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讲一个你所不知道的考古真容——水下探秘

2017-5-12 15:12 · 大杂烩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前,“张献忠沉银水下考古”发掘在业界颇受关注,其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信息。而另一方面,也让“水下考古”进入大众视野。山东的水下考古是什么样子?就此,记者通过对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功和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王泽冰的采访,还原了大众眼中神秘的水下考古历程。

d64c5706800b86d1d7492d1b3c511dfd.jpg

水下发现散落遗物

3edb1d01865eb40d2c2370baf09995d3.jpg

水下布探方
  水下探索,陆上工作是基础
  其实,早在2012年我省蓬莱与宁波、泉州、广州、扬州、北海、漳州、福州、南京等八城市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项目之后,省内的水下文化遗产相关考察便逐渐展开,鉴于“水下”这一概念的神秘性,普通大众对于水下考古成果的兴趣也日渐浓郁。
  但水下考古,对普通大众来说却依旧是神秘莫测。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行业。很多人对它的概念比较模糊,水下考古并不仅仅是要去挖什么,它更包括了大量的前期陆上调研和水下物探工作。”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功对此解释。
  作为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单位的山东,水下考古在全国可以说是走在前列。
  据悉,随着水下文化遗产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热点,它也逐渐成为了违法犯罪分子觊觎的新目标。而山东省拥有3345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与省内的陆地面积相当。因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海洋的情况很复杂,不像陆地那样稳定。至今,山东海域内确定的百余处水下文化遗存,多是由沿海渔民在捕捞过程中偶然发现并上报的。”王守功说。
  水下文化遗存的探索过程也十分繁琐。“真正下水之前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查阅、陆地线索的搜集和实地走访,比如渔民海上作业时捕捞到的瓷器等海底遗存,我们会根据他们描述的打捞点、结合前期的史料检索,尽量划定、缩小搜索范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王泽冰解释。
  除此之外,还需依靠专业的科学仪器,而非人工直接下潜。“进行海洋物探时,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海洋磁力仪都是常用设备。比如虽然下沉到水底、但没有被泥沙等掩埋的东西,多波束声呐就能将它们清晰的扫描出来; 而侧扫声呐则能探测海底表面物质的属性、亮暗等;而不同的物品具有不同磁场,近年来正在逐步引进的海洋磁力仪,就能依靠磁场的探索,寻找海底、湖下类似于人工加工的瓷器这样具有磁性的物品。”王泽冰告诉记者。
  水底下没你想象的那么好玩
  考古作业从来都是个艰辛的过程,而作为考古业界的新贵,水下考古的难度更非常人能够想象。据王守功介绍,近两年,山东省对于水下考古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长岛和东平湖范围,虽然有所进展,但大众却鲜少能够听到对于这些地方水下考古的跟进信息,更很难有想象中的考古画面直播,皆因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导致。
  王守功以预计今年将收尾考察的东平湖为例:“我们的考古人员下潜后发现,千百年来水下的淤泥堆积了足有20米厚,能见度却不足10厘米,下潜人员连自己的手表都看不清,这比预想的环境要复杂的多。”对此,王泽冰进一步解释称,在“浑水”中作业,下潜的考古人员看不清周边环境,只能依靠水上GPS定位确认自己的位置,并等待信号指示其下一步动作,再以触摸等形式进行少量打捞和确认。
  而类似这样陌生环境的作业,也给潜水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危险。“有沉船的地方船体表面多有海蛎子、贝壳等海洋生物,这些东西会大量钩挂渔民撒下的渔网,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潜水员很有可能被缠住无法脱身,造成生命危险。”此外,王泽冰介绍称,洋流也是水下考古作业的一大潜在危险因素。“田野作业,只要天气允许,考古人员可以随时实地工作; 但水下作业不行,在水下,人起码要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所以水下作业首先需要倚靠潮汐时间安排工作,必须在平流期水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下潜,有时是中午,但也有时是在半夜三四点,否则,不要说人,就是小马力的船都顶不住水流的冲击。”
  水下的压力也使得考古人员无法连续的长时间作业。“涨潮和退潮中间有2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多数时间潜水员不可能呆足2个小时,不同深度有严格的限制,比如10米内,人可以呆60至90分钟,为保证充足供氧,我们常背双瓶(氧气瓶)下水,但在压力环境下呼入的空气只能是压缩空气,这容易引起大量氮气滞留体内,导致身体损耗太大。”王泽冰表示。
  专业人员的紧缺也是水下考古的一大现实问题。“水下考古实践非常专业,人员需由公家统一组织培训,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有100余人,而实际能够在一线下水的不过70余人,其中省内只有4个人。”王泽冰说。
  保护比挖掘更重要
  相较于国内陆地考古60余年的发展,水下探索挖掘才刚刚开始。在王泽冰看来,鉴于环境、技术等种种限制条件,水下考古想要收获像陆地考古一样的成绩或许还需经历更长时间。
  但这并没有阻碍人们对于水下遗存寻觅的脚步
  据王守功介绍,今年,对于省内水下遗产的考察重点将会转向荣成附近的海域。“威海荣成附近海域多是石头海岸、且暗流众多,古代的木船一旦碰触这些海岸的石头基本就沉没了,所以在荣成附近的海域,古代沉船数量不少。”
  此外,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进京的必经道路——长岛区域,仍然将是未来省内水下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六七月份,我们就要去长岛南五岛做水下工作。长岛附近的港口面对的多是东北亚区域,历史上,那里与朝鲜、日本的交流很多,自古以来就有固定的交流路线,当时的来访者多是先经过朝鲜再通过陆地进京,目前我们正在对这条交通沿线进行梳理,已经有了50多处线索。已经能够确定的便是蓬莱港,古代叫东州港,那时候的作用类似于军需要塞,后来才慢慢发展成港口,现在已经在那发现了蓬莱古船。”王泽冰说。
  虽然,越来越多的水下文化遗存点已被确认,但探索的道路依旧艰巨。“填海、海港码头等基础建设,都有占压水下文化遗存的可能。如古代某港口海岸远比现在深入内陆,虽然当时的码头就建在海岸边,但随着岁月流逝,陆地增长、海岸线向海里后退,原本的水下遗存可能就埋藏在陆地下面,这就为水下文物的探索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此外,对于已经确定了的水下遗存,王守功表示:“我们多采取划定保护范围的方式来保护它们,并非一味打捞,尽量让它们在原有环境中封存; 对于重点文物的打捞,如木船类,上岸后则将对其进行脱盐、脱水、干燥等处理后再保存。”
(文章来源:山东商报 原文标题:《讲一个你所不知道的考古真容——水下探秘》)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前,“张献忠沉银水下考古”发掘在业界颇受关注,其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信息。而另一方面,也让“水下考古”进入大众视野。山东的水下考古是什么样子?就此,记者通过对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功和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王泽冰的采访,还原了大众眼中神秘的水下考古历程。

d64c5706800b86d1d7492d1b3c511dfd.jpg

水下发现散落遗物

3edb1d01865eb40d2c2370baf09995d3.jpg

水下布探方
  水下探索,陆上工作是基础
  其实,早在2012年我省蓬莱与宁波、泉州、广州、扬州、北海、漳州、福州、南京等八城市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项目之后,省内的水下文化遗产相关考察便逐渐展开,鉴于“水下”这一概念的神秘性,普通大众对于水下考古成果的兴趣也日渐浓郁。
  但水下考古,对普通大众来说却依旧是神秘莫测。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行业。很多人对它的概念比较模糊,水下考古并不仅仅是要去挖什么,它更包括了大量的前期陆上调研和水下物探工作。”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功对此解释。
  作为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单位的山东,水下考古在全国可以说是走在前列。
  据悉,随着水下文化遗产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热点,它也逐渐成为了违法犯罪分子觊觎的新目标。而山东省拥有3345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与省内的陆地面积相当。因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海洋的情况很复杂,不像陆地那样稳定。至今,山东海域内确定的百余处水下文化遗存,多是由沿海渔民在捕捞过程中偶然发现并上报的。”王守功说。
  水下文化遗存的探索过程也十分繁琐。“真正下水之前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查阅、陆地线索的搜集和实地走访,比如渔民海上作业时捕捞到的瓷器等海底遗存,我们会根据他们描述的打捞点、结合前期的史料检索,尽量划定、缩小搜索范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王泽冰解释。
  除此之外,还需依靠专业的科学仪器,而非人工直接下潜。“进行海洋物探时,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海洋磁力仪都是常用设备。比如虽然下沉到水底、但没有被泥沙等掩埋的东西,多波束声呐就能将它们清晰的扫描出来; 而侧扫声呐则能探测海底表面物质的属性、亮暗等;而不同的物品具有不同磁场,近年来正在逐步引进的海洋磁力仪,就能依靠磁场的探索,寻找海底、湖下类似于人工加工的瓷器这样具有磁性的物品。”王泽冰告诉记者。
  水底下没你想象的那么好玩
  考古作业从来都是个艰辛的过程,而作为考古业界的新贵,水下考古的难度更非常人能够想象。据王守功介绍,近两年,山东省对于水下考古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长岛和东平湖范围,虽然有所进展,但大众却鲜少能够听到对于这些地方水下考古的跟进信息,更很难有想象中的考古画面直播,皆因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导致。
  王守功以预计今年将收尾考察的东平湖为例:“我们的考古人员下潜后发现,千百年来水下的淤泥堆积了足有20米厚,能见度却不足10厘米,下潜人员连自己的手表都看不清,这比预想的环境要复杂的多。”对此,王泽冰进一步解释称,在“浑水”中作业,下潜的考古人员看不清周边环境,只能依靠水上GPS定位确认自己的位置,并等待信号指示其下一步动作,再以触摸等形式进行少量打捞和确认。
  而类似这样陌生环境的作业,也给潜水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危险。“有沉船的地方船体表面多有海蛎子、贝壳等海洋生物,这些东西会大量钩挂渔民撒下的渔网,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潜水员很有可能被缠住无法脱身,造成生命危险。”此外,王泽冰介绍称,洋流也是水下考古作业的一大潜在危险因素。“田野作业,只要天气允许,考古人员可以随时实地工作; 但水下作业不行,在水下,人起码要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所以水下作业首先需要倚靠潮汐时间安排工作,必须在平流期水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下潜,有时是中午,但也有时是在半夜三四点,否则,不要说人,就是小马力的船都顶不住水流的冲击。”
  水下的压力也使得考古人员无法连续的长时间作业。“涨潮和退潮中间有2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多数时间潜水员不可能呆足2个小时,不同深度有严格的限制,比如10米内,人可以呆60至90分钟,为保证充足供氧,我们常背双瓶(氧气瓶)下水,但在压力环境下呼入的空气只能是压缩空气,这容易引起大量氮气滞留体内,导致身体损耗太大。”王泽冰表示。
  专业人员的紧缺也是水下考古的一大现实问题。“水下考古实践非常专业,人员需由公家统一组织培训,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有100余人,而实际能够在一线下水的不过70余人,其中省内只有4个人。”王泽冰说。
  保护比挖掘更重要
  相较于国内陆地考古60余年的发展,水下探索挖掘才刚刚开始。在王泽冰看来,鉴于环境、技术等种种限制条件,水下考古想要收获像陆地考古一样的成绩或许还需经历更长时间。
  但这并没有阻碍人们对于水下遗存寻觅的脚步
  据王守功介绍,今年,对于省内水下遗产的考察重点将会转向荣成附近的海域。“威海荣成附近海域多是石头海岸、且暗流众多,古代的木船一旦碰触这些海岸的石头基本就沉没了,所以在荣成附近的海域,古代沉船数量不少。”
  此外,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进京的必经道路——长岛区域,仍然将是未来省内水下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六七月份,我们就要去长岛南五岛做水下工作。长岛附近的港口面对的多是东北亚区域,历史上,那里与朝鲜、日本的交流很多,自古以来就有固定的交流路线,当时的来访者多是先经过朝鲜再通过陆地进京,目前我们正在对这条交通沿线进行梳理,已经有了50多处线索。已经能够确定的便是蓬莱港,古代叫东州港,那时候的作用类似于军需要塞,后来才慢慢发展成港口,现在已经在那发现了蓬莱古船。”王泽冰说。
  虽然,越来越多的水下文化遗存点已被确认,但探索的道路依旧艰巨。“填海、海港码头等基础建设,都有占压水下文化遗存的可能。如古代某港口海岸远比现在深入内陆,虽然当时的码头就建在海岸边,但随着岁月流逝,陆地增长、海岸线向海里后退,原本的水下遗存可能就埋藏在陆地下面,这就为水下文物的探索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此外,对于已经确定了的水下遗存,王守功表示:“我们多采取划定保护范围的方式来保护它们,并非一味打捞,尽量让它们在原有环境中封存; 对于重点文物的打捞,如木船类,上岸后则将对其进行脱盐、脱水、干燥等处理后再保存。”
(文章来源:山东商报 原文标题:《讲一个你所不知道的考古真容——水下探秘》)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701积分
36帖子
0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