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20条错误SUP划桨动作纠正

2017-4-13 09:49 · SUP桨板专区
来自: 天津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站位太前或太后
解读:站位太前,板鼻吃水太深,阻力大。站位太后,板尾入水太深,尾部涡流阻力加大,板腹的迎水角度加大也导致水阻加大。
纠正:居中站立,站于桨板把手位置左右,前后可略微移动,双脚略比肩宽,略屈膝,站立有弹性。
2.       身高与桨长不配套
解读:桨太长导致出水后运桨不畅,易刮水;太短导致俯身幅度太低或桨叶吃水不够深。
纠正:桨长高于头顶8-10英寸,略低于向上举起手臂的手腕。在冲浪、竞赛和旅行等不同情形下,再根据穿鞋与否,板的厚度,均可可适度增减。
3.       运动员过于急躁,握桨死板,前臂发僵
解读及纠正:轻握,放松身体,才能前伸,确保桨程。
4.       握桨距离与身高不适,太宽和太窄
解读:握桨距离太窄,桨叶力矩过大,导致桨叶入水后飘忽不稳,但有利于增减桨程。握桨距离太宽,力量传导直接迅猛,但是桨程缩短。
纠正:巡航状态最佳宽度是采用投降手,肘部角度不小于90度,竞速时可适度加宽。
5.       握桨臂与和拉桨臂手腕弯曲,前臂未伸直
解读及纠正:弯曲说明发力是通过手臂的小肌群,划桨要动用全身,特别是核心的大肌群,要直臂拉桨。
6.       桨叶与水面角度过小,拉桨产生的推力有竖向分力,使桨板头抬起
解读及纠正:过度前伸了,身体失去平衡,压水所导致。应该确保舒适和平衡的条件下,放松身体前伸插桨。
7.       桨叶与水面角度过大,拉桨过后,提桨晚,使桨叶抬水。
解读及纠正:插桨过后,提桨过晚。提桨时,下手不超过腰部。
8.       入水无力、不稳、不快、溅水花
解读及纠正:插桨要轻盈和快速,接着上手推桨,迅速抓水。一定配合上身的转体,手臂前伸,重心下落,要有插的动作。
9.       拉桨前伸不到位
解读及纠正:前伸不到位,桨程过小,划桨效率低。放松身体,转体,插桨时要形成高低肩。
10.   拉桨手腕弯曲
解读及纠正:放松手臂,直臂拉桨
11.   桨叶未垂直于桨板运动方向,有侧拨分量。
解读及纠正:桨叶应当垂直桨板运动方向,水对浆叶的反作用力与桨板运动方向一致,加速效果最佳。凡是桨叶未垂直于桨板运动方向,都会产生桨板运动方向法线上的分力,则影响桨板的直线运动。(在不作方向调整的巡航状态,应该尽量做到上述要求,另外,如果刻意保持单边划直,桨叶允许有夹角,运行轨迹亦可轻度调整,属于高阶桨法。)
12.   推桨臂手腕弯曲,引起肘部下降,因而腰部力量不能传到桨上
解读及纠正:推桨臂完成插桨,推桨抓水后,保持直臂有利于传递全身的力量,且肌肉不易疲劳。英文叫做lock your arm。
13.   桨叶未完全提出水面,并在下一次插桨前击水
解读及纠正:击水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其一,桨太长,提桨不够;其二是上身疲劳,提桨时上身抬起不够。击水会降速,还可能会失去平衡。
14.   提桨是把水带起,速度减慢
解读及纠正:其一:提桨这个动作没有把桨叶从水中抽出的感觉;其二:要上下手都要向内旋转桨杆。提桨过晚造成抬水。
15.   握桨(摆桨)始终僵硬,身体得不到放松,特别是前臂肌肉未能放松。
解读及纠正:摆桨阶段是划桨周期的放松恢复阶段,要配合呼吸节奏。摆桨后期也是为下一划桨周期储备肌肉弹性势能的阶段。
16.   摆桨慢,导致桨频不够快
解读及纠正:摆桨阶段身体没有能量输出,速度降低,加快摆桨,减小桨叶外露空中的时间,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桨频。
17.   摆桨时发生以身体为中心的扫桨(转动)
解读及纠正:这是错误的动作,扫桨的反作用力,会影响桨板的直线前行,正确做法是提桨后,旋转桨杆,桨叶平行前进方向,自后向前摆桨,划桨周期内桨基本上在板侧的竖直平面内运动。
18.   摆桨时未转动桨叶90度,造成过大风阻
解读及纠正:提桨同时,要内转90度,向前摆桨时,桨叶是平行于运动方向。
19.   摆桨时抬桨太高,造成肩部疲劳,空桨时间太长
解读及对策:其一:选择合适的桨长,桨长太大也会造成抬桨过高;其二:提桨时,身体尽量恢复直立,带动桨上升。
20.   动作无节奏,节奏不鲜明。
解读及纠正:专注技术,低心率训练,先找节奏感,再加大力量,提高桨频。

流歌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站位太前或太后
解读:站位太前,板鼻吃水太深,阻力大。站位太后,板尾入水太深,尾部涡流阻力加大,板腹的迎水角度加大也导致水阻加大。
纠正:居中站立,站于桨板把手位置左右,前后可略微移动,双脚略比肩宽,略屈膝,站立有弹性。
2.       身高与桨长不配套
解读:桨太长导致出水后运桨不畅,易刮水;太短导致俯身幅度太低或桨叶吃水不够深。
纠正:桨长高于头顶8-10英寸,略低于向上举起手臂的手腕。在冲浪、竞赛和旅行等不同情形下,再根据穿鞋与否,板的厚度,均可可适度增减。
3.       运动员过于急躁,握桨死板,前臂发僵
解读及纠正:轻握,放松身体,才能前伸,确保桨程。
4.       握桨距离与身高不适,太宽和太窄
解读:握桨距离太窄,桨叶力矩过大,导致桨叶入水后飘忽不稳,但有利于增减桨程。握桨距离太宽,力量传导直接迅猛,但是桨程缩短。
纠正:巡航状态最佳宽度是采用投降手,肘部角度不小于90度,竞速时可适度加宽。
5.       握桨臂与和拉桨臂手腕弯曲,前臂未伸直
解读及纠正:弯曲说明发力是通过手臂的小肌群,划桨要动用全身,特别是核心的大肌群,要直臂拉桨。
6.       桨叶与水面角度过小,拉桨产生的推力有竖向分力,使桨板头抬起
解读及纠正:过度前伸了,身体失去平衡,压水所导致。应该确保舒适和平衡的条件下,放松身体前伸插桨。
7.       桨叶与水面角度过大,拉桨过后,提桨晚,使桨叶抬水。
解读及纠正:插桨过后,提桨过晚。提桨时,下手不超过腰部。
8.       入水无力、不稳、不快、溅水花
解读及纠正:插桨要轻盈和快速,接着上手推桨,迅速抓水。一定配合上身的转体,手臂前伸,重心下落,要有插的动作。
9.       拉桨前伸不到位
解读及纠正:前伸不到位,桨程过小,划桨效率低。放松身体,转体,插桨时要形成高低肩。
10.   拉桨手腕弯曲
解读及纠正:放松手臂,直臂拉桨
11.   桨叶未垂直于桨板运动方向,有侧拨分量。
解读及纠正:桨叶应当垂直桨板运动方向,水对浆叶的反作用力与桨板运动方向一致,加速效果最佳。凡是桨叶未垂直于桨板运动方向,都会产生桨板运动方向法线上的分力,则影响桨板的直线运动。(在不作方向调整的巡航状态,应该尽量做到上述要求,另外,如果刻意保持单边划直,桨叶允许有夹角,运行轨迹亦可轻度调整,属于高阶桨法。)
12.   推桨臂手腕弯曲,引起肘部下降,因而腰部力量不能传到桨上
解读及纠正:推桨臂完成插桨,推桨抓水后,保持直臂有利于传递全身的力量,且肌肉不易疲劳。英文叫做lock your arm。
13.   桨叶未完全提出水面,并在下一次插桨前击水
解读及纠正:击水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其一,桨太长,提桨不够;其二是上身疲劳,提桨时上身抬起不够。击水会降速,还可能会失去平衡。
14.   提桨是把水带起,速度减慢
解读及纠正:其一:提桨这个动作没有把桨叶从水中抽出的感觉;其二:要上下手都要向内旋转桨杆。提桨过晚造成抬水。
15.   握桨(摆桨)始终僵硬,身体得不到放松,特别是前臂肌肉未能放松。
解读及纠正:摆桨阶段是划桨周期的放松恢复阶段,要配合呼吸节奏。摆桨后期也是为下一划桨周期储备肌肉弹性势能的阶段。
16.   摆桨慢,导致桨频不够快
解读及纠正:摆桨阶段身体没有能量输出,速度降低,加快摆桨,减小桨叶外露空中的时间,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桨频。
17.   摆桨时发生以身体为中心的扫桨(转动)
解读及纠正:这是错误的动作,扫桨的反作用力,会影响桨板的直线前行,正确做法是提桨后,旋转桨杆,桨叶平行前进方向,自后向前摆桨,划桨周期内桨基本上在板侧的竖直平面内运动。
18.   摆桨时未转动桨叶90度,造成过大风阻
解读及纠正:提桨同时,要内转90度,向前摆桨时,桨叶是平行于运动方向。
19.   摆桨时抬桨太高,造成肩部疲劳,空桨时间太长
解读及对策:其一:选择合适的桨长,桨长太大也会造成抬桨过高;其二:提桨时,身体尽量恢复直立,带动桨上升。
20.   动作无节奏,节奏不鲜明。
解读及纠正:专注技术,低心率训练,先找节奏感,再加大力量,提高桨频。

流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