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现实中国 ∣ 一个男人的海洋 许晨【续写郭川的那些事儿】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许 晨
f92b3eaeb9cdc4a4401790ecee0ee6cf.jpg
许晨,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2003年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结业。出版有《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真情大援川》等十几部长篇报告文学。曾获得“冰心散文奖”、精品工程奖等奖项。2014年6月,许晨受国家海洋局之邀,随同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前往太平洋科学考察,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写出反映我国载人潜水器研发海试及其重大意义的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名列2016年全国优秀新作品排行榜。作家声音:

创作谈面向大海的呼唤

许  晨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码头。时值初冬,天空阴沉沉的,海风轻轻吹拂着,带来一阵阵寒意。曾经拥满港湾的帆船、游艇都不见了,空空荡荡,使人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惆怅。我在青岛市政协常委、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志伟女士的陪同下,来到这里眺望远方的大海,思念心中的英雄。“你看,那里就是郭川驾船出征的地方。”“啊!现在是一条船也没有了……”“是啊……人也没有了……”沉稳而富有激情的林会长面向大海,突然声音哽咽了:“郭川船长,你在哪里?你回来吧……”我深受感染,眼睛湿润:“回来吧,我们的船长、我们的兄弟郭川!”不用说,我们是在用心灵呼唤那于波浪涛天的太平洋失联的航海家郭川。就在我们身后的奥帆中心媒体中心大楼里,林志伟会长认真接受了我的采访,详尽回顾和介绍了郭川船长的航海事迹……

2016年10月26日,我正在北京宣传我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突然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节目中,听到了一条震惊中外的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啊,郭川船长失联了?立时,人们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似的,紧张而难过得喘不过气来。因为大家都清楚,一个人、一条船,在茫茫无际、风大浪高的远海大洋上失联,那将意味着什么?郭川,是我们山东省青岛市的城市形象大使,是令国人引以为豪的航海英雄!他曾经驾驶着无动力帆船,踏平了无数惊涛骇浪,闯过了众多激流险滩,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人瞩目的亚洲和世界纪录,一举改变了欧美白种人对亚细亚黑眼睛、黄皮肤人的偏见,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难怪有人说:郭川是中国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几乎以一已之力将中国帆船航海推向了世界前列。此后几天,我与大家一样,密切关注着寻找、搜救郭川的消息,一会儿为发现了蛛丝马迹而庆幸,一会儿为再一次寻觅落空而伤悲,一会儿又为找到新的线索而再次燃起希望。一个星期过去了、十几天过去了,我已开完会返回青岛了,我们的郭川船长如同遇到了“百慕大三角”一样,无声无息……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文学》社长兼主编杨晓升先生的电话:“许晨你好,我是杨晓升!你不是专门写作海洋嘛,现在大家都很想知道航海家郭川的事迹,我们想约请你写一部关于他的报告文学!”“好啊,感谢您的约稿。我正时刻了解着寻救情况,只是现在要照顾家属的情绪,等时机合适时我一定会写的。”放下电话,我非常敬佩《北京文学》的眼光和魄力,在全国报刊中率先组织反映郭川其人其事的稿件。难怪他们的“现实中国”栏目办得享誉文坛。说实在的,作为一名贴近时代、关心海洋的报告文学作家,以帆船航海创造世界纪录为已任的郭川,早就进入我的视野之中,看着他一次次挑战自我的航海壮举,情不自禁地为他点赞喝彩。可他总是以没作出什么成绩婉拒采访,而我也觉得他尚年轻还有时间,那就再等等吧。谁知、谁知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呢?

事不宜迟,我立即打电话找到青岛市帆船协会的林志伟会长。我与她同是十二届青岛市政协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委员会的委员,有时一起开会或参加活动就彼此熟悉了。她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巾帼英杰,曾任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为打造帆船之都付出了心血。她特别支持郭川代表青岛驾驶帆船远航的事业,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和家人情况。所以,我想与她畅谈并请帮助联系采访郭川的爱人肖莉。林会长听完我的想法之后,首先表示感谢在当前非常情况下,我是第一个想到写郭川的作家,不过现在肖莉正处在悲伤和恍惚之中,而且还抱着一线最后的希望,可能难以接受采访。过了两天,我又请她联系。林会长感叹我的坚持,说,我给你她电话号码,你自己说说看吧。果然,我打通电话后,郭夫人肖莉还是婉拒,目前什么也不想谈,但可以加微信,转我一些材料包括她的日记看看……既然如此,那就先从外围采访吧。好在郭川航海的主要活动地点就在青岛,了解他成长历程和帆船生涯的人大多也在青岛,天时地利人和,我当即行动起来。先后与帆船协会会长林志伟、副会长王宝琪、市旅游局副局长朱悦涛、航海学校副校长曲春、航海家宋坤,以及郭川的家人亲友同学等人交谈,也到船长生活与训练的地方实地考察。其间,不断接到杨晓升社长的电话和微信,通报一些北京关于宣传郭川的新情况。我知道,他这是变相的催稿呢,于是加快了采访写作的进展。说真的,要不是杨社长执着的态度,我还得再等等看,不可能写作得这么快。综合采访整理材料之后,我翻阅着郭川一幅幅的航海照片,聆听着郭川早年配乐朗诵的诗歌,闭门谢客,奋笔疾书,日夜沉浸在与船长对话的氛围里。好像自己也进行了一次单人单船的跨太平洋航行,乘风破浪,风雨兼程,驶向理想的彼岸……这期间,青岛市民自发在奥帆中心举行了祝福郭川、平安归来的活动,在奥帆码头上点燃了一根根红蜡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MBA校友会联合主办了“呼唤郭川”专题分享会。郭川亲友和同窗们从各自的角度,呈现一个最真实的郭川,并讲述船长失联后,近一个月中美军民大搜救背后的故事。为郭川祈福,呼唤郭川早日归来。青岛市帆船帆板协会举办了“航海沙龙第四季郭川精神分享会”,我也应邀参加,现场聆听和感受了人们对于本市形象大使郭川的感佩思恋之情。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促进和帮助了我写作此书。尤其是郭川精神的提炼,愈加清晰起来。我认为:一是他的探险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二是他的执着劲头,认准目标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三是他的爱国意识,国际比赛永远标志着“中国青岛”号,高扬五星红旗。四是他的宽广胸怀,像大海一样,包容各方,团结拼搏。非常值得总结提练、宣传弘扬。

事实上,郭川不是只凭兴趣出发冒险蛮干的草莽汉,更不是“吃饱了撑的”不顾家人沽名钓誉的自私者。他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的意义就在于面对狂风巨浪所迸发出的血性,这正是当前某些国人身上所缺乏的东西! 我们寻找和呼唤郭川,就是要寻找与呼唤这些品格和精神!此时,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书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与郭川精神何其相似乃尔?郭川,一个真正的男人!当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男人像男人时,这个民族和国家就有希望了!作品完成之后,我把电子版发送给林志伟会长、朱悦涛局长、郭川家属等人审阅,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支持。在考虑用什么题目时,我曾想过《男人与海》,可担心有人会说搭名家的“便车”,忍痛割爱,又想用《一个人的海洋》,但觉得不够有劲儿,灵机一动,加上一个“男”字,境界全出。杨晓升主编审阅后欣然叫好,从而确定了标题《一个男人的海洋》,并决定于2017年《北京文学》第4期发表。他还请书法家题写了篇名,遒劲有力,力透纸背。如果说,我历时四年并跟随“蛟龙”号远航深海大洋,写出《第四极》是计划中的报告文学“海洋三部曲”之一的话,那么,这部《一个男人的海洋》就是“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稿毕,许多报刊和出版社的编辑闻讯纷纷来信来电约稿。但我十分感激并尊重与杨社长的约定,一切均在其后再说。二战中的传奇人物巴顿将军说过:“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 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落地死去。”探险家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一位受访者含着热泪对我说:“郭川是大海的儿子,大海是他的舞台和故乡。我知道郭川早晚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选 读
27c632c044f247635dd526e9249d2968.jpg

201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常播出,突然屏幕下面飞出一条字幕: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亿万国人的心被揪紧了,立刻将目光聚焦到这则新闻——郭川为何失联?他现在在哪儿?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男人的海洋
许   晨

一  船长郭川
“大海啊,请你停一停波浪,祈祷我们的船长平安吧!”“海风啊,请你静一静呼啸,祝福英雄的郭川回家吧!” 一个冷秋的夜晚,华灯初上,光影迷离,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笼罩在安谧的夜幕之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乘车疾驶、或步履匆匆,穿过整洁而宽阔的街道,奔向自己那个叫作“家”的温馨港湾。可在著名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远离闹市区的情人坝(挡浪坝)灯塔下,却有一群群普通的市民离开家门,走向这里,自发地聚拢在一起。 秋夜的海边寒意袭人,可他们丝毫没有觉得,面容焦虑、神情严峻,拉起了一条条长长的横幅,点燃了一支支红红的蜡烛,面向浩瀚大海,仰望无垠星空。有的人双手合十,有的人喃喃自语:郭川船长啊,你在哪儿?你听到亲人的呼唤吗?家乡盼望你平安无事,祖国期待你凯旋……这是公元2016年10月28日,距离那个令人震惊的一刻仅仅过去了三天。那是怎样的一刻啊!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常播出,突然屏幕下面飞出一条字幕: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一石激起千层浪。立时,亿万国人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似的。失联!自从马航370客机“失联”之后,这个名词便几乎与“不幸”二字画上了等号。多年来,郭川的名字在航海界、体育界,抑或是社会各界,不能说如雷贯耳,也是早已声名显赫了。他的不凡业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传遍了华夏大地乃至世界航海界。郭川是中国职业帆船航海第一人,获得过诸多“第一”:第一位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第一位完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亚洲人、第一位单人帆船跨越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2012年11月18日,郭川开启“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之旅,经历了海上近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于2013年4月5日驾驶“中国•青岛”号帆船荣归母港青岛,成为第一个单人不间断无补给环球航行的中国人,同时创造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环球航行世界纪录。两年后,他又率领国际船队驾超级三体帆船,成功创造了北冰洋(东北航线)不间断航行的世界纪录……进入2016年以来,郭川团队一直在国外训练、调整、准备,7月应奥运会主席巴赫之约,从法国拉特里尼泰出发,跨越大西洋到巴西里约热内卢,观礼2016年奥运会,而后启航穿越巴拿马运河北上太平洋,经过两段航程共43天的航行之后,于当地时间9月30日凌晨抵达美国旧金山。计划在10月中下旬,由郭川独自驾驶帆船横跨太平洋,目标地为中国上海。

这个航段是一次挑战之旅:去年6月,意大利“玛莎拉蒂”号船队创造了从旧金山到上海、用时21天的帆船速度世界纪录。郭川决心单人单船沿此航线突破上述纪录,用16天至20天左右到达上海市金山区。因玛莎拉蒂号船队有11名船员,所以郭川不管用多长时间完成航程,都将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单人不间断跨越太平洋航行。称之为“金色太平洋挑战”活动。2016年10月18日上午,旧金山湾区阳光明媚,郭川独自驾驶着“中国•青岛”号,离开停靠的里士满游艇码头,在人们的一片欢呼送行声中,踏上了直达中国上海的航程。当鲜红的三体船从旧金山地标建筑金门大桥下通过的瞬间,国际帆船联合会记时员沙马•科塔古特蒂按下计时器,显示当地时间14时23分11秒。这年,郭川已经51岁了,将在太平洋上独自航行约7000多海里,一路上需闯过风暴、海浪、鲨鱼、孤独等等难关。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可郭川毫不畏惧。 当然,他不是只知蛮干的傻大胆儿,而是建立在科学训练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他此次驾驶的超级三体船长约30米,宽16.5米,桅杆32米,使用碳纤维材料制造,重量轻,性能好,为世界上仅有的同型五艘帆船之一,在上次的北冰洋航行中表现甚佳。为了准备这次挑战,郭川团队又对此船进行了部分设备的升级改造,驾船从法国一路走来,进行了大量模拟训练。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帆船前进的动力就是风,一帆风顺,乘风破浪,祖先留下的诸多成语证明了这个道理。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无风难行船,风大浪必高。特别是一个人一只船,只靠风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如果遇上狂风暴雨、浪涛汹涌,那将是难以言表的灾难与不幸。虽说郭川船长已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也不免谈此色变、百倍小心。临行前,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不断挑战一个更高的层面。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得精彩,给自己的帆船梦想增添新的高度。风是我的对手,也是我的伴侣。没有风,走不好;风很大,会带来很多压力。我要时刻小心谨慎,不要产生不好的结果……” 难道是一语成谶?就在郭川驾船航行一周后的10月25日,“中国•青岛”号驶到距离夏威夷以西900多公里的海域,中午时分曾与岸上团队连线通话:“怎么样,船长,没事吧?你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啊,还行。”郭川答道,声音里透着疲惫,“没事就是最好的消息。昨天晚上有些不稳定的阵风,有两个乌云团突袭,然后阵风加大,船体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好在都已经应对过去了。”“那你一定要多加注意啊,利用风浪较小的时间,尽量休息一下,保持体力。如果再遇到突发之事,比如撞上鲨鱼什么的,没有体力是不行的。”“对! 其实远航撞到大鱼是常见的事情,这回我就撞到两次了,大概有一两米长,没有什么破坏力。当然,我不希望撞到鲸鱼,否则那就麻烦大了……”“好的,不说了,保重!”此次通话后,郭川一位同学又打通了电话,聊了一会儿,他就休息了。北京时间下午3时半左右,岸基保障团队GBS定位图屏上,突然显示帆船航速明显慢了下来,从二三十节突然降到了六七节,大家赶紧联络郭川,不料却一点回音也没有了!“青岛号,青岛号,你在哪里?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郭川船长、郭川船长,在何方位?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回答、请回答……”岸上保障团队负责人刘玲玲,以及她的团队伙伴们,一遍又一遍地用海事卫星电话、用超强信号的手机呼唤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郭川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无声无息。失联!这两个幽灵一样的大字,像两记大锤重重地砸在人们心上。他们马上向中国驻美国外交使团报告,并联系美国海事部门请求援助。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敦促美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展开搜救。这是人道主义救援,国际上照例是一路绿灯。美国海岸警卫队夏威夷海事救援中心、美国海军在附近游弋的舰只,法国航海帆船运动基地有经验的水手,纷纷在第一时间,前往事发海域。很快,搜救飞机在海面上发现了三体帆船,其大三角帆倾斜落水,甲板上空无一人,无线电对讲机多次呼叫没有应答。消息传来,人们心情十分沉重,这说明郭川落水了……熟悉帆船运动的人都知道:单人单船的航程中,最怕的是人船分离,一旦由于狂风大浪,抑或是大鱼撞击,失足坠入海中,根本赶不上一直前行的帆船,前后左右无人施救,就会遭遇灭顶之灾。如此看来,郭川船长境况不妙。唯一期盼的是,他在海面上漂浮或游到某个荒岛上,利用野外生存知识坚持,伺机被前往搜救的飞机舰船找到,并且安全地带回来。

祖国时时刻刻牵挂着她的儿女!自从“青岛”号失联的消息公布之后,举国上下就被“郭川”这个名字牢牢吸引住了。每天每夜,人们密切注视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二十四小时”“新闻联播”等栏目,忧心如焚地等待着来自太平洋的信息。在10月27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表示:“中国航海家郭川不幸落水失联,外交部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正密切关注有关事态,继续协调相关搜救工作。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会及时向大家提供。”郭川的家乡——山东省青岛市,更是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全力做好各项搜救工作。市体育局、市帆船运动协会等单位,及时联系郭川的保障团队,了解最新信息,慰问郭川的妻子肖莉和亲属。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青岛市民。他们视郭川为自己的城市英雄、家乡的优秀儿女,震撼担忧之余,各个微信群朋友圈里振臂一呼,决定于10月28日晚上来到奥帆中心,为郭川船长祈福!于是,这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以往总是荡漾着欣喜的青岛奥帆基地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友会、帆船之友会、青岛一中校友等群友们,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市民、游客和外宾,都一脸凝重、虔诚地伫立在海边。人们都在期待船长归来。

2223828f9f87d8412c9ae17089466054.jpg

二  “疯子”郭川
郭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怎样成为一名职业帆船赛手的?这还要从国际帆船运动项目说起。帆船,顾名思义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国际帆船赛事总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员驾驶帆船在规定的场地内、按级别比赛速度,比如奥运会帆船项目。一种是离岸远航横跨大洋,抑或是环球航行,具有探险和科考性质。相比而言,后一种更加考验船员的意志品质和驾船技术。郭川,就属于后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帆船航海家。然而,他并不像欧美国家的运动员那样,大都是从小就在海水里扑腾、迎着浪喝着风长大,而是半路出家,一步步从业余爱好,走上职业航海生涯的。算起来,他真正从事这项运动时,早已过了而立,接近不惑之年了……是的,36岁之前的郭川,与当下的大部分人一样,上学、读书、工作。只不过从小特殊的家庭经历,养成了他 “敏于行而讷于言”、思想独立爱冒险的性格。郭川原籍青岛,生于1965年,是独子,上有姐姐下有妹妹。爸爸妈妈早年在西南地质勘探队工作,条件艰苦,只好长年把几个孩子放在老人身边。小小年纪,远离父母之爱,或许是一个人童年的不幸,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缺少管束的日子,加之隔辈老人的疼爱,也会给男孩子的天性发展以更大的空间。小郭川从记事起就爱满世界跑,爬树上房掏鸟蛋,下海玩水摸蛤蜊。快上小学了,父母把他接到了身边读书。地质勘探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哪里有矿苗就到哪里去,家属孩子跟着,几乎成了以大篷车为家的“吉卜赛人”。或许从那时候起,郭川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流动”的意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电影放映队到各个乡镇去放露天电影。当时有一部片子叫《海霞》,讲述了南海女民兵守海岛的故事。可能是从电影里看到了久别的大海,又是当时少有的彩色影片,郭川看了还想看。有一天放学后,听说几十里外的村子要放映,他便带着戴健、唐矿田几个小伙伴连家也没回,背着书包徒步追着看去了。到了吃晚饭的时辰,还没见他们的踪影,家长找到学校才发现早已放学,问谁都不知道上哪儿去了,便满世界地寻找:健子、小健,回家吃饭了……”天完全黑了下来,仍然毫无消息,几位孩子父母只得报告了勘探队领导。队长一声令下,兵分几路,派出了汽车到周边乡镇去找孩子。一直忙活到半夜,终于在一条村路上找到了。几个小学生累得满头大汗,还没走到放电影的村庄呢!不用说,领头的小郭川屁股上挨了爸爸几巴掌。瞧,小小年纪就埋下了“好奇”“探险”的种子。两年后,郭川被送回家乡,进入了青岛第一中学学习。也许是接受了小学的教训,他变得腼腆起来,加之个子不高身子骨也不壮,说话文文静静,跟个女孩似的,在班上很不起眼。唯独天资聪颖,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稳定在班级里的前三名。家乡面临黄海,蓝色的波涛一望无际,少年郭川常常站在大海边,久久地凝望,飞舞的海鸥、漂荡的帆船、苍翠的小岛,令他心醉神迷。

几十年后,郭川曾经老实地讲:“那时并没有将来航海的想法,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帆船比赛,只是出于好奇、看不透,看不透就越想看……”这样的中学生,典型的求知欲旺盛的“理工男”,高考一定不在话下。果然,郭川一路考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在那里读了硕士。不过在同学们眼里,他从来不是那种光知道埋头用功“死读书”的学生,而是一个兴趣广泛天性好动的人。顺利拿到了北航飞行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郭川又考取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MBA,毕业后被航天部某公司引进,一帆风顺,几年便做到了副司级的部门经理。如果沿着这条现成的大路走下去,他的人生履历便会如期写上“某某公司总经理、首席执行官”之类的头衔。可是,他那“不安分”的细胞一直在活跃着。正如后来他自述道:“突然有一天,这种单调的生活让我厌倦,我开始拼命拓展生命的外延,因此我去学开滑翔机、学习潜水、学习滑雪……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挑战自我的极限,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与年龄不符的热情,疯狂填充自己生命中的空白。”他骨子里有一个自由的灵魂,甚至用诗一样的语言,形容那种离开固有的束缚和羁绊,奔向自己喜爱的广阔天地的心情:“从空中飞下来,沐浴着夕阳温暖的光线,像自由的鸟儿一样,在秋天金黄的树梢之上飞来飞去,你想想那有多美!我被这种纯粹自然的美所吸引,常常在空中流连忘返……”从此郭川的人生之旅拐了一个弯。2001年,他不顾器重他、关心他的领导们一再挽留,不顾父母亲朋、好友同事不理解的诧异目光,放弃了一套单位即将分配到手的住房,毅然决然办理了辞职手续,开始奔向了广阔的梦想天地。对于这个举动,有不少人是不理解不赞同的:“郭川,你丫疯了吗?公职、房子都不要了?去玩什么户外探险? 简直不可思议!”郭川一笑置之。他记起了美国电影《燃情岁月》中的开场白:“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去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子,就是成了传奇。”他这个惊世骇俗、反向思维的行动,就是在义无反顾地遵从了自己心灵的呼唤。并且他还想告诉大家,只要有梦想,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诚然,他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甚而是痛苦的煎熬。

郭川摆脱了日常繁杂的事务,沿着自己热爱的轨道“撒欢儿”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辞了职或到国外留学,或去下海经商,而是痛痛快快地去追逐早年的梦想。郭川有计划地去练习滑雪、驾滑翔伞、下潜海底等等,从事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极限挑战。这些既磨炼了身体意志,又掌握了面对艰苦环境的知识技能。当然如同宿命一样,少年时的海边眺望有了答案,最终他迷上了帆船航海。那是在2001年,郭川有想了解航海的兴趣,得知在国家体委任中国帆船帆板领队的曲春,是青岛老乡也是行家,便去向他请教。曲春比他大两岁,从小爱好水上运动,一直沿着市队省队专业队员的道路走上来,上世纪90年代调到北京工作。曲春看到这位老乡十分真诚,便详尽为郭川介绍了有关知识,最后说:“烟台要举办一次全国帆板锦标赛,你想去看看吗?”“想,当然想去了。”郭川兴致勃勃。在曲领队的介绍下,郭川来到距家乡青岛不远的烟台,观看全国帆板赛事及同时进行的帆船表演。利用比赛间隙,郭川上船体验了一把,这是他第一次摸到帆船,第一次站上去有了在海面飘飞的感觉,迎风踏浪,驰骋海天,一下子便着魔似的爱上了它。事后,郭川感慨地对朋友说:“我玩了很多体育项目,都觉得不太过瘾。这次到了帆船上,我突然发现航海就是我的梦想,就是我这辈子的生命,以前玩的那些东西,跟航海比起来都无足轻重了!”说这话时,他的两眼炯炯发光。郭川最初几年的航海之路,还只是在海湾里或近海边“打转转”,属于帆船运动的“发烧友”水平。事实上,这项欧美十分兴盛的运动,在中国仍然处于少数派,数遍全国也没有几个有影响的职业帆船手。直到有一天,郭川遇到了一个在他走向大洋中至关重要的人,才逐渐有了改变。这个人名叫朱悦涛,时任青岛奥运会帆船比赛组委会综合部部长。2016年初冬的一天,我在青岛市旅游局见到了任副局长的朱悦涛。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可身材保持得不错,看得出来爱好运动,曾经有着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上世纪90年代转业到青岛工作。得知我正在寻访探究郭川的航海人生,他先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而后为我倒了一杯热茶,陷入了深沉而永恒的记忆之中……本来,他与郭川的生活道路是两条平行线,没有机会交集,可当年那场轰动中外的北京奥运会,共同的追求将他们联结到一起,相识相知,成为终生的朋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最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古老而年轻的北京第一次成为奥运城市,而风景秀丽、有着帆船运动基础的青岛,则幸运地成为了北京的伙伴城市,获得承办其中的帆船比赛。于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迅速响彻青岛、山东乃至全国:“相约奥运,扬帆青岛。”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青岛选调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组成了奥运会帆船项目委员会,简称奥帆委。2003年7月,刚过不惑之年的朱悦涛出任奥帆委综合部副主任。实话说,开始他与大多数局外人一样,并不真正了解帆船比赛,但多年军旅养成的基本素质使然,干一行爱一行,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进去。青岛,曾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第29届奥帆赛的落户,使大家看到了帆船运动对城市品牌所蕴藏着的巨大推动力。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打造“帆船之都”构想,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叫响一个新的城市名片。郭川,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登场了,一点也不闪亮,而是悄悄地走来,默默地出现……时任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的林志伟,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将,生在青岛长在海边,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情。她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积极与奥帆委合作,培养大众对帆船运动的热情。这时,她被郭川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一直全力以赴给予支持,与他和他的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而前面提到的曲春领队,两年前也调回到青岛了,在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的青岛航海运动学校任副校长,是国际帆联认可的专家,也投身到奥帆委工作中,全力推广与组织帆船比赛。回到家乡的曲副校长热情很高,对积极参与的老朋友郭川,更是毫无二话地伸出友谊之手。最先联系郭川与青岛奥帆委结缘的,还是那位有着军人作风的综合部朱悦涛主任。他想:利用帆船扩大青岛国际影响,仅靠奥运会还不行,因为奥帆比赛是在港湾赛场里进行。如果能像欧美帆船手那样,驾船出海,宣传效果会更好。这就需要找合适的船与合适的人! 说话间来到了2004年4月,上海举行帆船展销,朱悦涛前去参观并借机寻船。会上,与一位名叫张伟民的船商相识。他代理世界上著名的美国“亨特”牌游艇帆船,希望找个海港基地扩大销路。两人一拍即合。朱悦涛代表奥帆委提供停放基地,张伟民同意出借一条帆船,船名可以叫作“青岛”号。为此,他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简言之就是“航海三步走战略”:一是走出国门,宣传奥运、宣传青岛。二是中国沿海行,驾船沿海岸线前进,一路走一路报道。三是环球航海行,进一步扩大青岛奥帆赛的影响力。那时这些方面还是空白,也不懂其中的奥秘和风险,他们无知者无畏,敢想敢干。船有了,战略目标有了,谁来驾船去实现呢?船东张伟民说香港、厦门有这样的人才。朱悦涛摇摇头,
05531903e6cbcd66d6c433d1e1e1806f.jpg

提出了选人三条件:一、这个水手必须是青岛人,才能代表青岛城市形象。二、他要胆大心细懂帆船。三、他要有钱有闲有热情。按此标准满世界找,一时难以如愿。虽然青岛有全国第一所航海运动学校,但上到教练员,下到运动员,都是驾的运动帆船,这和远洋帆船是两个概念。后来,还是做帆船生意的张伟民熟悉这个“圈子”,推荐道:“有一个叫郭川的,是你们青岛籍的,原先玩过滑雪、滑翔,现在喜欢上帆船了,行吗?”“那好,让他来谈谈看。”在青岛奥帆委办公室里,朱悦涛与郭川见了面,寒暄几句,便试探性地问:“你玩过大帆船吗?”郭川说:“玩过,我在香港和奥克兰学过一点,但水平不高。”这不同于有些人满嘴打包票的作派——郭川老实直白的回答,让朱悦涛顿生好感。很快,两人就利用帆船宣传城市的话题达成了一致。别看郭川身材不高不壮、也不善言辞,但那略显红黑色的瘦削的面孔、明亮坚毅的目光,还是显露着长期从事野外运动的锤炼,以及性格的朴实、真诚与执着。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价值观完全相同,一切以事业为重。此前,朱悦涛曾与另一人洽谈此事,那人一张口就是:“我来办这件事,给多少钱?”郭川,根本没提钱的事儿,满脑子想着如何尽快出海成行。这让朱悦涛认定他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许 晨
f92b3eaeb9cdc4a4401790ecee0ee6cf.jpg
许晨,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2003年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结业。出版有《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真情大援川》等十几部长篇报告文学。曾获得“冰心散文奖”、精品工程奖等奖项。2014年6月,许晨受国家海洋局之邀,随同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前往太平洋科学考察,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写出反映我国载人潜水器研发海试及其重大意义的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名列2016年全国优秀新作品排行榜。作家声音:

创作谈面向大海的呼唤

许  晨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码头。时值初冬,天空阴沉沉的,海风轻轻吹拂着,带来一阵阵寒意。曾经拥满港湾的帆船、游艇都不见了,空空荡荡,使人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惆怅。我在青岛市政协常委、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志伟女士的陪同下,来到这里眺望远方的大海,思念心中的英雄。“你看,那里就是郭川驾船出征的地方。”“啊!现在是一条船也没有了……”“是啊……人也没有了……”沉稳而富有激情的林会长面向大海,突然声音哽咽了:“郭川船长,你在哪里?你回来吧……”我深受感染,眼睛湿润:“回来吧,我们的船长、我们的兄弟郭川!”不用说,我们是在用心灵呼唤那于波浪涛天的太平洋失联的航海家郭川。就在我们身后的奥帆中心媒体中心大楼里,林志伟会长认真接受了我的采访,详尽回顾和介绍了郭川船长的航海事迹……

2016年10月26日,我正在北京宣传我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突然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节目中,听到了一条震惊中外的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啊,郭川船长失联了?立时,人们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似的,紧张而难过得喘不过气来。因为大家都清楚,一个人、一条船,在茫茫无际、风大浪高的远海大洋上失联,那将意味着什么?郭川,是我们山东省青岛市的城市形象大使,是令国人引以为豪的航海英雄!他曾经驾驶着无动力帆船,踏平了无数惊涛骇浪,闯过了众多激流险滩,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人瞩目的亚洲和世界纪录,一举改变了欧美白种人对亚细亚黑眼睛、黄皮肤人的偏见,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难怪有人说:郭川是中国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几乎以一已之力将中国帆船航海推向了世界前列。此后几天,我与大家一样,密切关注着寻找、搜救郭川的消息,一会儿为发现了蛛丝马迹而庆幸,一会儿为再一次寻觅落空而伤悲,一会儿又为找到新的线索而再次燃起希望。一个星期过去了、十几天过去了,我已开完会返回青岛了,我们的郭川船长如同遇到了“百慕大三角”一样,无声无息……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文学》社长兼主编杨晓升先生的电话:“许晨你好,我是杨晓升!你不是专门写作海洋嘛,现在大家都很想知道航海家郭川的事迹,我们想约请你写一部关于他的报告文学!”“好啊,感谢您的约稿。我正时刻了解着寻救情况,只是现在要照顾家属的情绪,等时机合适时我一定会写的。”放下电话,我非常敬佩《北京文学》的眼光和魄力,在全国报刊中率先组织反映郭川其人其事的稿件。难怪他们的“现实中国”栏目办得享誉文坛。说实在的,作为一名贴近时代、关心海洋的报告文学作家,以帆船航海创造世界纪录为已任的郭川,早就进入我的视野之中,看着他一次次挑战自我的航海壮举,情不自禁地为他点赞喝彩。可他总是以没作出什么成绩婉拒采访,而我也觉得他尚年轻还有时间,那就再等等吧。谁知、谁知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呢?

事不宜迟,我立即打电话找到青岛市帆船协会的林志伟会长。我与她同是十二届青岛市政协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委员会的委员,有时一起开会或参加活动就彼此熟悉了。她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巾帼英杰,曾任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为打造帆船之都付出了心血。她特别支持郭川代表青岛驾驶帆船远航的事业,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和家人情况。所以,我想与她畅谈并请帮助联系采访郭川的爱人肖莉。林会长听完我的想法之后,首先表示感谢在当前非常情况下,我是第一个想到写郭川的作家,不过现在肖莉正处在悲伤和恍惚之中,而且还抱着一线最后的希望,可能难以接受采访。过了两天,我又请她联系。林会长感叹我的坚持,说,我给你她电话号码,你自己说说看吧。果然,我打通电话后,郭夫人肖莉还是婉拒,目前什么也不想谈,但可以加微信,转我一些材料包括她的日记看看……既然如此,那就先从外围采访吧。好在郭川航海的主要活动地点就在青岛,了解他成长历程和帆船生涯的人大多也在青岛,天时地利人和,我当即行动起来。先后与帆船协会会长林志伟、副会长王宝琪、市旅游局副局长朱悦涛、航海学校副校长曲春、航海家宋坤,以及郭川的家人亲友同学等人交谈,也到船长生活与训练的地方实地考察。其间,不断接到杨晓升社长的电话和微信,通报一些北京关于宣传郭川的新情况。我知道,他这是变相的催稿呢,于是加快了采访写作的进展。说真的,要不是杨社长执着的态度,我还得再等等看,不可能写作得这么快。综合采访整理材料之后,我翻阅着郭川一幅幅的航海照片,聆听着郭川早年配乐朗诵的诗歌,闭门谢客,奋笔疾书,日夜沉浸在与船长对话的氛围里。好像自己也进行了一次单人单船的跨太平洋航行,乘风破浪,风雨兼程,驶向理想的彼岸……这期间,青岛市民自发在奥帆中心举行了祝福郭川、平安归来的活动,在奥帆码头上点燃了一根根红蜡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MBA校友会联合主办了“呼唤郭川”专题分享会。郭川亲友和同窗们从各自的角度,呈现一个最真实的郭川,并讲述船长失联后,近一个月中美军民大搜救背后的故事。为郭川祈福,呼唤郭川早日归来。青岛市帆船帆板协会举办了“航海沙龙第四季郭川精神分享会”,我也应邀参加,现场聆听和感受了人们对于本市形象大使郭川的感佩思恋之情。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促进和帮助了我写作此书。尤其是郭川精神的提炼,愈加清晰起来。我认为:一是他的探险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二是他的执着劲头,认准目标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三是他的爱国意识,国际比赛永远标志着“中国青岛”号,高扬五星红旗。四是他的宽广胸怀,像大海一样,包容各方,团结拼搏。非常值得总结提练、宣传弘扬。

事实上,郭川不是只凭兴趣出发冒险蛮干的草莽汉,更不是“吃饱了撑的”不顾家人沽名钓誉的自私者。他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的意义就在于面对狂风巨浪所迸发出的血性,这正是当前某些国人身上所缺乏的东西! 我们寻找和呼唤郭川,就是要寻找与呼唤这些品格和精神!此时,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书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与郭川精神何其相似乃尔?郭川,一个真正的男人!当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男人像男人时,这个民族和国家就有希望了!作品完成之后,我把电子版发送给林志伟会长、朱悦涛局长、郭川家属等人审阅,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支持。在考虑用什么题目时,我曾想过《男人与海》,可担心有人会说搭名家的“便车”,忍痛割爱,又想用《一个人的海洋》,但觉得不够有劲儿,灵机一动,加上一个“男”字,境界全出。杨晓升主编审阅后欣然叫好,从而确定了标题《一个男人的海洋》,并决定于2017年《北京文学》第4期发表。他还请书法家题写了篇名,遒劲有力,力透纸背。如果说,我历时四年并跟随“蛟龙”号远航深海大洋,写出《第四极》是计划中的报告文学“海洋三部曲”之一的话,那么,这部《一个男人的海洋》就是“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稿毕,许多报刊和出版社的编辑闻讯纷纷来信来电约稿。但我十分感激并尊重与杨社长的约定,一切均在其后再说。二战中的传奇人物巴顿将军说过:“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 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落地死去。”探险家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一位受访者含着热泪对我说:“郭川是大海的儿子,大海是他的舞台和故乡。我知道郭川早晚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选 读
27c632c044f247635dd526e9249d2968.jpg

201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常播出,突然屏幕下面飞出一条字幕: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亿万国人的心被揪紧了,立刻将目光聚焦到这则新闻——郭川为何失联?他现在在哪儿?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男人的海洋
许   晨

一  船长郭川
“大海啊,请你停一停波浪,祈祷我们的船长平安吧!”“海风啊,请你静一静呼啸,祝福英雄的郭川回家吧!” 一个冷秋的夜晚,华灯初上,光影迷离,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笼罩在安谧的夜幕之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乘车疾驶、或步履匆匆,穿过整洁而宽阔的街道,奔向自己那个叫作“家”的温馨港湾。可在著名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远离闹市区的情人坝(挡浪坝)灯塔下,却有一群群普通的市民离开家门,走向这里,自发地聚拢在一起。 秋夜的海边寒意袭人,可他们丝毫没有觉得,面容焦虑、神情严峻,拉起了一条条长长的横幅,点燃了一支支红红的蜡烛,面向浩瀚大海,仰望无垠星空。有的人双手合十,有的人喃喃自语:郭川船长啊,你在哪儿?你听到亲人的呼唤吗?家乡盼望你平安无事,祖国期待你凯旋……这是公元2016年10月28日,距离那个令人震惊的一刻仅仅过去了三天。那是怎样的一刻啊!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常播出,突然屏幕下面飞出一条字幕: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一石激起千层浪。立时,亿万国人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似的。失联!自从马航370客机“失联”之后,这个名词便几乎与“不幸”二字画上了等号。多年来,郭川的名字在航海界、体育界,抑或是社会各界,不能说如雷贯耳,也是早已声名显赫了。他的不凡业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传遍了华夏大地乃至世界航海界。郭川是中国职业帆船航海第一人,获得过诸多“第一”:第一位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第一位完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亚洲人、第一位单人帆船跨越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2012年11月18日,郭川开启“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之旅,经历了海上近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于2013年4月5日驾驶“中国•青岛”号帆船荣归母港青岛,成为第一个单人不间断无补给环球航行的中国人,同时创造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环球航行世界纪录。两年后,他又率领国际船队驾超级三体帆船,成功创造了北冰洋(东北航线)不间断航行的世界纪录……进入2016年以来,郭川团队一直在国外训练、调整、准备,7月应奥运会主席巴赫之约,从法国拉特里尼泰出发,跨越大西洋到巴西里约热内卢,观礼2016年奥运会,而后启航穿越巴拿马运河北上太平洋,经过两段航程共43天的航行之后,于当地时间9月30日凌晨抵达美国旧金山。计划在10月中下旬,由郭川独自驾驶帆船横跨太平洋,目标地为中国上海。

这个航段是一次挑战之旅:去年6月,意大利“玛莎拉蒂”号船队创造了从旧金山到上海、用时21天的帆船速度世界纪录。郭川决心单人单船沿此航线突破上述纪录,用16天至20天左右到达上海市金山区。因玛莎拉蒂号船队有11名船员,所以郭川不管用多长时间完成航程,都将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单人不间断跨越太平洋航行。称之为“金色太平洋挑战”活动。2016年10月18日上午,旧金山湾区阳光明媚,郭川独自驾驶着“中国•青岛”号,离开停靠的里士满游艇码头,在人们的一片欢呼送行声中,踏上了直达中国上海的航程。当鲜红的三体船从旧金山地标建筑金门大桥下通过的瞬间,国际帆船联合会记时员沙马•科塔古特蒂按下计时器,显示当地时间14时23分11秒。这年,郭川已经51岁了,将在太平洋上独自航行约7000多海里,一路上需闯过风暴、海浪、鲨鱼、孤独等等难关。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可郭川毫不畏惧。 当然,他不是只知蛮干的傻大胆儿,而是建立在科学训练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他此次驾驶的超级三体船长约30米,宽16.5米,桅杆32米,使用碳纤维材料制造,重量轻,性能好,为世界上仅有的同型五艘帆船之一,在上次的北冰洋航行中表现甚佳。为了准备这次挑战,郭川团队又对此船进行了部分设备的升级改造,驾船从法国一路走来,进行了大量模拟训练。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帆船前进的动力就是风,一帆风顺,乘风破浪,祖先留下的诸多成语证明了这个道理。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无风难行船,风大浪必高。特别是一个人一只船,只靠风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如果遇上狂风暴雨、浪涛汹涌,那将是难以言表的灾难与不幸。虽说郭川船长已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也不免谈此色变、百倍小心。临行前,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不断挑战一个更高的层面。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得精彩,给自己的帆船梦想增添新的高度。风是我的对手,也是我的伴侣。没有风,走不好;风很大,会带来很多压力。我要时刻小心谨慎,不要产生不好的结果……” 难道是一语成谶?就在郭川驾船航行一周后的10月25日,“中国•青岛”号驶到距离夏威夷以西900多公里的海域,中午时分曾与岸上团队连线通话:“怎么样,船长,没事吧?你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啊,还行。”郭川答道,声音里透着疲惫,“没事就是最好的消息。昨天晚上有些不稳定的阵风,有两个乌云团突袭,然后阵风加大,船体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好在都已经应对过去了。”“那你一定要多加注意啊,利用风浪较小的时间,尽量休息一下,保持体力。如果再遇到突发之事,比如撞上鲨鱼什么的,没有体力是不行的。”“对! 其实远航撞到大鱼是常见的事情,这回我就撞到两次了,大概有一两米长,没有什么破坏力。当然,我不希望撞到鲸鱼,否则那就麻烦大了……”“好的,不说了,保重!”此次通话后,郭川一位同学又打通了电话,聊了一会儿,他就休息了。北京时间下午3时半左右,岸基保障团队GBS定位图屏上,突然显示帆船航速明显慢了下来,从二三十节突然降到了六七节,大家赶紧联络郭川,不料却一点回音也没有了!“青岛号,青岛号,你在哪里?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郭川船长、郭川船长,在何方位?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回答、请回答……”岸上保障团队负责人刘玲玲,以及她的团队伙伴们,一遍又一遍地用海事卫星电话、用超强信号的手机呼唤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郭川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无声无息。失联!这两个幽灵一样的大字,像两记大锤重重地砸在人们心上。他们马上向中国驻美国外交使团报告,并联系美国海事部门请求援助。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敦促美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展开搜救。这是人道主义救援,国际上照例是一路绿灯。美国海岸警卫队夏威夷海事救援中心、美国海军在附近游弋的舰只,法国航海帆船运动基地有经验的水手,纷纷在第一时间,前往事发海域。很快,搜救飞机在海面上发现了三体帆船,其大三角帆倾斜落水,甲板上空无一人,无线电对讲机多次呼叫没有应答。消息传来,人们心情十分沉重,这说明郭川落水了……熟悉帆船运动的人都知道:单人单船的航程中,最怕的是人船分离,一旦由于狂风大浪,抑或是大鱼撞击,失足坠入海中,根本赶不上一直前行的帆船,前后左右无人施救,就会遭遇灭顶之灾。如此看来,郭川船长境况不妙。唯一期盼的是,他在海面上漂浮或游到某个荒岛上,利用野外生存知识坚持,伺机被前往搜救的飞机舰船找到,并且安全地带回来。

祖国时时刻刻牵挂着她的儿女!自从“青岛”号失联的消息公布之后,举国上下就被“郭川”这个名字牢牢吸引住了。每天每夜,人们密切注视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二十四小时”“新闻联播”等栏目,忧心如焚地等待着来自太平洋的信息。在10月27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表示:“中国航海家郭川不幸落水失联,外交部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正密切关注有关事态,继续协调相关搜救工作。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会及时向大家提供。”郭川的家乡——山东省青岛市,更是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全力做好各项搜救工作。市体育局、市帆船运动协会等单位,及时联系郭川的保障团队,了解最新信息,慰问郭川的妻子肖莉和亲属。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青岛市民。他们视郭川为自己的城市英雄、家乡的优秀儿女,震撼担忧之余,各个微信群朋友圈里振臂一呼,决定于10月28日晚上来到奥帆中心,为郭川船长祈福!于是,这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以往总是荡漾着欣喜的青岛奥帆基地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友会、帆船之友会、青岛一中校友等群友们,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市民、游客和外宾,都一脸凝重、虔诚地伫立在海边。人们都在期待船长归来。

2223828f9f87d8412c9ae17089466054.jpg

二  “疯子”郭川
郭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怎样成为一名职业帆船赛手的?这还要从国际帆船运动项目说起。帆船,顾名思义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国际帆船赛事总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员驾驶帆船在规定的场地内、按级别比赛速度,比如奥运会帆船项目。一种是离岸远航横跨大洋,抑或是环球航行,具有探险和科考性质。相比而言,后一种更加考验船员的意志品质和驾船技术。郭川,就属于后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帆船航海家。然而,他并不像欧美国家的运动员那样,大都是从小就在海水里扑腾、迎着浪喝着风长大,而是半路出家,一步步从业余爱好,走上职业航海生涯的。算起来,他真正从事这项运动时,早已过了而立,接近不惑之年了……是的,36岁之前的郭川,与当下的大部分人一样,上学、读书、工作。只不过从小特殊的家庭经历,养成了他 “敏于行而讷于言”、思想独立爱冒险的性格。郭川原籍青岛,生于1965年,是独子,上有姐姐下有妹妹。爸爸妈妈早年在西南地质勘探队工作,条件艰苦,只好长年把几个孩子放在老人身边。小小年纪,远离父母之爱,或许是一个人童年的不幸,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缺少管束的日子,加之隔辈老人的疼爱,也会给男孩子的天性发展以更大的空间。小郭川从记事起就爱满世界跑,爬树上房掏鸟蛋,下海玩水摸蛤蜊。快上小学了,父母把他接到了身边读书。地质勘探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哪里有矿苗就到哪里去,家属孩子跟着,几乎成了以大篷车为家的“吉卜赛人”。或许从那时候起,郭川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流动”的意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电影放映队到各个乡镇去放露天电影。当时有一部片子叫《海霞》,讲述了南海女民兵守海岛的故事。可能是从电影里看到了久别的大海,又是当时少有的彩色影片,郭川看了还想看。有一天放学后,听说几十里外的村子要放映,他便带着戴健、唐矿田几个小伙伴连家也没回,背着书包徒步追着看去了。到了吃晚饭的时辰,还没见他们的踪影,家长找到学校才发现早已放学,问谁都不知道上哪儿去了,便满世界地寻找:健子、小健,回家吃饭了……”天完全黑了下来,仍然毫无消息,几位孩子父母只得报告了勘探队领导。队长一声令下,兵分几路,派出了汽车到周边乡镇去找孩子。一直忙活到半夜,终于在一条村路上找到了。几个小学生累得满头大汗,还没走到放电影的村庄呢!不用说,领头的小郭川屁股上挨了爸爸几巴掌。瞧,小小年纪就埋下了“好奇”“探险”的种子。两年后,郭川被送回家乡,进入了青岛第一中学学习。也许是接受了小学的教训,他变得腼腆起来,加之个子不高身子骨也不壮,说话文文静静,跟个女孩似的,在班上很不起眼。唯独天资聪颖,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稳定在班级里的前三名。家乡面临黄海,蓝色的波涛一望无际,少年郭川常常站在大海边,久久地凝望,飞舞的海鸥、漂荡的帆船、苍翠的小岛,令他心醉神迷。

几十年后,郭川曾经老实地讲:“那时并没有将来航海的想法,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帆船比赛,只是出于好奇、看不透,看不透就越想看……”这样的中学生,典型的求知欲旺盛的“理工男”,高考一定不在话下。果然,郭川一路考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在那里读了硕士。不过在同学们眼里,他从来不是那种光知道埋头用功“死读书”的学生,而是一个兴趣广泛天性好动的人。顺利拿到了北航飞行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郭川又考取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MBA,毕业后被航天部某公司引进,一帆风顺,几年便做到了副司级的部门经理。如果沿着这条现成的大路走下去,他的人生履历便会如期写上“某某公司总经理、首席执行官”之类的头衔。可是,他那“不安分”的细胞一直在活跃着。正如后来他自述道:“突然有一天,这种单调的生活让我厌倦,我开始拼命拓展生命的外延,因此我去学开滑翔机、学习潜水、学习滑雪……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挑战自我的极限,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与年龄不符的热情,疯狂填充自己生命中的空白。”他骨子里有一个自由的灵魂,甚至用诗一样的语言,形容那种离开固有的束缚和羁绊,奔向自己喜爱的广阔天地的心情:“从空中飞下来,沐浴着夕阳温暖的光线,像自由的鸟儿一样,在秋天金黄的树梢之上飞来飞去,你想想那有多美!我被这种纯粹自然的美所吸引,常常在空中流连忘返……”从此郭川的人生之旅拐了一个弯。2001年,他不顾器重他、关心他的领导们一再挽留,不顾父母亲朋、好友同事不理解的诧异目光,放弃了一套单位即将分配到手的住房,毅然决然办理了辞职手续,开始奔向了广阔的梦想天地。对于这个举动,有不少人是不理解不赞同的:“郭川,你丫疯了吗?公职、房子都不要了?去玩什么户外探险? 简直不可思议!”郭川一笑置之。他记起了美国电影《燃情岁月》中的开场白:“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去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子,就是成了传奇。”他这个惊世骇俗、反向思维的行动,就是在义无反顾地遵从了自己心灵的呼唤。并且他还想告诉大家,只要有梦想,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诚然,他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甚而是痛苦的煎熬。

郭川摆脱了日常繁杂的事务,沿着自己热爱的轨道“撒欢儿”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辞了职或到国外留学,或去下海经商,而是痛痛快快地去追逐早年的梦想。郭川有计划地去练习滑雪、驾滑翔伞、下潜海底等等,从事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极限挑战。这些既磨炼了身体意志,又掌握了面对艰苦环境的知识技能。当然如同宿命一样,少年时的海边眺望有了答案,最终他迷上了帆船航海。那是在2001年,郭川有想了解航海的兴趣,得知在国家体委任中国帆船帆板领队的曲春,是青岛老乡也是行家,便去向他请教。曲春比他大两岁,从小爱好水上运动,一直沿着市队省队专业队员的道路走上来,上世纪90年代调到北京工作。曲春看到这位老乡十分真诚,便详尽为郭川介绍了有关知识,最后说:“烟台要举办一次全国帆板锦标赛,你想去看看吗?”“想,当然想去了。”郭川兴致勃勃。在曲领队的介绍下,郭川来到距家乡青岛不远的烟台,观看全国帆板赛事及同时进行的帆船表演。利用比赛间隙,郭川上船体验了一把,这是他第一次摸到帆船,第一次站上去有了在海面飘飞的感觉,迎风踏浪,驰骋海天,一下子便着魔似的爱上了它。事后,郭川感慨地对朋友说:“我玩了很多体育项目,都觉得不太过瘾。这次到了帆船上,我突然发现航海就是我的梦想,就是我这辈子的生命,以前玩的那些东西,跟航海比起来都无足轻重了!”说这话时,他的两眼炯炯发光。郭川最初几年的航海之路,还只是在海湾里或近海边“打转转”,属于帆船运动的“发烧友”水平。事实上,这项欧美十分兴盛的运动,在中国仍然处于少数派,数遍全国也没有几个有影响的职业帆船手。直到有一天,郭川遇到了一个在他走向大洋中至关重要的人,才逐渐有了改变。这个人名叫朱悦涛,时任青岛奥运会帆船比赛组委会综合部部长。2016年初冬的一天,我在青岛市旅游局见到了任副局长的朱悦涛。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可身材保持得不错,看得出来爱好运动,曾经有着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上世纪90年代转业到青岛工作。得知我正在寻访探究郭川的航海人生,他先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而后为我倒了一杯热茶,陷入了深沉而永恒的记忆之中……本来,他与郭川的生活道路是两条平行线,没有机会交集,可当年那场轰动中外的北京奥运会,共同的追求将他们联结到一起,相识相知,成为终生的朋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最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古老而年轻的北京第一次成为奥运城市,而风景秀丽、有着帆船运动基础的青岛,则幸运地成为了北京的伙伴城市,获得承办其中的帆船比赛。于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迅速响彻青岛、山东乃至全国:“相约奥运,扬帆青岛。”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青岛选调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组成了奥运会帆船项目委员会,简称奥帆委。2003年7月,刚过不惑之年的朱悦涛出任奥帆委综合部副主任。实话说,开始他与大多数局外人一样,并不真正了解帆船比赛,但多年军旅养成的基本素质使然,干一行爱一行,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进去。青岛,曾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第29届奥帆赛的落户,使大家看到了帆船运动对城市品牌所蕴藏着的巨大推动力。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打造“帆船之都”构想,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叫响一个新的城市名片。郭川,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登场了,一点也不闪亮,而是悄悄地走来,默默地出现……时任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的林志伟,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将,生在青岛长在海边,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情。她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积极与奥帆委合作,培养大众对帆船运动的热情。这时,她被郭川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一直全力以赴给予支持,与他和他的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而前面提到的曲春领队,两年前也调回到青岛了,在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的青岛航海运动学校任副校长,是国际帆联认可的专家,也投身到奥帆委工作中,全力推广与组织帆船比赛。回到家乡的曲副校长热情很高,对积极参与的老朋友郭川,更是毫无二话地伸出友谊之手。最先联系郭川与青岛奥帆委结缘的,还是那位有着军人作风的综合部朱悦涛主任。他想:利用帆船扩大青岛国际影响,仅靠奥运会还不行,因为奥帆比赛是在港湾赛场里进行。如果能像欧美帆船手那样,驾船出海,宣传效果会更好。这就需要找合适的船与合适的人! 说话间来到了2004年4月,上海举行帆船展销,朱悦涛前去参观并借机寻船。会上,与一位名叫张伟民的船商相识。他代理世界上著名的美国“亨特”牌游艇帆船,希望找个海港基地扩大销路。两人一拍即合。朱悦涛代表奥帆委提供停放基地,张伟民同意出借一条帆船,船名可以叫作“青岛”号。为此,他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简言之就是“航海三步走战略”:一是走出国门,宣传奥运、宣传青岛。二是中国沿海行,驾船沿海岸线前进,一路走一路报道。三是环球航海行,进一步扩大青岛奥帆赛的影响力。那时这些方面还是空白,也不懂其中的奥秘和风险,他们无知者无畏,敢想敢干。船有了,战略目标有了,谁来驾船去实现呢?船东张伟民说香港、厦门有这样的人才。朱悦涛摇摇头,
05531903e6cbcd66d6c433d1e1e1806f.jpg

提出了选人三条件:一、这个水手必须是青岛人,才能代表青岛城市形象。二、他要胆大心细懂帆船。三、他要有钱有闲有热情。按此标准满世界找,一时难以如愿。虽然青岛有全国第一所航海运动学校,但上到教练员,下到运动员,都是驾的运动帆船,这和远洋帆船是两个概念。后来,还是做帆船生意的张伟民熟悉这个“圈子”,推荐道:“有一个叫郭川的,是你们青岛籍的,原先玩过滑雪、滑翔,现在喜欢上帆船了,行吗?”“那好,让他来谈谈看。”在青岛奥帆委办公室里,朱悦涛与郭川见了面,寒暄几句,便试探性地问:“你玩过大帆船吗?”郭川说:“玩过,我在香港和奥克兰学过一点,但水平不高。”这不同于有些人满嘴打包票的作派——郭川老实直白的回答,让朱悦涛顿生好感。很快,两人就利用帆船宣传城市的话题达成了一致。别看郭川身材不高不壮、也不善言辞,但那略显红黑色的瘦削的面孔、明亮坚毅的目光,还是显露着长期从事野外运动的锤炼,以及性格的朴实、真诚与执着。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价值观完全相同,一切以事业为重。此前,朱悦涛曾与另一人洽谈此事,那人一张口就是:“我来办这件事,给多少钱?”郭川,根本没提钱的事儿,满脑子想着如何尽快出海成行。这让朱悦涛认定他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4291积分
40帖子
1精华
帖子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