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第七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2011-9-10 09:56 · 改版数据备份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国王弗兰西斯一世

1600至1763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

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

西北欧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化上控制了世界,直到1914年为止。

它们的实践和制度成为各地诸民族的典范。

西北欧的世界霸权实际上直到1763年以后才实现。但是,1600至1763年是为这一霸

权奠定基础的阶段。正是在这些年里,英国人获得了他们在印度的第一个立足点,荷兰

人把葡萄牙人赶出东印度群岛,西北欧各强国在非洲海岸设立贸易站,英国人和法国人

成为格兰德河上游一侧北美洲的主人,还控制了格兰德河以南伊比利亚殖民地的大部分

贸易。

本章将分析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以及荷兰、法国和英国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这一

斗争以1763年英国发展为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殖民强国而告终。

一、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

西北欧在欧洲大陆的贸易和海外事业中,并非从完全的默默无闻跃居领导地位。如

前章所述,基础是在中世纪后期随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盆地向北转移、主要商船航线

也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而打下的。除经济优势外,西北欧还拥有对经济利益格外敏感的

社会结构和文化气氛。荷兰、英国甚至法国的贵族决不是轻蔑地看待经商事业,他们总

是乐于参加任何有可能获利的商业冒险。此外,由于商人和金融家就象绅士参与商业那

样加入贵族行列,北方具有大得多的阶级流动性。1726年,丹尼尔·笛福评论说:“英

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

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

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番评述所反映的社会观念与极大地促成伊比

利亚衰微的缺乏辨别力的伊达戈精神恰好相反。

最后,西北欧从物价-工资-地租的差异中得到了帮助。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

上涨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严重地落后于物价,1549年,英国一个

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这就

是说,社会的三个主要成分——劳动者、地主和企业主——中,企业主是在通货膨胀的

这些世纪里获得极高利润者。这些利润再被投资于开矿冒险事业、工业企业和商业经营,

结果,西北欧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

因斯曾将155O至165O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

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

本主义诞生了”。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于西北欧说明了为什么西北欧国家会领先于西班牙

和葡萄牙并在世界事务中取得支配地位——这一地位官们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时。

二、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西北欧国家自然妒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这些生利的帝国。然而,它们长久地忍住不

去侵犯这些帝国的活动范围,这不是出于对教皇训令的尊重,而是因为害怕伊比利亚的

势力。因此,英国人和法国人转向超出伊比利亚活动范围的北大西洋。1496年,也就是

哥伦布第二次西航返回的那一年,英国亨利七世派遣约翰·卡伯特朝北大西洋方向航行,

卡伯特发现了一种最终证明甚至比西班牙人的银矿更有价值的资源:他发现了鱼。纽芬

兰岛周围的海洋里盛产鱼——鱼,大概是15、16世纪欧洲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是人们

冬季里的主要依靠及全年斋戒日中规定的食物。

然而,首先开发纽芬兰浅滩的却是葡萄牙人,大批鳕鱼很快就源源流入葡萄牙。法

国人和英国人不久追随葡萄牙人之后,到16世纪头10年,布列塔尼、诺曼底、康沃尔、

德文和萨默塞特的渔民们经常前往纽芬兰浅滩。随着渔船的增加,贸易的性质起了变化,

由直接出售“鲜”鱼改为每隔较长时间后在市场上销售数量大得多的“干”鱼。夏季几

个月里,渔民们为了晒干、修补渔网,为了烟熏、腌制捕获物,在陆上搭起临时掩蔽所。

捕鱼作业达到很大的规模,因而至少在两个方面给欧洲以重大影响。当时,欧洲每年部

分时间里有许多人过着近于忍饥挨饿的生活;鳕鱼的经常、巨量的供应,对这样一个大

陆来说,相当于一大笔意外收入。此外,纽芬兰渔场培育了接连好几代训练有素、能胜

任远洋航行的海员。后来探察北极区、寻找一条东北或西北航道的船只,开始拓居北美

洲的远征队,与西、葡两国的舰队作战的英国和荷兰的舰队——所有这些基本上都配置

了由纽芬兰浅滩渔场这所严格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海员。

西北欧沿海各国并不满足于捕获鳕鱼。他们仍渴望香料,但是,他们还不准备向葡

萄牙对绕好望角航道的控制进行挑战。因此,他们为了寻找一条可通达东方的东北或西

北航道,开始了长长一系列无效的探险。他们推想道,既然事实已出人意料地证明热带

是可通过的,北极也应如此。1553年,一支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远征队怀着取道东北航道

驶抵中国的明确目的离开英国。领队休·威洛比爵士带了爱德华六世的一封用拉丁语、

希腊语和其他几种语言写成的公开信,信中声明道:“发现和贸易为远征队的唯一目

的”。这封信是写给“居住在靠近强大的中国帝国的世界东北地区的国王、君主及其他

统治者”。

这三艘船在刮大风期间分散了,其中两艘船在威洛比的率领下抵达巴伦支海。船被

冻牢在那里过冬,全体船员无一幸存,可能死于坏血病。第二年夏天,俄国渔民发现了

船、尸体和威洛比的日记簿。日记簿上的最后一段记录作为欧洲扩张所带来的牺牲和悲

剧的纪念品是值得注意的:

因而,留在这一避难所“巴伦支海”,过上一星期,就如度过一年,而且,天气非

常恶劣,严寒、大雪和冰雹,使天气仿佛冬季似的(当时正值9月),我们认为最好是

在那里过冬。为此,我们派出三人朝西南南方向走,看看能否找到有人烟处,他们走了

三天的旅程,可什么也没发现;之后,我们又派另外三人向西行了四天的路程,他们也

一无所获地回来了。接着,我们再派三人往东南方向走三天,他们回来了,同样没有找

到别的人们或任何有人聚居的地方。

#p#分页标题#e#

在此期间,剩下的一艘船在理查德·钱塞勒的率领下驶抵白海的德维纳河河口。威

洛比枉费辛苦地寻找的“聚居地”在这里发现了。经过与当地人长久的讨价还价,钱塞

勒和他的一些船员于冬季坐上马拉的雪橇,开始了从白海到莫斯科的惊人旅行。这是一

次有历史意义的旅行。钱塞勒知道了俄国沙皇伊凡四世(雷帝)的势力和财富。后者也

很高兴首次和一个西欧国家建立直接联系。1555年,英国商人为利用这新的贸易机会,

创办了莫斯科公司。

其他探寻东北航道的试图总是面对一道冰墙而告终。因此,人们的兴趣转移到发现

一条西北航道的可能性上。对西北航道的寻找是从英国人马丁·弗罗比歇在1576至1578

年间的三次航海开始的。弗罗比欧努力组织这几次航海,因为他认为发现西北航线是

“世界上唯一尚未完成之事,一个出色的有才智的人若能做成这件事,就会闻名于世,

交上好运”。他第三次航海返回时,用船满载了他以为是含金矿石的黑石头。当这些石

头被发现毫无价值而抛弃在达特福德港时,他对名声和财富的希望亦随之烟消云散。

继弗罗比歇之后还有长长一连串探险家,其中包括约翰·戴维斯(1585至1587年间

探险)、亨利·哈得孙(1607至1611年间探险)、罗伯特·拜洛特和威廉·巴芬(1615

至1616年间探险)。他们都是英国人,因为在早期探险项目中,寻觅西北航道基本上是

英国人自己的事业。他们谁都没有成功地航抵太平洋。过了三个世纪后,才有挪威探险

家罗尔德·阿蒙森越过包覆于北美洲大陆北端的、充满冰块的海域。不过,早期探险家

的工作确取得了实际成果。他们发现了相互连接、为进入美洲大陆最盛产毛皮的地区提

供一道后门的哈得孙海峡和哈得孙湾。这一知识后来使英国人能在一个如果他们不了解

这情况、本会让法国人独占的地区进行竞争。

北欧人寻找前往东方的新航路的失败,驱使他们侵犯伊比利亚人的势力范围。由于

葡萄牙的东方属地仍受到非常强大的保护,北方人首先攻击西班牙最薄弱的美洲殖民地。

法国人自从开始他们同哈普斯堡王室的断断续续的战争(自1516年查理五世即位迄1559

年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签订)以后,一直以拉罗歇尔为基地,从事对南美洲北岸的海盗

活动和私掠巡航。法国袭击者所造成的损害是相当大的。1556年,弗朗索斯·勒克莱尔

船长——西班牙人管他叫Pie de Palo(“独腿航海者”)——以10艘船进攻哈瓦那,

洗劫了这座城市,并彻底毁坏了港内所有的船舶。

当时正在西属美洲露面的英国闯入者则试图在和平的、商业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他

们想做的不是劫掠,而是利用衰弱的西班牙工业不能满足殖民地需求这一点所提供的机

会占便宜。西班牙殖民地最需要的两种商品是布匹和黑奴,英国人生产了前者,并能在

西非购买到后者。约翰·霍金斯爵士的著名航行前文已提及。霍金斯作为英国奴隶贸易

的创始人赢得了名声和大量财产,因为他很精明,能意识到这种形势下可能发生的事情,

同时,又大胆得不顾法律上的考究使采取行动。1562年,他作了第一次航行;他在塞拉

利昂觅得奴隶,再运到伊斯帕尼奥拉(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利润高得惊人,以致伊丽

莎白女王和她的几名枢密院官员也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秘密投资。他遵循与前次相同

的步骤,然后,满载一船白银返回,成为英国最富裕的人。

西班牙驻伦敦大使强烈抗议这种非法贸易。尽管霍金斯以和平方式用奴隶交换殖民

地商品,但实情依旧是,同西班牙殖民地通商对外国人来说是非法的。这不是海盗行径,

但肯定是一种侵犯行为。伊丽莎白希望仍与西班牙保持和平,不准霍金斯再去西印度群

岛,然而,1567年,霍金斯说服她改变主意,允许进行一次最后的航行。这次冒险结果

是一场灾难;由于每年一度的护航队出乎预料地早数星期自西班牙到达,霍金斯的船队

在西印度群岛一港口内遭到伏击。船队五艘船中,有三踱被击沉或捕获,其余两艘分别

由霍金斯和其表弟弗朗西斯·德雷克指挥,在即将沉没的状态下于1569年返抵英国。

第三次航行的厄运标志着英、西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它结束了与西班牙殖民

地和平地、合法地通商的希望。如果贸易不能以和平、合法的方式经营,必然要用其他

手段进行。获利的机会对英国人和其他北方人米说太大了,使他们抑制不住自己,也无

法忘却。在以后数十年中,新教的船长们是作为海盗和私掠船船长。而不是作为和平但

违法的商人前往西属西印度群岛。

此外,当时欧洲的其他一些事件使天主教和新教两大势力间的摊牌日渐逼近。在霍

金斯去进行第三次航行时,尼德兰已起来反抗西班牙统治,并促成一场拖延多年的激烈

战争。1570年,教皇开除伊丽莎白女王的教籍,并准许英国臣民解除他们对女王的效忠

誓约。两年后,数千名法国新故徒于圣巴托罗缪节前夕在巴黎和外地被屠杀。新教和天

主教两大阵营显然正在趋向战争,战争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

力派无敌舰队侵犯英国时,遇到的最可怕的两个对手是约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

克。霍金斯和德雷克使无敌舰队惨遭失败;这对他们来说,是对他们在西印度群岛所蒙

受的灾难的甜蜜报复。

欧洲的这些发展极度地影响了海外事态的发展。同西班牙的正式开战(葡萄牙其时

已卷入)消除了可能已限制新教势力的任何抑制性因素。他们大胆且公开地闯入伊比利

亚帝国范围——不仅闯入西班牙的美洲,还闯入葡萄牙的东方,而且,他们愈是侵入,

愈是受到进一步侵入的鼓励,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对手出乎意外地虚弱。荷兰人是最先

能利用伊比利亚衰落所提供的机会的人。17世纪对荷兰来说,将是“黄金世纪”。

三、荷兰的黄金世纪

17世纪,荷兰的势力和繁荣显著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其地理位置颇为有利。

斯海尔德河、马斯河和莱茵河这些大河的入海口皆在荷兰境内,为荷兰提供了西朝英国

和大西洋的优良港口。此外,荷兰背靠巨大的德国内地,面傍欧洲两条古老的商船航线

——一条为北南方向,从卑尔根到直布罗陀;另一条为东西方向,从芬兰湾到英国——

的交通枢纽。沿这些航线运送的基本贸易商品有:比斯开的鲱鱼和盐,地中海地区的酒,

英国和佛兰德的布匹,瑞典的铜和铁,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谷物、亚麻、大麻、木材和

#p#分页标题#e#

木制品。

荷兰人是通过从事这些商品的运输开始他们的伟大发展。其商船队的崛起全靠当地

沿海渔业以及较后生利的鲱鱼水产业;后者是在大群大群的鲱鱼不可思议地从波罗的海

回游到北海时才发展起来的。荷兰人充分地利用这新的富源。他们发明了保存、腌制和

烟熏的新方法,并向欧洲各地出口他们的捕获物,以换取谷物、木材和盐。随着西班牙

和葡萄牙海外帝国的建立,荷兰人在塞维利亚和里斯本得到新的殖民地出产的货物,运

销欧洲各地。作为回报,他们向伊比利亚国家供应波罗的海的谷物和海军补给品。

1566年,尼德兰对西班牙的反抗斗争的爆发,大大地帮助了荷兰人。当时,工业、

商业地位重要且为欧洲主要金融中心的安特卫普,屡遭西班牙人劫掠,数千名手工业者、

商人和银行家逃往北方,尤其是逃往阿姆斯特丹。1585至1622年,阿姆斯特丹的人口从

30,000增至106,000;促成这一人口增加的安特卫普人还为荷兰的海外扩张提供自己

的金钱和技术。

荷兰人在其事业中也因他们的三桅商船即大型平底沿海船——一种造价低廉、却拥

有巨大容积的普通运输船——而得到很大帮助。以往,典型的商船一向用笨重的木材建

造,船尾设炮座平台,可架置火炮,在必要时作军舰用。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为仅

能运送货物、不可装置火炮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商船。三桅商船船身宽、船底平、居住

舱室有限,因此,具有最大的货舱空间,而且极其节省建船材料。这种缓慢、丑陋但便

宜、宽敞的大轮船是开始控制世界海洋的荷兰商船队的主要依靠。

16世纪末叶,各种意外的事相结合,驱使荷兰人公开地向葡萄牙在东方的霸权挑战。

一件事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进行了著名的环球航行(1677-1580年);经这次航

行发现,葡萄牙人远非东方主人,他们树敌甚多,要防守极长的商船航线和广为分散的

据点。葡萄牙的东印度群岛似乎不再是无懈可击的,而且,1580年西、葡两国王权的联

合,使诸新教国家以从前对西班牙的恐惧和仇恨来对待葡萄牙。葡萄牙这时在欧洲和海

外都被视作敌人,因此,它的帝国成为诸新教强国攻击的对象。此外,尼德兰的反抗运

动妨碍了殖民地商品在北欧的运销。因为荷兰人不再能从伊比利亚各港口得到货物。以

往有一段时间,英国人一直是在地中海东部诸港口获得东方产品,但这一贸易也因西班

牙和葡萄牙军舰封锁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航道而被抑制。在这些压力下,荷兰人和英国

人决定,既然他们不再能从里斯本和亚历山大得到香料,那就直接到东印度群岛去取。

首要的任务是搜集可靠资料,以指导航海者找到绕过好望角的漫长航线。葡萄牙人

为了将这类情报秘而不宣,采取了最有力的预防措施。1504年,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颁布

法令,严禁地图中包含有关远于刚果的航线的任何说明。凡是泄露这类情报的早期地图

均被搜集、销毁或篡改。尽管有这一检查制度,葡萄牙人的航海秘密还是逐渐泄露出去。

对北方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报来源是荷兰人简·哈伊吉恩·冯·林索登于1595年发表的

描绘世界地理情况的《旅行日记》。林索登曾作为葡属果阿的大主教的仆人在印度生活

7年,所以,他能在书中为取道绕好望角的航线提供详细的航行指导。

林索登的著作在发表那年即被用来指导第一支荷兰船队前往东印度群岛。为期二年

半的远征蒙受了重大损失,原先的289人中只有89人返回。然而,贸易是如此生利,尽

管人力和装备遭到损失,荷兰人仍获得了巨大利润。第二支远征队更幸运,净得400%的

利润。于是,荷兰人纷纷涌入东方海域;1598年一年中,远航东方的船队就不少于5支,

有船22艘。从一开始起,荷兰人就胜过葡萄牙人。他们是更好的海员,能够用他们的三

桅商船较便宜地运输香料,而且,由于他们本国的工业优于伊比利亚国家的工业,他们

的贸易商品也较后者价廉物美。一个出乎意外的复杂情况是,印度尼西亚的统治者和商

人往往利用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之间的竞争提高物价和港务费。1602年,荷兰人采取对策,

将他们的各种私营贸易公司合并成一家国营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就荷兰人而论,根据公司从国会收到的特许状的条款,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

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公司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

堡和铸币的权力。公司在和土著统治者打交道以及成功地驱逐畏缩的葡萄牙人时,充分

利用了这些权力。早两年即1600年时,英国人已组织了他们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是,

他们故不过荷兰人。英国公司的认购资本较荷兰公司小得多,而且只能定期地得到,因

为英国商业股东仅供资金给单独的航行。每次航行之后,他们就分配资本和利润,结束

他们的帐户。此外,英国公司从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那里得不到什么支持(这是可理解

的,因为英国大体上仍是农民国家),而荷兰人则从其注重商业的政府那里获得强有力

的支持。

荷兰人尽管居于有利地位,最初却容忍了英国人在东印度群岛的竞争。他们仍在为

摆脱西班牙统治的独立而战斗,无力再树敌。但是,1609年,荷兰人与西班牙缔给安特

卫普休战协定后,便转身反对英国人。争夺垄断权的斗争结果是明白无疑的。荷兰人有

多达五倍于英国的船只,而且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修筑了一系列使他们得以控制形胜要地

的城堡。此外,荷兰人还有天才的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的服务,科恩为其国家做

了先前阿尔布克尔克为葡萄牙所做的事。他在任职期间(1618-1629年)把葡萄牙人从

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

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

印度的据点。同样重要的是,科恩还培养和发展了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使亚洲间的贸

易量远远大于绕好望角到欧洲的贸易量。那时以前,葡萄牙人已参与这一贸易,然而,

科恩大大深入一步,他在“福摩萨”(台湾)建立一个基地,从那里控制了前往中国、

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

起先,荷兰东印度公司行意识地试图避免获得领土所属地。阿姆斯特丹的理论家和

政治家把葡萄牙势力在东方的衰落归因于它将力量和资本消耗在领土征服上,警告荷兰

#p#分页标题#e#

公司不要犯类似错误.但是,公司在努力建立贸易垄断权的过程中,被逐步导向它所希

望避免的领土扩张。垄断权只有通过设防据点网才能得到加强。设立据点需要与当地统

治者订立条约,条约导致联盟,而联盟促成保护关系。到17世纪末,荷兰人实际管理的

地区仅一小块,然而,已成为荷兰的保护国的国家却很多,构成一块大得多的地区。接

着,18、19世纪期间,荷兰全部并吞了这些保护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地域帝国。

约170O年以后,出口香料到欧洲的益处减少了,不过,科恩发展起来的亚洲国家间

的贸易弥补了这一点。此外,大约在这同时,荷兰人通过将咖啡树引进东印度群岛,发

展起一种新的经济资源。1711年,他们才收获100磅咖啡,而到1723年,他们却在销售1,

200万磅咖啡。因而,随着欧洲人养成喝咖啡的嗜好,荷兰人成为这种外来饮料的主要

供应者。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这种种手段,在整个17和18世纪中平均每年得股息18%。

然而,荷兰人的海外活动并不仅限于东印度群岛。在环绕斯匹次卑尔报群岛的北极

海域,荷兰人实际上垄断了捕鲸业。在俄国,他们远远胜过英国莫斯科公司。他们还控

制了繁盛的波罗的海贸易,成为西欧的最重要的海军补给品——木材、沥青、焦油、制

绳索用的大麻以及制风帆帆布用的亚麻——的主要供应者。

他们的商船队早在1600年时就拥有10,000艘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荷兰的造

船厂高度机械化,几乎一天能生产一条船。此外,船的制造和操作颇经济合算;荷兰船

主可以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因而,他们充当了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波罗的海之间的

运输业者。英国人直到18世纪才能在商船运输方面与荷兰人竞争。

在美洲,荷兰人于1612年在曼哈顿岛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这一殖民地从未扩展

起来,到1663年也只有1900人。然而,对干在欧洲与美洲的西班牙、英国和法国殖民地

之间经营生利但违法的运输业的大量荷兰船只来说,它起着基地和票据交换所的作用。

实际上,英国人在1664年攻占新阿姆斯特丹,主要是为了堵住他们重商制度上的一个无

法容忍的漏洞。

在南北美洲较南面,荷兰人通过荷兰西印度公司开展活动。公司创办于]621年,

目的是开发西、葡两国在美洲殖民地的未曾牢固占有的财富。经过10年打打停停的战斗,

荷兰人控制了从巴伊亚一直到亚马孙河的巴西海岸。但是,公司不愿意、也无力承担维

持足够的驻军所需的开支,这段沿海地带到1654年全部丢失。荷兰西印度公司也在加勒

比海沿岸的加拉加斯、库拉索岛和圭亚那建立殖民地。他们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持久的印

记,因为他们引进了甘蔗,甘蔗很快成为整个西印度群岛的带来巨大收益的作物。

荷兰所有殖民地中最持久的是1652年在南非好望角开拓的一小块殖民地。这不是一

个贸易站,而是为了向去东方的途中的船只提供燃料、水和新鲜食物而建立的一块真正

的殖民地。公司一名官员得知中国人是所能得到的最廉价的殖民者,希望让中国人移居

好望角。要是我们推测一下,如果他的建议被采纳,后来的事态发展原本会如何不同,

那是很有趣的。但是,东印度群岛的荷兰官员拒绝提供中国苦力,而是劝诱荷兰的许多

布尔人即农民和法国一些胡格诺派教徒一起移居那里。这块殖民地很快使证明了它的价

值。它向荷兰船和其他一些船只提供的鲜肉和新鲜蔬菜帮助制服了坏血病,拯敕了数千

名海员的生命。如今,这些布尔人的后裔占居住南非的300万欧洲人的五分之二。他们

组成了唯一约、持续至今的荷兰语言和荷兰文化的海外核心。这与今天占据地球很大一

部分表面的大量操英语的民族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对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荷兰

人不能保持他们在其黄金般的17世纪中享有的首要地位。

四、荷兰的衰落

18世纪时,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其衰落的一个原因

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

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从1651年起批准通过的若干《航海条例》可作为上述立法方面的

例子;这些《条例》规定,凡是商品均不许进、出口于任何英国殖民地,除非运送商品

的船只是英国船只,即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所制造、拥有并由它们配备至少三分之二的

船员的船只。立法之后,英国商船队获得了极其迅速的发展。这些《条例》的通过和英

国航运业的增长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至今仍是个未解决的问题。荷兰人以及对要价较

高的英国运货者颇为不满的西印度群岛种植园主的持久的抗议表明,这两者间至少有若

干联系。

荷兰人还为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战争——1652至1674年因商业纠纷而与英国交战,

1667至1713年因路易十四的领土野心而与法国交战——所削弱。荷兰人在这些战争中特

别易受到敌人的伤害。他们的商船速度缓慢,实际上无人操纵。他们的正规海军由于他

们专注于商船队,通常受忽视。因此,当荷兰船只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为驶回本国

港口而穿越英吉利海峡时,受到两面夹攻,而攻掠它们的英国私掠船,尤其是法国私掠

船,则得到绝好的收获。塞廖尔·佩皮斯叙述道,他在一艘被捕获的荷兰的印度贸易船

上,发现了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见到的处于混乱中的最大量的财富……。胡椒通过每个

漏缝散落出来。人踩踏在胡椒上,我在没了膝盖的丁香和肉豆蔻中行走,整间整间的房

舱都堆得满满的。还有大捆大捆的丝绸和一只只铜板箱,我看见其中有只箱子打开着。”

这些劫掠达到很大的规模,使英国人在1652年战争开始后的两年里,从荷兰人那里夺得

大约1700艘商船作为战利品。

《航海条例》以及与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并不能完全说明荷兰衰落的原因。事实上,

荷兰的贸易量在1698至1715年期间达到顶峰,而且,在那些年月里,荷兰商船队的规模

仍为英国的两倍,可能等于法国的九倍。但当时,荷兰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

降。团此,所出现的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衰落。荷兰人并没有渐渐不行,而是法国人

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上。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

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的

#p#分页标题#e#

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置带来的巨大禆益;

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此外,英国人还有其海外殖民地的迅

速增长的财富和力量作后盾,而荷兰人仅在南非南端有一小块孤立的殖民地。因而,我

们发现,英国输出品的价值从1720年的80O万英镑上升到1763年的1,900万英镑,法国

输出品的价值由1116年的1200O万里弗尔增长为1789年的50000万里弗尔。已经达到顶峰

的荷兰人完全不能和如此的增长相匹敌。归根到底,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

其原因与20世纪时英、法两国让位于美国和苏联的原因正相同。

五、英、法竞争

18世纪的标志是英国和法国之间争夺殖民地霸权的斗争。这两个国家面对面地在全

世界——在北美洲、非洲和印度——竞争。

在北美洲,英、法两国的殖民地有许多共同特点。它们大约于同一时候极拓居。它

们都位于大西洋沿海地区和西印度群岛。那里土著居民较为稀少、原始,使英国人和法

国人不象西班牙人,无法希望靠土著劳动者生活,尽管他们在一些产糖的岛上确是依靠

黑奴劳动者。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找不到贵金属,他们只好靠农业、捕鱼、伐木、商业

和皮毛贸易养活自己。

北美英属殖民地大致可分成三类:主要生产烟草的弗吉尼亚及其紧挨着的邻地;从

事捕鱼、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的新英格兰及其小批小批的不信奉国教的居留地。由于

带来极大利润的甘蔗种植园而最受高度评价的英属西印度群岛。总的来说,这些英属殖

民地的一个特点是人口稠密,远远多于法属殖民地人口。它们的另一主要特点是政治上

难驾御。每个殖民地都有一名总督、一个咨询会议和一个法院系统,三者都由英国任命。

几乎每个殖民地还有一个民选的立法议会,它通常与委任的官员们不和。

议会是英帝国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当时,欧洲其他殖民帝国中均没有起重大作

用的代议制机构。这是可理解的,因为英国与法国和伊比利亚国家不同,是在代议制政

府正在母国获得力量的时期里开始殖民地拓居的。总之,英属殖民地民选的议会狂热地

捍卫他们所认为的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的东西。他们与伦敦政府最通常的争吵的原因在

于,后者坚决认为所有殖民地产品都应用英国船只送往英国。这在皇家官员看来,似乎

是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因为他们也给了殖民地用自己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权利。然而,

殖民地的商人和种植园主由于不能使用较便宜的荷兰船只、不能将产品输往更有利可图

的非英国市场而强烈抗议。1677年,即美国革命前一个世纪,马萨诸塞议会公然致函伦

敦枢密院说:

根据法律学者通常的言论,我们恭顺地认为,英国的法律仅限于四海之内,不施及

美洲……我们在议会里没有代表,故考虑,我们不该在自己的贸易中受到英国法律的妨

碍。

北美法属殖民地因其战略位置而非常出色。最初的法国据点于1605年、1608年及

1642年分别在阿卡迪亚(即新斯科会)、魁北克及蒙特利尔建立。法国人以圣劳伦斯河

流域为开拓殖民地的主要根据地,利用无与伦比的内陆水系向西推进到苏必利尔湖,向

南推进至俄亥俄河。1682年,法国贵族拉萨尔划船沿密西西比河而下,声称整个密西西

比河流域为法国所有,并命名为路易斯安那,以纪念路易十四。因而,法国人在非常短

暂的时间里便已侵入北美大陆的中心。

这引起了复杂的情况,因为18世纪英国王室发出的殖民地特许状大多附文授予“从

大海到大海”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地区。显然,每当英国殖民者到达并越过阿巴

拉契亚山脉时,相竞争的英、法两国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便将经受考验。不过,开始时,

法国人在土地占有方面占很大优势。他们的探险者最先开辟了这些地区,然后,他们的

官员沿着从圣劳伦斯河到路易斯安那的路经修筑了许多堡塞。大西洋沿海的英属殖民地

有效地被从圣劳伦斯湾到墨西哥湾的一条巨大的弧形地带所包围。

法国人不仅占有北美洲的制高点,还拥有纪律和团结方面以巨大优势。法属殖民地

不存在难驾驭的民选的机构。负责各殖民地防御的总督和处理财政、经济事务的地方行

政长官皆由巴黎任命。这种安排较之嘎吱嘎吱响的英国代议制制度更灵敏、更有效。英

属殖民地的总督只能请求和怂恿他们的议会采取某种行动步骤;他们几乎不能下命令,

尤其是从他们的薪水基金由议会投票决定以后。在法属殖民地,总督和地方行政长官下

命令,而他们的部下则加以执行。

法国人和英国人在西印度群岛也是近邻。这地区主要的法属殖民地为马提尼克岛和

瓜德罗普岛,英属殖民地则为牙买加、巴巴多斯和巴哈马群岛。这些殖民地作为同南面

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通商的贸易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们最可贵的东西是它们

的热带产品——糖、烟草和靛青——这些产品补充了法、英两国的经济。

在非洲,到18世纪初,法国人已在马达加斯加岛、戈雷岛和塞内加尔河河口安家,

英国人则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落户。非洲沿海的这些殖民点起了经营黄金、象牙、蜂蜡

和奴隶交易的贸易站的作用;其中,奴隶占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西印度群岛产糖殖

民地的发展增加了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之后。不过,非洲很少受到18世纪英、法竞争的

影响。争夺这块大陆的真正的斗争直到19和20世纪才来临。

相形之下,印度与北美洲的那些殖民地相似,是英、法激烈冲突的地区。17世纪初,

英国人被荷兰人逐出东印度群岛后,便退到印度次大陆。到这一世纪末,他们已在印度

营建了四个较大的据点,东海岸的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西海岸的苏拉特和孟买;苏拉

特是印度最早的英国贸易站,孟买则是葡萄牙公主于1662年嫁给查理二世时作为嫁妆带

给英国的。1604年,法国人已组织了他们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它很快就开始不起作用。

它于1664年复兴,到这一世纪末,法国人在两个较大的据点——加尔各答附近的金德讷

格尔和马德拉斯附近的本地治里——安置下来。

17世纪时,凡在印度居住、经商的欧洲人都是经强大的莫卧儿皇帝容许后才这样做

的。如果他们不是举止规矩、不是谦卑地请求享有从事商业活动的特权,后者原可能会

轻易地把他们赶进大海。18世纪时,形势完全颠倒过来了。欧洲人从被勉强容忍的、限

#p#分页标题#e#

制在少数沿海前哨基地的外国商人变为逐渐控制印度整片整片地区的爱寻衅的入侵者。

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莫卧儿帝国的崩溃。1605年,杰出、开明的皇帝阿克巴去世后。

他的继承者们未能信奉其宗教信仰自由和薄赋轻税的英明政策。1658年即位的莫卧儿最

后一位有名的皇帝奥朗则布尤其如此。奥朗则布是一个穆斯林狂热者,他的宗教*,

特别是其晚年阶段的,使印度教臣民和他疏远;他不得不进行连续的战争,而战争又导

致赋税更加繁重、人民更为不满。1707年,随着他死去,莫卧儿帝国开始土崩瓦解,由

于他没有固定的继承人,其儿子们为王位争夺了两年。然后,1712至1719年,五位傀儡

皇帝相继在德里进行统治。在这些情况下,地方统治者开始宣称独立,建立起世袭的地

方王朝。马拉塔人代表模糊的、早期的意义上的印度民族主义,从他们在西面的孟买以

南约100哩处的首都萨达拉扩张到离东面的加尔各答不到200哩的地方。中央政权的瓦解

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以可乘之机,使它们得以从纯粹的商业组织转变

为地区霸王和贡物收集者。它们修筑堡塞、供养士兵、铸造货币以及与周围的印度统治

者缔结条约,因为印度已不存在能拒绝它们行使这种主权权利的中央政权。

六、英国的胜利

当时,相竞争的英、法两国在印度、非洲和南北美洲控制的一批地区的情况就是如

此。这两个帝国在17、18世纪中的相互争斗以英国的压倒的胜利而告终。一个原团在于,

法国更感兴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欧洲霸权。从16世纪起,法国波旁家族就首先全

力以赴地侵犯意大利,与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普斯堡王室作斗争。路易十四曾有位大臣

叫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真正地对发展法国的经济感兴趣,试图鼓励贸易和殖民地

拓殖。但是,其有名对手是国防大臣弗朗索斯·卢瓦,他只关心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战役

和领土扩张。最后,卢瓦占上风,并在这种情况下,树立起一个介入欧洲大陆事务的传

统。1758年,当勇敢的将军蒙卡尔姆派使者到巴黎去说明加拿大危急的军事形势、要求

立即予以援助时,他得到的答复是,一个人在住宅着火的情况下,不会试图去救马厩。

直到19世纪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国才又致力于海外事业和海外扩张。

英国胜利的另一原因是,移居殖民地的英国人较法国人多得多。到1688年,集中在

大西洋沿海狭窄的山麓地区的英国移民有30万,而散居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

大地区的法国人仅2万。这种差别在某种程度上起因于巴黎拒绝让法国新教徒即胡格诺

派教徒移居殖民地,而马萨诸塞大部分地区却由因不能遵从圣公会教义而离开英国的不

从国教派聚居着。再一重要因素是,法国土壤较英国土壤肥沃。法国的农民群众深深地

依恋自己的土地,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收入,无须求助于移居外国。但是,在英国,为

了替不断发展的纺织工业生产更多的羊毛、替迅速发展的城市生产更多的粮食,大规模

的目地已进行了一些时候。在联成一片的、科学经营的土地上,比在从中世纪继承下来

的、小而分散的条块式田地上,能更有效地生产羊毛和粮食这些商品。圈地意味着更高

的生产率,然而,也意味着社会混乱和不幸。这正是托马斯·莫尔爵士所谴责的,他愤

怒地写道:

其祖国的一种贪婪、不知兄的水老鸦,一种真正的瘟疫,可以绕地一圈,把成千上

万英亩土地图进一道栅栏或树篱内,农民们被推出他们自己的……他们这些贫穷、单纯、

不幸的人,男子、妇女、丈夫、妻子、没有父亲的孩子、寡妇、悲哀的母亲及其幼小的

婴儿,不得不用种种方法上路。……在他们到处游荡、直至精疲力竭时,除了去偷窃,

然后被公正地、理所当然地绞死,他们还能做什么别的呢?要不然,去乞讨。然而那时,

他们还将被当作无赖而关进监狱,因为他们四处闲逛、不干活。没有人愿意给他们一份

工作,尽管他们从未象现在这样乐于贡献自己。

正是这些被逐出家园的人们提供了从英国移居殖民地的群众基础。

此外,还有不少英国绅士动身去美洲。他们因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固定不变的地租的

共同影响而处于困境,于是,去政府部门寻找工作,但是,如果他们恰好是清教徒,寻

找工作只能是徒劳无益。实际上,许多清教徒在查理一世统治期间丢了自己的官职。萨

福克的约翰·温思罗普就是典型的一例。他在沃兹法院被撤职后,不再能维持他的庄园、

庄园主的住宅、仆人和他已渐渐习惯的生活水平,他便卖掉田产,率领一伙清教徒移民

前往马萨诸塞,在那里,他当选为殖民地的总督。

这些因素共同说明了英、法两国移民数量上的巨大差别。对这差别的意义估计再高,

也不过分。美国革命爆发时,英属殖民地的人口不少于200万,即相当于操英语的世界

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种大规模的殖民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1763年英国对法国的胜利

和20年后美利坚共和国对英国的胜利。

英国工业的惊人发展也有助于英国在海外竞争中的成功。英国在1550至1650年这

100年中的工业发展只是在1760年以后的工业革命期间才被超过。事实上,后来的重工

业发展的基础正是在这较早的时期里打下的。英国工业最初的急速发展之所以会出现,

部分地是由于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这场战争引起了对军需物资的

需求。英国人响应这一需求,在由法国、德国及佛兰德的难民和移民引进的许多新技术

的帮助下,大大地发展了他们的采矿、冶金和化学工业。

在整个17世纪中,从中世纪就已开始的呢绒制造业仍是英国的主要工业和最宝贵的

输出品来源。在新工业中,采煤业的发展极其惊人。煤这时已广泛地用作燃料并使用于

需要高温的工业如制糖业。煤的产量从1550年的20万吨左右增长到1700年的300万吨。

这一发展包括了采矿设备和排水机械的改进,这些改进促进了后来蒸汽机的发明。水力

也比以前得到更广泛的利用,水击锤已使用于锻工厂。当时显著发展的其他工业还有制

造火炮、黑色火药、硝石、玻璃、纸、明矾和盐的那些工业。

法国工业在产品数量方面大致和英国不相上下。但是,应记住,法国人口为英国的

三倍以上,而且,法国人与生产布匹和金属器具的英国人大不相同,倾向于制造奢侈品。

此外,法国的技术进步受到行会系统的妨碍,行会系统在这国家被组织得有条有理,非

#p#分页标题#e#

常强大。大体上,可以说,工、商业界与其说是在法国受到鼓励,不如说是在英国,因

为法国工、商业界缺乏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工、商业界的政治势力。

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它为殖民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资本;这是一个须考虑到的重要事实,因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最初需要大量经费。它

们和西班牙殖民地不同,出产不了金银,提供不了可利用的土著劳动力。因此,英、法

两国的殖民地化的发起人不得不完全用欧洲人的劳动力来移植整块整块的社区。他们必

须为这些人提供运输、工具、种子和装备。所有这一切都包括大量的资本支出;通常,

资本从伦敦较之从巴黎更有可能随时可得。在英国,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金钱更多,而且,

不是象在法国那样投资于庞大的常备军和精心装饰的宫廷,而是取可得到的、流动的形

式。英国的工业也提供了更便宜、更耐用的商品,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法国

竞争者。例如,在北美洲,英国皮毛商人能向印第安人提供较为价廉物美的毯子、水壶

及火器,以换取后者的毛皮。

此外,英国工业对海军建设有充分准备。这一事实,加之英国统治集团对海上力量

的重要性有更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英国海军在长长一系列英法战争中占优势

的原因。路易十五宣称,“在法国,除行家维尼特的海军外,决不会有别的海军”与这

类似的情况,英国历史上是肯定不存在的。英国的海军优势是个决定因素,因为在布雷

斯特附近海面上巡航的一支英国分舰队能切断法属殖民地与其母国的联系,使它们无依

无靠,这种情况曾一再发生。

英、法两国在殖民地和贸易方面的竞争直到17世纪末叶才导致相互开战。那时以前,

英国人与荷兰人的矛盾要多得多,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

东方的商站、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促成1652至

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其后,当英国人认识到法国人正取代荷兰人、成为他们

最可怕的对手时,形势改变了。荷兰资源有限,且已过了其全盛时期;法国却是个远为

富饶、人口多得多的国家,而且正在急剧地加紧海外活动。大不列颠的光荣革命(1688

年)也促成了英、法相互间的疏远:它撵走了在英国复辟专制制度和恢复天主教时依靠

路易十四的友好帮助的斯图亚特王朝。取代斯图亚特王朝的是荷兰的尼德兰联省执政、

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他是个坚定的新教徒,也是路易十四的主敌。因而,威廉三世的

继位使英国和荷兰联合反对法国。1689年,开始了几乎拖延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

大获全胜为止的接连四次的英法战争。

所有这些战争都有两个方面:欧洲方面和海外方面。欧洲方面的战争是围绕王朝野

心、尤其是法国路易十四和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野心进行的。海外方面的战争则起因于

各种各样的问题——印度的势力均衡、在美洲的相冲突的领土要求、西班牙殖民地的贸

易条件以及对世界商船航线的控制。由于这些战争的欧洲方面和海外方面的区分极其明

显,每次战争都是在欧洲以一名字相称,在美洲以另一名字相称。因此,这些战争载入

历史的名字为:奥洛斯堡联盟之战或威廉王之战(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争或安妮女王之战(1701-1713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或乔治王之战(1743一1748

年),七年战争或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1756-1763年)。

前三次战争就其海外方面而言,是非决定性的。在欧洲,它们的确解决了一些重要

问题:路易十四被有力地击败,腓特烈大帝成功地占领了西里西亚地区,使普鲁士迅速

跻身于欧洲强国的最前列。但是,在大部分海外战事的发生地美洲,只有孤立的、非决

定性的战役。法国人享有大部分印第安部落的支持,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传教士比英

国传教士活动力强得多,一方面是由于法国殖民者人数很少,不象无情地向前推进、开

始涌满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英国殖民浪潮那样,对印第安人构成巨大威胁。法国人和其印

第安盟军一起,屡次掠夺和烧毁英国人的边远村庄。但是,英国人利用其优势的人力和

海军力量,进攻易受海路攻击的今新斯科舍和布雷顿角岛境内的法国殖民地。

前三次战争的最后结果是,英国人获得新斯科会、纽芬兰和哈得孙湾地区。但是,

这些征服留下一个未解决的基本问题:法国人是否会保持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从

而把英国人限制在大西洋沿海地区呢?这问题由第四次战争作最后答复,第四次战争也

解决了印度的前途问题。

这场重大的战争称为七年战争,因为它在欧洲从1756至1763年进行了七年。但在美

洲,由于占有俄亥俄河流域的竞争愈益加剧,它早两年就开始了。1749年,当英国政府

向弗吉尼亚和伦敦资本家为拓殖流域地区而组织的俄亥俄公司颁发特许执照时,英属殖

民地居民已开始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络绎不绝地进入流域地区。但当时,法国人正在

西宾夕法尼亚修筑一系列堡塞——普雷斯克艾尔堡(伊利)、勒伯夫堡(沃特福德)和

文南古堡(富兰克林)。1754年,俄亥俄公司通过在莫农加希拉河和阿勒格尼河的具有

战略意义的汇合处设立一城堡,反击法国人。法国人迅速攻占这城堡,加以扩建,并为

纪念加拿大总督而命名为迪凯纳堡。一个名叫乔治·华盛顿的年青的弗吉尼亚州人赶紧

率兵前往那里增援英国驻军。不幸的是,他到得太晚了,未能提供任何援助,而且,他

本人于1754年7月4日被法国人及其印第安盟军击败,不得不撤回到山脉的另一边。

第二年,为了夺回迪凯纳堡,英国将军布雷多克率领一支正规军到达美洲。但是,

他拒绝接受手下殖民地官员关于如何进行新开辟地战争的劝告,其部队遭到惨败,他本

人阵亡,英国人的败北一直继续到1756年底。法军司令官是马奎斯·蒙卡尔姆,他是一

位在欧洲久经沙场的将军,不过,他很快就使自己适应新开辟地环境,卓越地领导了法

国和印第安军队。1757年,战争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由于威廉·皮特(老)进入英国

内阁。这位后来成为查塔姆伯爵的皮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和富有感染力的自信的人。

“我相信我能拯救这个国家”,他说,“别的人都不行。”他将财力集中于海军和殖民

地,同时资助在欧洲继续作战的同盟者、普鲁士的腓特列。他的战略正如他所说的,是

#p#分页标题#e#

在德意志平原上争取到一个帝国。

皮特的战略取得辉煌的成功。他的得到加强的海军清除了海洋上的法国人,而美洲

殖民者则为他的领导所鼓舞,加入英国正规军,组成一支大约5万人的军队。按美洲战

争的标准,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法国堡垒。战争的高潮随围攻魁

北克而到来;魁北克是法属加拿大的中心,是由厉害的蒙卡尔姆防守的一个天然大堡垒。

直立圣劳伦斯河两岸的峭壁似乎是攻不破的,疾病又削弱了围攻的部队,失败着来无可

避免。英军司令官、33岁的将军詹姆斯·沃尔夫在绝望中决定采取十分冒险的行动。他

派3,60O名士兵在深夜渡河到魁北克城上游一侧的某个地点,在那里登陆,然后沿一条

险峻的小道爬过灌木丛和石坡,爬上一块高地即俯瞰魁北克城的著名的亚伯拉罕平民

1759年9月13日早晨,决战打响了。沃尔夫和蒙卡尔姆均阵亡,但英国老兵们获胜。几

天后,魁北克投降。第二年,蒙特利尔也陷于向前推进的英国人手中。这是美洲法国殖

民帝国的结束,因为英国对海洋的控制阻止了巴黎的任何援救。

在印度,英国人亦取得了完满的成功。那里的形势截然不同于美洲,因为英、法两

国政府对印度都没有领土野心。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也是如此,

他们坚持认为他们在印度的代理人应绝对地专心于商业。他们仅对利润感兴趣,而且对

花费在非商业目标上的每个便士或苏表示不满。然而,与在印度的代理人联络要花一年

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后者常利用这一事实独自行动,使公司卷入印度事务中。后者这样

做还因为当时莫卧儿帝国正在崩溃,为扩大个人财源和建立帝国提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

机会。

第一个大规模地干涉印度事务的欧洲人是法属印度总督约瑟·杜布雷。即便是他,

至少开始时,似乎也不是为了领土扩张而对领土扩张感兴趣。相反地,他希望获得领土,

是为了能从税收和其他政治收益中得到更多的经营商业的资本。虽然杜布雷减少了由他

指挥的法国军队,但他通过以欧洲军事方式操练土著印度人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些经

过训练的印度军队即印度兵使他能支持对印度各种王位提出要束者,能逐步建立起对他

本人感恩图报的土著统治者的庇护制度。这种做法十分有效,因为少数欧洲军队或印度

兵能在对阵战中战胜人数多得多的纯粹的印度军队。然而,杜布雷于1754年被召回法国,

因为公司担心他的侵略策略将导致同英国的战争

随着英、法之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战争破干1756年降临到印度。开始时,由于杜

布雷的活动,法国人处于较强大的位置。他们占据较多的领土,拥有大一倍以上的战斗

力量,而且还在土著王公中间施加较广泛的政治影响。但最后,英国人赢得压倒的胜利。

这里,又是海军优势为决定性因素。英国能从欧洲运来军队、金钱及供应品,同时阻止

法国这样做。英国人还得到了罗伯特·克莱武的鼓舞人心的领导。克莱武是一名多年前

当职员出身的公司官员,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和领悟印度政治的才能。1756年,他得

知欧洲的战争后,立即向孟加拉进军。在以往靠与欧洲通商致富的印度商人的支持下,

克莱武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亲法国的穆斯林统治者,他把自己的傀儡安插在王

位上,并为自己和公司勒索了巨额赔款。在战争的剩余阶段中,英国海军使克莱武能随

意地将其军队从印度的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同时,还切断了法国各据点之间以及

它们与法国之间的联系。1761年,随着法国交出在本地治里的主要根据地,战争结束。

七年战争的海外方面是由美洲的魁北克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的陷落决定的。但是,欧

洲的战争一直拖延到1763年即交战国缔结巴黎和约时。美洲法属殖民地中,法国仅保有

南美洲的圭亚那、纽芬兰沿海的无足轻重的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以及包括瓜德罗普岛

和马提尼克岛在内的西印度群岛的少数岛屿。因此,英国从法国得到了整个圣劳伦斯河

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地区。这些区域几乎杳无人烟,被认为其价值不及盛产蔗

糖的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这两个岛已归还法国。实际上,它们是由于西印度群岛

的英国种植园主的坚决要求才被归还的;这些种植园主担心法国糖岛的竞争,如果糖岛

给包括在英帝国商业结构内的话。

西班牙于战争晚期站在法国这一边参战,因此,被迫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作为

补偿,法国把路易斯安那西部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给予西班牙。在印度,法国人保有

他们在本地治里和其他城市的商业设施——事务所、货栈和码头。但是,他们被禁止修

筑防御工事或在印度王公中间寻求政治目标。也就是说,法国人是作为商人而不是作为

帝国建立者回到印度的。

巴黎和约签订时,英国政治领袖霍勒斯·沃波尔评论道,“烧掉你们的希腊和罗马

书籍——有关微不足道的人们的历史记载吧。”这句颇有远见的评语有力地说明了这一

和平解决办法的长远的、世界性的涵义。就欧洲而论,条约允许普鲁士仍占有西里西亚、

成为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然而,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远为重要的意义的

是巴黎和约的海外影响。根据和约条款,法国遭到了甚至比荷兰在17世纪、西班牙在16

世纪所蒙受的更为耻辱、更为彻底的失败。西班牙和荷兰虽然威信扫地,但各自仍保有

大量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在美洲和菲律宾群岛,荷兰殖民地在东印度群岛,而法国,

不仅威信丧尽,还被剥夺了其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诚然,法国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一个仅次于英殖民帝国的新的殖民帝国。但是,对

世界历史而言,重要的事实是法国在18世纪丢失了北美洲和印度。这意味着格兰德河以

北的美洲以后将发展成为操英语的世界的一部分.俾斯麦后来评论说,美国和英国操同

种语言这一事实,是近代外交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态发展已支

持了这个观点。

法国被逐出印度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事件,因为它意味着英国人将在那里

代替莫卧儿人。英国人一旦在德里安顿下来,就完全走上通往世界帝国和世界首位的道

路。正是由于范围广阔、人口稠密的次大陆所提供的这块无与伦比的根据地,英国人能

在19世纪扩张到南亚其余地区,然后远远地扩张到东亚。

#p#分页标题#e#

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对1763年的和平解决所引起的这些发展的世界性涵义作了

很好的概述:

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到现时为止,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国王弗兰西斯一世

1600至1763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

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

西北欧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化上控制了世界,直到1914年为止。

它们的实践和制度成为各地诸民族的典范。

西北欧的世界霸权实际上直到1763年以后才实现。但是,1600至1763年是为这一霸

权奠定基础的阶段。正是在这些年里,英国人获得了他们在印度的第一个立足点,荷兰

人把葡萄牙人赶出东印度群岛,西北欧各强国在非洲海岸设立贸易站,英国人和法国人

成为格兰德河上游一侧北美洲的主人,还控制了格兰德河以南伊比利亚殖民地的大部分

贸易。

本章将分析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以及荷兰、法国和英国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这一

斗争以1763年英国发展为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殖民强国而告终。

一、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

西北欧在欧洲大陆的贸易和海外事业中,并非从完全的默默无闻跃居领导地位。如

前章所述,基础是在中世纪后期随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盆地向北转移、主要商船航线

也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而打下的。除经济优势外,西北欧还拥有对经济利益格外敏感的

社会结构和文化气氛。荷兰、英国甚至法国的贵族决不是轻蔑地看待经商事业,他们总

是乐于参加任何有可能获利的商业冒险。此外,由于商人和金融家就象绅士参与商业那

样加入贵族行列,北方具有大得多的阶级流动性。1726年,丹尼尔·笛福评论说:“英

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

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

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番评述所反映的社会观念与极大地促成伊比

利亚衰微的缺乏辨别力的伊达戈精神恰好相反。

最后,西北欧从物价-工资-地租的差异中得到了帮助。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

上涨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严重地落后于物价,1549年,英国一个

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这就

是说,社会的三个主要成分——劳动者、地主和企业主——中,企业主是在通货膨胀的

这些世纪里获得极高利润者。这些利润再被投资于开矿冒险事业、工业企业和商业经营,

结果,西北欧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

因斯曾将155O至165O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

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

本主义诞生了”。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于西北欧说明了为什么西北欧国家会领先于西班牙

和葡萄牙并在世界事务中取得支配地位——这一地位官们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时。

二、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西北欧国家自然妒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这些生利的帝国。然而,它们长久地忍住不

去侵犯这些帝国的活动范围,这不是出于对教皇训令的尊重,而是因为害怕伊比利亚的

势力。因此,英国人和法国人转向超出伊比利亚活动范围的北大西洋。1496年,也就是

哥伦布第二次西航返回的那一年,英国亨利七世派遣约翰·卡伯特朝北大西洋方向航行,

卡伯特发现了一种最终证明甚至比西班牙人的银矿更有价值的资源:他发现了鱼。纽芬

兰岛周围的海洋里盛产鱼——鱼,大概是15、16世纪欧洲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是人们

冬季里的主要依靠及全年斋戒日中规定的食物。

然而,首先开发纽芬兰浅滩的却是葡萄牙人,大批鳕鱼很快就源源流入葡萄牙。法

国人和英国人不久追随葡萄牙人之后,到16世纪头10年,布列塔尼、诺曼底、康沃尔、

德文和萨默塞特的渔民们经常前往纽芬兰浅滩。随着渔船的增加,贸易的性质起了变化,

由直接出售“鲜”鱼改为每隔较长时间后在市场上销售数量大得多的“干”鱼。夏季几

个月里,渔民们为了晒干、修补渔网,为了烟熏、腌制捕获物,在陆上搭起临时掩蔽所。

捕鱼作业达到很大的规模,因而至少在两个方面给欧洲以重大影响。当时,欧洲每年部

分时间里有许多人过着近于忍饥挨饿的生活;鳕鱼的经常、巨量的供应,对这样一个大

陆来说,相当于一大笔意外收入。此外,纽芬兰渔场培育了接连好几代训练有素、能胜

任远洋航行的海员。后来探察北极区、寻找一条东北或西北航道的船只,开始拓居北美

洲的远征队,与西、葡两国的舰队作战的英国和荷兰的舰队——所有这些基本上都配置

了由纽芬兰浅滩渔场这所严格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海员。

西北欧沿海各国并不满足于捕获鳕鱼。他们仍渴望香料,但是,他们还不准备向葡

萄牙对绕好望角航道的控制进行挑战。因此,他们为了寻找一条可通达东方的东北或西

北航道,开始了长长一系列无效的探险。他们推想道,既然事实已出人意料地证明热带

是可通过的,北极也应如此。1553年,一支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远征队怀着取道东北航道

驶抵中国的明确目的离开英国。领队休·威洛比爵士带了爱德华六世的一封用拉丁语、

希腊语和其他几种语言写成的公开信,信中声明道:“发现和贸易为远征队的唯一目

的”。这封信是写给“居住在靠近强大的中国帝国的世界东北地区的国王、君主及其他

统治者”。

这三艘船在刮大风期间分散了,其中两艘船在威洛比的率领下抵达巴伦支海。船被

冻牢在那里过冬,全体船员无一幸存,可能死于坏血病。第二年夏天,俄国渔民发现了

船、尸体和威洛比的日记簿。日记簿上的最后一段记录作为欧洲扩张所带来的牺牲和悲

剧的纪念品是值得注意的:

因而,留在这一避难所“巴伦支海”,过上一星期,就如度过一年,而且,天气非

常恶劣,严寒、大雪和冰雹,使天气仿佛冬季似的(当时正值9月),我们认为最好是

在那里过冬。为此,我们派出三人朝西南南方向走,看看能否找到有人烟处,他们走了

三天的旅程,可什么也没发现;之后,我们又派另外三人向西行了四天的路程,他们也

一无所获地回来了。接着,我们再派三人往东南方向走三天,他们回来了,同样没有找

到别的人们或任何有人聚居的地方。

#p#分页标题#e#

在此期间,剩下的一艘船在理查德·钱塞勒的率领下驶抵白海的德维纳河河口。威

洛比枉费辛苦地寻找的“聚居地”在这里发现了。经过与当地人长久的讨价还价,钱塞

勒和他的一些船员于冬季坐上马拉的雪橇,开始了从白海到莫斯科的惊人旅行。这是一

次有历史意义的旅行。钱塞勒知道了俄国沙皇伊凡四世(雷帝)的势力和财富。后者也

很高兴首次和一个西欧国家建立直接联系。1555年,英国商人为利用这新的贸易机会,

创办了莫斯科公司。

其他探寻东北航道的试图总是面对一道冰墙而告终。因此,人们的兴趣转移到发现

一条西北航道的可能性上。对西北航道的寻找是从英国人马丁·弗罗比歇在1576至1578

年间的三次航海开始的。弗罗比欧努力组织这几次航海,因为他认为发现西北航线是

“世界上唯一尚未完成之事,一个出色的有才智的人若能做成这件事,就会闻名于世,

交上好运”。他第三次航海返回时,用船满载了他以为是含金矿石的黑石头。当这些石

头被发现毫无价值而抛弃在达特福德港时,他对名声和财富的希望亦随之烟消云散。

继弗罗比歇之后还有长长一连串探险家,其中包括约翰·戴维斯(1585至1587年间

探险)、亨利·哈得孙(1607至1611年间探险)、罗伯特·拜洛特和威廉·巴芬(1615

至1616年间探险)。他们都是英国人,因为在早期探险项目中,寻觅西北航道基本上是

英国人自己的事业。他们谁都没有成功地航抵太平洋。过了三个世纪后,才有挪威探险

家罗尔德·阿蒙森越过包覆于北美洲大陆北端的、充满冰块的海域。不过,早期探险家

的工作确取得了实际成果。他们发现了相互连接、为进入美洲大陆最盛产毛皮的地区提

供一道后门的哈得孙海峡和哈得孙湾。这一知识后来使英国人能在一个如果他们不了解

这情况、本会让法国人独占的地区进行竞争。

北欧人寻找前往东方的新航路的失败,驱使他们侵犯伊比利亚人的势力范围。由于

葡萄牙的东方属地仍受到非常强大的保护,北方人首先攻击西班牙最薄弱的美洲殖民地。

法国人自从开始他们同哈普斯堡王室的断断续续的战争(自1516年查理五世即位迄1559

年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签订)以后,一直以拉罗歇尔为基地,从事对南美洲北岸的海盗

活动和私掠巡航。法国袭击者所造成的损害是相当大的。1556年,弗朗索斯·勒克莱尔

船长——西班牙人管他叫Pie de Palo(“独腿航海者”)——以10艘船进攻哈瓦那,

洗劫了这座城市,并彻底毁坏了港内所有的船舶。

当时正在西属美洲露面的英国闯入者则试图在和平的、商业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他

们想做的不是劫掠,而是利用衰弱的西班牙工业不能满足殖民地需求这一点所提供的机

会占便宜。西班牙殖民地最需要的两种商品是布匹和黑奴,英国人生产了前者,并能在

西非购买到后者。约翰·霍金斯爵士的著名航行前文已提及。霍金斯作为英国奴隶贸易

的创始人赢得了名声和大量财产,因为他很精明,能意识到这种形势下可能发生的事情,

同时,又大胆得不顾法律上的考究使采取行动。1562年,他作了第一次航行;他在塞拉

利昂觅得奴隶,再运到伊斯帕尼奥拉(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利润高得惊人,以致伊丽

莎白女王和她的几名枢密院官员也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秘密投资。他遵循与前次相同

的步骤,然后,满载一船白银返回,成为英国最富裕的人。

西班牙驻伦敦大使强烈抗议这种非法贸易。尽管霍金斯以和平方式用奴隶交换殖民

地商品,但实情依旧是,同西班牙殖民地通商对外国人来说是非法的。这不是海盗行径,

但肯定是一种侵犯行为。伊丽莎白希望仍与西班牙保持和平,不准霍金斯再去西印度群

岛,然而,1567年,霍金斯说服她改变主意,允许进行一次最后的航行。这次冒险结果

是一场灾难;由于每年一度的护航队出乎预料地早数星期自西班牙到达,霍金斯的船队

在西印度群岛一港口内遭到伏击。船队五艘船中,有三踱被击沉或捕获,其余两艘分别

由霍金斯和其表弟弗朗西斯·德雷克指挥,在即将沉没的状态下于1569年返抵英国。

第三次航行的厄运标志着英、西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它结束了与西班牙殖民

地和平地、合法地通商的希望。如果贸易不能以和平、合法的方式经营,必然要用其他

手段进行。获利的机会对英国人和其他北方人米说太大了,使他们抑制不住自己,也无

法忘却。在以后数十年中,新教的船长们是作为海盗和私掠船船长。而不是作为和平但

违法的商人前往西属西印度群岛。

此外,当时欧洲的其他一些事件使天主教和新教两大势力间的摊牌日渐逼近。在霍

金斯去进行第三次航行时,尼德兰已起来反抗西班牙统治,并促成一场拖延多年的激烈

战争。1570年,教皇开除伊丽莎白女王的教籍,并准许英国臣民解除他们对女王的效忠

誓约。两年后,数千名法国新故徒于圣巴托罗缪节前夕在巴黎和外地被屠杀。新教和天

主教两大阵营显然正在趋向战争,战争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

力派无敌舰队侵犯英国时,遇到的最可怕的两个对手是约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

克。霍金斯和德雷克使无敌舰队惨遭失败;这对他们来说,是对他们在西印度群岛所蒙

受的灾难的甜蜜报复。

欧洲的这些发展极度地影响了海外事态的发展。同西班牙的正式开战(葡萄牙其时

已卷入)消除了可能已限制新教势力的任何抑制性因素。他们大胆且公开地闯入伊比利

亚帝国范围——不仅闯入西班牙的美洲,还闯入葡萄牙的东方,而且,他们愈是侵入,

愈是受到进一步侵入的鼓励,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对手出乎意外地虚弱。荷兰人是最先

能利用伊比利亚衰落所提供的机会的人。17世纪对荷兰来说,将是“黄金世纪”。

三、荷兰的黄金世纪

17世纪,荷兰的势力和繁荣显著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其地理位置颇为有利。

斯海尔德河、马斯河和莱茵河这些大河的入海口皆在荷兰境内,为荷兰提供了西朝英国

和大西洋的优良港口。此外,荷兰背靠巨大的德国内地,面傍欧洲两条古老的商船航线

——一条为北南方向,从卑尔根到直布罗陀;另一条为东西方向,从芬兰湾到英国——

的交通枢纽。沿这些航线运送的基本贸易商品有:比斯开的鲱鱼和盐,地中海地区的酒,

英国和佛兰德的布匹,瑞典的铜和铁,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谷物、亚麻、大麻、木材和

#p#分页标题#e#

木制品。

荷兰人是通过从事这些商品的运输开始他们的伟大发展。其商船队的崛起全靠当地

沿海渔业以及较后生利的鲱鱼水产业;后者是在大群大群的鲱鱼不可思议地从波罗的海

回游到北海时才发展起来的。荷兰人充分地利用这新的富源。他们发明了保存、腌制和

烟熏的新方法,并向欧洲各地出口他们的捕获物,以换取谷物、木材和盐。随着西班牙

和葡萄牙海外帝国的建立,荷兰人在塞维利亚和里斯本得到新的殖民地出产的货物,运

销欧洲各地。作为回报,他们向伊比利亚国家供应波罗的海的谷物和海军补给品。

1566年,尼德兰对西班牙的反抗斗争的爆发,大大地帮助了荷兰人。当时,工业、

商业地位重要且为欧洲主要金融中心的安特卫普,屡遭西班牙人劫掠,数千名手工业者、

商人和银行家逃往北方,尤其是逃往阿姆斯特丹。1585至1622年,阿姆斯特丹的人口从

30,000增至106,000;促成这一人口增加的安特卫普人还为荷兰的海外扩张提供自己

的金钱和技术。

荷兰人在其事业中也因他们的三桅商船即大型平底沿海船——一种造价低廉、却拥

有巨大容积的普通运输船——而得到很大帮助。以往,典型的商船一向用笨重的木材建

造,船尾设炮座平台,可架置火炮,在必要时作军舰用。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为仅

能运送货物、不可装置火炮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商船。三桅商船船身宽、船底平、居住

舱室有限,因此,具有最大的货舱空间,而且极其节省建船材料。这种缓慢、丑陋但便

宜、宽敞的大轮船是开始控制世界海洋的荷兰商船队的主要依靠。

16世纪末叶,各种意外的事相结合,驱使荷兰人公开地向葡萄牙在东方的霸权挑战。

一件事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进行了著名的环球航行(1677-1580年);经这次航

行发现,葡萄牙人远非东方主人,他们树敌甚多,要防守极长的商船航线和广为分散的

据点。葡萄牙的东印度群岛似乎不再是无懈可击的,而且,1580年西、葡两国王权的联

合,使诸新教国家以从前对西班牙的恐惧和仇恨来对待葡萄牙。葡萄牙这时在欧洲和海

外都被视作敌人,因此,它的帝国成为诸新教强国攻击的对象。此外,尼德兰的反抗运

动妨碍了殖民地商品在北欧的运销。因为荷兰人不再能从伊比利亚各港口得到货物。以

往有一段时间,英国人一直是在地中海东部诸港口获得东方产品,但这一贸易也因西班

牙和葡萄牙军舰封锁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航道而被抑制。在这些压力下,荷兰人和英国

人决定,既然他们不再能从里斯本和亚历山大得到香料,那就直接到东印度群岛去取。

首要的任务是搜集可靠资料,以指导航海者找到绕过好望角的漫长航线。葡萄牙人

为了将这类情报秘而不宣,采取了最有力的预防措施。1504年,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颁布

法令,严禁地图中包含有关远于刚果的航线的任何说明。凡是泄露这类情报的早期地图

均被搜集、销毁或篡改。尽管有这一检查制度,葡萄牙人的航海秘密还是逐渐泄露出去。

对北方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报来源是荷兰人简·哈伊吉恩·冯·林索登于1595年发表的

描绘世界地理情况的《旅行日记》。林索登曾作为葡属果阿的大主教的仆人在印度生活

7年,所以,他能在书中为取道绕好望角的航线提供详细的航行指导。

林索登的著作在发表那年即被用来指导第一支荷兰船队前往东印度群岛。为期二年

半的远征蒙受了重大损失,原先的289人中只有89人返回。然而,贸易是如此生利,尽

管人力和装备遭到损失,荷兰人仍获得了巨大利润。第二支远征队更幸运,净得400%的

利润。于是,荷兰人纷纷涌入东方海域;1598年一年中,远航东方的船队就不少于5支,

有船22艘。从一开始起,荷兰人就胜过葡萄牙人。他们是更好的海员,能够用他们的三

桅商船较便宜地运输香料,而且,由于他们本国的工业优于伊比利亚国家的工业,他们

的贸易商品也较后者价廉物美。一个出乎意外的复杂情况是,印度尼西亚的统治者和商

人往往利用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之间的竞争提高物价和港务费。1602年,荷兰人采取对策,

将他们的各种私营贸易公司合并成一家国营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就荷兰人而论,根据公司从国会收到的特许状的条款,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

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公司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

堡和铸币的权力。公司在和土著统治者打交道以及成功地驱逐畏缩的葡萄牙人时,充分

利用了这些权力。早两年即1600年时,英国人已组织了他们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是,

他们故不过荷兰人。英国公司的认购资本较荷兰公司小得多,而且只能定期地得到,因

为英国商业股东仅供资金给单独的航行。每次航行之后,他们就分配资本和利润,结束

他们的帐户。此外,英国公司从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那里得不到什么支持(这是可理解

的,因为英国大体上仍是农民国家),而荷兰人则从其注重商业的政府那里获得强有力

的支持。

荷兰人尽管居于有利地位,最初却容忍了英国人在东印度群岛的竞争。他们仍在为

摆脱西班牙统治的独立而战斗,无力再树敌。但是,1609年,荷兰人与西班牙缔给安特

卫普休战协定后,便转身反对英国人。争夺垄断权的斗争结果是明白无疑的。荷兰人有

多达五倍于英国的船只,而且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修筑了一系列使他们得以控制形胜要地

的城堡。此外,荷兰人还有天才的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的服务,科恩为其国家做

了先前阿尔布克尔克为葡萄牙所做的事。他在任职期间(1618-1629年)把葡萄牙人从

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

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

印度的据点。同样重要的是,科恩还培养和发展了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使亚洲间的贸

易量远远大于绕好望角到欧洲的贸易量。那时以前,葡萄牙人已参与这一贸易,然而,

科恩大大深入一步,他在“福摩萨”(台湾)建立一个基地,从那里控制了前往中国、

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

起先,荷兰东印度公司行意识地试图避免获得领土所属地。阿姆斯特丹的理论家和

政治家把葡萄牙势力在东方的衰落归因于它将力量和资本消耗在领土征服上,警告荷兰

#p#分页标题#e#

公司不要犯类似错误.但是,公司在努力建立贸易垄断权的过程中,被逐步导向它所希

望避免的领土扩张。垄断权只有通过设防据点网才能得到加强。设立据点需要与当地统

治者订立条约,条约导致联盟,而联盟促成保护关系。到17世纪末,荷兰人实际管理的

地区仅一小块,然而,已成为荷兰的保护国的国家却很多,构成一块大得多的地区。接

着,18、19世纪期间,荷兰全部并吞了这些保护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地域帝国。

约170O年以后,出口香料到欧洲的益处减少了,不过,科恩发展起来的亚洲国家间

的贸易弥补了这一点。此外,大约在这同时,荷兰人通过将咖啡树引进东印度群岛,发

展起一种新的经济资源。1711年,他们才收获100磅咖啡,而到1723年,他们却在销售1,

200万磅咖啡。因而,随着欧洲人养成喝咖啡的嗜好,荷兰人成为这种外来饮料的主要

供应者。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这种种手段,在整个17和18世纪中平均每年得股息18%。

然而,荷兰人的海外活动并不仅限于东印度群岛。在环绕斯匹次卑尔报群岛的北极

海域,荷兰人实际上垄断了捕鲸业。在俄国,他们远远胜过英国莫斯科公司。他们还控

制了繁盛的波罗的海贸易,成为西欧的最重要的海军补给品——木材、沥青、焦油、制

绳索用的大麻以及制风帆帆布用的亚麻——的主要供应者。

他们的商船队早在1600年时就拥有10,000艘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荷兰的造

船厂高度机械化,几乎一天能生产一条船。此外,船的制造和操作颇经济合算;荷兰船

主可以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因而,他们充当了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波罗的海之间的

运输业者。英国人直到18世纪才能在商船运输方面与荷兰人竞争。

在美洲,荷兰人于1612年在曼哈顿岛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这一殖民地从未扩展

起来,到1663年也只有1900人。然而,对干在欧洲与美洲的西班牙、英国和法国殖民地

之间经营生利但违法的运输业的大量荷兰船只来说,它起着基地和票据交换所的作用。

实际上,英国人在1664年攻占新阿姆斯特丹,主要是为了堵住他们重商制度上的一个无

法容忍的漏洞。

在南北美洲较南面,荷兰人通过荷兰西印度公司开展活动。公司创办于]621年,

目的是开发西、葡两国在美洲殖民地的未曾牢固占有的财富。经过10年打打停停的战斗,

荷兰人控制了从巴伊亚一直到亚马孙河的巴西海岸。但是,公司不愿意、也无力承担维

持足够的驻军所需的开支,这段沿海地带到1654年全部丢失。荷兰西印度公司也在加勒

比海沿岸的加拉加斯、库拉索岛和圭亚那建立殖民地。他们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持久的印

记,因为他们引进了甘蔗,甘蔗很快成为整个西印度群岛的带来巨大收益的作物。

荷兰所有殖民地中最持久的是1652年在南非好望角开拓的一小块殖民地。这不是一

个贸易站,而是为了向去东方的途中的船只提供燃料、水和新鲜食物而建立的一块真正

的殖民地。公司一名官员得知中国人是所能得到的最廉价的殖民者,希望让中国人移居

好望角。要是我们推测一下,如果他的建议被采纳,后来的事态发展原本会如何不同,

那是很有趣的。但是,东印度群岛的荷兰官员拒绝提供中国苦力,而是劝诱荷兰的许多

布尔人即农民和法国一些胡格诺派教徒一起移居那里。这块殖民地很快使证明了它的价

值。它向荷兰船和其他一些船只提供的鲜肉和新鲜蔬菜帮助制服了坏血病,拯敕了数千

名海员的生命。如今,这些布尔人的后裔占居住南非的300万欧洲人的五分之二。他们

组成了唯一约、持续至今的荷兰语言和荷兰文化的海外核心。这与今天占据地球很大一

部分表面的大量操英语的民族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对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荷兰

人不能保持他们在其黄金般的17世纪中享有的首要地位。

四、荷兰的衰落

18世纪时,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其衰落的一个原因

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

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从1651年起批准通过的若干《航海条例》可作为上述立法方面的

例子;这些《条例》规定,凡是商品均不许进、出口于任何英国殖民地,除非运送商品

的船只是英国船只,即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所制造、拥有并由它们配备至少三分之二的

船员的船只。立法之后,英国商船队获得了极其迅速的发展。这些《条例》的通过和英

国航运业的增长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至今仍是个未解决的问题。荷兰人以及对要价较

高的英国运货者颇为不满的西印度群岛种植园主的持久的抗议表明,这两者间至少有若

干联系。

荷兰人还为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战争——1652至1674年因商业纠纷而与英国交战,

1667至1713年因路易十四的领土野心而与法国交战——所削弱。荷兰人在这些战争中特

别易受到敌人的伤害。他们的商船速度缓慢,实际上无人操纵。他们的正规海军由于他

们专注于商船队,通常受忽视。因此,当荷兰船只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为驶回本国

港口而穿越英吉利海峡时,受到两面夹攻,而攻掠它们的英国私掠船,尤其是法国私掠

船,则得到绝好的收获。塞廖尔·佩皮斯叙述道,他在一艘被捕获的荷兰的印度贸易船

上,发现了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见到的处于混乱中的最大量的财富……。胡椒通过每个

漏缝散落出来。人踩踏在胡椒上,我在没了膝盖的丁香和肉豆蔻中行走,整间整间的房

舱都堆得满满的。还有大捆大捆的丝绸和一只只铜板箱,我看见其中有只箱子打开着。”

这些劫掠达到很大的规模,使英国人在1652年战争开始后的两年里,从荷兰人那里夺得

大约1700艘商船作为战利品。

《航海条例》以及与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并不能完全说明荷兰衰落的原因。事实上,

荷兰的贸易量在1698至1715年期间达到顶峰,而且,在那些年月里,荷兰商船队的规模

仍为英国的两倍,可能等于法国的九倍。但当时,荷兰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

降。团此,所出现的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衰落。荷兰人并没有渐渐不行,而是法国人

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上。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

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的

#p#分页标题#e#

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置带来的巨大禆益;

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此外,英国人还有其海外殖民地的迅

速增长的财富和力量作后盾,而荷兰人仅在南非南端有一小块孤立的殖民地。因而,我

们发现,英国输出品的价值从1720年的80O万英镑上升到1763年的1,900万英镑,法国

输出品的价值由1116年的1200O万里弗尔增长为1789年的50000万里弗尔。已经达到顶峰

的荷兰人完全不能和如此的增长相匹敌。归根到底,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

其原因与20世纪时英、法两国让位于美国和苏联的原因正相同。

五、英、法竞争

18世纪的标志是英国和法国之间争夺殖民地霸权的斗争。这两个国家面对面地在全

世界——在北美洲、非洲和印度——竞争。

在北美洲,英、法两国的殖民地有许多共同特点。它们大约于同一时候极拓居。它

们都位于大西洋沿海地区和西印度群岛。那里土著居民较为稀少、原始,使英国人和法

国人不象西班牙人,无法希望靠土著劳动者生活,尽管他们在一些产糖的岛上确是依靠

黑奴劳动者。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找不到贵金属,他们只好靠农业、捕鱼、伐木、商业

和皮毛贸易养活自己。

北美英属殖民地大致可分成三类:主要生产烟草的弗吉尼亚及其紧挨着的邻地;从

事捕鱼、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的新英格兰及其小批小批的不信奉国教的居留地。由于

带来极大利润的甘蔗种植园而最受高度评价的英属西印度群岛。总的来说,这些英属殖

民地的一个特点是人口稠密,远远多于法属殖民地人口。它们的另一主要特点是政治上

难驾御。每个殖民地都有一名总督、一个咨询会议和一个法院系统,三者都由英国任命。

几乎每个殖民地还有一个民选的立法议会,它通常与委任的官员们不和。

议会是英帝国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当时,欧洲其他殖民帝国中均没有起重大作

用的代议制机构。这是可理解的,因为英国与法国和伊比利亚国家不同,是在代议制政

府正在母国获得力量的时期里开始殖民地拓居的。总之,英属殖民地民选的议会狂热地

捍卫他们所认为的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的东西。他们与伦敦政府最通常的争吵的原因在

于,后者坚决认为所有殖民地产品都应用英国船只送往英国。这在皇家官员看来,似乎

是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因为他们也给了殖民地用自己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权利。然而,

殖民地的商人和种植园主由于不能使用较便宜的荷兰船只、不能将产品输往更有利可图

的非英国市场而强烈抗议。1677年,即美国革命前一个世纪,马萨诸塞议会公然致函伦

敦枢密院说:

根据法律学者通常的言论,我们恭顺地认为,英国的法律仅限于四海之内,不施及

美洲……我们在议会里没有代表,故考虑,我们不该在自己的贸易中受到英国法律的妨

碍。

北美法属殖民地因其战略位置而非常出色。最初的法国据点于1605年、1608年及

1642年分别在阿卡迪亚(即新斯科会)、魁北克及蒙特利尔建立。法国人以圣劳伦斯河

流域为开拓殖民地的主要根据地,利用无与伦比的内陆水系向西推进到苏必利尔湖,向

南推进至俄亥俄河。1682年,法国贵族拉萨尔划船沿密西西比河而下,声称整个密西西

比河流域为法国所有,并命名为路易斯安那,以纪念路易十四。因而,法国人在非常短

暂的时间里便已侵入北美大陆的中心。

这引起了复杂的情况,因为18世纪英国王室发出的殖民地特许状大多附文授予“从

大海到大海”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地区。显然,每当英国殖民者到达并越过阿巴

拉契亚山脉时,相竞争的英、法两国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便将经受考验。不过,开始时,

法国人在土地占有方面占很大优势。他们的探险者最先开辟了这些地区,然后,他们的

官员沿着从圣劳伦斯河到路易斯安那的路经修筑了许多堡塞。大西洋沿海的英属殖民地

有效地被从圣劳伦斯湾到墨西哥湾的一条巨大的弧形地带所包围。

法国人不仅占有北美洲的制高点,还拥有纪律和团结方面以巨大优势。法属殖民地

不存在难驾驭的民选的机构。负责各殖民地防御的总督和处理财政、经济事务的地方行

政长官皆由巴黎任命。这种安排较之嘎吱嘎吱响的英国代议制制度更灵敏、更有效。英

属殖民地的总督只能请求和怂恿他们的议会采取某种行动步骤;他们几乎不能下命令,

尤其是从他们的薪水基金由议会投票决定以后。在法属殖民地,总督和地方行政长官下

命令,而他们的部下则加以执行。

法国人和英国人在西印度群岛也是近邻。这地区主要的法属殖民地为马提尼克岛和

瓜德罗普岛,英属殖民地则为牙买加、巴巴多斯和巴哈马群岛。这些殖民地作为同南面

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通商的贸易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们最可贵的东西是它们

的热带产品——糖、烟草和靛青——这些产品补充了法、英两国的经济。

在非洲,到18世纪初,法国人已在马达加斯加岛、戈雷岛和塞内加尔河河口安家,

英国人则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落户。非洲沿海的这些殖民点起了经营黄金、象牙、蜂蜡

和奴隶交易的贸易站的作用;其中,奴隶占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西印度群岛产糖殖

民地的发展增加了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之后。不过,非洲很少受到18世纪英、法竞争的

影响。争夺这块大陆的真正的斗争直到19和20世纪才来临。

相形之下,印度与北美洲的那些殖民地相似,是英、法激烈冲突的地区。17世纪初,

英国人被荷兰人逐出东印度群岛后,便退到印度次大陆。到这一世纪末,他们已在印度

营建了四个较大的据点,东海岸的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西海岸的苏拉特和孟买;苏拉

特是印度最早的英国贸易站,孟买则是葡萄牙公主于1662年嫁给查理二世时作为嫁妆带

给英国的。1604年,法国人已组织了他们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它很快就开始不起作用。

它于1664年复兴,到这一世纪末,法国人在两个较大的据点——加尔各答附近的金德讷

格尔和马德拉斯附近的本地治里——安置下来。

17世纪时,凡在印度居住、经商的欧洲人都是经强大的莫卧儿皇帝容许后才这样做

的。如果他们不是举止规矩、不是谦卑地请求享有从事商业活动的特权,后者原可能会

轻易地把他们赶进大海。18世纪时,形势完全颠倒过来了。欧洲人从被勉强容忍的、限

#p#分页标题#e#

制在少数沿海前哨基地的外国商人变为逐渐控制印度整片整片地区的爱寻衅的入侵者。

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莫卧儿帝国的崩溃。1605年,杰出、开明的皇帝阿克巴去世后。

他的继承者们未能信奉其宗教信仰自由和薄赋轻税的英明政策。1658年即位的莫卧儿最

后一位有名的皇帝奥朗则布尤其如此。奥朗则布是一个穆斯林狂热者,他的宗教*,

特别是其晚年阶段的,使印度教臣民和他疏远;他不得不进行连续的战争,而战争又导

致赋税更加繁重、人民更为不满。1707年,随着他死去,莫卧儿帝国开始土崩瓦解,由

于他没有固定的继承人,其儿子们为王位争夺了两年。然后,1712至1719年,五位傀儡

皇帝相继在德里进行统治。在这些情况下,地方统治者开始宣称独立,建立起世袭的地

方王朝。马拉塔人代表模糊的、早期的意义上的印度民族主义,从他们在西面的孟买以

南约100哩处的首都萨达拉扩张到离东面的加尔各答不到200哩的地方。中央政权的瓦解

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以可乘之机,使它们得以从纯粹的商业组织转变

为地区霸王和贡物收集者。它们修筑堡塞、供养士兵、铸造货币以及与周围的印度统治

者缔结条约,因为印度已不存在能拒绝它们行使这种主权权利的中央政权。

六、英国的胜利

当时,相竞争的英、法两国在印度、非洲和南北美洲控制的一批地区的情况就是如

此。这两个帝国在17、18世纪中的相互争斗以英国的压倒的胜利而告终。一个原团在于,

法国更感兴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欧洲霸权。从16世纪起,法国波旁家族就首先全

力以赴地侵犯意大利,与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普斯堡王室作斗争。路易十四曾有位大臣

叫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真正地对发展法国的经济感兴趣,试图鼓励贸易和殖民地

拓殖。但是,其有名对手是国防大臣弗朗索斯·卢瓦,他只关心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战役

和领土扩张。最后,卢瓦占上风,并在这种情况下,树立起一个介入欧洲大陆事务的传

统。1758年,当勇敢的将军蒙卡尔姆派使者到巴黎去说明加拿大危急的军事形势、要求

立即予以援助时,他得到的答复是,一个人在住宅着火的情况下,不会试图去救马厩。

直到19世纪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国才又致力于海外事业和海外扩张。

英国胜利的另一原因是,移居殖民地的英国人较法国人多得多。到1688年,集中在

大西洋沿海狭窄的山麓地区的英国移民有30万,而散居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

大地区的法国人仅2万。这种差别在某种程度上起因于巴黎拒绝让法国新教徒即胡格诺

派教徒移居殖民地,而马萨诸塞大部分地区却由因不能遵从圣公会教义而离开英国的不

从国教派聚居着。再一重要因素是,法国土壤较英国土壤肥沃。法国的农民群众深深地

依恋自己的土地,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收入,无须求助于移居外国。但是,在英国,为

了替不断发展的纺织工业生产更多的羊毛、替迅速发展的城市生产更多的粮食,大规模

的目地已进行了一些时候。在联成一片的、科学经营的土地上,比在从中世纪继承下来

的、小而分散的条块式田地上,能更有效地生产羊毛和粮食这些商品。圈地意味着更高

的生产率,然而,也意味着社会混乱和不幸。这正是托马斯·莫尔爵士所谴责的,他愤

怒地写道:

其祖国的一种贪婪、不知兄的水老鸦,一种真正的瘟疫,可以绕地一圈,把成千上

万英亩土地图进一道栅栏或树篱内,农民们被推出他们自己的……他们这些贫穷、单纯、

不幸的人,男子、妇女、丈夫、妻子、没有父亲的孩子、寡妇、悲哀的母亲及其幼小的

婴儿,不得不用种种方法上路。……在他们到处游荡、直至精疲力竭时,除了去偷窃,

然后被公正地、理所当然地绞死,他们还能做什么别的呢?要不然,去乞讨。然而那时,

他们还将被当作无赖而关进监狱,因为他们四处闲逛、不干活。没有人愿意给他们一份

工作,尽管他们从未象现在这样乐于贡献自己。

正是这些被逐出家园的人们提供了从英国移居殖民地的群众基础。

此外,还有不少英国绅士动身去美洲。他们因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固定不变的地租的

共同影响而处于困境,于是,去政府部门寻找工作,但是,如果他们恰好是清教徒,寻

找工作只能是徒劳无益。实际上,许多清教徒在查理一世统治期间丢了自己的官职。萨

福克的约翰·温思罗普就是典型的一例。他在沃兹法院被撤职后,不再能维持他的庄园、

庄园主的住宅、仆人和他已渐渐习惯的生活水平,他便卖掉田产,率领一伙清教徒移民

前往马萨诸塞,在那里,他当选为殖民地的总督。

这些因素共同说明了英、法两国移民数量上的巨大差别。对这差别的意义估计再高,

也不过分。美国革命爆发时,英属殖民地的人口不少于200万,即相当于操英语的世界

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种大规模的殖民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1763年英国对法国的胜利

和20年后美利坚共和国对英国的胜利。

英国工业的惊人发展也有助于英国在海外竞争中的成功。英国在1550至1650年这

100年中的工业发展只是在1760年以后的工业革命期间才被超过。事实上,后来的重工

业发展的基础正是在这较早的时期里打下的。英国工业最初的急速发展之所以会出现,

部分地是由于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这场战争引起了对军需物资的

需求。英国人响应这一需求,在由法国、德国及佛兰德的难民和移民引进的许多新技术

的帮助下,大大地发展了他们的采矿、冶金和化学工业。

在整个17世纪中,从中世纪就已开始的呢绒制造业仍是英国的主要工业和最宝贵的

输出品来源。在新工业中,采煤业的发展极其惊人。煤这时已广泛地用作燃料并使用于

需要高温的工业如制糖业。煤的产量从1550年的20万吨左右增长到1700年的300万吨。

这一发展包括了采矿设备和排水机械的改进,这些改进促进了后来蒸汽机的发明。水力

也比以前得到更广泛的利用,水击锤已使用于锻工厂。当时显著发展的其他工业还有制

造火炮、黑色火药、硝石、玻璃、纸、明矾和盐的那些工业。

法国工业在产品数量方面大致和英国不相上下。但是,应记住,法国人口为英国的

三倍以上,而且,法国人与生产布匹和金属器具的英国人大不相同,倾向于制造奢侈品。

此外,法国的技术进步受到行会系统的妨碍,行会系统在这国家被组织得有条有理,非

#p#分页标题#e#

常强大。大体上,可以说,工、商业界与其说是在法国受到鼓励,不如说是在英国,因

为法国工、商业界缺乏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工、商业界的政治势力。

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它为殖民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资本;这是一个须考虑到的重要事实,因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最初需要大量经费。它

们和西班牙殖民地不同,出产不了金银,提供不了可利用的土著劳动力。因此,英、法

两国的殖民地化的发起人不得不完全用欧洲人的劳动力来移植整块整块的社区。他们必

须为这些人提供运输、工具、种子和装备。所有这一切都包括大量的资本支出;通常,

资本从伦敦较之从巴黎更有可能随时可得。在英国,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金钱更多,而且,

不是象在法国那样投资于庞大的常备军和精心装饰的宫廷,而是取可得到的、流动的形

式。英国的工业也提供了更便宜、更耐用的商品,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法国

竞争者。例如,在北美洲,英国皮毛商人能向印第安人提供较为价廉物美的毯子、水壶

及火器,以换取后者的毛皮。

此外,英国工业对海军建设有充分准备。这一事实,加之英国统治集团对海上力量

的重要性有更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英国海军在长长一系列英法战争中占优势

的原因。路易十五宣称,“在法国,除行家维尼特的海军外,决不会有别的海军”与这

类似的情况,英国历史上是肯定不存在的。英国的海军优势是个决定因素,因为在布雷

斯特附近海面上巡航的一支英国分舰队能切断法属殖民地与其母国的联系,使它们无依

无靠,这种情况曾一再发生。

英、法两国在殖民地和贸易方面的竞争直到17世纪末叶才导致相互开战。那时以前,

英国人与荷兰人的矛盾要多得多,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

东方的商站、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促成1652至

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其后,当英国人认识到法国人正取代荷兰人、成为他们

最可怕的对手时,形势改变了。荷兰资源有限,且已过了其全盛时期;法国却是个远为

富饶、人口多得多的国家,而且正在急剧地加紧海外活动。大不列颠的光荣革命(1688

年)也促成了英、法相互间的疏远:它撵走了在英国复辟专制制度和恢复天主教时依靠

路易十四的友好帮助的斯图亚特王朝。取代斯图亚特王朝的是荷兰的尼德兰联省执政、

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他是个坚定的新教徒,也是路易十四的主敌。因而,威廉三世的

继位使英国和荷兰联合反对法国。1689年,开始了几乎拖延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

大获全胜为止的接连四次的英法战争。

所有这些战争都有两个方面:欧洲方面和海外方面。欧洲方面的战争是围绕王朝野

心、尤其是法国路易十四和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野心进行的。海外方面的战争则起因于

各种各样的问题——印度的势力均衡、在美洲的相冲突的领土要求、西班牙殖民地的贸

易条件以及对世界商船航线的控制。由于这些战争的欧洲方面和海外方面的区分极其明

显,每次战争都是在欧洲以一名字相称,在美洲以另一名字相称。因此,这些战争载入

历史的名字为:奥洛斯堡联盟之战或威廉王之战(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争或安妮女王之战(1701-1713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或乔治王之战(1743一1748

年),七年战争或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1756-1763年)。

前三次战争就其海外方面而言,是非决定性的。在欧洲,它们的确解决了一些重要

问题:路易十四被有力地击败,腓特烈大帝成功地占领了西里西亚地区,使普鲁士迅速

跻身于欧洲强国的最前列。但是,在大部分海外战事的发生地美洲,只有孤立的、非决

定性的战役。法国人享有大部分印第安部落的支持,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传教士比英

国传教士活动力强得多,一方面是由于法国殖民者人数很少,不象无情地向前推进、开

始涌满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英国殖民浪潮那样,对印第安人构成巨大威胁。法国人和其印

第安盟军一起,屡次掠夺和烧毁英国人的边远村庄。但是,英国人利用其优势的人力和

海军力量,进攻易受海路攻击的今新斯科舍和布雷顿角岛境内的法国殖民地。

前三次战争的最后结果是,英国人获得新斯科会、纽芬兰和哈得孙湾地区。但是,

这些征服留下一个未解决的基本问题:法国人是否会保持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从

而把英国人限制在大西洋沿海地区呢?这问题由第四次战争作最后答复,第四次战争也

解决了印度的前途问题。

这场重大的战争称为七年战争,因为它在欧洲从1756至1763年进行了七年。但在美

洲,由于占有俄亥俄河流域的竞争愈益加剧,它早两年就开始了。1749年,当英国政府

向弗吉尼亚和伦敦资本家为拓殖流域地区而组织的俄亥俄公司颁发特许执照时,英属殖

民地居民已开始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络绎不绝地进入流域地区。但当时,法国人正在

西宾夕法尼亚修筑一系列堡塞——普雷斯克艾尔堡(伊利)、勒伯夫堡(沃特福德)和

文南古堡(富兰克林)。1754年,俄亥俄公司通过在莫农加希拉河和阿勒格尼河的具有

战略意义的汇合处设立一城堡,反击法国人。法国人迅速攻占这城堡,加以扩建,并为

纪念加拿大总督而命名为迪凯纳堡。一个名叫乔治·华盛顿的年青的弗吉尼亚州人赶紧

率兵前往那里增援英国驻军。不幸的是,他到得太晚了,未能提供任何援助,而且,他

本人于1754年7月4日被法国人及其印第安盟军击败,不得不撤回到山脉的另一边。

第二年,为了夺回迪凯纳堡,英国将军布雷多克率领一支正规军到达美洲。但是,

他拒绝接受手下殖民地官员关于如何进行新开辟地战争的劝告,其部队遭到惨败,他本

人阵亡,英国人的败北一直继续到1756年底。法军司令官是马奎斯·蒙卡尔姆,他是一

位在欧洲久经沙场的将军,不过,他很快就使自己适应新开辟地环境,卓越地领导了法

国和印第安军队。1757年,战争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由于威廉·皮特(老)进入英国

内阁。这位后来成为查塔姆伯爵的皮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和富有感染力的自信的人。

“我相信我能拯救这个国家”,他说,“别的人都不行。”他将财力集中于海军和殖民

地,同时资助在欧洲继续作战的同盟者、普鲁士的腓特列。他的战略正如他所说的,是

#p#分页标题#e#

在德意志平原上争取到一个帝国。

皮特的战略取得辉煌的成功。他的得到加强的海军清除了海洋上的法国人,而美洲

殖民者则为他的领导所鼓舞,加入英国正规军,组成一支大约5万人的军队。按美洲战

争的标准,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法国堡垒。战争的高潮随围攻魁

北克而到来;魁北克是法属加拿大的中心,是由厉害的蒙卡尔姆防守的一个天然大堡垒。

直立圣劳伦斯河两岸的峭壁似乎是攻不破的,疾病又削弱了围攻的部队,失败着来无可

避免。英军司令官、33岁的将军詹姆斯·沃尔夫在绝望中决定采取十分冒险的行动。他

派3,60O名士兵在深夜渡河到魁北克城上游一侧的某个地点,在那里登陆,然后沿一条

险峻的小道爬过灌木丛和石坡,爬上一块高地即俯瞰魁北克城的著名的亚伯拉罕平民

1759年9月13日早晨,决战打响了。沃尔夫和蒙卡尔姆均阵亡,但英国老兵们获胜。几

天后,魁北克投降。第二年,蒙特利尔也陷于向前推进的英国人手中。这是美洲法国殖

民帝国的结束,因为英国对海洋的控制阻止了巴黎的任何援救。

在印度,英国人亦取得了完满的成功。那里的形势截然不同于美洲,因为英、法两

国政府对印度都没有领土野心。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也是如此,

他们坚持认为他们在印度的代理人应绝对地专心于商业。他们仅对利润感兴趣,而且对

花费在非商业目标上的每个便士或苏表示不满。然而,与在印度的代理人联络要花一年

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后者常利用这一事实独自行动,使公司卷入印度事务中。后者这样

做还因为当时莫卧儿帝国正在崩溃,为扩大个人财源和建立帝国提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

机会。

第一个大规模地干涉印度事务的欧洲人是法属印度总督约瑟·杜布雷。即便是他,

至少开始时,似乎也不是为了领土扩张而对领土扩张感兴趣。相反地,他希望获得领土,

是为了能从税收和其他政治收益中得到更多的经营商业的资本。虽然杜布雷减少了由他

指挥的法国军队,但他通过以欧洲军事方式操练土著印度人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些经

过训练的印度军队即印度兵使他能支持对印度各种王位提出要束者,能逐步建立起对他

本人感恩图报的土著统治者的庇护制度。这种做法十分有效,因为少数欧洲军队或印度

兵能在对阵战中战胜人数多得多的纯粹的印度军队。然而,杜布雷于1754年被召回法国,

因为公司担心他的侵略策略将导致同英国的战争

随着英、法之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战争破干1756年降临到印度。开始时,由于杜

布雷的活动,法国人处于较强大的位置。他们占据较多的领土,拥有大一倍以上的战斗

力量,而且还在土著王公中间施加较广泛的政治影响。但最后,英国人赢得压倒的胜利。

这里,又是海军优势为决定性因素。英国能从欧洲运来军队、金钱及供应品,同时阻止

法国这样做。英国人还得到了罗伯特·克莱武的鼓舞人心的领导。克莱武是一名多年前

当职员出身的公司官员,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和领悟印度政治的才能。1756年,他得

知欧洲的战争后,立即向孟加拉进军。在以往靠与欧洲通商致富的印度商人的支持下,

克莱武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亲法国的穆斯林统治者,他把自己的傀儡安插在王

位上,并为自己和公司勒索了巨额赔款。在战争的剩余阶段中,英国海军使克莱武能随

意地将其军队从印度的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同时,还切断了法国各据点之间以及

它们与法国之间的联系。1761年,随着法国交出在本地治里的主要根据地,战争结束。

七年战争的海外方面是由美洲的魁北克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的陷落决定的。但是,欧

洲的战争一直拖延到1763年即交战国缔结巴黎和约时。美洲法属殖民地中,法国仅保有

南美洲的圭亚那、纽芬兰沿海的无足轻重的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以及包括瓜德罗普岛

和马提尼克岛在内的西印度群岛的少数岛屿。因此,英国从法国得到了整个圣劳伦斯河

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地区。这些区域几乎杳无人烟,被认为其价值不及盛产蔗

糖的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这两个岛已归还法国。实际上,它们是由于西印度群岛

的英国种植园主的坚决要求才被归还的;这些种植园主担心法国糖岛的竞争,如果糖岛

给包括在英帝国商业结构内的话。

西班牙于战争晚期站在法国这一边参战,因此,被迫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作为

补偿,法国把路易斯安那西部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给予西班牙。在印度,法国人保有

他们在本地治里和其他城市的商业设施——事务所、货栈和码头。但是,他们被禁止修

筑防御工事或在印度王公中间寻求政治目标。也就是说,法国人是作为商人而不是作为

帝国建立者回到印度的。

巴黎和约签订时,英国政治领袖霍勒斯·沃波尔评论道,“烧掉你们的希腊和罗马

书籍——有关微不足道的人们的历史记载吧。”这句颇有远见的评语有力地说明了这一

和平解决办法的长远的、世界性的涵义。就欧洲而论,条约允许普鲁士仍占有西里西亚、

成为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然而,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远为重要的意义的

是巴黎和约的海外影响。根据和约条款,法国遭到了甚至比荷兰在17世纪、西班牙在16

世纪所蒙受的更为耻辱、更为彻底的失败。西班牙和荷兰虽然威信扫地,但各自仍保有

大量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在美洲和菲律宾群岛,荷兰殖民地在东印度群岛,而法国,

不仅威信丧尽,还被剥夺了其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诚然,法国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一个仅次于英殖民帝国的新的殖民帝国。但是,对

世界历史而言,重要的事实是法国在18世纪丢失了北美洲和印度。这意味着格兰德河以

北的美洲以后将发展成为操英语的世界的一部分.俾斯麦后来评论说,美国和英国操同

种语言这一事实,是近代外交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态发展已支

持了这个观点。

法国被逐出印度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事件,因为它意味着英国人将在那里

代替莫卧儿人。英国人一旦在德里安顿下来,就完全走上通往世界帝国和世界首位的道

路。正是由于范围广阔、人口稠密的次大陆所提供的这块无与伦比的根据地,英国人能

在19世纪扩张到南亚其余地区,然后远远地扩张到东亚。

#p#分页标题#e#

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对1763年的和平解决所引起的这些发展的世界性涵义作了

很好的概述:

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到现时为止,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我要航海网创始人
219477积分
5969帖子
58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