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桅杆桅索 木帆船竖立于船上用于挂帆驶风的粗木杆称之为桅杆,关于“桅”的相关知识

2014-3-29 07:40 · 配件改装
来自: 北京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13-8-29 20:28 编辑

1.png

桅,又称桅杆。木帆船竖立于船上用于挂帆驶风的粗木杆。   

用顺直的圆杉木制成。因杉木质轻而富有弹性,抗折强度较好,也较耐腐蚀。桅木长度不足或因故折断时,允许纵向搭接,用两三道铁箍紧固,但应尽可能选用不须搭接的长材。   

桅下部两侧须削成平面以靠贴桅夹,根端做成棒状以插入桅舱的桅底座,顶部开风门或装带环的铁箍以系吊挂帆的滑车装置。     

古代海船桅也有用数根圆木绑扎而成的,明代陈侃《使琉球录》有“桅木以五小木攒之,束以铁环”的记述。我国有关桅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刘熙所著《释名》一书。     

每艘船配备桅数,主要根据船的大小、航区不同而有差别。桅是用于挂帆驶风的,桅太长了,就会影响船的稳性,因而一根桅的最大载帆面积有一定的限度,当船的排水量较大时,只有增加桅数,从而增加载帆总面积以获得必要的驶风推力。当然,桅数也受到船体水平面积的限制,不可能任意增加,因而较大的木帆船往往配置不用桅的辅帆以达到尽可能增加帆总面积的目的。     

三国时代已有七桅大海船,明代远洋海船有多至九桅以上的。现代的木帆船一般从单桅到三桅,沿海木帆船现在只航行近海,最多配备五根桅。但江苏、浙江间的太湖中尚有用于捕鱼的七桅木帆船。

主桅、头桅、尾桅、提头桅和插艄桅

主桅     

又称大桅。双桅和多桅木帆船中尺度最大和起主要作用的一根桅。     

一般都设置在船长从后至前的十分之六处的纵中线上,船体“四六分舱”就是依主桅位置而定的。也有的设置在船长从后至前的十分之七处,有的单桅船的桅位置甚至还超过十分之七处。

头桅   

  双桅和多桅木帆船设置在首甲板中间的一根尺度比主桅小的桅。     

头桅在主桅前面,与主桅的最小距离,以挂帆驶风时互不干扰为度。

尾桅     

多桅木帆船设置在尾部纵中线或偏侧的一根桅。尺度小于头桅。

提头桅     

五桅木帆船设置在头桅前方舷侧的一根小辅桅。     

桅根插入舷边的固定构件内。作用是挂帆配合头帆受风。

插艄桅     

五桅木帆船设置在尾桅后方舷侧的一根小辅桅。     

桅根插入舷边的固定构件内。作用是挂帆配合尾帆受风。插艄桅与提头桅必须分别设在左、右两舷,以保持船驶风时船体平衡,并利于发挥舵效。

贯孔桅     

没有桅夹装置的桅。     

下部为方形剖面,根端做成方禅,在面梁处并有横向穿孔。竖桅时,将桅根穿过桅面梁的中心方孔或带门的凹口,插置到桅底座榫槽内,并在穿孔处用横销与桅面梁固定。眠桅时,拔去横销,将桅从面梁孔抽出。贯孔桅尺度不宜过大,只适用于较小的船。有的船头桅、尾桅也是贯孔桅。

两节桅     

由桅根和桅身两节组成的桅。     

桅根固定于桅底座,上抵桅面梁凹口,端面有榫槽。桅身下部有一横向穿孔,底端傲成方榫。竖桅时,将桅身插入桅夹,使其底端方榫与桅根榫槽吻合,再在桅鼻处插门和穿孔插销,并加桅撑杆,桅身即被固定。眠桅时,拔去横销,以桅门为支点。两节桅抗风强度较差,采用较少。

桅尺度与桅倾角

桅尺度     

木帆船桅的长度和直径。     

由于桅长决定着帆高,而帆高又必须使较大的帆面积和较低的风压中心这对矛盾处理得当,因此选用桅材主要着眼于长度,但同时也应尽可能使直径大些,以提高抗折强度。     

我国木帆船桅的长度,主桅通常与船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头桅、尾桅依次小于主桅。清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记“桅之长少于舟之长五十分之一”,宋代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大墙高十丈,头墙高八丈”,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则称“头桅尺寸不及中桅之半”,都是指当时某种船的桅长,现代木帆船的桅长也与此数近似。     

主桅长度一般为船长的0.8至等于船长,头桅长度为主桅的0.6-0.8不等,尾桅长度为主桅的0.5左右,其他小辅桅的长度又在各桅之下。

桅倾角     

木帆船的桅竖起后,与船体基平面垂直线的夹角。     

主桅通常略后倾,倾角一般在30以内。作用是驶偏风和打俄时,利于主帆受风和转脚,同时便于升帆、落帆。尾桅都是后倾,倾角与主桅基本一致。头桅由于距主桅较近,为利于主帆、头帆配合受风而不致互相干扰,并使首甲板有适当的空间供操作,因而一般都前倾较大,倾角为10-30度不等。

桅撑、桅栏、拉桅、座板、索爬桅

桅撑     

主桅前边的斜向支杆。下端顶在首面梁或绞盘根部,上端以大于45度的后倾角支撑在桅杆下部近桅夹处,用以加强主桅在升帆后抵抗顺风压力的强度。有的船用数根铁丝从桅杆下部分别斜牵于两舷适当位置,作用与桅撑基本相同。

桅栏     

紧靠主桅前边横向搁在甲板上用铁丝与桅面梁扎牢的一根圆木。两端略伸出舷外,是长江上游某些木帆船的一种装置。除加固桅杆外,拉纤时纤绳从桅栏中央牵出,连接引纤绳后再引至岸上,因而桅栏也承受拉纤的拉力。桅栏两端还设有套环和短桩,供摇橹时套连橹担用。

拉桅索     

竖桅、眠桅用的引索。一端系结在桅顶上。

爬桅座板     

供坐人拉上桅顶用的椭圆形木板。长约80厘米,两端有安全桩,中间开有套系拉索的小孔。

人字桅与双脚索帆

人字桅     

南方某些支流木帆船的一种独特的挂帆装置。     

与双脚索帆配套。用两根杉圆木,上端以20度左右角相交,并接一根笋状短圆木成为桅顶尖,开横孔穿以硬木栓或铁螺栓,从交点处连成一体。笋状木下端开纵向风门,内装滑车以通过拉帆索。两桅木张开成人字形,中间设两三道横档木,根部骑置于船长从后至前的3/4处的桅面梁两舷,用铁丝穿过桅根的开孔扎结固定。     

人字桅竖起时,保持适当的前倾角,前用一根后用两根篾缆从桅上端交点分别斜牵到船的首、尾处扎牢,以固定桅身,张帆驶风时能承受风压力。人字桅可用较小的木料,但只能挂横帆驶顺风和斜顺风,因而只适用于特定的内河航道。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人字桅的木帆船,过桥时,桅可以放倒,说明古已有之。

双脚索帆   

与人字桅配套的一种帆装置。帆面呈方形,有顶析、边筋和帆竹,左右还有两道纵筋,系结在每道帆竹上,使帆面不致绷得过紧。这种帆的最大特点是两边都有帆脚索,驶顺风时,两边帆脚索都收紧,帆面处于人字桅正中,与风向和航向垂直;驶斜顺风时,则上风舷的帆脚索放松,使帆面与风向保持适当的夹角,并拉定帆绳,使帆稍移向上风舷。
2.png

自由的浪花 来自: 黑龙江齐齐哈尔
这是中式的
2013-12-9 13:29
1958 来自: 上海杨浦区
讲的很好,受教了。
2014-3-29 07:40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13-8-29 20:28 编辑

1.png

桅,又称桅杆。木帆船竖立于船上用于挂帆驶风的粗木杆。   

用顺直的圆杉木制成。因杉木质轻而富有弹性,抗折强度较好,也较耐腐蚀。桅木长度不足或因故折断时,允许纵向搭接,用两三道铁箍紧固,但应尽可能选用不须搭接的长材。   

桅下部两侧须削成平面以靠贴桅夹,根端做成棒状以插入桅舱的桅底座,顶部开风门或装带环的铁箍以系吊挂帆的滑车装置。     

古代海船桅也有用数根圆木绑扎而成的,明代陈侃《使琉球录》有“桅木以五小木攒之,束以铁环”的记述。我国有关桅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刘熙所著《释名》一书。     

每艘船配备桅数,主要根据船的大小、航区不同而有差别。桅是用于挂帆驶风的,桅太长了,就会影响船的稳性,因而一根桅的最大载帆面积有一定的限度,当船的排水量较大时,只有增加桅数,从而增加载帆总面积以获得必要的驶风推力。当然,桅数也受到船体水平面积的限制,不可能任意增加,因而较大的木帆船往往配置不用桅的辅帆以达到尽可能增加帆总面积的目的。     

三国时代已有七桅大海船,明代远洋海船有多至九桅以上的。现代的木帆船一般从单桅到三桅,沿海木帆船现在只航行近海,最多配备五根桅。但江苏、浙江间的太湖中尚有用于捕鱼的七桅木帆船。

主桅、头桅、尾桅、提头桅和插艄桅

主桅     

又称大桅。双桅和多桅木帆船中尺度最大和起主要作用的一根桅。     

一般都设置在船长从后至前的十分之六处的纵中线上,船体“四六分舱”就是依主桅位置而定的。也有的设置在船长从后至前的十分之七处,有的单桅船的桅位置甚至还超过十分之七处。

头桅   

  双桅和多桅木帆船设置在首甲板中间的一根尺度比主桅小的桅。     

头桅在主桅前面,与主桅的最小距离,以挂帆驶风时互不干扰为度。

尾桅     

多桅木帆船设置在尾部纵中线或偏侧的一根桅。尺度小于头桅。

提头桅     

五桅木帆船设置在头桅前方舷侧的一根小辅桅。     

桅根插入舷边的固定构件内。作用是挂帆配合头帆受风。

插艄桅     

五桅木帆船设置在尾桅后方舷侧的一根小辅桅。     

桅根插入舷边的固定构件内。作用是挂帆配合尾帆受风。插艄桅与提头桅必须分别设在左、右两舷,以保持船驶风时船体平衡,并利于发挥舵效。

贯孔桅     

没有桅夹装置的桅。     

下部为方形剖面,根端做成方禅,在面梁处并有横向穿孔。竖桅时,将桅根穿过桅面梁的中心方孔或带门的凹口,插置到桅底座榫槽内,并在穿孔处用横销与桅面梁固定。眠桅时,拔去横销,将桅从面梁孔抽出。贯孔桅尺度不宜过大,只适用于较小的船。有的船头桅、尾桅也是贯孔桅。

两节桅     

由桅根和桅身两节组成的桅。     

桅根固定于桅底座,上抵桅面梁凹口,端面有榫槽。桅身下部有一横向穿孔,底端傲成方榫。竖桅时,将桅身插入桅夹,使其底端方榫与桅根榫槽吻合,再在桅鼻处插门和穿孔插销,并加桅撑杆,桅身即被固定。眠桅时,拔去横销,以桅门为支点。两节桅抗风强度较差,采用较少。

桅尺度与桅倾角

桅尺度     

木帆船桅的长度和直径。     

由于桅长决定着帆高,而帆高又必须使较大的帆面积和较低的风压中心这对矛盾处理得当,因此选用桅材主要着眼于长度,但同时也应尽可能使直径大些,以提高抗折强度。     

我国木帆船桅的长度,主桅通常与船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头桅、尾桅依次小于主桅。清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记“桅之长少于舟之长五十分之一”,宋代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大墙高十丈,头墙高八丈”,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则称“头桅尺寸不及中桅之半”,都是指当时某种船的桅长,现代木帆船的桅长也与此数近似。     

主桅长度一般为船长的0.8至等于船长,头桅长度为主桅的0.6-0.8不等,尾桅长度为主桅的0.5左右,其他小辅桅的长度又在各桅之下。

桅倾角     

木帆船的桅竖起后,与船体基平面垂直线的夹角。     

主桅通常略后倾,倾角一般在30以内。作用是驶偏风和打俄时,利于主帆受风和转脚,同时便于升帆、落帆。尾桅都是后倾,倾角与主桅基本一致。头桅由于距主桅较近,为利于主帆、头帆配合受风而不致互相干扰,并使首甲板有适当的空间供操作,因而一般都前倾较大,倾角为10-30度不等。

桅撑、桅栏、拉桅、座板、索爬桅

桅撑     

主桅前边的斜向支杆。下端顶在首面梁或绞盘根部,上端以大于45度的后倾角支撑在桅杆下部近桅夹处,用以加强主桅在升帆后抵抗顺风压力的强度。有的船用数根铁丝从桅杆下部分别斜牵于两舷适当位置,作用与桅撑基本相同。

桅栏     

紧靠主桅前边横向搁在甲板上用铁丝与桅面梁扎牢的一根圆木。两端略伸出舷外,是长江上游某些木帆船的一种装置。除加固桅杆外,拉纤时纤绳从桅栏中央牵出,连接引纤绳后再引至岸上,因而桅栏也承受拉纤的拉力。桅栏两端还设有套环和短桩,供摇橹时套连橹担用。

拉桅索     

竖桅、眠桅用的引索。一端系结在桅顶上。

爬桅座板     

供坐人拉上桅顶用的椭圆形木板。长约80厘米,两端有安全桩,中间开有套系拉索的小孔。

人字桅与双脚索帆

人字桅     

南方某些支流木帆船的一种独特的挂帆装置。     

与双脚索帆配套。用两根杉圆木,上端以20度左右角相交,并接一根笋状短圆木成为桅顶尖,开横孔穿以硬木栓或铁螺栓,从交点处连成一体。笋状木下端开纵向风门,内装滑车以通过拉帆索。两桅木张开成人字形,中间设两三道横档木,根部骑置于船长从后至前的3/4处的桅面梁两舷,用铁丝穿过桅根的开孔扎结固定。     

人字桅竖起时,保持适当的前倾角,前用一根后用两根篾缆从桅上端交点分别斜牵到船的首、尾处扎牢,以固定桅身,张帆驶风时能承受风压力。人字桅可用较小的木料,但只能挂横帆驶顺风和斜顺风,因而只适用于特定的内河航道。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人字桅的木帆船,过桥时,桅可以放倒,说明古已有之。

双脚索帆   

与人字桅配套的一种帆装置。帆面呈方形,有顶析、边筋和帆竹,左右还有两道纵筋,系结在每道帆竹上,使帆面不致绷得过紧。这种帆的最大特点是两边都有帆脚索,驶顺风时,两边帆脚索都收紧,帆面处于人字桅正中,与风向和航向垂直;驶斜顺风时,则上风舷的帆脚索放松,使帆面与风向保持适当的夹角,并拉定帆绳,使帆稍移向上风舷。
2.png

这是中式的
2013-12-9 13:29
讲的很好,受教了。
2014-3-29 07: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3
2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