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 长达一万字的文章,40多项参考文献和资料,这篇文章与其说是铜峡谷Enzo的约稿,不如说是他的一份论文。从自由潜水的古代到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从人类生存所需的劳作技能到不断突破医学理论的极限运动。长文痛眼,是分篇还是一次发送?小编们对着稿件讨论了很久。然而,好文如美酒,不仅需要时间的酝酿,还要喝到酣畅淋漓才痛快。
相信我们,这篇文章值得你花上10分钟,细细读完,然后点开右上角存入收藏夹,不断回味。我们坚信,所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的付出与贡献,那些真正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人,历史会记住他们。
第一章 前言
科学家已经开始相信,人类花了数百万年时间进化发展成为半水生的物种存在。所谓半水生的物种不是神话里描述的古怪长腮的人鱼,而是适应水中环境的猿类。人类聪明的祖先会在浅水中直立行走,以便于呼吸和逃避陆地上的捕食者,同时用双手收集水中丰富的易于收获的食物,比如贝壳和海胆,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有助于促进大脑发育。[1]1960 年,海洋生物学家Alister Hardy提出水生猿假说(AAH-aquatic ape hypothesis or AAT-aquatic ape theory)[2] “水生猿”的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的皮下脂肪层的保暖作用;[3]手指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产生褶皱,有利于在水下更好的抓握动作;以及著名的“ 哺乳动物潜水反射(MDR)”。[4]这种本能可以让我们在水中潜的更深、更久、更安全。也有研究表明,如果尽早开始训练,人类的眼睛是可以适应水下环境的。大多数的人类婴儿从出生直到6个月大时,会表现出先天的游泳或潜水反射,把他们放入水中,他们会自然地睁开眼睛,锁住会厌,并“游”到水面。[5]
常年生活在海上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海洋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独特的潜水能力,这种能力使他们的眼睛更加不同寻常。在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之间的珊瑚海中,生活着一个种群,他们更亲近海洋,被称为海上巴夭族。巴夭人常年生活在海上,以捕鱼为生。他们在水下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因为他们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瞳孔尺寸。
(图)2010 年時,波兰摄影师大卫(David Kaszlikowski)在婆罗洲、印尼和菲律宾之间的海域拍摄到了巴夭(Badjao)族人的日常生活,這些珍贵的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图)巴夭族少年和鲨鱼玩耍
生活在缅甸和泰国海边的莫肯人也是如此,他们的水下视力是普通人的两倍。[6]瑞典隆德大学的科学家安娜·吉斯林(AnnaGislén)认为,出现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的原因在于眼睛角膜表面的折射能力,她解释到,对大多数人来说,裸眼进入水中时,因为水和空气的密度不同,这种折射能力在水下会大大减弱。但莫肯人能够改变晶体的形状,便于增加光的折射。她说:“看来他们已经学会控制自己的调节反应,便于主动适应水下模糊的环境。他们通过收缩瞳孔进一步提高视力。这就和使用小光圈的镜头提高焦点深度是一个道理。”[7]BBC的研究员已经拍摄到这些民族特殊的能力,科学家虽然不能确定是后天发展的还是基因控制的,但毫无疑问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我们的身体里蕴育着天生亲近海洋的能力,人类自由潜水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
(图)莫肯人特有的原始捕鱼方式,可以说这种捕鱼方式非常美轮美奂。他们可以站在船头上凭空跳跃直接叉中数米远的猎物。
(图)莫肯人Pe Tat正戴着自己制作的潜水镜捕鱼。这种潜水镜的支架由木头和塑料制成,镜片则是用取自破碎瓶子上的玻璃,并用树脂粘在支架上。
第二章 自由潜水的古代历史
据历史记载,在距今8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通过自由潜水在获取食物,考古学家对Chinchorian的木乃伊进行了研究,这个古老的民族大约公元前6000年生活在今天的智利境内。研究发现他们患有软骨肿瘤,即耳道软骨横向生长以保护耳鼓,防止耳鼓反复浸泡在冷水中。这也就是现在被我们称为“冲浪者耳”[8]的现象,从事潜水员、冲浪和皮划艇等任何经常浸在水中运动的人都可能会出现。Chinchorian族群潜入水中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获取食物和货物交换。珍珠和海绵成为首批交易的货物,人们潜入水中寻找珍珠和海绵,与不会潜水的人进行物物交换。[9]
(图)冲浪者耳的解剖图
(图)内窥镜下的人类耳道:左图为正常耳道,右图为发生冲浪者耳病变的耳道
海女,即从事潜水捕捞的女性渔民,以珍珠贝、鲍鱼、海胆、龙虾等贵重海产为主要渔获。[10]海女被认为曾经广泛分部于东亚、东北亚及东南亚各地,其中以日本和韩国的海女最为著名。海女(Ama)这一职业在日本发展最早,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11],时至今日,日本和韩国现存的海女不足万人,年龄均超过50岁,最年长者已90多岁,海女这个职业也因为其高风险高强度的特点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图)日本的海女
(图)韩国的海女
在中国,也有很多关于自由潜水的记载。这些记载远远早于日本的海女文化。在《尚书》的《禹贡》篇中,记载了夏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当时的淮夷部落进贡的“蠙珠”(淮夷蠙珠暨鱼)和“玑”[12](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这些进贡的“蚌珠”和“珍珠“证明了当时已经有从事采珠工作的劳动者,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潜水采珠的记载。从东周的周桓王时期开始,就有人在合浦采捕珍珠,合浦珍珠又称南珠,中国广西合浦是南珠之乡。虽历史记载不详,但这是最早有人在合浦采珠的记载[13]。战国时代,合浦开始有了珍珠生产加工、并利用珍珠作饰物和药品的生产方式,并将珍珠作为商品与商人交换粮食。秦代,合浦的采珠业已相当兴盛。“适秦开疆百越,尉屠睢采南海之珠以献。”秦始皇时代,已将合浦珍珠作为贡品,派出珠官驻扎合浦强迫沿海珠民下海采珠,各级官吏又借机盘剥,使合浦珍珠的自然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4]有史书记录的合浦珍珠的采集自汉代开始,已逾2000多年。在古代,没有现代的水肺潜水装置,采珠人只能用自由潜水的方式进行珍珠采集,当时的采珠作业非常艰苦和危险,缺氧、寒冷、凶猛鱼类和动物的袭击使得受伤致残者、葬身鱼腹者比比皆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真珠”篇中曾描述了珠民采珠的艰险:“合浦县海中有梅、青、婴三池。蜒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蚌入筋即振绳,令舟人急取之。若有一线之血浮水,则葬鱼腹矣”。《明史》也记载有许多珠民为完成“派珠”任务而致伤残,甚至葬身鱼腹的的事件。随着采捞珠贝的行业不断发展,珠民们常年在海中作业,慢慢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在大海中的反应,也由惧怕恐慌大海慢慢熟知了大海的习性,致使许多合浦人至今仍练有深潜的绝技。
(图)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对于古代采珠情景的图片记录
潜水员也曾被用于古代战争,例如制造水下防御以抵抗船只的进攻,或者在舰艇接近敌方港湾时,对沿海床进行侦查,并尽可能的拆除敌方设置的水下路障;或者通过敌方的封锁向盟军传递信息。在Peloponnesian War战争期间,潜水员被用来越过敌人的封锁,以传递消息,以及供应给盟军或被切断的军队。[15]在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围困泰尔城之战中,在僵持不下额海战中泰尔市民曾使用潜水员出击切断马其顿舰队的锚索以抵御围攻。
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和采集海绵动物,海绵是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古希腊的柏拉图和荷马都提到用海绵进行沐浴,卡林诺斯岛(Kalymnos)是海绵潜水的主要中心。潜水员通过使用重达15公斤(33磅)重量的大石头(skandalopetra)来加速下降速度,通常他们需要下降到深达30米(98英尺)以收集海绵。[16]这些靠捕捞海绵为生的渔民称为海绵渔民或海绵潜水员。不过随着人造海绵业的发展,海绵潜水员早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
(图)海绵潜水员进行海绵采集的场景
第三章 现代自由潜水的诞生
1913年,在爱琴海的喀尔巴阡山,意大利海军装甲旗舰“Regina Margherita”刚停泊。剧烈的风暴导致船舶拖锚,并打碎了链条,锚沉入77米深的海中。经过几天的寻找无果之后,船长找来了一群希腊海绵渔民。其中一个看起来病怏怏的渔民,名叫Yorgos Haggi Statti,他向所有人保证他可以屏息7分钟,并可以下潜到77米甚至100米深。他表示愿意找回锚,但条件是获得五英镑以及使用炸药炸鱼的许可。船上的医生为他写下了这样的报告内容:肺活量正常,正常胸围92厘米(吸饱气98厘米,吐空气80厘米),脉搏80-90次/分钟,呼吸20-22次/分钟,体重65公斤,身高1.70米,患有肺气肿。并告知船长,以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本不应该潜水。尽管这样,Yorgos当天仍然三次下潜到77米深,下潜时抱住一块巨石,腰部绑好绳子以便被船员拉回水面,通过这种原始的“无极限”方式,最终成功定位并使用绳索穿过锚眼,帮助船员找回锚。这是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的第一次自由潜深潜记录[17]。
(图)传说中的这个深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过于夸大,直到2001年,意大利海军正式确认先前的报告数据是无误的。
(图)该打捞事件的相关报道历史资料,图中人物为海绵渔民Yorgos Haggi Statti。
虽然Yorgos的故事成为当时的头条新闻,但因为受制于寒冷、水下视力和耳压平衡等问题未能解决,自由潜水在当时并不是一项娱乐或者运动。1927年世界潜水之父,法国海军军官雅克·库斯托Jacques-YvesCousteau[18]发明了第一个用来封闭鼻子的面具,1938年Maxime Forjot加以改进,使用一个可以压缩的橡胶袋覆盖鼻子,使潜水员可以更方便的捏住鼻子,更容易平衡耳压。从而促进了现代自由潜水的发展[19]。
(图)早期的潜水面镜
1912年3月15日,Raimondo Bucher 在匈牙利出生,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人,而他的童年在奥地利度过,在他的青年时期,他就参与了各种各样的运动,1932年他进入航空工业飞机驾驶学校并在1937年考取了飞机驾驶教练资格。二战时他加入空军并成为一名上校军官。1937年,他的学生送给他一个潜水面镜和一把渔枪,他开始练习自由潜水,1942年,他开始研发潜水胶衣并研究如何在水下拍照。1945年,他从美军飞机上行李箱的密封条中得到启发,第一次将O-Ring应用到水下相机壳中。之后的几年,他还设计并制造出了水下相机和水下摄影机用的水下闪光灯。1949年(注:绝大多数的中文文献包括百度百科是1919年,但实际上他1912年才出生。参考条目,维基百科意大利文词条:Raimondo Bucher),他穿戴面镜,呼吸管和脚蹼,在卡普里岛(Capri)下潜了29米。1950年,他接受来自那不勒斯潜水俱乐部里潜水员的挑战,在联邦官员的监督下,在那不勒斯海岸,一口气潜入水中30米处,从充满怀疑的水肺潜水员手中拿走了象征30米深度的铭牌,从而产生了自由潜水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同时得益于当时生产出来的一个黑白水下摄影机,他的这一成绩也成为第一个被电影胶片记录下来的自由潜水纪录。[20]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r0379ss5krr&width=500&height=375&auto=0&auto=1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电影胶片记录下来的自由潜水记录(视频来源:Youtube)
(图)Raimondo Bucher为潜水带来的变革是飞跃性的
在接下来的20年里,自由潜水有了爆发性的增长,这是一种融合了竞争,科学和冒险精神的运动,Bob Croft,Jacques Mayol和Enzo Maiorca这三位成为了近代自由潜水的先驱。
第四章 近代自由潜水先驱
美国海军潜水教练鲍勃·克罗夫特(Bob Croft)每周花25小时在一个30米深的水体里教授如何逃离受灾的潜艇。在那里,他开始进行闭气的训练,很快他可以闭气长达6分钟之久。这些惊人的能力让海军的科学家很感兴趣,他们开始研究的Bob身体,去观察和发现是否人类有着和水生哺乳动物一样的科学家称之为“血液转移”的现象。Bob还发明了肺部填积技巧,这个方法可以让他在潜水或闭气之前吸入更多的空气。(目前这一技巧几乎是竞技潜水员的必备技巧,但未经训练的潜水员尽量不要私自练习,有可能引发肺部受伤)
在他的同事的鼓励下,Bob Croft在18个月的时间里创造了三个自由潜水的深度记录,1967年他成为第一个潜水超过64米的人(科学家认为这是潜水的生理深度极限)。他在1968年达到73米的深度,随后退出了竞技自由潜水。[21]
(图)Robert (Bob) Croft
Enzo Maiorca和Jacques Mayor是自由潜水历史中不得不提的两个名字,而两个人互相竞技的故事也因为吕克贝松的名作《碧海蓝天》而为世人所熟知。
(图)电影《碧海蓝天》中的Enzo和Jacques
雅克·马约尔1927年在上海出生,父母也在中国工作。二十几岁时,雅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工作,他在迈阿密的水族馆结识一只年轻的海豚,他们之间建立了奇妙的友情。雅克经常和海豚“交流”,并逐渐对海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22]
(图)Jacques Mayol(2001年12月22日逝世)
如同电影中一般,雅克的父亲也热爱潜水,并在一次潜水中发生意外而去世。但这不幸并没有让他放弃对潜水的热爱,他很早就表现出惊人的潜水天赋。而恩佐比他小4岁,1931年出生,1966年,恩佐·马奥卡与雅克·马约尔相遇。 两人一生充满传奇的竞技之旅,就此正式开启。 恩佐被称为意大利“自由潜水之父”。1962年,他创下深度51米的世界纪录,当时由于知识匮乏,医学界认为人类不可能潜水超过51米,因此恩佐的成绩让世界都大跌眼镜。
这几乎是恩佐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我一边下潜,一边想着医生的预测。我想:如果医生是对的,那海水会把我压到底,”恩佐说。 但最终,他平安回到了海面,并创造了历史。
(图)上了年纪的Enzo(2016年11月13日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逝世)
(图)早期竞技潜水员会在面境内填充一些材料来降低面镜容积,减少面镜平衡所用的气体,并防止面镜挤压。
世界上第一个下潜到100米深度的人则是雅克·马约尔,他在1976年完成这一壮举,直到1983年,雅克于56岁高龄再度创下105米的世界纪录后,他正式宣布退役。
恩佐则在1988年达到了101米的深度,那一年,他也是56岁。
(图)Enzo和Jacques潜水深度数据对比 [One.意潜整理绘制]
1960年,恩佐创造了第一个记录45米,
23年后,雅克创造了最后一个记录105米,
23年间,两人先后22次打破了世界记录。在这20年的自由潜水竞技历史上,几乎全部都是他们两个的名字,他们是一生的对手和挚友,在自由潜水的竞技比赛中,他们交替打破世界纪录,仿佛这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自由潜水竞技运动员一样,而在生活中,他们相互鼓励,互相祝福。Enzo在Mayol挑战纪录前,曾写信给他:“尽管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我们对于大海的爱,对于蓝色深渊的迷恋,使得我们像亲兄弟一般互相理解,我会祈求海神保护你。”这样的感情让人感叹不已。 [23]
第五章 现代竞技自由潜水选手
竞技性的自由潜水运动因为AIDA的成立,从而有了统一的标准,使得这项运动在9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竞技选手,本文没有空间一一将他们列出来,现在只列举5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选手。1Sara Cambell(超越世界纪录的女人)
莎拉·坎贝尔出生在牛津郡的班伯里,她的母亲芭芭拉,是一个语文老师,她的父亲Rob则一个成功的商人。她的中学时代生活在伦敦东北部的Buckhurst山,夏天时她在夏克河上玩游艇。
在布里斯托大学学习德语和意大利语后,莎拉在德国和荷兰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前往伦敦工作,她住在伦敦西南部的一居室公寓里,经营自己的公关业务,每年赚取4到5万英镑。“我发现伦敦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地方,”她说。“每天都疲于奔波,和男朋友也分手了,所以我决定离开一个星期的假期清除我的心,我来到埃及达哈布。”
她在2005年年底抵达埃及西奈半岛边缘的一个安静,尘土飞扬的旅游城镇。三天后,她骑着一匹马到蓝洞,这是一个著名的潜水地点。她感觉像是有人举起她的头,然后告诉她,“这是家”。
两天后回到英国,她订了回程航班,并计划搬到埃及。她在伦敦出租了她的公寓,并于2006年3月作为瑜伽老师开始了红海的新生活。她在达哈布租了一间公寓,开始教授昆达利尼课程,这是一种结合呼吸控制技术的瑜伽,她的学生发现她的闭气能力很不错,于是建议她去学习自由潜水。在接触自由潜水后,萨拉很快找到了这项运动的快乐,自由潜能够帮助释放她在生活中的累积的压力。仅仅经过6个星期的训练,她就到达了43米的深度。萨拉身高仅为5英尺(1.52米),在潜水圈中几乎算是身材最矮小的潜水员了,但是9个月后,她在48小时之内连续打破3项世界纪录,令世人刮目相看。[24]
(图)Sara Cambell
2009年,她创造了恒重96米的世界纪录,接下来的比赛日,她申报了100米,成功触底,但是返回水面时,她昏迷了,导致成绩不被认可[25]。这让她重新审视自己,在2011年9月10日,她在希腊比赛前到红海Dahab蓝洞训练,轻松地达到了104米深度(目前世界纪录是101米)。完成这一深度的创举后,她说: “ Ithink failure can be, actually, the biggest teacher. If we always succeed, wedon’t get achance to get perspective on our goals and our motivation. And I think it’s very easy in free diving to get caught up in the numbers, and tonot really understand if that’s what drives us or ifthe motivation is something more personal and spiritual, in terms of beingthere with the ocean and just have a beautiful experience. So that’s what the failure has taught me, that actually it’s the greatest success.” ——我想失败其实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若总是成功,就没有机会去反思自己的目标与动力。我想,在自由潜里我们很容易沉迷于数字,从而分不清自己的动力是来自这些数字,还是来自更自我的,更精神上的东西,来自与大海在一起,来自美妙的经历本身。失败告诉我:它才是最大的成功。[26]
(图)Sara Cambell 下104米前在dahab2Natalia Molchanova(自由潜水女皇)
Natalia被称为自由潜水女皇,多项世界纪录保持者。[27]她是自由潜水界永远的传奇,她被描述为“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freediver”。[28]Natalia出生于1962年,之前是一名游泳运动员,在退役20年后开始自由潜水的训练,那是她已经40岁了,2003年,她41岁的时候,她创造了第一个国家纪录,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她12年的职业生涯里,她一共创造了41项世界纪录,拿过23次自由潜水竞技比赛的金牌[29],这一点不仅前无古人,看起来也可能后无来者了。在她47岁的时候,她仍然在读一个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俄罗斯某大学的教授。在她51岁的时候,她一年内创造了6项世界纪录,在这个年龄,国内的大部分人已经开始准备退休了,而她仍然像一个充满能量的机器,不断推进着人类的极限。她是世界上第一个恒重超过100米的女人[30],是第一个一口气穿越埃及达哈布蓝洞的女人。在2007年的世锦赛上,她的静态闭气时间甚至比男子冠军还要长。[31]在自由潜水的8种比赛项目中,她曾经长期同时占据着7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的位置。遗憾的是,2015年8月2日,她在西班牙的Ibiza island岛附近休闲潜水时失踪,成为自由潜水界永远的损失。[32]纽约时报,ESPN,NBC,独立报,镜报,每日电讯等知名报刊均刊登了她失事的消息,并致以最沉重的哀悼—“世界上最伟大的的自由潜水员的消失了”,但她对自由潜水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她的儿子,Alexey Molchanov仍然在参与自由潜水运动,并且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
“Freedivingis not only sport, it is a way to understand who we are.” (自由潜水不仅是一项运动,更让我们理解生命。)— Natalia Molchanova3Alexey Molchanov(恒重世界纪录保持者)
Alexey是Natalia的儿子,Alexey的母亲在3岁的时候就教会了他游泳,在他8岁的时候,他就可以一口气在泳池里游70米远。从04年起,年仅17岁的Alexey就开始打破俄罗斯纪录了。很多人认为Natalia引导儿子参与这项运动,以延续家族荣光。Natalia在一次访谈中说:其实她非常害怕儿子参与这项运动。可是儿子一定要做,那么她只好亲自上阵,给他最好的指导和最安全的协助。 Alexey是目前恒定配重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目前的成绩是129米,而在2016年8月,Alexey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的节目录制,在印尼的Gili岛附近海域,他下潜到130米深,并成功返回。[33]央视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完整的过程。毫无疑问他可以潜的更深,他只是在等待有人打破他的纪录,然后他再次进行超越。
对于妈妈的离世,Alexey说,“那场意外之后我并不惧怕潜水。那片海洋是母亲的爱,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当我潜入海底,仿佛妈妈就在那里,我离她很近。”。[34]他挑战130米深潜的那一天,正好是他母亲去世一周年,他带着母亲的爱,潜入深海,那个离他母亲最近的地方,仿佛在跟母亲说:“妈妈,我很好,我会带着你的爱回到水面,并且好好生活下去。”
(图)Alexey和母亲Natalia4William Trubridge(徒手潜的最深的人)
William是自由潜水的世界冠军,是自由潜水8个项目中其中两项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称其为世界顶尖的自由潜水员一点也不为过。他目前拥有的两项世界纪录是—恒重无蹼102米[35](下潜时不可以穿脚蹼,用类似蛙泳的方式下潜和上升,只在转身时可以拉绳)和攀绳124米[36](靠拉绳进行下潜和上升,不可以穿脚蹼)。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徒手徒脚下潜超过100米的人。
William Trubridge于1980年5月24日出生在英国;在他18个月的时候举家迁移到新西兰居住。他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学习游泳和潜水,在他小的时候,他父亲几乎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买了个帆船漂洋过海,他们停泊在不同的岛屿,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那个时候,William就总呆在水里,因为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在8岁的时候William已经能够下潜到水下15米处。后来他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直到有一次在伦敦,他的朋友Michael Trousdell告诉他,这里有一些人会自由潜水,这些话从新唤起了William记忆深处的童年他曾与大海为伴的时光。William为了解到的事情惊讶,这些自由潜水员竟然一口气可以潜那么深,于是他开始尝试闭气,并进行自由潜水的训练,他第一次闭气成绩只有2分半,但从那以后,他开始经常参加一些泳池项目的自由潜水比赛,但显然,他并不喜欢,他喜欢在大海里潜水,去下深度。从2003年开始,他开始接受严格的极限潜水训练,为挑战世界潜水记录做准备。2005年,William搬到巴哈马长岛并进行长期的训练,2007年,他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恒重无蹼81米。自那之后一直到现在,他19次打破世界纪录[37]。
在常人眼中,自由下潜是一项可怕的运动,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黑暗、孤独、恐惧、水压、疼痛、冰冷将人团团包围,同时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用特鲁布里奇自己的话说“潜水能够给我获得不同的体验-黑暗、冰冷、无穷尽的压力;挑战自由潜水记录是我的梦想,一个永远没有极限、没有尽头的梦想”。[38]
(图)William Trubridge5Herbert Nitsch(The Deepest Man on Earth)
Herbert是目前自由潜水比赛中“无限制”项目(电影碧海蓝天里的自由潜水方式)的世界纪录保持者(214米),他有着“地球上潜的最深的人”的称号,在2012年,在希腊,他利用无极限的方式潜到过253米深[39],但在返回水面的过程中昏迷了。他打破过33个世界纪录,他是现代自由潜水竞技规范化以来世界上唯一一个打破过所有自由潜水项目纪录的人。[40]
Herbert的故事首先是从他热爱飞行和航空的活动开始,凭着这份热情,他很快便获得了飞行驾驶执照,成为了奥地利航空集团的客机飞行员。同样,由于对海洋和深海潜水的激情,使他成为现今最伟大的自由潜水员之一。据说,在这两项活动之间,尼特奇的双脚很少踏足在地面上。这位生于1970年的奥地利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始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并且改变了他的命运。[41]
1999年,在埃及水肺潜水度假的途中,他的设备在转机的时候遗失了。这迫使他无奈地在整个假期中只能用一个潜水面镜进行浮潜,后来他发现了自由潜水的乐趣和自己在掌握与控制呼吸方面的惊人能力。经过两个星期的训练,他就与奥地利全国纪录仅差两米,并于两年后打破了他的第一项世界纪录。
Herbert被称为是自由潜水界的独立思考者和先驱者,不像其他的精英自由潜水员,赫伯特是自学成才的。[42]他的自由潜水技术,装备和训练方法的创新颇受争议,但他们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他热衷于深究每一个技术细节和自己设计自己的装备。他一直对物理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非常感兴趣,并想尽办法,去改进这些装备。他把单蹼引入到自由潜水领域,并且成为第一个使用单蹼同时创造泳池平游和深度下潜纪录的人。他在2001年发明了颈部配重,并且随后用它打破了深度和泳池动态的世界纪录。如今颈部配重和单蹼已经成了很多竞技运动员的必备装备。他也是第一个在无限制比赛项目中做减压停留的人,第一个在自由潜比赛中使用的赛后在水下吸纯氧以减少减压病风险的方法的人。
"Eachtime I think I've reached a limit... there is a door... it opens... and thelimit is gone." (每一次我觉得自己到了极限,便发现那里有个门,门开着,而极限离我而去。)——Herbert Nitsch终
作者简介:
后记:
自由潜水为什么如此吸引人,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意大利潜水员马贝托·皮利兹里说:“自由潜水是进入另一个世界,没有重力,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是一次进入灵魂的跳远。” 人类在挑战自身极限的过程中一直在帮助科学家们重新认识人体,而更新了的科学知识又反过来帮助运动员们更安全的突破极限。
然而挑战极限并不是自由潜的终极目标。因为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记录终将会远去,真正让你永怀于心的,应该是那些你和小伙伴们一起徜徉在大海的美丽时光。
*本文部分发表在《Outside新户外》杂志 2017年2月刊,其他内容将继续连载。*本文版权归One.意潜自由潜水俱乐部,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俱乐部。
参考资料:1. http://gofreediving.co.uk/history-of-freediving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q ... OTNOTELangdon1997-1木琼斯,弗雷德里克(1929)。Man's Place among the Mammals .3. Longmans,Green&co.p.309.4. Morgan,E(1972).The Descent of Woman.伦敦:纪念品出版社。5. Goksor,E。罗森伦 Wennergren,G.(2002).“淹没婴儿游泳期间心动过缓反应”.Acta Paediatr.91(3):307-312.doi:10.1111/ j.1651-2227.2002.tb01720.x.PMID 120223046. 新浪新闻中心:海上流浪者--莫肯人7. www.odditycentral.com, 2015.3.208. Rhys Evans,Peter H.(1992)。“鼻窦和其他谜:水生进化理论”。喉科学和耳科学杂志。106:214-225.9. https://www.deeperblue.com/history-of-freediving/10. Lundgren,Claus EG; Ferrigno,Massimo(eds).(1985).“生理学的呼吸暂停潜水。第31届海底和高压医学会工作坊”.UHMS Publication Number 72(WS-BH)4-15-87.海底和高压医学学会11. Rahn,H.Yokoyama,T.(1965).呼吸暂停潜水的生理学和日本的阿马。美国:国家科学院- 国家研究理事会.p.369. ISBN 0-309-01341-0 12. 《尚书·禹贡》13. 《后汉书·孟尝传》14. http://baike.baidu.com/item/合浦珍珠15. Thucydides (431 BC).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16. Sandra Hendrikse; André Merks (12 May 2009). "Divingthe Skafandro suit". DivingHeritage. Retrieved 2009-10-16.17. http://www.apnea.nl/UK-Geschgiorgos.htm,http://www.apneaaustralia.com.au/1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cques_Cousteau19. Waterand Light: A Diver's Journey to a Coral Reef, Stephen Harrigan20. https://it.wikipedia.org/wiki/Raimondo_Bucher21. http : //www.usfreediving.org,http://www.usaa.freedivers.com22. http://baike.baidu.com/item/雅克·马约尔23. 《Top Travel》24. Brit free-diver breaks world record in debut year - DIVELatest News25. The New Yorker, The Deepest Dive, 24 August2009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5Mg0eiJdE27. Skolnick, Adam (4 August 2015). "FreeDiver Natalia Molchanova Descends for Fun, Then Vanishes".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5 August 201528. "Free-diving:Blue hole, black hole: A story of hubris and obsession". The Economist. 27 February 2016.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6.29. NataliaMolchanova, Freediving Champion, Missing and Feared Dead". NBC News. 5 August 2015. Retrieved 5 August 2015.30. "New World Record – Molchanova CWT 101m". Deeper Blue. 24 September 2009. Retrieved 5 August 2015.31. NataliaMolchanova: World's most successful free-diver missing and feared dead afterdisappearing in Mediterranean". The Independent. 4 August 2015. Retrieved 5 August 2015.32. Wilkinson, Alec,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Free Diver, New Yorker, August 8, 20153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 ... tent_1717088.htm34. http://mt.sohu.com/20161107/n472 ... rce=weibo_search35. Fairfax New Zealand Limited Kiwi freediver William Trubridge sets worldrecord stuff.co.nz.July 21, 201636. McPhate, Mike WilliamTrubridge Breaks Record for Deepest Dive Into Ocean, Then Does It Again New York Times. May 21, 201637. documentary "Breathe"3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Trubridge39. "Herbert Nitsch receiving treatment afterfailed Record Attempt, Deeperblue.com".40. WorldRecords". AIDAInternational.Retrieved 2014-05-2441. "Apnea Mania". 2007. Retrieved 30 January 2007.42. http://www.herbertnitsch.com/herbert/biography.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