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留在青岛12年,这位法国船长只为了一个使命

2017-4-13 16:24 · 大杂烩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ec2fec73d75496691035d956484d3a2.jpg

英语单词mission是传教士的意思,它的另一个解读是使命。 使命在东方人的传统观点里多是宿命的无力感,而在在西方人眼里别有些份量:将上帝的福音传递给芸芸众生,是传教士矢志不渝的使命。
正是因为这样简单的热忱,在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他们选择四处为家,选择忍饥耐饿,选择翻越山川湖海,散播了智慧、文明。因为一份与上帝的使命之约,无数传教士倾尽一生、矢志不渝。

f36fd510c4a3ecacda5a0c0009b1b750.jpg
传教士和他的妻子
斯蒂芬.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人生途中,即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下面是一篇写在杂志上的旧文章,关于一个简单的法国人和他的帆船使命。他因为热爱帆船,过着追逐海浪的日子;他又因奥运会期间来青岛教授帆船,他选择了停泊在异国他乡......
从他身上,我看到一个人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变得闪闪发光。 也许可以让你在随波逐流的生活里,停顿5分钟,来思考下,那个催动我们往前行走的mission是什么呢?

7c7c37c40a38c19401f1e08006f89ba3.jpg

文章略长:阅读需要5分钟。
鲛人与帆船
  坐在我前面的博纳多船长Loik说,“我就是半鱼半人”。
    他体型消瘦,头发因为长年泡在海水里,有些枯黄,脸上刻着海风吹过的痕迹。他那双蓝绿色的眼让我想到古代传说中的“鲛人”,向海而生,仰帆而行。
    法国人Loik出生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区的海港城市Brest,8岁便开始接触帆船,从此爱上了这项运动,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2005年青岛获得了奥运会帆船的举办权。当时的青岛帆船领域尚是一片空白,急需帆船领域的专家来青培训。Brest市受青岛市政府邀请,交流帆船教练,Loik主动请缨,担任Brest的帆船大使,踏上了这片尚未发展的东方帆船之地。
    Loik的主要工作是训练青岛的帆船队,为奥运会做准备。国外的帆船队员通常是在孩童时期就接触小帆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触大帆船。而在国内,由于帆船还是个新兴运动,人们的帆船知识几乎归零。所以对于Loik来说,他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很大。他手把手调教从十几岁的小水手到三十岁的水手,从最基础的训练做起: 缭绳,绞盘,掌舵,平衡……现在在青岛的帆船圈里资格最老的水手大部分都是Loik一手调教出来的。

dd8eefb14985cbf1176e8aa90ae1648b.jpg

    除了担任训练水手的工作,Loik也担任青岛帆船事业官方的对外宣传工作,经常往返韩国、日本等地。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Loik受青岛政府之托,带领出外宣传的政府官员进行日本福冈到青岛的宣传之旅。按照计划,Loik必须在8月8日赶回青岛参加盛大的欢迎仪式。Loik带着两艘帆船从福冈,在一片的礼炮的欢送中出发,本以为这是一次普通出行,然而在出海的第一夜,他们便遇上了凶猛的暴风雨。
    从loik模仿大海波涛汹涌的夸张姿势上,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海水像是被放出来的猛兽,有吞江吐海之势。船上的人已经东倒西歪,晕船最厉害的摄影师直接倒在了船上。后面的船上大部分是没有经验的水手,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也吓得瘫软,建议立刻掉头回去。Loik判断往回走是顺着海浪的方向,更加危险。于是他当机立断。他安抚好后面的船员情绪后,命令船只沿着海浪扑来的方向前进。连夜值班指挥着两艘帆船在风雨里逆浪而行,一颠一簸地在海浪上前进。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Loik的水手在躲避海浪的时候,一个猛劲,把一个螺旋桨的螺栓弄断了。失去一个螺旋桨的双体帆船左摇右摆得在海面上行驶,随时有颠覆的危险。Loik见情形危机,让别人掌舵,他尝试换备用舵,但是失败了。
濒临死亡的压迫感又一次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Loik灵机一动,带着工具,在风浪里,把船头锚上的螺栓卸掉,驾到船尾,换下坏掉的螺栓,这才让船在大海中保持平衡,捱到天明。这一夜,简直惊心动魄。若不是loik的机智和果断,这两艘帆船很难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一夜风雨后,loik命令临时在釜山停靠休整,并且在8月8日准时抵达青岛,赶上欢迎仪式。

76e48967b88849b342f112d2128facc3.jpg

    奥运会之后,青岛的帆船事业有回落的趋势。但是政府依然希望Loik可以留下来,继续发展帆船事业。Loik就留下来了,做了2年闲散的自由人工作:船只的买卖中介,帆船水手的训练,代表青岛队出外比赛……在青岛玩帆船的莫不认识这位热心肠的帆船全才。
    当时有其它海边城市邀请Loik去做培训,而他却选择留在青岛。我问他为什么选择留在青岛?他讲青岛的物候和他的家乡Brest差不多,同样是北方的滨海城市,夏冬分明。加上青岛受西洋之风影响深远,适应这里的生活更加容易。住在北方的法国人不如南方开放,更加内敛。他说他是一个“固执的人”,有点内敛,但是一旦深交,就是推心置腹的朋友。青岛人给他的感觉就是这样。
    更重要的是,青岛的帆船业需要他。青岛的帆船业虽然发展了8年之久,但是与国际相比,还是有很多需要完善,比如水手的专业度,基础设施建设等。他从年幼开始接触帆船,也经历了法国帆船事业从无到有,再到成熟的过程。青岛的帆船业于他来说,正像是法国帆船业最初的情况。
  他有使命在青岛推广这项舞风弄浪的海洋运动。

70faff26e2d9ceacbbef3b32935900bc.jpg

    在心理学中,有个专业术语叫做”calling”(天职)——即天生就要去完成的职业。而Loik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就是帆船。他说有一种病叫做“晕陆症”——长期在海上生活的人,反而不适应陆地上的生活。他知道如何在风暴里躲过扑来的海浪,却不知道该怎么回避城市里的车来车往。他知道如何面对海上漂泊的恶劣环境,却不知道怎么接受城市生活的热闹。
    他笑称自己就是一个半鱼半人,帆船和海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oik血液里流淌着海水,注定以大海为地,以帆船为家。

采访后记:我记得在采访结束我问他:你会一直留在青岛吗?他顿了顿,也许在这里,也许不在这里,如果青岛的帆船事业发展的比较成熟,他就可以离开这里,他认为他的使命就是把帆船带给更多人吧!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ec2fec73d75496691035d956484d3a2.jpg

英语单词mission是传教士的意思,它的另一个解读是使命。 使命在东方人的传统观点里多是宿命的无力感,而在在西方人眼里别有些份量:将上帝的福音传递给芸芸众生,是传教士矢志不渝的使命。
正是因为这样简单的热忱,在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他们选择四处为家,选择忍饥耐饿,选择翻越山川湖海,散播了智慧、文明。因为一份与上帝的使命之约,无数传教士倾尽一生、矢志不渝。

f36fd510c4a3ecacda5a0c0009b1b750.jpg
传教士和他的妻子
斯蒂芬.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人生途中,即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下面是一篇写在杂志上的旧文章,关于一个简单的法国人和他的帆船使命。他因为热爱帆船,过着追逐海浪的日子;他又因奥运会期间来青岛教授帆船,他选择了停泊在异国他乡......
从他身上,我看到一个人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变得闪闪发光。 也许可以让你在随波逐流的生活里,停顿5分钟,来思考下,那个催动我们往前行走的mission是什么呢?

7c7c37c40a38c19401f1e08006f89ba3.jpg

文章略长:阅读需要5分钟。
鲛人与帆船
  坐在我前面的博纳多船长Loik说,“我就是半鱼半人”。
    他体型消瘦,头发因为长年泡在海水里,有些枯黄,脸上刻着海风吹过的痕迹。他那双蓝绿色的眼让我想到古代传说中的“鲛人”,向海而生,仰帆而行。
    法国人Loik出生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区的海港城市Brest,8岁便开始接触帆船,从此爱上了这项运动,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2005年青岛获得了奥运会帆船的举办权。当时的青岛帆船领域尚是一片空白,急需帆船领域的专家来青培训。Brest市受青岛市政府邀请,交流帆船教练,Loik主动请缨,担任Brest的帆船大使,踏上了这片尚未发展的东方帆船之地。
    Loik的主要工作是训练青岛的帆船队,为奥运会做准备。国外的帆船队员通常是在孩童时期就接触小帆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触大帆船。而在国内,由于帆船还是个新兴运动,人们的帆船知识几乎归零。所以对于Loik来说,他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很大。他手把手调教从十几岁的小水手到三十岁的水手,从最基础的训练做起: 缭绳,绞盘,掌舵,平衡……现在在青岛的帆船圈里资格最老的水手大部分都是Loik一手调教出来的。

dd8eefb14985cbf1176e8aa90ae1648b.jpg

    除了担任训练水手的工作,Loik也担任青岛帆船事业官方的对外宣传工作,经常往返韩国、日本等地。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Loik受青岛政府之托,带领出外宣传的政府官员进行日本福冈到青岛的宣传之旅。按照计划,Loik必须在8月8日赶回青岛参加盛大的欢迎仪式。Loik带着两艘帆船从福冈,在一片的礼炮的欢送中出发,本以为这是一次普通出行,然而在出海的第一夜,他们便遇上了凶猛的暴风雨。
    从loik模仿大海波涛汹涌的夸张姿势上,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海水像是被放出来的猛兽,有吞江吐海之势。船上的人已经东倒西歪,晕船最厉害的摄影师直接倒在了船上。后面的船上大部分是没有经验的水手,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也吓得瘫软,建议立刻掉头回去。Loik判断往回走是顺着海浪的方向,更加危险。于是他当机立断。他安抚好后面的船员情绪后,命令船只沿着海浪扑来的方向前进。连夜值班指挥着两艘帆船在风雨里逆浪而行,一颠一簸地在海浪上前进。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Loik的水手在躲避海浪的时候,一个猛劲,把一个螺旋桨的螺栓弄断了。失去一个螺旋桨的双体帆船左摇右摆得在海面上行驶,随时有颠覆的危险。Loik见情形危机,让别人掌舵,他尝试换备用舵,但是失败了。
濒临死亡的压迫感又一次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Loik灵机一动,带着工具,在风浪里,把船头锚上的螺栓卸掉,驾到船尾,换下坏掉的螺栓,这才让船在大海中保持平衡,捱到天明。这一夜,简直惊心动魄。若不是loik的机智和果断,这两艘帆船很难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一夜风雨后,loik命令临时在釜山停靠休整,并且在8月8日准时抵达青岛,赶上欢迎仪式。

76e48967b88849b342f112d2128facc3.jpg

    奥运会之后,青岛的帆船事业有回落的趋势。但是政府依然希望Loik可以留下来,继续发展帆船事业。Loik就留下来了,做了2年闲散的自由人工作:船只的买卖中介,帆船水手的训练,代表青岛队出外比赛……在青岛玩帆船的莫不认识这位热心肠的帆船全才。
    当时有其它海边城市邀请Loik去做培训,而他却选择留在青岛。我问他为什么选择留在青岛?他讲青岛的物候和他的家乡Brest差不多,同样是北方的滨海城市,夏冬分明。加上青岛受西洋之风影响深远,适应这里的生活更加容易。住在北方的法国人不如南方开放,更加内敛。他说他是一个“固执的人”,有点内敛,但是一旦深交,就是推心置腹的朋友。青岛人给他的感觉就是这样。
    更重要的是,青岛的帆船业需要他。青岛的帆船业虽然发展了8年之久,但是与国际相比,还是有很多需要完善,比如水手的专业度,基础设施建设等。他从年幼开始接触帆船,也经历了法国帆船事业从无到有,再到成熟的过程。青岛的帆船业于他来说,正像是法国帆船业最初的情况。
  他有使命在青岛推广这项舞风弄浪的海洋运动。

70faff26e2d9ceacbbef3b32935900bc.jpg

    在心理学中,有个专业术语叫做”calling”(天职)——即天生就要去完成的职业。而Loik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就是帆船。他说有一种病叫做“晕陆症”——长期在海上生活的人,反而不适应陆地上的生活。他知道如何在风暴里躲过扑来的海浪,却不知道该怎么回避城市里的车来车往。他知道如何面对海上漂泊的恶劣环境,却不知道怎么接受城市生活的热闹。
    他笑称自己就是一个半鱼半人,帆船和海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oik血液里流淌着海水,注定以大海为地,以帆船为家。

采访后记:我记得在采访结束我问他:你会一直留在青岛吗?他顿了顿,也许在这里,也许不在这里,如果青岛的帆船事业发展的比较成熟,他就可以离开这里,他认为他的使命就是把帆船带给更多人吧!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44积分
10帖子
0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