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行业资讯 高额渔船燃油补贴的困惑

2013-7-21 20:56 · 行业新闻
来自: 中国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江西日报(南昌) 
渔船燃油补贴惠及全省数十万的渔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燃油价格大幅上涨给广大渔民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然而记者日前随省人大环保赣江行检查采访组在鄱阳、余干等地调查采访发现,补贴增加,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捕鱼行业,对当地渔业生态资源构成威胁;而由于补贴按捕捞证发放,“一证难求”的现象在当地也普遍存在。

鄱阳县管驿前村是一个传统渔村,村民都没有耕地,世代都以打鱼为生。村民郑长华从小打鱼,以前办理了捕捞证,后来外出做生意就没有打鱼了,也没有换领捕捞证。但从几年前开始,按捕捞证发放渔船补贴标准从几百元、几千元增至现在的1万多元。“现在真的很后悔没有换领捕捞证。”郑长华说,由于生意难做,国家对打渔又有高额燃油补贴,所以回来重操旧业。

鄱阳县渔政局副局长张少军告诉记者,过去已经转产出去的不少渔民重返鄱阳湖重操旧业,造成捕捞强度不仅减不下来,而且要求申请捕捞许可证的人越来越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稍有不慎还容易影响社会稳定。

而在燃油补贴时,由于实行按证补贴,同为渔民,却不一定能一同享受国家燃油补贴政策。

张冬亮是管驿前村的一名渔民,由于没有耕地,祖辈都在鄱阳湖打鱼为生。几年前开始,鄱阳湖渔业资源锐减,张冬亮每天能打到的鱼越来越少,“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已成为常态。

“本以为燃油补贴可以缓解生活压力,但由于没有办捕捞证,却只能羡慕别人获得补贴。”张冬亮觉得很无奈,也很不理解。

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很多渔民由于当时不愿缴纳几百元的税费,就没有办理或换领捕捞证。

“2004年,捕捞证按惯例5年一换,当时几乎没人报名申请。考虑要保持捕鱼传统,我们村几乎是强行拉着村民申请办理了捕捞证。”余干县康山乡团结村村主任袁树斌告诉记者,当时经村委会集体讨论后,决定由村委会出钱,以一些村民的名义办理了69本捕捞证。

袁树斌介绍,这69本捕捞证去年获得了近百万元的燃油补贴。经过几番激烈的争论,最后村民均分了这笔补贴,这其中也有一些非渔民。

当地许多渔民纷纷向记者反映:有证渔民即使年龄大了,不适合下湖作业了,将渔船租给他人从事渔业生产,自己可以继续享受燃油补贴。在国家严格控制新增渔船的背景下,大多数新生代渔民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从事渔业生产,无法享受国家燃油补贴政策。

“渔船燃油补贴本身是件大好事,但按捕捞证发放补贴却值得商榷。”余干县县长胡伟告诉记者,因为捕捞证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不仅捕捞证难办,而且连燃油补贴都难发。

“余干县一年能获得3000多万元的渔船燃油补贴。”胡伟说,如何把这笔钱真正发放到渔民手中,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很难发放下去。

那么,捕捞证究竟该发给谁,燃油补贴又该补给谁?

“捕捞证应该发给真正的渔民,燃油补贴也应该补给真正的渔民。”胡伟认为,按照余干、鄱阳等地的实际情况,按证补贴并不能补贴到真正的渔民,有悖于政策的初衷。

“我们村有证的只有43户,真正的渔民却有250多户,这对我们村来说真的是太少了。” 管驿前村村主任邱文锋告诉记者,现在申请办证的人越来越多,作为村主任,要一碗水端平真的好难。

由于界定渔民的身份的工作很难,让当地渔政倍感压力。鄱阳县渔政局已经暂停捕捞证办理了。而在余干县,渔船燃油补贴已经暂停发放。

作者:龚波华 陈真真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江西日报(南昌) 
渔船燃油补贴惠及全省数十万的渔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燃油价格大幅上涨给广大渔民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然而记者日前随省人大环保赣江行检查采访组在鄱阳、余干等地调查采访发现,补贴增加,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捕鱼行业,对当地渔业生态资源构成威胁;而由于补贴按捕捞证发放,“一证难求”的现象在当地也普遍存在。

鄱阳县管驿前村是一个传统渔村,村民都没有耕地,世代都以打鱼为生。村民郑长华从小打鱼,以前办理了捕捞证,后来外出做生意就没有打鱼了,也没有换领捕捞证。但从几年前开始,按捕捞证发放渔船补贴标准从几百元、几千元增至现在的1万多元。“现在真的很后悔没有换领捕捞证。”郑长华说,由于生意难做,国家对打渔又有高额燃油补贴,所以回来重操旧业。

鄱阳县渔政局副局长张少军告诉记者,过去已经转产出去的不少渔民重返鄱阳湖重操旧业,造成捕捞强度不仅减不下来,而且要求申请捕捞许可证的人越来越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稍有不慎还容易影响社会稳定。

而在燃油补贴时,由于实行按证补贴,同为渔民,却不一定能一同享受国家燃油补贴政策。

张冬亮是管驿前村的一名渔民,由于没有耕地,祖辈都在鄱阳湖打鱼为生。几年前开始,鄱阳湖渔业资源锐减,张冬亮每天能打到的鱼越来越少,“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已成为常态。

“本以为燃油补贴可以缓解生活压力,但由于没有办捕捞证,却只能羡慕别人获得补贴。”张冬亮觉得很无奈,也很不理解。

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很多渔民由于当时不愿缴纳几百元的税费,就没有办理或换领捕捞证。

“2004年,捕捞证按惯例5年一换,当时几乎没人报名申请。考虑要保持捕鱼传统,我们村几乎是强行拉着村民申请办理了捕捞证。”余干县康山乡团结村村主任袁树斌告诉记者,当时经村委会集体讨论后,决定由村委会出钱,以一些村民的名义办理了69本捕捞证。

袁树斌介绍,这69本捕捞证去年获得了近百万元的燃油补贴。经过几番激烈的争论,最后村民均分了这笔补贴,这其中也有一些非渔民。

当地许多渔民纷纷向记者反映:有证渔民即使年龄大了,不适合下湖作业了,将渔船租给他人从事渔业生产,自己可以继续享受燃油补贴。在国家严格控制新增渔船的背景下,大多数新生代渔民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从事渔业生产,无法享受国家燃油补贴政策。

“渔船燃油补贴本身是件大好事,但按捕捞证发放补贴却值得商榷。”余干县县长胡伟告诉记者,因为捕捞证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不仅捕捞证难办,而且连燃油补贴都难发。

“余干县一年能获得3000多万元的渔船燃油补贴。”胡伟说,如何把这笔钱真正发放到渔民手中,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很难发放下去。

那么,捕捞证究竟该发给谁,燃油补贴又该补给谁?

“捕捞证应该发给真正的渔民,燃油补贴也应该补给真正的渔民。”胡伟认为,按照余干、鄱阳等地的实际情况,按证补贴并不能补贴到真正的渔民,有悖于政策的初衷。

“我们村有证的只有43户,真正的渔民却有250多户,这对我们村来说真的是太少了。” 管驿前村村主任邱文锋告诉记者,现在申请办证的人越来越多,作为村主任,要一碗水端平真的好难。

由于界定渔民的身份的工作很难,让当地渔政倍感压力。鄱阳县渔政局已经暂停捕捞证办理了。而在余干县,渔船燃油补贴已经暂停发放。

作者:龚波华 陈真真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6407积分
262帖子
1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