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绿眉毛介绍
同样作为沿海地区的浙江,北上可达京津,东去可抵朝鲜、日本,南下则去福建、广东,处于海上交通的枢纽地位。因此本地船只———浙船也吸收各地船舶的特点,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船型,与福船一并代表了中国传统帆船的宏伟历史。
“绿眉毛·朱家尖”号的设计和建造均按照浙船传统的绿眉毛货运船型进行,是目前中国唯一确认按照传统浙船样式建造的帆船,浙船(1~3 桅)的特点之一就是船头上部为开放式,且船艏位置的舷墙呈弧形外翻。与之相比,福船(福建)在水线上则是闭合、扁平的船艏,也没有浙船这种弧形的舷墙。浙船开放式的船头有利于从船艏位置进行装卸。而这两种帆船的共同特点则是,扁平底的船体和马蹄型的船尾。 b! F- g; A. u# W. M
“绿眉毛·朱家尖”号是由一家位于朱家尖岛(靠近浙江宁波)的国有旅游发展公司于 2002 年 9月投资建造而成的。“绿眉毛·朱家尖”号(绿眉毛意为“绿色眉毛”,是一种浙船的传统船型样式)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遵循传统原则,重新设计的帆船。并由当地造船世家岑家负责建造,父亲岑全富(原文是 Cen Guofu,后经核实应为岑全富,即 CenQuanfu) 生于 1934 年,1953 年开始建造渔船和其他帆船,不过岑家的造船传统却可以追溯到 1915年。从 1975 年开始,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岑武国、岑国和一起在浙江舟山群岛所属最大的平阳浦开始建造船只。. o; s' E' {( j: l; t
- c; L0 V' {9 X# X1 j2 w& x1 g, ?
最初建造绿眉毛的目的是用于载客环舟山群岛一日游,或是沿中国沿海进行长途旅行。同时,也曾计划用这条船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并访问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以此来纪念 15 世纪明代太监郑和 7 下西洋的壮举。: E$ A; |" G' u. z* j
! c5 ~/ s/ l! }7 h2 F9 L8 b4 u3 l
9 X2 b6 d, O7 }! l2 m0 }. c7 C
自绿眉毛完工后,已成功访问了中国沿海多处港口,但至今(2007 年 12 月)却仍未获得有偿载客的行政批复。造成在 2007 年造访韩国时,不得不使用拖船拖拽。+ c: T0 }$ Y5 r" n
- Q. }$ `& N- C& u0 g% V# x( Z
岑家于 2001 年底提出“绿眉毛·朱家尖”号的第一个设计构想:甲板长31 米,船宽 6.4 米,货舱高度 2.8 米,之后修改为甲板长 31 米,水线位置长 26.3米 (理论设计速度 12.45节),宽 6.8 米,货舱高度和吃水 3.2 米,压载舱包括船艏 2.2 米,船尾 2.6 米。
被选中的绿眉毛号图纸由浙江省海洋研究所进行稳定性测试。经计算,在 230 吨的总排水量当中必要的压载物需要 50 吨(铁质构建)。另外,帆船在前桅之后有一个 10 吨的水压载舱,而不锈钢的水箱和柴油箱位于船尾。海洋研究所将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承担监理的工作。 船只于 2002 年 10 月 1日开始建造,完成未经调试的船体到下水装帆仅用了 5 个月。官方的海试与稳定性测试则在 2003 年7~8 月进行。
材料与规模4 o o/ ~ ?* W
& a4 l" |4 q1 D! }& [" Z+ F; r F
绿眉毛是依照浙江省于 1984 年颁布的木制船只规范标准来建造。设计木料使用总量 280 立方米,船壳建造使用来自东南亚的硬木:100 立方米巴拉奥浓脂树(婆罗洲,婆罗双属),180 立方米婆罗洲铁木(坤甸铁木),桅杆则使用婆罗洲樟木(芳味冰片香木)。, V: ?5 R. Z1 J7 M% U9 P
船的桅杆并不是固定的,主桅由两部分构成,并使用铁环连接。框架厚 28 厘米,宽 15 厘米;地板木材厚 40 厘米,宽 18 厘米;龙骨木材厚 42 厘米,宽 40 厘米。每块木板的横截面大约是 40 厘米×7.8 厘米。船缘列板的横截面分为三部分,各自的尺寸为:宽 80 厘米×厚 30 厘米(上层船缘列板),45 厘米×18 厘米(中)和 15 厘米×45 厘米(下),这是帆船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框架和地板大体上是一个 U 型平底的形状,用宽 35 厘米×厚 18厘米的船底板条相连接。
! V4 { ^- t9 a
$ _, d( R# D5 c& W! F% Y
) o* O. d8 n; t
在船体内部,三根纵梁安放于框架的上、中、下三个位置,每根宽 30 厘米,厚12~13 厘米。这条船并没有龙骨。传统上,浙江地区的小型帆船往往只铺有弯曲的龙骨板而没有龙骨。“绿眉毛·朱家尖”号基本上是贯通式甲板,主桅之后的甲板处是一个隆起的舱顶。而舵手所处的甲板位置却比这个舱顶低。& B, r2 ]2 i' E W: h
7 \$ G' v: _! X! ~
主桅长 24.5 米(最大直径 68 厘米),前桅长 17.5 米(最大直径 40 厘米),后桅长11 米(最大直径 22 厘米)。后桅的位置在船尾的右舷,而不是船的中线位置。舵轴长11 米,最大直径 32 厘米。在靠港的时候,船舵必须由 8个人通过专门通道将其升起。舵轴和船舵悬挂在船楼中,通过 3 个木制的舵枢移动。当航行到比底层龙骨线深 1.5 米的水域时。5.8 米×1.3 米的船舵就成了平底帆船避免偏航的主要装置(参看绿眉毛号的索具)。帆船的帆装、带横向区位的 U 型平底的船壳和巨大的舵面整体协调,这就使这类帆船在偏航度上,达到了最小值。9 K( ^7 p: `0 W0 [! d$ \" R( D3 q
引擎、船舱
. M0 A& O0 U' `5 |8 w% C
目前,绿眉毛装有一台国产 6 缸柴油引擎(上海东风),持续输出功率为 99.3 千瓦,在平静水域可以保证 7 节航速。另外还安有一台 4 缸 35.2 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客舱、厨房、船尾的舱室都安有空调。在 2003 年七八月进行海试期间,建造者又安装了一些必须的航海设备,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频无线电话(VHF)和雷达。但位于船体中部,主桅四周,可以容纳 10 名船员的舱室却没有安装空调。同时,船上还有两个按照中国传统风格建造的公共大厅,是专门为一日游的旅客们准备的。
* |: j& ^! ?- y- x/ k
帆装和帆
7 }& |4 I9 s! }
帆装采用传统的中国帆船帆装样式,设计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并没有通过计算船体长度等数据来安排帆的分配。在整个风帆上有许多明显的凹凸。
5 }8 X, f" N6 G
这些帆是由舟山一位老风帆工匠和他的妻子按照桅杆规格、斜桁板材、竹制支撑框架的规格缝制而成。织帆所使用的材料是很细的褐色人造材料。这些帆均由手工缝制,是通过帆桁收缩展开。帆衣的骨架呈纵向经线互相缝合在一起。帆衣顺着竹制支撑框架的方向形成网面,绳索交叉穿行其中。这些绳索通过竹制支撑框架与帆衣间接相连。从最顶部到最底端斜桁与帆衣形成针脚,其他一些缆绳和这些针脚系在一起与竹制支撑框架形成大约 90 度角。 这些缆绳系统与带有凹凸形态的传统风帆即使在逆风行驶过程中也能够相当灵活的配合。西方航海者可能很难理解这种不均匀变化的风帆结构:风尽可能的被留在了风帆当中,而不是很快地使之流出,这可是与空气动力学原理相抵触的。
板材仅延伸到竹制支撑架的末端。风、竹制支撑架、桅杆、板材和帆的绳索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果,在形态上,这与西式斜桁或支撑帆是明显不同的。不同角度风况下主帆呈各种角度。当风吹入得比较急时,主帆的前幅部分很容易飘动起来,从侧面看达到了最深点。船帆与机翼一样有稳定性的功能。但它不用展开全帆,而是通过风帆中相对较小的凹凸部分来维持船的稳定。主帆的面积是 228 平方米,5~6 个人就可以在绞盘的帮助下将其升起。这个安装在主桅前面的中甲板上的绞盘也用于锚的升降。主帆拥有九根支撑梁。板材与支撑梁的一端相连,下部的四根支撑梁与上部的五根构成一部分,最后通过板材结合成一体。前帆有 75 平方米,后帆则是 25 平方米。船艏斜桅帆则安装在主桅和前桅之间。
$ q5 K6 M& G0 T, W5 r$ j, T
风帆的操作) M* p1 T0 Q. b" \4 h4 |6 Q
2003 年 8 月 1 日进行了海试,在 4 级海况的平静水面,帆船在相对风速与龙骨呈 90 度角的情况下达到了最大航速 9 节,侧风 (与龙骨呈120~140 度角)的情况下达到了 7 节航速,顺风时达到 3~4 节,逆风(相对风呈 40~50 度角)时达到4~5 节。在之前一次的海试时,帆船曾在 2 级微风(侧风)下达到 3~4 节的航速。在逆风航行的情况下,引擎就担负起了提供动力的重任,这时帆船可以在呈 30~35 度角的相对风速下达到 7 节航速。(这些都是根据 GPS 数据保守估计,并不是来自海试期间安装的测速仪。)同时,转向也只需转动船舵即可,十分容易。这类帆船还以其收帆简便出名,仅通过斜桁支撑就可以将帆降下。此外,虽然船舵很沉,但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就可以灵活操纵。不过在靠港或制动时两到三个人倒是必要的。最令人惊讶的是,在逆风航行时偏航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带有这样船帆的船不能像现代百慕大帆船那样在高速逆风下航行。不过比起那些在波罗的海航行的传统斜桁帆船来说,却要好得多。在大海上,朱家尖号这样的帆在对抗逆风、波浪甚至是潮流的时候是无用的。但在逆风航行时,巨大的主帆却可以产生强大的拉力。建造者也会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改进风帆的设置(参看在海试时主帆系统的图片)。在顺风航行时,那些绳索并不会阻碍斜桁支撑和竹制支撑架的移动,必要时,帆可以与龙骨拉扯呈 90 度角。这样就不会给舵造成过大的压力。+ \3 q, }6 z. b4 w; c
. N# ?- a$ c6 C o3 L# O V
/ r! I0 }6 {4 n
选自《“鲨绫”、“牵缯”与“绿眉毛”———闽浙传统帆船形态及其重建》 作者:(德)托马斯·霍普(ThomasHoppe) 翻译:张敏(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蔡师傅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