、西三个小区,保护面积达750 亩。统计核实盐田内的卤水池有122 个,盐槽6171 个(并逐个进行了编号记录)。绘制和描述典型盐槽和卤水池的平剖面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对琼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景观地貌、地质构造、气候和海洋水文开展了野外调查,确认盐田所在的洋浦湾北岸的地貌结构分为:玄武岩熔岩台地、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潮滩。海底地貌主要为洋浦深槽和洋浦大浅滩。其中,海蚀平台和淤泥质海滩非常适宜盐业生产的发展,海蚀平台产生的海蚀柱则为晒盐的砚台式槽盆提供了绝佳的原材料。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对盐田及所在村社进行了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调查研究,内容涉及族群迁徙、盐工组织、生产和管理模式、盐业生产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往来,以及由盐产业带来的地方税收、法律、民俗和宗教等一系列课题。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对台湾岛内的早期盐田、制作工艺、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等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与洋浦盐田的对比分析,初步形成对我国古代海岛海盐生产工艺的总结认识,并讨论其工艺来源及与大陆各沿海地区制盐工艺的关系,以备为下一步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项目组还对南太平洋等地的传统制盐情况进行了资料搜集工作。特别是在美国夏威夷比绍普博物馆发现了与儋州洋浦、峨曼盐田完全一样的砚台式制盐槽盆,在考爱岛(Kauai)还保存有传统的盐田遗迹。为了解太平洋地区这种特殊的制盐产业和工艺技术的分布和传播提供了线索。

  以上工作对儋州地区古盐田的生产历史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综合考察海南西北部早期盐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盐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据传,唐代天宝年间,有一批福建莆田人为躲避“安史之乱”迁至海南儋州一带,由于这一地区表土下广泛覆盖火山玄武岩,土壤贫瘠,不宜农业。反之,海湾内的气候和水文环境却很适合制盐。加之丰富的火山岩为海盐制作提供了适宜的物质材料,这些新移民也因势利导地创造出这种独具特色、科学有效的海盐制作工艺。《新唐书·地理志》记:“儋州昌化郡,本儋耳郡……,县五:义伦,下,有盐”。经考,义伦县位于今儋州三都镇旧州坡附近。此文献表明,唐代儋州一带产盐已为中央政府所知,宋代开始设立官府经营的盐场。据文献,直到元代,我国绝大部分沿海地区仍延续“煎煮”为主的制盐业。洋浦盐田改“煮”为“晒”,创造出“沙漏淋卤”工艺,为海盐制造的巨大进步,也开创了我国利用风能日晒制作海盐的最早历史。儋州海岸沿线曾广泛存在这种制盐工艺,并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其产品不仅供本地居民,也输入到儋州以外地区,甚至通过海运销售到岛外。

  这种“风吹日晒制盐”工艺是先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不断摸索、改进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并经代代相传、积累沉淀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洋浦盐田已开发为旅游点,并成为海南旅游业的一张名片,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在当今的城市化、市场经济冲击下,也面临着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矛盾。加之当地盐业公司影响,禁止村民制盐,实施食用加碘精盐的强制性措施,严重干扰并加速了这一传统产业的衰败。总之,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不仅仅在塑造当代社会的历史记忆,也是努力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已对峨曼盐田造成了一些破坏。如北部海湾修建的一条公路已将完整的盐田分割开来,并毁坏了一部分。鉴于目前峨曼盐田还基本保持了原生状态和原始的生产方式,规模也更大,保护工作也更为迫切。

  海南儋州制盐工艺

  利用火山岩槽盆晾制海水,通过风吹日晒蒸发制作海盐。步骤如下:

  将海水引入盐田  此处所指盐田是距离海岸约400~500 米的海岸滩涂地带。这一区域的土壤含沙量低,利于储存海水。盐工们在海岸至盐田滩涂地带开挖出引水沟渠,待夜晚海水涨潮时,会沿着这些沟渠流向盐田,并被盐田内的泥土充分吸附而富集。各家盐田利用废弃的盐槽或加工盐槽的边角料垒砌出边界。部分界标也被修筑成输送海水的渠道。

  晒制盐泥(晒沙) 白天退潮后,盐工们使用木质短耙如同松土耙田一般将盐田内的泥土翻起,在阳光下暴晒,待水分蒸发、泥土半干时,海水中的盐分便留在了泥土中。据当地的盐户介绍,这一道工序将延续2~3 天,使盐田内泥土的含盐量达到充分饱和。

  运送盐泥至过滤池(收沙) 每块盐田由晒泥池和过滤池两大部分组成。盐泥经2~3 天暴晒以后,将晒好的盐泥运到过滤池,还要将运至盐泥池的盐泥踩实。

  冲洗盐泥、过滤获取卤水 每座过滤池内都有一个用火山岩砌就的方形(或长方形)蓄卤池。蓄卤池两侧壁面开有入水的暗道,其它两面与过滤池相互间隔。在蓄卤池通道的上方铺垫有茅草(稻草)作为过滤设施。在稻草上方铺填盐泥,并加以夯实。最后,不断向盐泥上方浇海水,以溶解盐泥内的盐分,盐水经茅草过滤后,经暗道流入蓄卤池内储存。至此,制卤初步完成。

  晒盐 据当地盐户介绍,经过反复的过滤,不断提高卤水的浓度,最后达到充分的饱和。盐工通常选用海边生长的一种叫做“黄鱼茨”的灌木枝叶检测卤水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当“黄鱼茨”树枝漂浮在卤水之上,表明卤水已达到足够浓度,可以晒盐了。这一方法与中国北方地区使用莲子判断卤水浓度的方法相同。最后,盐工将已达到足够浓度的卤水用木桶运送并浇灌在火山岩制成的盐槽盆内,利用烈日进行暴晒。据盐户讲,晒盐一般从上午10-11 点开始,晒制到下午5-6 点即可收盐。收盐时使用铁皮工具刮取既可。这种制盐的产量不高,一个大型火山石制盐槽每次出盐量不超过1000 克。(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2 年以来,笔者承担了国家文物局指南针项目“中国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该项目以海南洋浦古盐田为主要研究重点,通过田野考古、民族民俗学调查、科技检测等研究手段,对我国海南儋州地区利用火山岩资源晒制食盐的传统海盐制作工艺进行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对这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以及展示和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项目联合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海南省文物局和儋州市博物馆、台湾大学人类学系等单位在儋州洋浦、峨曼对当地的古盐田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

  盐田村所在洋浦半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年降雨量1100 毫米;日照较强,蒸发量为1800 毫米,年均温24.7%;地势平坦。这里属玄武岩(火山岩)和第四纪海相沉积平原地形,地表裸露许多火山岩,是制盐生产的天然材料。土壤为红褐色粘土,不宜农耕,却是发展制盐的绝佳场所。地表植物多为苦柬、小叶桉、椰子、甘蔗、芭蕉,以及散布的仙人掌。这种环境自然形成了农业和盐业生产的对立。盐田村虽靠近大海,但并未以渔业为生,男人以晒盐为主业,女人则以少量农业生产贴补。

  在项目实施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负责对杨浦盐田开展田野调查,并在适当时机在盐田遗址选择地点进行试掘,以厘清遗址的年代及其发展变化;对调查和试掘出土遗物和采集样本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研究,为解决洋浦盐田的制盐工艺、始建年代等疑难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对洋浦、峨曼盐田进行详细考察,发现在海南儋州湾沿海地下广泛分布有火山玄武岩(亦称浮石),其特征是质地轻软、孔隙众多、有强烈的亲水性。其表面大量孔洞可增加体表面积,亲水性可充分吸附卤水,是优良的制盐器具。这一传统工艺出现后,随着时代演进,早期普遍用整块玄武岩凿挖打磨成独立的砚台式槽盆,晚期出现了用方或长方形火山岩石条铺砌的浅池,面积加大,以增加产量,其技术已非常接近现代的海盐生产工艺。

  此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还对洋浦盐田进行了考古试掘,对挖掘区的土壤和火山玄武岩样本进行了采集,以备下一步的科学分析。同时,还对洋浦盐田村、峨曼盐丁村的现代村落布局、传统民居、古码头、古盐道、古灯塔等物质遗存进行了调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对洋浦盐田遗址地形地貌进行测绘,并对遗址全景进行航空调查、测绘,获取了一批详实的数据,包括洋浦盐田大比例的勘测图、高清晰大尺度的航空照片等。此次调查确认了洋浦盐田可分南、北、西三个小区,保护面积达750 亩。统计核实盐田内的卤水池有122 个,盐槽6171 个(并逐个进行了编号记录)。绘制和描述典型盐槽和卤水池的平剖面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对琼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景观地貌、地质构造、气候和海洋水文开展了野外调查,确认盐田所在的洋浦湾北岸的地貌结构分为:玄武岩熔岩台地、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潮滩。海底地貌主要为洋浦深槽和洋浦大浅滩。其中,海蚀平台和淤泥质海滩非常适宜盐业生产的发展,海蚀平台产生的海蚀柱则为晒盐的砚台式槽盆提供了绝佳的原材料。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对盐田及所在村社进行了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调查研究,内容涉及族群迁徙、盐工组织、生产和管理模式、盐业生产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往来,以及由盐产业带来的地方税收、法律、民俗和宗教等一系列课题。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对台湾岛内的早期盐田、制作工艺、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等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与洋浦盐田的对比分析,初步形成对我国古代海岛海盐生产工艺的总结认识,并讨论其工艺来源及与大陆各沿海地区制盐工艺的关系,以备为下一步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项目组还对南太平洋等地的传统制盐情况进行了资料搜集工作。特别是在美国夏威夷比绍普博物馆发现了与儋州洋浦、峨曼盐田完全一样的砚台式制盐槽盆,在考爱岛(Kauai)还保存有传统的盐田遗迹。为了解太平洋地区这种特殊的制盐产业和工艺技术的分布和传播提供了线索。

  以上工作对儋州地区古盐田的生产历史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综合考察海南西北部早期盐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盐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据传,唐代天宝年间,有一批福建莆田人为躲避“安史之乱”迁至海南儋州一带,由于这一地区表土下广泛覆盖火山玄武岩,土壤贫瘠,不宜农业。反之,海湾内的气候和水文环境却很适合制盐。加之丰富的火山岩为海盐制作提供了适宜的物质材料,这些新移民也因势利导地创造出这种独具特色、科学有效的海盐制作工艺。《新唐书·地理志》记:“儋州昌化郡,本儋耳郡……,县五:义伦,下,有盐”。经考,义伦县位于今儋州三都镇旧州坡附近。此文献表明,唐代儋州一带产盐已为中央政府所知,宋代开始设立官府经营的盐场。据文献,直到元代,我国绝大部分沿海地区仍延续“煎煮”为主的制盐业。洋浦盐田改“煮”为“晒”,创造出“沙漏淋卤”工艺,为海盐制造的巨大进步,也开创了我国利用风能日晒制作海盐的最早历史。儋州海岸沿线曾广泛存在这种制盐工艺,并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其产品不仅供本地居民,也输入到儋州以外地区,甚至通过海运销售到岛外。

  这种“风吹日晒制盐”工艺是先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不断摸索、改进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并经代代相传、积累沉淀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洋浦盐田已开发为旅游点,并成为海南旅游业的一张名片,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在当今的城市化、市场经济冲击下,也面临着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矛盾。加之当地盐业公司影响,禁止村民制盐,实施食用加碘精盐的强制性措施,严重干扰并加速了这一传统产业的衰败。总之,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不仅仅在塑造当代社会的历史记忆,也是努力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已对峨曼盐田造成了一些破坏。如北部海湾修建的一条公路已将完整的盐田分割开来,并毁坏了一部分。鉴于目前峨曼盐田还基本保持了原生状态和原始的生产方式,规模也更大,保护工作也更为迫切。

  海南儋州制盐工艺

  利用火山岩槽盆晾制海水,通过风吹日晒蒸发制作海盐。步骤如下:

  将海水引入盐田  此处所指盐田是距离海岸约400~500 米的海岸滩涂地带。这一区域的土壤含沙量低,利于储存海水。盐工们在海岸至盐田滩涂地带开挖出引水沟渠,待夜晚海水涨潮时,会沿着这些沟渠流向盐田,并被盐田内的泥土充分吸附而富集。各家盐田利用废弃的盐槽或加工盐槽的边角料垒砌出边界。部分界标也被修筑成输送海水的渠道。

  晒制盐泥(晒沙) 白天退潮后,盐工们使用木质短耙如同松土耙田一般将盐田内的泥土翻起,在阳光下暴晒,待水分蒸发、泥土半干时,海水中的盐分便留在了泥土中。据当地的盐户介绍,这一道工序将延续2~3 天,使盐田内泥土的含盐量达到充分饱和。

  运送盐泥至过滤池(收沙) 每块盐田由晒泥池和过滤池两大部分组成。盐泥经2~3 天暴晒以后,将晒好的盐泥运到过滤池,还要将运至盐泥池的盐泥踩实。

  冲洗盐泥、过滤获取卤水 每座过滤池内都有一个用火山岩砌就的方形(或长方形)蓄卤池。蓄卤池两侧壁面开有入水的暗道,其它两面与过滤池相互间隔。在蓄卤池通道的上方铺垫有茅草(稻草)作为过滤设施。在稻草上方铺填盐泥,并加以夯实。最后,不断向盐泥上方浇海水,以溶解盐泥内的盐分,盐水经茅草过滤后,经暗道流入蓄卤池内储存。至此,制卤初步完成。

  晒盐 据当地盐户介绍,经过反复的过滤,不断提高卤水的浓度,最后达到充分的饱和。盐工通常选用海边生长的一种叫做“黄鱼茨”的灌木枝叶检测卤水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当“黄鱼茨”树枝漂浮在卤水之上,表明卤水已达到足够浓度,可以晒盐了。这一方法与中国北方地区使用莲子判断卤水浓度的方法相同。最后,盐工将已达到足够浓度的卤水用木桶运送并浇灌在火山岩制成的盐槽盆内,利用烈日进行暴晒。据盐户讲,晒盐一般从上午10-11 点开始,晒制到下午5-6 点即可收盐。收盐时使用铁皮工具刮取既可。这种制盐的产量不高,一个大型火山石制盐槽每次出盐量不超过1000 克。(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