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13-8-2 14:22 编辑
8月2日上午8点,亚青火炬“蓝金陵”在南京进行实体传递。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采用“水陆两栖”的方式,串起山水城林等美景。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在玄武湖上进行的水路传递:将由两艘龙舟负责运送火炬手,另外还有17艘帆船护航,火炬运送前后,护航的小学生们还将展示精彩的帆船表演。 今天上午7:00至10:30,亚青会火炬传递活动在玄武湖、明城墙等地区进行。火炬传递期间,部分道路会限行。 从今天上午8:00开始,火炬传递的第一条“山水城林绿都线”拉开帷幕。起跑仪式从南京市水上运动学校开始,火炬通过玄武湖水上传递到达大肚花架码头,交通工具是龙舟。这次划龙舟的是在南京大小龙舟赛中多次获得冠军的“南京港华龙舟队”。 这支龙舟队,共有26名正式队员,还有4名“不在编”的女队员,最大的54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此次火炬传递,两位火炬手并肩跑,所以,水路部分也由两位火炬手完成,就需要两艘龙舟。龙舟主体颜色为红黄相间,每艘龙舟配备16名队员,为了凑足32名队员,龙舟队不仅让“非在编”的4名女队员加入,还从往届的老队员里挑选了两名,参加火炬运送。 不能划太快,500米路程6分钟。6分钟之内,划行500米,这对龙舟队的队员们来说,是小菜一碟。在平时的比赛中,要达到每分钟100多桨才行。而这次的火炬运送任务,时间很宽裕,每分钟的桨数也被控制在58桨左右。“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火炬手站不稳,而且迎面吹来的风和桨溅起的水花,都可能让火炬熄灭。”队长荣保说。 龙舟的速度由谁来控制?荣保说,主要还是靠鼓手。一般的龙舟队中,有鼓手1名、舵手1名、桨手数名。鼓手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鼓点的节奏,来控制龙舟的速度和节奏。“鼓手和领桨手的沟通,是影响速度的关键因素。”听到鼓声,按照鼓声的节奏来划桨,这也得靠训练培养出的默契。舵手则要有很好的方向感,“这次运送都是直道,没有拐弯的问题。” 传递点火,一个在岸上一个在船上。运送火炬的1号龙舟上,除了龙舟队员,会有1名火炬手、2名火炬护卫队员、2名火种护卫队员,2号龙舟只有1名火炬手和2名火炬护卫队员。 龙舟运送的是第二棒火炬手,第一棒火炬手将站在码头上,第二棒火炬手站在船头,进行火炬点火。 荣保说,为了火炬传递直播拍摄的方便,两艘龙舟不能齐头并进,而是要拉开一小段距离。火炬手要一直举着火炬,站在船头。为了让火炬手站得更稳,他们站立的位置后方有一个承托物,类似于椅子的靠背,火炬手只要将背部倚靠在上面就行了。火炬传递8点18分才开始,水上传递也只有短短6分钟时间,但队员们清晨4点多就得起床,赶到会场做准备。早上在水上运动学校吃运动员餐,划船是力气活儿,大家肯定会吃饱的。 从7月中旬接到火炬运送任务后,7月17日,龙舟队的队员们进行了第一次训练,7月31日,他们又进行了一次排练,其间他们共训练了6次。今天,他们终于要正式登场了。 老队员詹军今年45岁,听说要运送亚青火炬,他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上大二的儿子也很喜欢运动,他还给老爸加油打气。 作为4名女队员之一的姚红艺,一直是龙舟队的后勤保障人员,今年47岁的她对于能参加这次亚青火炬运送,也非常兴奋,“听说有直播,晚上新闻也会播,我儿子说会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我呢。” 火炬水路传递中的另一个看点,就是护航的帆船,在帆船上“挑大梁”的都是小学生。14艘小帆船和3艘大帆船,都来自南京“风之曲”帆船俱乐部。小帆船上,每艘上1个人;而大帆船上,除了一个教练外,还有三四个孩子。 俱乐部的庄老师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护航的小学生,年龄在7岁~15岁之间,力小、游府西街小学、仙林外校都有学生参与。这些孩子学习帆船,时间最短的也有大半年,一放暑假,他们就开始训练了。 “玄武湖的风比较乱,没法定位,具体往哪个方向刮,只能让孩子们大致往哪个方向。护航结束后,还有帆船表演,孩子们得完成换帆的任务。”庄老师说,把龙舟护送到对岸之后,帆船就会返航。 俱乐部给每个孩子都配备了对讲机。孩子们通过对讲机,听到教练的指令,就能作出判断。为了防暑降温,每条帆船上还配备了冰冻矿泉水。“完全冻成冰块,既能降温,等到晒化之后,还能喝。”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训练艇跟随着孩子们,教练随时观察他们的情况,“防止有孩子中暑”。庄老师说,还有10艘训练艇随时待命,救护车和医生也在水上运动学校里做好应急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