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家有黑金忽致富,未雨绸缪先筑屋--《再济沧海》(23)

来自: 挪威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再济沧海》(23)家有黑金忽致富,未雨绸缪先筑屋
发现北海石油之前挪威是欧洲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经济以渔业、造船和船运为主。由于气候严酷,土地贫瘠,农耕条件恶劣,长期以来都靠交易渔业资源来换取粮食及生活用品。建在卑尔根(Bergen)老城区的汉萨同盟博物馆(Hanseatic Museum)记录了十三到十八世纪德国人在卑尔根从事商业贸易的历史。挪威渔船在北极圈内的罗弗敦岛(Lofoten Island)水域捕捞鳕鱼(Cod),清理风干制成鳕鱼干,运到卑尔根与汉萨同盟会的德国商人交换小麦及纺织品,干鳕鱼再由德国人销往欧洲内陆。老城区的木头房子是卑尔根的象征,这排五颜六色尖顶木屋是当年德国商铺所在地,现在已经歪歪斜斜摇摇欲坠。博物馆里有些一百多年前的照片,风干鳕鱼码成垛堆成山,场面十分壮观。斯塔万格(Stavanger)则以鲱鱼(Herring)生意为主,新鲜鲱鱼处理干净用盐腌成咸鱼,装在大木桶里运到世界各地,老公还记得小时候吃挪威咸鲱鱼。在阴冷暴戾的北海打渔不是舒适闲逸工作,造船海运经历了繁荣与衰败,挪威人坚韧顽强地依靠大海讨生活。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北海发现石油,一切都改变了,被称为“黑色金子”的石油完全改变了挪威的经济结构,挪威在自家后院掘到一座金山。五百万人口小国拥有这么多财富,挪威几乎一夜之间脱贫致富。免费教育、全民医保和优越社会福利使挪威一跃成为世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海友”的经历可以证实,挪威高质量生活名不虚传。

印象最深刻的是挪威基础设施的超前开发,就像精明的生意人,有了钱先盖房,不仅把儿子的房子盖好了,连孙子、曾孙的房子也盖起来了。人口稀疏的西南诸岛,公路桥梁四通八达,停船码头比比皆是,花园草地打理得当,山路小径维护完好。“海友”所到之处或强或弱都有手机信号,哪怕山里只有一户居民,政府也在山头竖一个信号发射塔。住岛居民几乎家家都有小快艇,经常看到岸上别墅前有木栏码头和临水船库,不少岛屿设有公共停船码头,岸边礁石上装有铁楔铁环,为的是让小艇上岸拴系方便,也为抛锚船舶拴系岸缆。“海友”充分享受了这些极好的免费设施,感叹在挪威行船真是太方便了。

为了稀稀拉拉的几户农庄,挪威政府花那么多资金费那么大力气大兴土木目的何在呢?挪威人引以自豪的民族特性体现在他们与山川大海的特殊关系里,这种关系需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来沟通和维持。挪威政府不希望所有人口都涌向大城市,而希望幅员远阔的疆土都有居民。为了让牧场农庄继续以牧耕为生而不失便利,大笔斥资修路建桥,这是几个我们亲眼看到的例子:


一。哈于格桑(Haugesund)北面二十海里有个小锚地斯莱特尼(Slettene),岸上有个野炊公园。从公共码头上岸,过两条吊桥通往一块大岩石,上面有个野炊桌,不远处的树林里有垃圾站和厕所,像这样美轮美奂的野外公共场所挪威西部随处可见。
二。卑尔根北三十海里菲杰外岛(Fedje),小岛不大,一条三公里的山径由南向北,小径低洼处全用木板铺垫,岛中央有个淡水湖,政府把它的一角建成天然游泳场,中间有个蹦蹦床,岸上木制露台可以晒太阳,傍边的一个浮桥上有野餐桌,想的可真周到啊。小岛有快速渡轮直通卑尔根,还有一个直升飞机坪,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比如说医疗急诊,直升飞机可以很快地将需求者送往卑尔根。
三。著名莉丝峡湾(Lysefjorden)中部的水电站Florli是利用原有水电站堰塞湖重建的,山里有条维修隧道,一点三公里长的呈“之”字型,隧道平常上锁不对外开放,只有山上的两户牧民可以通过隧道把羊群赶到山上去放牧,用隧道赶羊真是件新鲜事呢。


政府不仅投资搞建设,对教育也非常重视,要想让普通家庭安居乐业,必须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一对刚从罗弗敦岛回来的瑞典帆友说,某个岛上只有五个孩子,政府盖了一所很正规的学校,还雇了老师专门教这五个孩子。挪威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我在卑尔根发现一家越南移民开的杂货店,女老板三十来岁,她作为越南难民移民到挪威时才一岁,学校有越南老师专门教他们,她现在可以毫不费力地听说读写越南语。从这点看挪威对外来少数民族非常宽容慷慨,但这个政策十年前终止了,因为二代移民不愿意花力气去学父辈的语言。


靠自然资源发达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资源一旦耗竭怎么办?面对地球气候异常,全球都在减碳,如果绿色能源代替了石油,挪威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否会动摇呢?挪威政府未雨绸缪可圈可点,1995年还清了所有外债后,1996年建立石油基金会,每年把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放入基金会,投资在挪威以外的国际市场。挪威手里有足够的钱来保证社会福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可持续性,政府的良苦用心值得称赞,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低靡,挪威社会内部也很快地发生变化。


挪威人对来之不易的独立非常珍惜,迟迟不肯加入欧盟,对突然到手的巨富却非常慷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对外援助项目出手阔绰,在国际上享受着着老实厚道踏实大方的良好形象。有没有必要把财神老大哥持续扮演下去,挪威人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挪威进步党在政坛的异常活跃正是挪威人对未来重新考虑的表现。挪威进步党很像澳大利亚第一国家党(First Nation),其政策是右翼保护主义,主要政策之一是限制移民。挪威是个人口小国,外国移民的到来迅速改变挪威社会结构,1970年异族人口占挪威总人口的1.5%,2015年初升到15.6%。文化多元化正在改变着挪威的基因,进步党的出现体现一部分挪威人倾向于保护其与生俱来的传统和特质。进步党现在是挪威第三大党,女党魁是联合政府的财政部长,是挪威政坛的强劲力量。


进步党的另一主要政策是推进基础建设进度,看来挪威的公路桥梁还要继续建下去。这是个不败之策,基础建设不会蒸发,用咱简单思维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房子盖好了是个实打实的东西,守着它心里踏实。


2015年7月15日于挪威Skyfjorden。


孩子们的夏令营太精彩了
microMsg.1437103618633.jpg
microMsg.1437096457219.jpg
2015-7-18 18:08
小虫宁宁 来自: 山东
静姐,你的图片不显示,再传一遍吧
2015-7-18 21:29
大家蛇年愉快!
fbi333888 来自: 中国
看第三次了,真好看,。
2020-9-8 02:11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再济沧海》(23)家有黑金忽致富,未雨绸缪先筑屋
发现北海石油之前挪威是欧洲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经济以渔业、造船和船运为主。由于气候严酷,土地贫瘠,农耕条件恶劣,长期以来都靠交易渔业资源来换取粮食及生活用品。建在卑尔根(Bergen)老城区的汉萨同盟博物馆(Hanseatic Museum)记录了十三到十八世纪德国人在卑尔根从事商业贸易的历史。挪威渔船在北极圈内的罗弗敦岛(Lofoten Island)水域捕捞鳕鱼(Cod),清理风干制成鳕鱼干,运到卑尔根与汉萨同盟会的德国商人交换小麦及纺织品,干鳕鱼再由德国人销往欧洲内陆。老城区的木头房子是卑尔根的象征,这排五颜六色尖顶木屋是当年德国商铺所在地,现在已经歪歪斜斜摇摇欲坠。博物馆里有些一百多年前的照片,风干鳕鱼码成垛堆成山,场面十分壮观。斯塔万格(Stavanger)则以鲱鱼(Herring)生意为主,新鲜鲱鱼处理干净用盐腌成咸鱼,装在大木桶里运到世界各地,老公还记得小时候吃挪威咸鲱鱼。在阴冷暴戾的北海打渔不是舒适闲逸工作,造船海运经历了繁荣与衰败,挪威人坚韧顽强地依靠大海讨生活。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北海发现石油,一切都改变了,被称为“黑色金子”的石油完全改变了挪威的经济结构,挪威在自家后院掘到一座金山。五百万人口小国拥有这么多财富,挪威几乎一夜之间脱贫致富。免费教育、全民医保和优越社会福利使挪威一跃成为世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海友”的经历可以证实,挪威高质量生活名不虚传。

印象最深刻的是挪威基础设施的超前开发,就像精明的生意人,有了钱先盖房,不仅把儿子的房子盖好了,连孙子、曾孙的房子也盖起来了。人口稀疏的西南诸岛,公路桥梁四通八达,停船码头比比皆是,花园草地打理得当,山路小径维护完好。“海友”所到之处或强或弱都有手机信号,哪怕山里只有一户居民,政府也在山头竖一个信号发射塔。住岛居民几乎家家都有小快艇,经常看到岸上别墅前有木栏码头和临水船库,不少岛屿设有公共停船码头,岸边礁石上装有铁楔铁环,为的是让小艇上岸拴系方便,也为抛锚船舶拴系岸缆。“海友”充分享受了这些极好的免费设施,感叹在挪威行船真是太方便了。

为了稀稀拉拉的几户农庄,挪威政府花那么多资金费那么大力气大兴土木目的何在呢?挪威人引以自豪的民族特性体现在他们与山川大海的特殊关系里,这种关系需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来沟通和维持。挪威政府不希望所有人口都涌向大城市,而希望幅员远阔的疆土都有居民。为了让牧场农庄继续以牧耕为生而不失便利,大笔斥资修路建桥,这是几个我们亲眼看到的例子:


一。哈于格桑(Haugesund)北面二十海里有个小锚地斯莱特尼(Slettene),岸上有个野炊公园。从公共码头上岸,过两条吊桥通往一块大岩石,上面有个野炊桌,不远处的树林里有垃圾站和厕所,像这样美轮美奂的野外公共场所挪威西部随处可见。
二。卑尔根北三十海里菲杰外岛(Fedje),小岛不大,一条三公里的山径由南向北,小径低洼处全用木板铺垫,岛中央有个淡水湖,政府把它的一角建成天然游泳场,中间有个蹦蹦床,岸上木制露台可以晒太阳,傍边的一个浮桥上有野餐桌,想的可真周到啊。小岛有快速渡轮直通卑尔根,还有一个直升飞机坪,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比如说医疗急诊,直升飞机可以很快地将需求者送往卑尔根。
三。著名莉丝峡湾(Lysefjorden)中部的水电站Florli是利用原有水电站堰塞湖重建的,山里有条维修隧道,一点三公里长的呈“之”字型,隧道平常上锁不对外开放,只有山上的两户牧民可以通过隧道把羊群赶到山上去放牧,用隧道赶羊真是件新鲜事呢。


政府不仅投资搞建设,对教育也非常重视,要想让普通家庭安居乐业,必须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一对刚从罗弗敦岛回来的瑞典帆友说,某个岛上只有五个孩子,政府盖了一所很正规的学校,还雇了老师专门教这五个孩子。挪威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我在卑尔根发现一家越南移民开的杂货店,女老板三十来岁,她作为越南难民移民到挪威时才一岁,学校有越南老师专门教他们,她现在可以毫不费力地听说读写越南语。从这点看挪威对外来少数民族非常宽容慷慨,但这个政策十年前终止了,因为二代移民不愿意花力气去学父辈的语言。


靠自然资源发达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资源一旦耗竭怎么办?面对地球气候异常,全球都在减碳,如果绿色能源代替了石油,挪威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否会动摇呢?挪威政府未雨绸缪可圈可点,1995年还清了所有外债后,1996年建立石油基金会,每年把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放入基金会,投资在挪威以外的国际市场。挪威手里有足够的钱来保证社会福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可持续性,政府的良苦用心值得称赞,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低靡,挪威社会内部也很快地发生变化。


挪威人对来之不易的独立非常珍惜,迟迟不肯加入欧盟,对突然到手的巨富却非常慷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对外援助项目出手阔绰,在国际上享受着着老实厚道踏实大方的良好形象。有没有必要把财神老大哥持续扮演下去,挪威人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挪威进步党在政坛的异常活跃正是挪威人对未来重新考虑的表现。挪威进步党很像澳大利亚第一国家党(First Nation),其政策是右翼保护主义,主要政策之一是限制移民。挪威是个人口小国,外国移民的到来迅速改变挪威社会结构,1970年异族人口占挪威总人口的1.5%,2015年初升到15.6%。文化多元化正在改变着挪威的基因,进步党的出现体现一部分挪威人倾向于保护其与生俱来的传统和特质。进步党现在是挪威第三大党,女党魁是联合政府的财政部长,是挪威政坛的强劲力量。


进步党的另一主要政策是推进基础建设进度,看来挪威的公路桥梁还要继续建下去。这是个不败之策,基础建设不会蒸发,用咱简单思维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房子盖好了是个实打实的东西,守着它心里踏实。


2015年7月15日于挪威Skyfjorden。


孩子们的夏令营太精彩了
microMsg.1437103618633.jpg
microMsg.1437096457219.jpg
2015-7-18 18:08
静姐,你的图片不显示,再传一遍吧
2015-7-18 21:29
大家蛇年愉快!
看第三次了,真好看,。
2020-9-8 02:11
四海为家,一生追梦。得到太多,回报尚少。虽为螺丝钉,愿做明白人。
57900积分
456帖子
9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3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