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复原古战船太平公主号开进厦门

2008-2-23 00:00 · 谢柏毅
来自: 广东广州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明代复原古战船开进厦门停泊在曾厝垵外海面昨天下午,一艘明代赶缯战船的复原船从晋江深沪湾乘东北风南下而来,停泊在曾厝垵外的海面。这艘古战船由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复原建造。船的建造材料选用天然的木料和本省铁矿手工锻造的船钉,其方形开口的船艏和明式摆舵在近代中国木帆船已非常罕见。有趣的是,根据古籍记载的尺寸及用料复原出的上万个部件“拼接”出来的复原赶缯古战船船形和外观,竟然与帆船技术史学者后来陆续收集到的西方人关于早期中国帆船的写实绘画十分吻合。
       1921年,丹麦裔的加拿大人乔治"沃德船长曾请闽南师傅为其建造一艘名为“厦门号”的福船,从厦门启航,航渡北大平洋,历时4个多月到达美国西海岸。复原赶缯古战船计划沿1922年“厦门号”帆船的航线,再现一次远航美洲的航行试验。中华传统帆船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公元10世纪开始的500年里,中华传统帆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畅行于四海,开辟了远达非洲东海岸等地的许多新航线。据2007年3月5日于福州召开的传统福船座谈会透露,海峡两岸航海界热心人士将共同出资,采用古代福建造船法复原建造一艘明代样式的中华传统帆船——“太平公主号”。这次活动由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作为发起和执行机构。该中心理事长、台北帆船协会理事长刘宁生说:“很多外国人对中华传统帆船非常着迷,但又对中国古代航海科技所知甚少。复原建造‘太平公主号’是希望让国外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帆船和航海术,同时尽可能将一些中国传统造船术保留下来。” 太平公主号’长15米,宽4米多。建成后将沿着古代先人开辟的航线,进行和平之旅,宣传中国古代帆船和航海术。”
       2003年以来,刘宁生、许璐等人就开始在福建漳州、厦门、泉州等传统帆船建造地开展实地调查,并在博物馆、图书馆搜集船型、法式、材料、工艺等复原建造所需的历史依据。他们还在福建沿海寻找能够建造传统帆船的造船匠师。 2007年1月份,“太平公主号”复原建造工程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太平公主号主要尺度总长: 15.80米 甲板长: 13.13米 龙骨长: 11.44米 船宽: 4.45米主桅杆长度:15.00米 吃水: 1.50米 排水量: 25吨为了保有复原精神,太平公主号采用草图及模型放样的传统设计方法,以及先装隔舱板再加肋骨扶强的传统建造顺序,不装设任何辅助动力引擎,不使用螺钉、聚酯等现代造船材料。全身有上万个木制零部件,没有动力,只有3枝高高的桅杆撑起的风帆……晋江市深沪湾海边,一艘长达15米的明代木制战船“太平公主号”已显露雏形。这艘用当地古老工艺打造的木帆船,将在没有动力的前提下,被用来做一次横渡太平洋的冒险之旅。 据悉,这艘完全仿自明代战船做法打造的木船,其所使用的是一种深沪民间流传已久、现已几近失传的古老造船工艺———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目前,该项技艺正在准备申报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造访这艘木船的制造者———拥有“独门绝技”的深沪镇老船工陈芳财师傅。  
       老船工学徒时获古老造船“秘籍”  年近花甲的深沪镇金屿村老人陈芳财,因掌握有古老的深沪造木船工艺而声名远播。 在深沪镇文化中心专辟的一间工作室内,精神矍铄的陈老正带着一名弟子,在精心打造一艘船体模型。老人说,他已20多年没有造过木船,去年底,政府有关部门找到他,请他把这门古老的手艺“秀”出来,造一艘木船供展览,目前,这艘船体模型已完工一半,基本成型,只剩船舱内部和桅杆等部位,还需进一步打磨。 陈芳财1948年出生于晋江深沪后山村,14岁到船厂当学徒,因头脑灵活又好学,深得师傅赏识,耳濡目染,很快学会了造船。当时,船厂有位80多岁的老师傅,有一本关于古代造船技艺的书,据说每次看之前,都要先摆好香案,烧好香,叩头净手之后才能翻开看,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我很尊重这位师傅,平时老帮他忙,师傅被感动了,就给看那本书,我这才逐渐掌握了一些独特的造船工艺”。陈老说,他在深沪造船厂一直干到30多岁,后来改行,先后开过冷冻厂,搞过养殖厂,但对这门古老的造船工艺一直没有忘记。 “
        今年初,五六名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帆船爱好者,慕名找到陈芳财,请他按“太平公主号”模型式样,打造一艘可以真正航行的古代帆船,说要用它横渡太平洋去美国,做一次冒险之旅。 在深沪湾海边,果然看到一艘还没完工的木船,已昂立岸边,“造好后有15米长,3个帆,加上桅杆,有17米高呢!”陈师傅不时来回查看船体,“船体先做出来,然后用油灰堵缝,再打上油漆,才不会漏水”。陈师傅说,理论上,造木船用什么木头都可以,“当然,质量好的木头,使用的年限就会长一些,用杉木和樟木做出来的船,能用上15到20年。这艘‘太平公主号’,就是用杉木和樟木来造的。木头拉来后,先锯好,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晒干后的木板才不会缩水,船体就不会出现裂缝。”  陈师傅说,“太平公主号”前后需花去他们师徒10多人4个多月的时间,定价20多万元,“别小看这艘木船,它可是完全按照明代战船的做法造的,单单零部件就有上万个,还各有各的叫法呢,横过台湾海峡绝对没问题。”   
       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申请国家级保护 陈师傅说,这艘船造成后,不需使用动力引擎,完全依靠风帆的作用,在风和洋流的带动下航行,“我们使用的是深沪古老的水密隔舱造船技术,就是要把船的每一个舱都隔开,这样即使船的一个部位踫到礁石,整艘船也不会沉”。目前,这项古老的技艺,已被晋江市政府列入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师傅很担心,现在大家早都用铁船了,这些古老的技艺会绝迹,“我们应该记住它们,这样才会懂得我们的祖先是怎样与大海拼搏的。”  记者从晋江市文体局获悉,目前,深沪造船的古老工艺———水密隔舱造船技术,正准备申报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柏毅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明代复原古战船开进厦门停泊在曾厝垵外海面昨天下午,一艘明代赶缯战船的复原船从晋江深沪湾乘东北风南下而来,停泊在曾厝垵外的海面。这艘古战船由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复原建造。船的建造材料选用天然的木料和本省铁矿手工锻造的船钉,其方形开口的船艏和明式摆舵在近代中国木帆船已非常罕见。有趣的是,根据古籍记载的尺寸及用料复原出的上万个部件“拼接”出来的复原赶缯古战船船形和外观,竟然与帆船技术史学者后来陆续收集到的西方人关于早期中国帆船的写实绘画十分吻合。
       1921年,丹麦裔的加拿大人乔治"沃德船长曾请闽南师傅为其建造一艘名为“厦门号”的福船,从厦门启航,航渡北大平洋,历时4个多月到达美国西海岸。复原赶缯古战船计划沿1922年“厦门号”帆船的航线,再现一次远航美洲的航行试验。中华传统帆船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公元10世纪开始的500年里,中华传统帆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畅行于四海,开辟了远达非洲东海岸等地的许多新航线。据2007年3月5日于福州召开的传统福船座谈会透露,海峡两岸航海界热心人士将共同出资,采用古代福建造船法复原建造一艘明代样式的中华传统帆船——“太平公主号”。这次活动由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作为发起和执行机构。该中心理事长、台北帆船协会理事长刘宁生说:“很多外国人对中华传统帆船非常着迷,但又对中国古代航海科技所知甚少。复原建造‘太平公主号’是希望让国外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帆船和航海术,同时尽可能将一些中国传统造船术保留下来。” 太平公主号’长15米,宽4米多。建成后将沿着古代先人开辟的航线,进行和平之旅,宣传中国古代帆船和航海术。”
       2003年以来,刘宁生、许璐等人就开始在福建漳州、厦门、泉州等传统帆船建造地开展实地调查,并在博物馆、图书馆搜集船型、法式、材料、工艺等复原建造所需的历史依据。他们还在福建沿海寻找能够建造传统帆船的造船匠师。 2007年1月份,“太平公主号”复原建造工程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太平公主号主要尺度总长: 15.80米 甲板长: 13.13米 龙骨长: 11.44米 船宽: 4.45米主桅杆长度:15.00米 吃水: 1.50米 排水量: 25吨为了保有复原精神,太平公主号采用草图及模型放样的传统设计方法,以及先装隔舱板再加肋骨扶强的传统建造顺序,不装设任何辅助动力引擎,不使用螺钉、聚酯等现代造船材料。全身有上万个木制零部件,没有动力,只有3枝高高的桅杆撑起的风帆……晋江市深沪湾海边,一艘长达15米的明代木制战船“太平公主号”已显露雏形。这艘用当地古老工艺打造的木帆船,将在没有动力的前提下,被用来做一次横渡太平洋的冒险之旅。 据悉,这艘完全仿自明代战船做法打造的木船,其所使用的是一种深沪民间流传已久、现已几近失传的古老造船工艺———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目前,该项技艺正在准备申报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造访这艘木船的制造者———拥有“独门绝技”的深沪镇老船工陈芳财师傅。  
       老船工学徒时获古老造船“秘籍”  年近花甲的深沪镇金屿村老人陈芳财,因掌握有古老的深沪造木船工艺而声名远播。 在深沪镇文化中心专辟的一间工作室内,精神矍铄的陈老正带着一名弟子,在精心打造一艘船体模型。老人说,他已20多年没有造过木船,去年底,政府有关部门找到他,请他把这门古老的手艺“秀”出来,造一艘木船供展览,目前,这艘船体模型已完工一半,基本成型,只剩船舱内部和桅杆等部位,还需进一步打磨。 陈芳财1948年出生于晋江深沪后山村,14岁到船厂当学徒,因头脑灵活又好学,深得师傅赏识,耳濡目染,很快学会了造船。当时,船厂有位80多岁的老师傅,有一本关于古代造船技艺的书,据说每次看之前,都要先摆好香案,烧好香,叩头净手之后才能翻开看,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我很尊重这位师傅,平时老帮他忙,师傅被感动了,就给看那本书,我这才逐渐掌握了一些独特的造船工艺”。陈老说,他在深沪造船厂一直干到30多岁,后来改行,先后开过冷冻厂,搞过养殖厂,但对这门古老的造船工艺一直没有忘记。 “
        今年初,五六名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帆船爱好者,慕名找到陈芳财,请他按“太平公主号”模型式样,打造一艘可以真正航行的古代帆船,说要用它横渡太平洋去美国,做一次冒险之旅。 在深沪湾海边,果然看到一艘还没完工的木船,已昂立岸边,“造好后有15米长,3个帆,加上桅杆,有17米高呢!”陈师傅不时来回查看船体,“船体先做出来,然后用油灰堵缝,再打上油漆,才不会漏水”。陈师傅说,理论上,造木船用什么木头都可以,“当然,质量好的木头,使用的年限就会长一些,用杉木和樟木做出来的船,能用上15到20年。这艘‘太平公主号’,就是用杉木和樟木来造的。木头拉来后,先锯好,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晒干后的木板才不会缩水,船体就不会出现裂缝。”  陈师傅说,“太平公主号”前后需花去他们师徒10多人4个多月的时间,定价20多万元,“别小看这艘木船,它可是完全按照明代战船的做法造的,单单零部件就有上万个,还各有各的叫法呢,横过台湾海峡绝对没问题。”   
       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申请国家级保护 陈师傅说,这艘船造成后,不需使用动力引擎,完全依靠风帆的作用,在风和洋流的带动下航行,“我们使用的是深沪古老的水密隔舱造船技术,就是要把船的每一个舱都隔开,这样即使船的一个部位踫到礁石,整艘船也不会沉”。目前,这项古老的技艺,已被晋江市政府列入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师傅很担心,现在大家早都用铁船了,这些古老的技艺会绝迹,“我们应该记住它们,这样才会懂得我们的祖先是怎样与大海拼搏的。”  记者从晋江市文体局获悉,目前,深沪造船的古老工艺———水密隔舱造船技术,正准备申报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柏毅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5400积分
281帖子
2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