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此文经笔者谟瑜同意后转载,这绝对是一篇可以称得上“拖人下水”的文章,是的,她的文章非常感性,也能让人感动,帆船运动本身就是让人感动的,我们感动于船上所有人都奔向一个目标的瞬间,我们感动于所有人都要坚强冲向没有退路的海岸线的团结与勇敢,我们感动于大海上所有自由灵魂的热情奔放。。。。。。尽管每次在船上吐的一塌糊涂,还要咋咋呼呼的参加下一场比赛,为什么?因为帆船运动本身就充满着魅力,他是我的情人,是我的鸦片。。。。原文发表于2015年8月《游艇业》杂志
我是谁?我叫廉梦琦,痴迷帆船4余年,一个执着于做有意义的事的体育人。我是干嘛的?曾在中国帆船帆板协会实习一年半,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因对帆船的喜爱而进入游艇业杂志,成为一名“稀有”的帆船记者,混迹于各大帆船赛。后有幸加入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船队——东风队。作为东风队中文媒体经理,我开始用双眼近距离欣赏世界顶级帆船赛的魅力,用笔杆子讲述东风队在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的点滴故事。
8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写过几百篇官方新闻稿,而这却是第一次从幕后走向台前,以第一人称去讲述我和东风队的故事。我想,没有什么能比将对帆船的感情流于纸上的感觉更好的事了,但对帆船的情愫,似乎永远也讲不完。 忠粉转岸队,一头掉进帅哥堆 当人人都在追捧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时候,我却幸运地成为了这句话的实践者。我和东风队的缘分是何时来到的呢?记得在听闻东风队成立之后,我便自己主动关注着这支极有抱负的中国船队。从严酷的“36小时魔鬼式”选拔到一次次远洋实战训练,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对东风队进行着持续报道,对东风队的船员们的了解程度也是如数家珍。我还曾无数次幻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为东风队服务,能代表中国人参加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该有多好啊。不过当时刚刚走出校园不久,一切美好的愿望似乎更像奢望。我给自己暗自许下三年目标,既然梦想这么遥远,踏下心来一步步努力吧。 但仿佛老天爷真的听到了我内心无数次的“汹涌澎湃”,在2014年10月,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开赛后,东风队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如此天赐良机我怎能错过,心想着对帆船的一腔热血有了更高的平台去释放,做梦都会笑醒啊!就这样,我成了东风队的中文媒体经理,全权负责东风队的中文媒体宣传工作。工作环境也成了很多人艳羡的状态:周围一堆帅哥随便看啊有木有!有中国的有外国的,黑的白的高的俊的,萌的酷的什么款都有,而这些优秀的航海男神们正是我的主要宣传对象。
☝“东风队”船长夏尔
☝躺在船头休息的“小黑”刘学
☝ “小黑”刘学(左)&陈锦浩(右)庆祝
☝经受大浪洗礼的杨济儒 看帅哥归看帅哥,我的工作可是责任重大,要在帆船人口“稀少”的中国让大众认识一支帆船队并对帆船运动产生兴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帆船圈的帆友自不用说,大多会主动关注东风队和赛事的消息,而如何让更多的媒体了解东风队的故事,引起他们对帆船运动的共鸣成了我每天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从帆船记者到东风队岸队成员,完全不同的角色和工作节奏让我一度很吃不消,缺觉到几乎不需要倒时差的随时秒睡,全年无休的巨大工作压力甚至让我觉得自己老了许多。而和船员们朝夕相处下来,我深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段难得的工作经历,帆船能给予生命的思考和生活的价值更是此番极限生活的宝贵财富。 跟着帆船去环球,这真不是正常人的生活啊 我曾跟朋友这样形容我加入东风队后的感受:“一脚踏上高速路,没有退路,只能狂奔。”自从加入东风队,什么K歌、电影、逛展览等娱乐项目已基本告别了我,每天都是围着航海战士们团团转,生活中只有帆船而容不下其他。尽管我只是作为岸队,根本体验不到船上的艰苦生活,但实际上,在东风队中,不管是岸队还是船员,都在品尝着极限生活的滋味。大海之上,只有前进没有退后,与大海抗争的船员们深谙这个道理。而在陆地上跟着帆船去环球的我们,也深深体会到这样的现实。
☝ 海上极限生活 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船队们要耗时9个月的时间,走过世界上最险恶的海域来完成这场环球航行。每每对其冠以“世界上最艰难、最漫长的体育比赛”时,我总有一种“不过瘾”的感觉,因为搜肠刮肚找到的形容词也总是表达不出这场残酷竞赛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作为东风队官方中文新闻的输出者,我每天都会第一时间接收随船记者从船上发回的图片、日记和视频,在微博平台上,以短消息的方式迅速发出,而在官网、微信平台和新闻稿上,则会以文章的形式来讲述东风队每一天的故事。 有时候图片比任何语言都能说明问题——几米高的巨浪肆无忌惮的冲刷着甲板,船员们顶着巨大的冲击力做着手头上的工作,站不稳被海浪冲倒的情况并不鲜见。或者遇见无风暴晒天又是完全不同的场景,船上的生活变的特别无聊,没有了乘风破浪之感,却如闲云野鹤般在海上享受日出日落的美景。这些都是透过图片能感知到的场景,而那65尺船上人的真实感受,恐怕也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发言权。且不说船员们在船上要为几千海里的比赛时刻紧绷神经,就这比赛中随船记者们的工作,也当真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体育记者岗位了。我曾几次跟着橡皮艇出海观赛,尝试拍照,但不停颠簸的橡皮艇让我只有眩晕感,完全没有了能拍出绚丽大片的心情和能力。所以我对随船记者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有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摄影工作室,同时也要忍受非常人的生活状态。在狭小的空间每天要制造出文字、视频和图片,随船记者真不是一般人。
☝行进中的东风队☟
东风队比赛的时候,技术团队可以短暂休息,而媒体团队可是一刻都不能放松。每次为他们送行之后,我就知道,煎熬的日子又来了,所有的注意力都再次跟船远航,说成天提心吊胆一点都不夸张。刷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官方app成了比吃饭更重要的事,三小时一更新的位置报告其实远不能满足岸队们迫切等待的心。而在船队抵达一个又一个目的地前,岸队队员们都会早早地准备好一切,只等着船冲线回归的一刻。赛段比较长的时候, 大家还能有回家休息的时间,而时间紧张的时候,一连两三个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比如三亚站结束后,为了保证中国船员们的训练,队里决定让郑英杰、孔晨诚和刘明去参加环阿拉伯海帆船赛,他们不仅不能回家过年,还直接飞往了奥克兰站开始新一轮岸队工作。所以选择这样的航海人生,真的离不开家人无条件的支持。而几乎每一站,也都能看到很多家人来到停靠港与船员们团聚。这也算是帆船赛场上很独特的风景线了。 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算上起点西班牙阿利坎特,一共要经历11个停靠港(荷兰海牙为临时停靠港)。跟着帆船去环球,尽管我们走的是“空路”,但也同样深处极限生活之中,不停转换的工作地点,不一样的气候环境,总感觉刚适应了一个地方的生活,就要离开了。在大家看起来爽到爆的“周游世界”,不论是赛事工作人员还是船队工作人员,其实都在经历着漫长的陆上极限生活。 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一起度过 在没有加入东风队之前,船队的概念于我而言,可能就是驰骋赛场的一票弄潮儿,他们不惧风浪,他们英勇强壮,他们热爱大海。而深入最强战队之后,才发现,看似闪耀的船队,其实还需要更多人的全力支持,处在聚光灯外的人数远多于那些让大家熟知的船员们。媒体团队负责一切宣传工作,与随船记者的联系最为密切。后勤团队负责船队一切后勤事务,全队的饮食起居统统归他们处理。客户服务团队的要负责赞助商的接洽和接待工作,维护着团队的经济命脉。技术团队则是船队的重中之重,每一停靠港,东风号的保养工作就都由他们来做。小伙子们在烈日炎炎下要保养维修赛船的每一个细节,大到船体抛光,小到每一个滑轮,赛船保养事无巨细,而这些工作的好坏对赛船在比赛中的表现有着不可无视的影响。 我们这样一支中外混搭的年轻战队,在比赛前曾遭遇被嘲笑和被非议,后来经历了首战第二名的一鸣惊人和三亚站囊获赛段冠军和港内赛冠军的辉煌时刻,每个赛段东风队都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小麻烦,所幸被船员们一一解决。而往往大难临头之时,才是最能考验一个团队是否强大的时候。其实我一直不愿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东风队一路来的经历,但每次想起桅杆折断那段时间,又不得不承认老天总是在考验我们的事实。
☝船队,亦是团队☟ 我还清楚地记得,得知桅杆折断噩耗的那个午后时分,人生第一次知道“晴天霹雳”是何感,比当年高考失利的感觉还要糟糕。还有不到10个小时就要过合恩角了,前一天,我刚刚安排了杨济儒和中国帆船届翘楚魏军老船长电话连线,拿着满满的“追梦故事”准备大做文章,我还联系好了几家媒体,就等过完合恩角,给英勇的小伙子们和中国航海人大肆报道一下。已写好的歌颂合恩角的文章安静地躺在电脑桌面待发送,而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一通从英国打来的电话彻底打破了我们对合恩角的期待。“东风号的桅杆断了,我们要马上开会。”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也好像听到了所有人心碎的声音。 所幸船员们都没有危险,可接下来要怎么办?仅距离合恩角240海里,东风号就在跨越“海上珠穆朗玛峰”前止步了。海上出事故,陆地上的我们更加焦急,因为不能每时每刻知道船上的状况,只能干等着船上发回的消息。扬拍的第一条视频回来了,我看到了被风撕裂的帆和桅杆破败的摇曳在上空,船员们一脸沮丧,济儒失望的神情和小黑水汪汪的泪眼,梦断合恩角的夜晚黑的可怕,那时候的想法只希望他们赶紧平安回来。
那次重大事故无疑是东风队最艰难的时期。36小时未眠夜后,船长夏尔无奈宣布退出第五赛段的比赛,马上前往阿根廷乌斯怀亚进行紧急修正,散布在四面八方的东风队岸队成员们临危受命,紧急飞往乌斯怀亚接替送船回巴西的任务,而另一方面,购买新桅杆且紧急运往巴西伊塔加的工作也紧张进行着。当得知船和桅杆同时抵达伊塔加的时候,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有一张东风队总经理布鲁诺帮着迎接新桅杆的图片特别能触动到我的神经,那个画面仿佛在告诉全世界东风队是团结的,坚不可摧的,新桅杆回来了,东风号也回来了!老天对东风队的考验直到我们再次站在起航线前才正式结束,可惜我没能到现场和大家并肩作战,但东风队全队赢得了那场“时间竞赛”真的让人太兴奋。而更让人激动的是我们在抵达美国站力克群雄,摘得冠军,真的圆了一场美国梦!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为这帮越挫越勇的英雄们点赞,只记得那一次的新闻稿写的我热血澎湃,更明白了“团队”的意义。
最有人情味儿的比赛 尽管很多人说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是残酷的,跑了20几天的比赛还要最后几秒钟决定胜负,大海中风雨无情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但依我看,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是最有人情味儿的比赛,人与自然有情,人与人之间更有情。 在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你看到的是60多位航海高手驾驶着精良的赛船为荣誉而战,而你看不到的是百余人的赛事工作人员在过去9个月中的紧张工作,只为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拿我最熟悉的媒体团队来说,光与船上视频连线这一项工作就需要三个工作人员24小时不停倒班。每次迎接船队们冲线靠港的时候,不管多晚或多早,即使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美梦中沉眠,停靠港的码头上都会有不计其数的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准备着。很多时候,船队的冲线时间都是凌晨,而我们往往都是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守候在赛事村,看着船队们的最后厮杀。不论是哪个队先冲线,在媒体中心的所有人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从那掌声中,我完全听不出谁是对手,而只是由衷的向顺利归航的勇士们致敬而已。
在那些漆黑寂静等待船队们到港的凌晨,与困魔时刻斗争的我总是忍不住想,这些忙碌的身影都是何苦让自己受这样的罪啊,而那些“困”苦时刻成为回忆的时候,我又忍不住会怀念大家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日子。我想,身处这场比赛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各自执着的理由,倘若既不爱海又不爱帆船,哪里能有勇气能坚持走完这极限之旅。跟着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走过不少港口,我也真真切切感受到帆船这项在中国颇为小众的运动在世界上是有何种待遇。有些停靠港是有名有姓的大城市,有些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帆船小镇,但不论大小,都有着自己的帆船文化。印象最深的当属美国纽波特,这座罗德岛上的小镇就是为帆船而生,街道上几乎所有店面都充斥着帆船元素,不论是老板还说路人,说起沃尔沃环球帆船赛都能畅聊几句。纽波特起航当天,更是万人空巷,官方数据说是当日有10万人次在赛事村为船队送行。另一个是法国洛里昂,原本满当当的港口因沃帆赛的到来变得更加拥挤和热闹。第八赛段,东风队惨遭最后一名的不济结果,我原以为所有鲜花和掌声都留给了冠军船队,可等我跑到码头迎接东风号的时候,东风队泊位附近已被挤得水泄不通,当地的粉丝们早已默默地等候心中勇士靠岸。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支持你和爱你的人,从不会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你,几经磨难的东风队真的已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有这么多人一起荣辱与共,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感觉呢? 不知从何开始,我变成一个爱哭鬼,第一次在开普敦为东风队送行忍不住落泪,三亚夺冠激动到哽咽,后来还有这样那样被感动到的理由也没忍住奔涌的热泪。而在赛事终极领奖台上的那次更是让我终身难忘。东风队最终获得了本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季军,在最后一次颁奖晚宴上,东风队的岸队成员也全部登上领奖台共享那个历史时刻。在台上,我依然没能控制住不哭,过去9个月的一幕幕画面如电影般在脑海里重现,我真的觉得东风队这一路太不容易了。我不想在这里一次次歌颂东风队这次成绩的重大意义,却真的想向一路为东风队付出努力的人们致敬。即使没人记得住我们的姓名,没人认得我们的容颜,但回忆中有这段最难忘的经历就已满足。 如果你只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工具,那你不会体会到付出的乐趣。而当你将团队视作家,一起奋斗的人们都是你的兄弟姐妹时,苦尽甘来的时候你会更明白生活的意义。曾经有人说我的文章太感性,不适合媒体口味,而也有更多的人说看我的文章能感受到激情,引起共鸣。对于任何评论我只想表示感谢,成长的路上,我愿一直保持一颗无畏的赤子之心。这帆船本就是能触及人类灵魂的一项运动啊,我们何不用心去感受它的人情味儿呢? 曲终人散,不说再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东风队也迎来了最终的离别。在我留作纪念的签名杂志上,随船记者扬给我写下这样一句话:“谢谢你用了我的照片和视频,合作快乐。”突然鼻子一阵酸楚,我又何尝不该对扬说:“谢谢你拍摄的那些美好画面让我们认识了沃帆赛,认识了东风队”呢?东风队的故事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了,尽管帆船仍被划归“小众运动”的最边缘,但谁人也无法否认在2015年的夏天,东风队带给中国帆船乃至世界帆船届的震撼与感动吧? 我知道,等待帆船成为中国一项脍炙人口的运动需要很长时间,不是我写多少文章,东风队或者中国人得多少个冠军能改变的现实问题,帆船运动需要更长期的文化沉淀才能迸发出真正的活力。多说无益,相信你我正在为帆船运动的发展而努力着。东风队,相信我们还会再见。
下面是本文作者微信,转载请联系小妞本人
版主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