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启航的日子一步步逼近,心中竟然有点焦虑之感。都等30多年了,临近了反而不适了。譬如伏枥之骥,忽闻号角,刨蹄仰嘶,不能宁息!
追根溯源,这一切都源于那本封面被翻得千疮百孔的“各国概况”。36年前第一次拿到那本书时欢喜、兴奋和满足的心情今天依然能体验到!那本书仿佛是世界开在眼前一个小窗口,从窗口里飘出的缤纷色彩,却是一份精美绝伦的邀请函!呵呵!
16年前去美国公干,闲逛至旧金山渔人码头,第一次看到了真正可以在海上航行的帆船。记得不大的港湾里停满了各色船只,现在知道老外叫她们“pleasure boat”。这个命名,比咱的命名“游艇”这个词的涵义少了些高大上的矫情和做作,但更准确地写照出一个真正的航海热爱者的心境!那天在渔人码头的港湾里转悠了很久,感受到的仍然是“欢喜、兴奋和满足”。没想到这许多年过去了,那份邀请函依然有效!
5年前开始有了机会学习帆船。报了学习班,跟2个老外同学一起上船,由教练带着在Gulf Islands里边航行边学习,历时5天,完成初级帆船操作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获得CYA颁发的帆船驾驶牌照。算是以“欢喜、兴奋和满足”的心情接收了那份30年前的邀请函。所谓无知者无畏,接下来几年时间内,仗着还不大利索但有份蛮力的手脚,在忠实粉丝太座同志的伴随和帮助下,把Gulf Island和San Juan Islands中的大小岛屿一一逛过;去年夏天更是北上Glacier Bay,历时2个月,见识了外面的风雨。几年的旅程中,逐步学会了用海和风的视角去看陆地、看世界。记得有位著名sailor说过“Land is a rest spot for a voyager”,也许是吧!
冬去春来夏逝秋至,在那本书中打开的窗口越开越大越开越亮堂!天文、地理、海洋、大气、电气、机械、材料、各种rule。。。,被那份邀请函邀请出来的那个固执的梦,也邀请了这些哥们一个个地浮出水面!熬灯油般地苦读学习、不辞辛劳地航行实践。。。不管咋样,大伙已经混得脸倍熟了!
熟归熟,事还是要办的!
2年多前,正式开始准备远洋航行的具体事项。北上Shelter Island Harbour,南下Port Townsend,西出Juan De Fuca海峡。。。而今诸事已备,只待启航时!
因为船,结识了很多西人船友。发现不少西人sailor都知道中国有个朝代叫“明朝”、明朝有个航海家叫“郑和”。从老外说起郑和时的语气中,可以肯定整个世界对郑和船队的印象中包含着极大的震撼成分!那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舰队!如果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当年怀疑建文帝是向东而不是向西隐匿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近代发现美洲大陆的一定是郑和船队!
2014年夏去阿拉斯加的旅途中,触摸到很多当年来自欧洲的开拓者们的拓荒足迹。踏在他们的足迹上,我的心情中同样也生出震撼的成分!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知识、那样的技术、那样的装备,那是一群真正的先驱、真正的拓荒者、真正的航海家、真正的伟人!
致敬于那些先辈们!!!
今天的航海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航海了。前面有什么、明天将怎样,都可以摆到桌面上来说。航行者们不再需要像电影小说里说的那样船行于大雾中,边用铅锤测量深度边喊着“20浔,左舵15”的指令。他们可以在电子海图中贴上电子气象图,再用鼠标或自动读取的GPS坐标标注出船的位置,然后根据该位置的风向、风速、气压值、浪高、浪速、浪的方以及这些数值明天将怎样改变,发出“左舵15” 的指令!丰富的海洋资料、八九不离十气象数据和预测、完备的船帆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以及大量航行辅助设备的使用,使得大洋航行正在逐步成为一个个人运动娱乐项目。一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KTV的普及实现了劳苦大众们当歌星的梦想一样。呵呵!
中国人有很多痛,当下最著名的痛是外语,中国近代屈辱史使然。翻开中国史,我发现“海”也可算是中国人的一个痛!几乎历代王朝都试图用“海禁”来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明清尤甚!可能是农耕民族特性使然。长期“海禁”的结果必然是导致民族性的“海盲”,并滋生出大批“海公公”。就今天大陆对于“pleasure boat”的管理办法来看,你不得不惊叹“祖国虽然已经很强大,但海公公们还在那儿办公!”积贫积弱,不能因噎废食啊!。。。不多说了,多说生气!
最后借用王国维的三段论,表达一下略微有点焦虑的心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正“众里寻他千百度”,只待“蓦然回首”,将那人从“灯火阑珊处”一把揽过,踏歌扬长而去。。。
(内容来自互动吧 李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