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柯云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八句话(图)

2013-3-3 18:07 · 大杂烩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八句话
文/柯云路

不要无意中毁灭了自己的孩子

探索教育的真理,既是为了有益于下一代,也是为了提高自己。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造就一个人或毁灭一个人,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当我们没有掌握教育的真理时,我们有可能毁灭自己,还可能毁灭我们的孩子。当我们掌握了教育的奥秘时,我们就有可能造就自己,也有可能造就我们的孩子。
当千万个家庭都在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事业操心、忧虑时,用一句俗话讲,许多的家庭教育“有病”。
最近,我在外地遇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他的孩子已经长得很高了。提起孩子,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不爱学习,学习不好。然后,又说:看你的孩子多棒,我的孩子就不行。
这位朋友家里生活水平很一般,却早早给孩子买下钢琴,但他完全有可能因为某些不得法的教育葬送了孩子的未来。以我的观察和敏感,站在一旁的孩子听到这些话非常不舒服,是强打着精神支撑自己的,还得装出对这个远方的叔叔很热情,同时在心里承受着父亲似乎是关心、其实是挫伤性的评价。
这位父亲无疑是爱孩子的,然而,在这一瞬间,他的话给了孩子一个打击。假如天天有这样的打击,我不知道哪个孩子能够承受得住。
每个成年人都需要理解和赞赏,他的工作要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赞赏,在社会上要得到朋友的理解和赞赏。这是许多家长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要远远胜过大人心目中的上级和同事。如果你的主管或领导每天都说你不行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知道你还有什么样的工作积极性。

所有的人对环境都非常敏感

有一天,我远远地看到一个母亲在阳光下很严肃地观察儿子。孩子大约有六七岁,他在试图搬运一箱雪碧。箱子很重,孩子抱不起来,就端起一头挪过去,再端起另一头挪过去。母亲一直站在一边微笑着。这个游戏进行了二十多分钟,孩子只挪动了很短一段距离。对这个孩子而言,这箱雪碧毕竟太重了一些。
我忍不住走过去问这位母亲,她站在这里做什么?她说:我要锻炼孩子,看他能不能把这箱雪碧弄回家去。我不由得感到,这实在是个很负责任的家长。对学龄前的儿童,在夏天的烈日下给他这样一个科目训练,一般家长是意识不到的。那个小孩恐怕不是第一次进行类似的训练,一直很努力地“工作”着:折腾来折腾去,横着挪,竖着推。
我在一旁夸奖孩子,家长说:还不行。这位家长锻炼孩子的意识值得称道,我准备配合她一下。我说:你的孩子真了不起,一般的小孩根本就不敢做这样的事。你看他搬得多起劲呀!他做得这么认真,以后肯定特棒!
在这里,我把我的方法和她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给了孩子更好的感觉,孩子果然更卖劲了。我对他母亲说:说不定孩子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孩子折腾了一阵,忽然发现路边有两根树枝,他灵机一动,把树枝铺在地上,再把那箱雪碧挪到树枝上拖着走,果然比刚才快多了。我进一步夸奖他:这个孩子真棒!
我想,这位母亲的做法和我稍微加进来的一点做法就是一个完整的做法。母亲已经做得很不错,敢于严格训练孩子,这时再加上一点鼓励和欣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就有了创造性。而对于孩子的创造性,又要给予更加充分的鼓励和赞赏。
那么,这个小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这个操作呢?在母亲的关注下,还有一个陌生叔叔的关注。他是在一个环境中进行自我训练。要知道,所有的人对环境都非常敏感。

小孩的自尊心与大人一样不可伤害

又一天,我看到一位母亲领着五六岁的儿子踢球。另一位母亲领着三四岁的女儿站在一边看男孩踢球。为了使女儿得到锻炼,母亲就鼓励她:你去和哥哥一块踢。女孩有点犹豫,想去,又不敢去。这时男孩说了一句:我不愿意和她踢。
一瞬间,我观察到小女孩脸上是特别沮丧的表情。妈妈再鼓励她时,她抱着妈妈的腿,怎么也不肯过去。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个打击是相当大的,这和大人遇到打击时差不多,但是家长们一般不会注意。举个例子,在舞场上一个人邀请另一个人跳舞,对方说:我不愿意跟你跳。他绝对特别沮丧。小孩和大人的心理是一模一样的,小女孩心里特别难受,那一瞬间她自卑,自惭形秽,缩在母亲背后。
我当时就在旁边配合她的母亲,我说:你上去跟哥哥踢,没关系,哥哥会跟你踢的。我又对男孩说:你多棒啊,你教妹妹踢几下。你踢得真棒。对,你往妹妹那儿踢。
球就滚到了小女孩脚下,小女孩不敢踢,她妈妈就鼓励她。她轻轻踢了一脚,那一脚没踢多远,她妈妈说:你平常踢得挺好的,怎么这一脚踢得这么没劲呀?我说:这一脚踢得挺棒的!这时,要赶紧鼓励。
踢了两个回合以后,小男孩接受了小女孩。小女孩很快兴奋起来,跑前跑后,高声地尖叫,显得又活泼又大方。
这件小事说明什么?说明小孩的自尊心与大人一样不可伤害,与大人一样敏感,与大人一样宝贵。小孩只是在能力上、知识上和大人有差别。就其自尊心而言,与大人没有差别。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那么,家长们如果想使孩子进步,只要有决心,掌握一点正确的方法,是件不难的事情。而这种方法、那种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了解人,了解家长自己,了解孩子。这种了解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陈词滥调的了解,天天有人在说,要了解人,要了解孩子,其实满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了解。
家长们要使孩子发生变化,就一定要取消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包办式等各种错误的家教模式及嘴脸。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许多学者认为这句话是世界第一金科玉律。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这样一个规范: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这个原则当然应该包括自己的孩子。反过来。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也应该给予孩子。
举一件小事,家长们都能有所体会。你做了饭,你的家人不欣赏,没有好评价,还有很多埋怨和唠叨,你做饭还有好感觉吗?如果不仅在饭桌上,甚至你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监督,发号施令,唯恐你做得不好,你还有什么好感觉?你没有好感觉了,没有积极性了。
你买了几本书送给孩子,推荐他读一读。过了几天,你很关心他读书以后的感想。一方面,你是关心孩子知识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也很希望你买的书孩子能够喜欢。如果你推荐给孩子的书他很长时间都不读,家长也会觉得没有意思的。如果他读了,对这几本书很欣赏,你会很高兴。这里不仅有你对孩子的关心,而且有你对自己劳动得到评价的期待。大人都很在意这一点,更何况孩子?
那么,家长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孩子的心理呢?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也期待正确的评价呢?
如果家长为孩子买了一件礼物,发现孩子一点也不爱惜,你会是什么感觉?同样,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却没有得到正确评价,孩子心理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许多作家都关心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受到的评价,你对一个作家说,你哪部作品我看过,印象特别深,你和这个作家一下子就容易贴近。为什么?作家希望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被人理解。一个做手拉面的师傅工作的时候,有人围观,他绝对不会反感,绝对不认为你在干扰他的工作,他反而将手中的面抖得特别来劲。往往当围观的人散去以后,拉面的师傅脸上还会有些失落。为什么?他在表演他的技术,表演他的劳动。
小孩更是这样。
我曾经观看过一个小孩和他爸爸打羽毛球,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是技术不错,经常能够接住爸爸打过来的球。我看了一会儿,对他爸爸说:你的孩子挺棒的,总能接住你打的球。孩子来劲了,前前后后跑得更欢。及至我走的时候,他眼巴巴地看着我,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观战”。当时我真有些不忍心从他的世界中撤退。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技术和能力得到别人的评价是多么重要。
家长们要不断地体察自己的成长经历,要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最容易受到鼓励的事情、最渴望得到的东西给予孩子,自己最不愿意、最不喜欢的事情一定不要给予孩子。
你在工作中反感别人一天到晚对你唠叨,你就不要唠叨孩子。你不愿意一天到晚面对一张训斥的面孔,你就不要训斥孩子。要将心比心,进入孩子的思维。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善于进入孩子的思维,把孩子培养成为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三个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性。
我曾经看过一个场面,一辆小公共汽车,一大群人在奋力地推它。我问:这辆车坏了?他们说:不是,司机不在,放在这里堵路,给它挪个地方。我想,如果司机在,给车挪个地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车有马达,油箱里有油,一发动就跑起来了。硬推,或者着急了打砸一顿,无疑是很愚蠢的办法。
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希望孩子成功,千万不要做不会开车的人,去推,去打,去骂,而要去发动。发动什么?要发动这个汽车本身的马达,要发动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
孩子学习的动力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三个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家长们打破迷信,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大知识分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绝对不是这样。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很低。
那么,成功的家庭教育到底在于哪些因素?
一位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曾经讲过:父母从小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现在,很多家长拚命在管,可是孩子还成长不好。那么,那个所谓“不管”的父母给了孩子什么?
他们给了孩子几样东西:一个是向上的积极性,一个是学习的兴趣,一个是自信心。这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要使孩子发生变化,主要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起码要把挫伤积极性的做法收起来。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功,就千万不要做那个推着车往前走的人,更不要着急了把车打砸一顿,要做善于把汽车发动起来的人。如何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调动起来,是家长最主要的智慧。
大人都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为什么喜欢干,努力干?或者觉得它很重要,或许对它有兴趣,或者还有很高的自信心。所以,家长主要的工作是调动孩子的三个积极性。
凡是孩子智力或心理素质方面发育不好的,大多是因为家长或学校对孩子有挫伤。一面在挫伤,一面要求着孩子成长为理想的人才,怎么可能做到呢?
作为家长,如果你在一天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得孩子这三方面的积极性有一点发展,你在这一天就是个很好的家长,就完成了很好的家教。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们在“未来强者夏令营”中并没有讲数学课或外语课,我们做了什么呢?是对孩子全面积极性的调动,包括自信心的调动,创造性的调动。很多孩子经过训练以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要让孩子自己走上人生的讲台,建立自信──向上,积极,敢干,肯干,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仅仅七天训练孩子就能发生那么大变化,如果在随后的一两年中,孩子每天都能得到这样的好影响,肯定还会发生更加巨大的变化。
关键是要把孩子的状态调动起来。大人也一样,如果你被唠叨和数落包围着,就可能什么事也干不成。

一张面孔有时候决定一切

会开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学车阶段时上路,如果教练的指示接连不断,学车的人肯定没有好状态。本来学车的人知道怎样处理一些简单的路况,可是在教练接连不断的提醒、包办、数落和鞭策中,感觉肯定特别不好。
球场比赛,教练的好坏差别是很大的。好教练都知道,过多的场外指导必然干扰运动员的状态。只有简洁的、少而精的、必不可少的指示才是运动员需要的。
一个球队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踢得一塌糊涂,一定和这个球队所处的心理环境有关系,一定与某些教练、领队的不良心理调动有关系。一个好的指导应该使运动员不仅发挥正常水平,还可以超水平发挥。
所以,我有一个比喻,我们的孩子实际上一年365天都处在竞技场上,如何使孩子进入好状态非常重要。一旦进入好状态,受益无穷。
天下的许多事物是过渡的,并不是孩子数学不好,你就总要在数学上下功夫。人的自信心是综合的,人的自卑心理也是综合的。在一个点上受到打击,在其他方面都会受到打击。在一个点上得到鼓励,在其他方面都会得到鼓励。
前面讲到的小女孩,如果那天白天没有踢成球,很可能晚上回到家里歌也唱不好,琴也练不好,字还写不好。因为她情绪不好,状态不好。一个孩子过去不敢讲话,经过训练敢于上台大声讲话了,他回去以后特别兴奋,这个兴奋马上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创造力和自信。人的潜力就是这样开发出来的。
要破坏一个孩子的状态是非常容易的,有些自以为爱孩子的家长天天都在破坏孩子的积极性。这岂不是在毁坏自己的后代吗?父母的表情对孩子的影响要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
一张面孔有时候可以决定一切。欣赏和夸奖一定要具体

一位家长刚刚参加家教培训的时候,只学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做得真好。想不到孩子居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家长水平再高一点,孩子的变化会更大。这个水平体现在欣赏和夸奖要具体,比如作文,要具体发现文章的开头好还是结尾好,或者是字写得特别好。
欣赏和夸奖是有力量的。具体的欣赏和夸奖更有力量。真诚而具体的欣赏和夸奖能调动孩子的各种积极性。
当你正确对待孩子的时候,也就正确对待了自己。当你用微笑的面孔对待孩子,用理解、欣赏的方法对待孩子,不是数落,不是训斥,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人的自我调整有两种,一种是封闭式的自我暗示。看着墙上的横幅“自信积极”、“微笑乐观”,你会受到良好的暗示,从而调整自己。然而,最好的自我调整是在行为中。你一个人的时候面带微笑,对自己有所调整,如果你对另一个人讲话时面带微笑,这个微笑就更真实。
环境的烘托特别重要。当你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时,你也调整了自己。凡是能够使孩子健康发展的态度和面貌,其实也是家长健康、发展、成功的面貌。
你发愁,对孩子不好,对自己也不好。你眉头紧皱,对孩子有压力,对自己也不好。家长在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时,重新塑造了自己。既是为孩子,也是为自己。

让孩子相信自己聪明又勇敢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越做越好做的。不要想一步登天,只要做起来,每天都会发生变化。
第一,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要从调整心态开始。家长们首先要把所有过去的不良面孔结束掉。
我们是不是让孩子感觉特别喜气,是特别有福气的家长?一定要有喜气,有福气。唠叨式、数落式要永远抛弃掉。什么叫福气?福气就是好性格。
许多家长很认真,认真可能带来微笑,也可能带来苦恼。希望你的认真带来微笑,所以,第一,数落式,训斥式,唠叨式,埋怨式,愁眉苦脸式,打骂式,陪读式,这些面孔都不要!在任何场合都不要,对自己的爱人也不要。
许多不好的面孔都是在家里摆起来的,一出门就没有了。人的很多毛病诞生在家里,因为关系密切,操心,牵挂。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一样。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当有福气的家长,也要使孩子有福气。
第二,随着表情的变化,言语也要改变。
像“我的孩子性格不好,我的孩子数学不好,我的孩子脑子慢,我的孩子不爱学习……”这种直接造成不良暗示的训斥和唠叨破坏孩子的状态。要把唠叨的语言、数落的语言都去掉。
要把这一点变为实际的感觉,不仅几天能够把孩子训练好,几天也能把家长自己训练好。要力争成为有才能的家长,不仅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还能帮助同事把他们的家庭调整好。不仅当好父母,还可以当教育家。
教育是困扰全人类的大事情。当我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会发现很多的教育都有毛病,可谓疾病丛生。
有的家长就用自己的辛苦把孩子毁灭了,把自己也毁灭了。未老先衰,辛辛苦苦,结果孩子还学习不好。孩子学习不好他就更辛苦。他每天埋怨,结果孩子学习不好。学习不好,他就更操心,更衰老,脾气更不好,更唠叨孩子,孩子就越没主动性。
所以,不良的语言要改掉。
第三,从今天开始要用适当的方法调动孩子在学习方面、成长方面的积极性。
不要着急,调动一点是一点,首先做到不损害,然后做到调动。一天一点,365天就是很大的一片。家长要做的是给这个马达点火,启动,挂挡,加油门。而不是推“车”,也不是打砸“车”,要调动孩子自己成长的积极性。
真诚而具体的欣赏夸奖很重要。从今天开始,你就要找到欣赏孩子的题目。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什么时候孩子见到你,总希望跟你讲一点他的作为,他干了什么,学了什么,希望得到你的评价,这时你给予他正确的评价,做家长的任务就完成了。
希望家长们练习这个本领,从现在做起,多小的孩子都起作用,包括不会讲话的孩子。比如胎教:我的孩子真聪明,真棒。当然有作用,要不家长受到打击和挫伤怎么会引起胎儿发育不良呢?家长的任何心态、任何心理活动都会影响到孩子,要找到对积极性的调动。
第四,总结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技术,做到一定程度,就找出规律了。
就像有一位家长开始方法不多,就是夸奖:孩子,你真棒,你真好。孩子就发生变化了。我们不仅要停留在每天夸奖孩子真棒的阶段,还要研究怎么能更好地调动孩子,要知道具体的规律。本书“下篇”介绍了二十种基本的方法,家长们还可以再发明创造。
第五,理解和欣赏要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对孩子的心理状态特别敏感,尽可能不判断错误。
慢慢来,第三点、第四点做到了,第五点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提高。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细微变化,家长都能体察到,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就能采取正确的态度。
就好像前面讲的例子,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突然躲到母亲身后了,因为小男孩不肯跟她踢球,她受到打击,很尴尬,很沮丧。大人往往忽略小孩,以为小孩没有自尊心。其实小孩不光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不比大人弱。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想办法调动一下,把打击变成对小孩的一次锻炼。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教育家。口头上讲了一大堆理论,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是纸上谈兵。
第六,你非常了解孩子,又非常善于欣赏孩子,与孩子的感情很好,然而,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这时候该怎么办?,就需要正确的教育。
挫折教育的基础在什么地方?讲鼓励、讲欣赏并不是不能批评。然而,什么人有权利批评别人呢?是在你确实发现了对方该肯定、该赞扬、该欣赏的优点之后,你就有权利批评了。一个教育家必须是这样的。
对大人都是这样。当一个人正确的地方得到肯定、得到欣赏,得到理解,他有不足之处你指出来,他才可能心服口服。比如一个人做了一顿饭,挺好,但有一道菜有点咸。如果好的没看见,不夸奖,却一味地数落:这个菜怎么这么咸,太咸了,没法吃。效果肯定不好。
换个做法,效果就可能很好。六七个菜:这个菜真好吃,那个菜真好吃,这个也不错,就是咸了点。这时候做菜的人就会说:噢,我大意了,这个菜我放了两次盐。他绝对不会说你的意见不对。
不是掩盖问题,而是真正全面地理解孩子。所以,第六点是在前五点的基础上做到的,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
会欣赏孩子就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而且有把握不伤害孩子。当你理解了孩子,对孩子的欣赏和夸奖做到非常自然周到的水平,你的批评肯定能找到自然的角度,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
第七,要把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也就是欣赏、理解、鼓励,包括必要的批评,扩展到整个生活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人。
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也是成年人相互交往中应该采用的方法,这样你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成为大家喜爱的人,成为人缘好的人,成为有福气的人。
如果一个人特别善于理解别人,欣赏别人,在琐碎具体的社会交往中总能够给予对方最需要的评价,你的朋友肯定会很多。
第八,当你做到了以上七点,当你能欢欣鼓舞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时,你会发现,你已经自然而然地调动了自己,使自己更年轻,更健康,更成功,更自在。那时,你还要比较自觉地回到塑造自己这个出发点上来。
正确的家庭教育要从家长的自我塑造开始,也以家长的自我塑造结束,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体系。

祝家长朋友们成功!

天下有很多事情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变化。当你的孩子多少年后总结自己的人生时,发现自己在某一时刻开始有了变化,是因为父母正确的家庭教育,你会多么幸福。一点点变化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反面的毁坏和正面的造就都是这样。
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小孩尤其敏感,千万不要毁坏他们。同时,就因为小孩非常敏感,所以也特别容易造就他们。
人的自信心是综合的,聪明的家长要善于把孩子各方面的自信心都调动起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漂亮,觉得自己聪明,觉得自己勇敢,觉得自己大胆,觉得自己未来前程远大。总之,要使孩子有好状态。
祝家长朋友们成功!
>>>阅读《中国孩子成功法》<<< 【柯云路教育作品】>>>阅读《好父母教出好成绩》<<<>>>阅读《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

>>>阅读《天才少年的十二把金钥匙》<<< 柯云路腾讯微博: http://t.qq.com/keyunlu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八句话
文/柯云路

不要无意中毁灭了自己的孩子

探索教育的真理,既是为了有益于下一代,也是为了提高自己。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造就一个人或毁灭一个人,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当我们没有掌握教育的真理时,我们有可能毁灭自己,还可能毁灭我们的孩子。当我们掌握了教育的奥秘时,我们就有可能造就自己,也有可能造就我们的孩子。
当千万个家庭都在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事业操心、忧虑时,用一句俗话讲,许多的家庭教育“有病”。
最近,我在外地遇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他的孩子已经长得很高了。提起孩子,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不爱学习,学习不好。然后,又说:看你的孩子多棒,我的孩子就不行。
这位朋友家里生活水平很一般,却早早给孩子买下钢琴,但他完全有可能因为某些不得法的教育葬送了孩子的未来。以我的观察和敏感,站在一旁的孩子听到这些话非常不舒服,是强打着精神支撑自己的,还得装出对这个远方的叔叔很热情,同时在心里承受着父亲似乎是关心、其实是挫伤性的评价。
这位父亲无疑是爱孩子的,然而,在这一瞬间,他的话给了孩子一个打击。假如天天有这样的打击,我不知道哪个孩子能够承受得住。
每个成年人都需要理解和赞赏,他的工作要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赞赏,在社会上要得到朋友的理解和赞赏。这是许多家长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要远远胜过大人心目中的上级和同事。如果你的主管或领导每天都说你不行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知道你还有什么样的工作积极性。

所有的人对环境都非常敏感

有一天,我远远地看到一个母亲在阳光下很严肃地观察儿子。孩子大约有六七岁,他在试图搬运一箱雪碧。箱子很重,孩子抱不起来,就端起一头挪过去,再端起另一头挪过去。母亲一直站在一边微笑着。这个游戏进行了二十多分钟,孩子只挪动了很短一段距离。对这个孩子而言,这箱雪碧毕竟太重了一些。
我忍不住走过去问这位母亲,她站在这里做什么?她说:我要锻炼孩子,看他能不能把这箱雪碧弄回家去。我不由得感到,这实在是个很负责任的家长。对学龄前的儿童,在夏天的烈日下给他这样一个科目训练,一般家长是意识不到的。那个小孩恐怕不是第一次进行类似的训练,一直很努力地“工作”着:折腾来折腾去,横着挪,竖着推。
我在一旁夸奖孩子,家长说:还不行。这位家长锻炼孩子的意识值得称道,我准备配合她一下。我说:你的孩子真了不起,一般的小孩根本就不敢做这样的事。你看他搬得多起劲呀!他做得这么认真,以后肯定特棒!
在这里,我把我的方法和她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给了孩子更好的感觉,孩子果然更卖劲了。我对他母亲说:说不定孩子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孩子折腾了一阵,忽然发现路边有两根树枝,他灵机一动,把树枝铺在地上,再把那箱雪碧挪到树枝上拖着走,果然比刚才快多了。我进一步夸奖他:这个孩子真棒!
我想,这位母亲的做法和我稍微加进来的一点做法就是一个完整的做法。母亲已经做得很不错,敢于严格训练孩子,这时再加上一点鼓励和欣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就有了创造性。而对于孩子的创造性,又要给予更加充分的鼓励和赞赏。
那么,这个小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这个操作呢?在母亲的关注下,还有一个陌生叔叔的关注。他是在一个环境中进行自我训练。要知道,所有的人对环境都非常敏感。

小孩的自尊心与大人一样不可伤害

又一天,我看到一位母亲领着五六岁的儿子踢球。另一位母亲领着三四岁的女儿站在一边看男孩踢球。为了使女儿得到锻炼,母亲就鼓励她:你去和哥哥一块踢。女孩有点犹豫,想去,又不敢去。这时男孩说了一句:我不愿意和她踢。
一瞬间,我观察到小女孩脸上是特别沮丧的表情。妈妈再鼓励她时,她抱着妈妈的腿,怎么也不肯过去。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个打击是相当大的,这和大人遇到打击时差不多,但是家长们一般不会注意。举个例子,在舞场上一个人邀请另一个人跳舞,对方说:我不愿意跟你跳。他绝对特别沮丧。小孩和大人的心理是一模一样的,小女孩心里特别难受,那一瞬间她自卑,自惭形秽,缩在母亲背后。
我当时就在旁边配合她的母亲,我说:你上去跟哥哥踢,没关系,哥哥会跟你踢的。我又对男孩说:你多棒啊,你教妹妹踢几下。你踢得真棒。对,你往妹妹那儿踢。
球就滚到了小女孩脚下,小女孩不敢踢,她妈妈就鼓励她。她轻轻踢了一脚,那一脚没踢多远,她妈妈说:你平常踢得挺好的,怎么这一脚踢得这么没劲呀?我说:这一脚踢得挺棒的!这时,要赶紧鼓励。
踢了两个回合以后,小男孩接受了小女孩。小女孩很快兴奋起来,跑前跑后,高声地尖叫,显得又活泼又大方。
这件小事说明什么?说明小孩的自尊心与大人一样不可伤害,与大人一样敏感,与大人一样宝贵。小孩只是在能力上、知识上和大人有差别。就其自尊心而言,与大人没有差别。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那么,家长们如果想使孩子进步,只要有决心,掌握一点正确的方法,是件不难的事情。而这种方法、那种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了解人,了解家长自己,了解孩子。这种了解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陈词滥调的了解,天天有人在说,要了解人,要了解孩子,其实满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了解。
家长们要使孩子发生变化,就一定要取消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包办式等各种错误的家教模式及嘴脸。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许多学者认为这句话是世界第一金科玉律。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这样一个规范: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这个原则当然应该包括自己的孩子。反过来。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也应该给予孩子。
举一件小事,家长们都能有所体会。你做了饭,你的家人不欣赏,没有好评价,还有很多埋怨和唠叨,你做饭还有好感觉吗?如果不仅在饭桌上,甚至你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监督,发号施令,唯恐你做得不好,你还有什么好感觉?你没有好感觉了,没有积极性了。
你买了几本书送给孩子,推荐他读一读。过了几天,你很关心他读书以后的感想。一方面,你是关心孩子知识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也很希望你买的书孩子能够喜欢。如果你推荐给孩子的书他很长时间都不读,家长也会觉得没有意思的。如果他读了,对这几本书很欣赏,你会很高兴。这里不仅有你对孩子的关心,而且有你对自己劳动得到评价的期待。大人都很在意这一点,更何况孩子?
那么,家长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孩子的心理呢?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也期待正确的评价呢?
如果家长为孩子买了一件礼物,发现孩子一点也不爱惜,你会是什么感觉?同样,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却没有得到正确评价,孩子心理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许多作家都关心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受到的评价,你对一个作家说,你哪部作品我看过,印象特别深,你和这个作家一下子就容易贴近。为什么?作家希望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被人理解。一个做手拉面的师傅工作的时候,有人围观,他绝对不会反感,绝对不认为你在干扰他的工作,他反而将手中的面抖得特别来劲。往往当围观的人散去以后,拉面的师傅脸上还会有些失落。为什么?他在表演他的技术,表演他的劳动。
小孩更是这样。
我曾经观看过一个小孩和他爸爸打羽毛球,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是技术不错,经常能够接住爸爸打过来的球。我看了一会儿,对他爸爸说:你的孩子挺棒的,总能接住你打的球。孩子来劲了,前前后后跑得更欢。及至我走的时候,他眼巴巴地看着我,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观战”。当时我真有些不忍心从他的世界中撤退。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技术和能力得到别人的评价是多么重要。
家长们要不断地体察自己的成长经历,要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最容易受到鼓励的事情、最渴望得到的东西给予孩子,自己最不愿意、最不喜欢的事情一定不要给予孩子。
你在工作中反感别人一天到晚对你唠叨,你就不要唠叨孩子。你不愿意一天到晚面对一张训斥的面孔,你就不要训斥孩子。要将心比心,进入孩子的思维。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善于进入孩子的思维,把孩子培养成为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三个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性。
我曾经看过一个场面,一辆小公共汽车,一大群人在奋力地推它。我问:这辆车坏了?他们说:不是,司机不在,放在这里堵路,给它挪个地方。我想,如果司机在,给车挪个地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车有马达,油箱里有油,一发动就跑起来了。硬推,或者着急了打砸一顿,无疑是很愚蠢的办法。
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希望孩子成功,千万不要做不会开车的人,去推,去打,去骂,而要去发动。发动什么?要发动这个汽车本身的马达,要发动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
孩子学习的动力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三个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家长们打破迷信,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大知识分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绝对不是这样。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很低。
那么,成功的家庭教育到底在于哪些因素?
一位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曾经讲过:父母从小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现在,很多家长拚命在管,可是孩子还成长不好。那么,那个所谓“不管”的父母给了孩子什么?
他们给了孩子几样东西:一个是向上的积极性,一个是学习的兴趣,一个是自信心。这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要使孩子发生变化,主要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起码要把挫伤积极性的做法收起来。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功,就千万不要做那个推着车往前走的人,更不要着急了把车打砸一顿,要做善于把汽车发动起来的人。如何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调动起来,是家长最主要的智慧。
大人都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为什么喜欢干,努力干?或者觉得它很重要,或许对它有兴趣,或者还有很高的自信心。所以,家长主要的工作是调动孩子的三个积极性。
凡是孩子智力或心理素质方面发育不好的,大多是因为家长或学校对孩子有挫伤。一面在挫伤,一面要求着孩子成长为理想的人才,怎么可能做到呢?
作为家长,如果你在一天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得孩子这三方面的积极性有一点发展,你在这一天就是个很好的家长,就完成了很好的家教。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们在“未来强者夏令营”中并没有讲数学课或外语课,我们做了什么呢?是对孩子全面积极性的调动,包括自信心的调动,创造性的调动。很多孩子经过训练以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要让孩子自己走上人生的讲台,建立自信──向上,积极,敢干,肯干,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仅仅七天训练孩子就能发生那么大变化,如果在随后的一两年中,孩子每天都能得到这样的好影响,肯定还会发生更加巨大的变化。
关键是要把孩子的状态调动起来。大人也一样,如果你被唠叨和数落包围着,就可能什么事也干不成。

一张面孔有时候决定一切

会开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学车阶段时上路,如果教练的指示接连不断,学车的人肯定没有好状态。本来学车的人知道怎样处理一些简单的路况,可是在教练接连不断的提醒、包办、数落和鞭策中,感觉肯定特别不好。
球场比赛,教练的好坏差别是很大的。好教练都知道,过多的场外指导必然干扰运动员的状态。只有简洁的、少而精的、必不可少的指示才是运动员需要的。
一个球队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踢得一塌糊涂,一定和这个球队所处的心理环境有关系,一定与某些教练、领队的不良心理调动有关系。一个好的指导应该使运动员不仅发挥正常水平,还可以超水平发挥。
所以,我有一个比喻,我们的孩子实际上一年365天都处在竞技场上,如何使孩子进入好状态非常重要。一旦进入好状态,受益无穷。
天下的许多事物是过渡的,并不是孩子数学不好,你就总要在数学上下功夫。人的自信心是综合的,人的自卑心理也是综合的。在一个点上受到打击,在其他方面都会受到打击。在一个点上得到鼓励,在其他方面都会得到鼓励。
前面讲到的小女孩,如果那天白天没有踢成球,很可能晚上回到家里歌也唱不好,琴也练不好,字还写不好。因为她情绪不好,状态不好。一个孩子过去不敢讲话,经过训练敢于上台大声讲话了,他回去以后特别兴奋,这个兴奋马上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创造力和自信。人的潜力就是这样开发出来的。
要破坏一个孩子的状态是非常容易的,有些自以为爱孩子的家长天天都在破坏孩子的积极性。这岂不是在毁坏自己的后代吗?父母的表情对孩子的影响要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
一张面孔有时候可以决定一切。欣赏和夸奖一定要具体

一位家长刚刚参加家教培训的时候,只学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做得真好。想不到孩子居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家长水平再高一点,孩子的变化会更大。这个水平体现在欣赏和夸奖要具体,比如作文,要具体发现文章的开头好还是结尾好,或者是字写得特别好。
欣赏和夸奖是有力量的。具体的欣赏和夸奖更有力量。真诚而具体的欣赏和夸奖能调动孩子的各种积极性。
当你正确对待孩子的时候,也就正确对待了自己。当你用微笑的面孔对待孩子,用理解、欣赏的方法对待孩子,不是数落,不是训斥,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人的自我调整有两种,一种是封闭式的自我暗示。看着墙上的横幅“自信积极”、“微笑乐观”,你会受到良好的暗示,从而调整自己。然而,最好的自我调整是在行为中。你一个人的时候面带微笑,对自己有所调整,如果你对另一个人讲话时面带微笑,这个微笑就更真实。
环境的烘托特别重要。当你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时,你也调整了自己。凡是能够使孩子健康发展的态度和面貌,其实也是家长健康、发展、成功的面貌。
你发愁,对孩子不好,对自己也不好。你眉头紧皱,对孩子有压力,对自己也不好。家长在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时,重新塑造了自己。既是为孩子,也是为自己。

让孩子相信自己聪明又勇敢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越做越好做的。不要想一步登天,只要做起来,每天都会发生变化。
第一,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要从调整心态开始。家长们首先要把所有过去的不良面孔结束掉。
我们是不是让孩子感觉特别喜气,是特别有福气的家长?一定要有喜气,有福气。唠叨式、数落式要永远抛弃掉。什么叫福气?福气就是好性格。
许多家长很认真,认真可能带来微笑,也可能带来苦恼。希望你的认真带来微笑,所以,第一,数落式,训斥式,唠叨式,埋怨式,愁眉苦脸式,打骂式,陪读式,这些面孔都不要!在任何场合都不要,对自己的爱人也不要。
许多不好的面孔都是在家里摆起来的,一出门就没有了。人的很多毛病诞生在家里,因为关系密切,操心,牵挂。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一样。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当有福气的家长,也要使孩子有福气。
第二,随着表情的变化,言语也要改变。
像“我的孩子性格不好,我的孩子数学不好,我的孩子脑子慢,我的孩子不爱学习……”这种直接造成不良暗示的训斥和唠叨破坏孩子的状态。要把唠叨的语言、数落的语言都去掉。
要把这一点变为实际的感觉,不仅几天能够把孩子训练好,几天也能把家长自己训练好。要力争成为有才能的家长,不仅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还能帮助同事把他们的家庭调整好。不仅当好父母,还可以当教育家。
教育是困扰全人类的大事情。当我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会发现很多的教育都有毛病,可谓疾病丛生。
有的家长就用自己的辛苦把孩子毁灭了,把自己也毁灭了。未老先衰,辛辛苦苦,结果孩子还学习不好。孩子学习不好他就更辛苦。他每天埋怨,结果孩子学习不好。学习不好,他就更操心,更衰老,脾气更不好,更唠叨孩子,孩子就越没主动性。
所以,不良的语言要改掉。
第三,从今天开始要用适当的方法调动孩子在学习方面、成长方面的积极性。
不要着急,调动一点是一点,首先做到不损害,然后做到调动。一天一点,365天就是很大的一片。家长要做的是给这个马达点火,启动,挂挡,加油门。而不是推“车”,也不是打砸“车”,要调动孩子自己成长的积极性。
真诚而具体的欣赏夸奖很重要。从今天开始,你就要找到欣赏孩子的题目。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什么时候孩子见到你,总希望跟你讲一点他的作为,他干了什么,学了什么,希望得到你的评价,这时你给予他正确的评价,做家长的任务就完成了。
希望家长们练习这个本领,从现在做起,多小的孩子都起作用,包括不会讲话的孩子。比如胎教:我的孩子真聪明,真棒。当然有作用,要不家长受到打击和挫伤怎么会引起胎儿发育不良呢?家长的任何心态、任何心理活动都会影响到孩子,要找到对积极性的调动。
第四,总结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技术,做到一定程度,就找出规律了。
就像有一位家长开始方法不多,就是夸奖:孩子,你真棒,你真好。孩子就发生变化了。我们不仅要停留在每天夸奖孩子真棒的阶段,还要研究怎么能更好地调动孩子,要知道具体的规律。本书“下篇”介绍了二十种基本的方法,家长们还可以再发明创造。
第五,理解和欣赏要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对孩子的心理状态特别敏感,尽可能不判断错误。
慢慢来,第三点、第四点做到了,第五点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提高。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细微变化,家长都能体察到,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就能采取正确的态度。
就好像前面讲的例子,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突然躲到母亲身后了,因为小男孩不肯跟她踢球,她受到打击,很尴尬,很沮丧。大人往往忽略小孩,以为小孩没有自尊心。其实小孩不光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不比大人弱。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想办法调动一下,把打击变成对小孩的一次锻炼。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教育家。口头上讲了一大堆理论,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是纸上谈兵。
第六,你非常了解孩子,又非常善于欣赏孩子,与孩子的感情很好,然而,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这时候该怎么办?,就需要正确的教育。
挫折教育的基础在什么地方?讲鼓励、讲欣赏并不是不能批评。然而,什么人有权利批评别人呢?是在你确实发现了对方该肯定、该赞扬、该欣赏的优点之后,你就有权利批评了。一个教育家必须是这样的。
对大人都是这样。当一个人正确的地方得到肯定、得到欣赏,得到理解,他有不足之处你指出来,他才可能心服口服。比如一个人做了一顿饭,挺好,但有一道菜有点咸。如果好的没看见,不夸奖,却一味地数落:这个菜怎么这么咸,太咸了,没法吃。效果肯定不好。
换个做法,效果就可能很好。六七个菜:这个菜真好吃,那个菜真好吃,这个也不错,就是咸了点。这时候做菜的人就会说:噢,我大意了,这个菜我放了两次盐。他绝对不会说你的意见不对。
不是掩盖问题,而是真正全面地理解孩子。所以,第六点是在前五点的基础上做到的,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
会欣赏孩子就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而且有把握不伤害孩子。当你理解了孩子,对孩子的欣赏和夸奖做到非常自然周到的水平,你的批评肯定能找到自然的角度,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
第七,要把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也就是欣赏、理解、鼓励,包括必要的批评,扩展到整个生活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人。
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也是成年人相互交往中应该采用的方法,这样你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成为大家喜爱的人,成为人缘好的人,成为有福气的人。
如果一个人特别善于理解别人,欣赏别人,在琐碎具体的社会交往中总能够给予对方最需要的评价,你的朋友肯定会很多。
第八,当你做到了以上七点,当你能欢欣鼓舞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时,你会发现,你已经自然而然地调动了自己,使自己更年轻,更健康,更成功,更自在。那时,你还要比较自觉地回到塑造自己这个出发点上来。
正确的家庭教育要从家长的自我塑造开始,也以家长的自我塑造结束,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体系。

祝家长朋友们成功!

天下有很多事情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变化。当你的孩子多少年后总结自己的人生时,发现自己在某一时刻开始有了变化,是因为父母正确的家庭教育,你会多么幸福。一点点变化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反面的毁坏和正面的造就都是这样。
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小孩尤其敏感,千万不要毁坏他们。同时,就因为小孩非常敏感,所以也特别容易造就他们。
人的自信心是综合的,聪明的家长要善于把孩子各方面的自信心都调动起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漂亮,觉得自己聪明,觉得自己勇敢,觉得自己大胆,觉得自己未来前程远大。总之,要使孩子有好状态。
祝家长朋友们成功!
>>>阅读《中国孩子成功法》<<< 【柯云路教育作品】>>>阅读《好父母教出好成绩》<<<>>>阅读《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

>>>阅读《天才少年的十二把金钥匙》<<< 柯云路腾讯微博: http://t.qq.com/keyunlu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