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跨太平洋日记D58-61

来自: 美国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58天,进一步弱风

1月6号,周一,太平洋,晴,东风 BF 1-2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77海里,距目的地435海里
GPS: S 20°15.651’ W127°55.656'

风继续减弱,且不稳定,风速一旦降到蒲福风级一级,球帆也犯难起来,缠绕在前支索上,只能收起球帆伞。黎明前的一个小时里,我们先后收开球帆三次。尽管如此,蒲福风级二级风也仅能维持2节多的船速,远不如昨天那样顺利,而且,为了顺风,我们经常不得不继续向西行驶。

今早和船长估算一下余程,无论如何,我们是不可能在周五强风来临前抵达甘比尔海岛的,不管是周六还是周日,接下来的风会更强,入港时都是风强浪高的时候,且需要白天靠港,期间,会有强降雨,只是希望不要伴随雷电。

如果比较,几乎每个跨洋的帆船都会告诉你,太平洋这段航行是最温和舒适的,贸易风稳定,一路向西,将你吹向想去的海岛。

这个航行季,从南美瓦尔迪维亚出发的还有三艘国际帆船,他们在十月底出发,比伊他卡号提前两个星期离港,先一个月进入太平洋,虽然他们也遇到船晃的问题,但遇到的贸易风比我们强些,且相对稳定,一直吹到波利尼西亚。

这不公平,为什么我们期待了几年的跨洋航行一波三折,越是期望,反而越失望,是我们的运气不好吗?

船速降到了2节以下,没办法,只能启动引擎航行。今天,我们使用近10个的引擎小时,尽管如此,也只航行了77海里,明天将是另一个无风航行。

今天继续烈日炎炎,昨天驾驶舱的气温值高达37度,想不到今天气温更高,直奔40度高温。如果不是船前进,带出那么一点风来,我们真是要被烤焦了呢!

落日前,甲板上感受到的那一丝微风是最凉爽的地方。今天的扑克牌游戏不在驾驶舱里,挪到甲板上玩。

今日饭食: 卷饼,猪肉炒圆白菜和木耳,土豆丝炒豆芽



第59天,喂食鲨鱼

1月7号,周二,太平洋,晴,无风到北风 BF 0-1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90海里,距目的地340海里
GPS: S 20°47.188’ W129°23.636'

如果是5节左右的蒲福二级风,帆船还能勉强对付航行,那蒲福一级,甚至零级呢?所以,今天的航行始于要么用引擎,要么漂流。

每使用三个引擎小时,我们会让发动机歇会儿,散散热。引擎在今天的帆船上,占据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位置。很多帆船意外都是因为失去引擎动力,未能及时为船解困造成的。

清晨五点钟,太阳刚刚升起,引擎关火,自动舵也关闭了。大海变得异常宁静,海面平静得几乎看不到碎波,如绸缎般丝滑,落下来的球帆在水中映出一个倾斜舞动的倒影。
一船,一海,一世界。
船是静的,海是静的,这个世界是静的。帆船如同漂浮在一个渺无边际的湖中,此时的海不像海,不是波澜壮阔的,而是静谧迷人的,我想起了电影[少年派]里的场景。

倚在船栏旁看倒影,没有思绪。船旁突然游现一条黑白斑纹相间的小鱼,还有两个蓝瓶水母(bluebottle jellyfish)浮在水面上。这种蓝瓶水母在南非很普遍,下方那长长的触角蜇人最是凶猛,轻轻触碰一下,便能让你痛得大叫,有些人会对它的毒素过敏,这才是最危险的。

我刚刚还和女儿说,这么平静的大海,真想跳进去凉快一下。

小鱼触碰了一下蓝瓶水母(bluebottle jellyfish)游走了,不远处,却看到一条大鱼,再仔细看,哇!是条鲨鱼!腹鳍和背鳍末端是白色的,圆形扇面,远看差点以为是那种圆滚滚的海蜇。
(注,此鲨鱼为Oceanic whitetip shark)
我们的跨洋航行已经过了30天,除了钓上来的海鱼和几个小飞鱼,至今尚未见到大一点的海洋生物,比如最最常见的海豚。只有一两只海鸟隔三差五地飞来,盘旋在帆船上空,却不落脚,然后,又悄悄离去。这很奇怪,跨大西洋航行期间,我们遇到海豚的次数远比船只多得多。

所以,这条鲨鱼的出现着实让我们兴奋,为了讨好它,我赶紧去冰柜里取未吃完的金枪鱼,切成小块,扔进海里去喂它。它很快游过来,带着它的领航鱼(pilot fish)小团队,还有两条吸鱼(remora),这些领航鱼和吸鱼都是寄生鱼,常年生活在鲨鱼身边,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团体。

喂了一袋金枪鱼,狠狠地给鲨鱼拍了些美照。如果今后让我回忆跨太平洋航行中什么是最值得怀念的,那一定是今天的近距离喂食鲨鱼。

大自然总是公平的,它把我们困在无风区,然后,给我们展示一个稀罕的美景和一个无限美好的回忆。

今日饭食:面包



第60天,暴风前准备

1月8号,周三,太平洋,多云,西北风 BF 2-3 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88海里,距目的地257海里
GPS: S 21°19.250’ W130°44.483'

云层慢慢聚集,风渐起,2-3级,风向变为西北风,有时偏西,海浪尚在慢慢凝集中。可惜,这样的风速风向,顺风还好,迎风行驶,伊他卡号60度风角内航行得很吃力,甚至很难达到2节船速,为了尽快进入风区,只能继续靠引擎帮忙。

天气预报变来变去,特别是两天后的天气,很难进行判断。船长决定继续走北部路线,这样,如果明天的风速太强,或风向偏西,无法维持当前250度的航行角度,我们尚有余地进行调整。如果走南线,后期如果遇到风,一定是顶风。说是北线,我们能保持的也只有10到15海量的直线偏离。

球帆已经收进了船舱,轻风大三角帆也收了起来。我们将使用主帆和卷帆器里的大三角帆来航行,另外,还为强风和迎风行驶准备了一个可以自行换舷的小三角帆,安装好,绑在甲板侧面护栏上。

考虑到周五的强风天气,趁现在风速还弱,船还稳当,我发面蒸了一锅包子,准备留出部分做为应急食物。

这几天不断地使用引擎,使我们的锂电池终于进入满充状态,这应该是自更换电池以来的首次满充。之前,发动机每次充电时,流入电流总是80多安培,说明电池尚未充满,今天,流入电流总算降到只有几安培。

今日饭食: 包子


第61天,迎接第一个雨飄

1月9号,周四,太平洋,多云转雨,西北偏西风 BF 4-7 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106海里,距目的地161海里
GPS: S 22°26.649’ W132°05.437'

今晨醒来,明显能觉察到舱外的海浪拍打着船体,风速已经加强,主风15到20节,阵风偶尔会超过25节,船速4-5节,航行角度250度,处于迎风角度的边缘值60度,但由于阵风和海浪的作用,值班者时常需要调整航向,否则,船进入迎风角度,大三角帆开始抖动,船速下降。

后舱地板的角落里出现一小摊水,将水擦干,水会继续从角落处的地板处渗出来,我检查各处,却无从发现水来源于哪里,手指蘸着舔一下,是咸的。

心下不安,不会是船体哪里进水了吧?叫醒船长,和他排查了半天,我们最后认为这是从船舵舵轴处进来的水,由于船右侧受风,向左倾斜,导致这些本该流进舱底的水,流进了地板底部,进而渗出来。

还好,小虚惊一场。

清理积水加入了值班者的小时日志工作内容。每次,大概能清理出一杯水的量。

午后,天气变得快了起来,眼看着船前方的云层越集越厚,积雨云的颜色更深,呈柱状下垂到海面上。

等船靠近,雨点垂落,风速攀升,海平面瞬间看不清楚,变成混沌状态,这是遇到的第一个小暴风,最强阵风38节。此时,大气压已经降到1012百帕。此次风暴最低气压1002,天气模型预测我们会经过的低压为1007,战斗这才刚刚开始。

每次遇到暴风,感觉都是在进行一场战斗。从战前准备,到战斗中战战惊惊地面对暴风,再到战后收拾。

晚间,风速将持续加强,这个夜注定难熬。和暴风的战斗继续着,今晚,所有人都不能回船舱的床铺上休息,一人值班,一人在驾驶舱陪同,另外两人在沙龙区休息,随时待命。

今天不做晚饭,吃方便面,其实泡面也不轻松,吃的时候,那热汤热水总会跟海浪似的,四处流走。下次改吃干粮。








带着孩子去航海!
------------------------
2017年12月从南非开始远航,目前在智利,2020年将航于太平洋各岛。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58天,进一步弱风

1月6号,周一,太平洋,晴,东风 BF 1-2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77海里,距目的地435海里
GPS: S 20°15.651’ W127°55.656'

风继续减弱,且不稳定,风速一旦降到蒲福风级一级,球帆也犯难起来,缠绕在前支索上,只能收起球帆伞。黎明前的一个小时里,我们先后收开球帆三次。尽管如此,蒲福风级二级风也仅能维持2节多的船速,远不如昨天那样顺利,而且,为了顺风,我们经常不得不继续向西行驶。

今早和船长估算一下余程,无论如何,我们是不可能在周五强风来临前抵达甘比尔海岛的,不管是周六还是周日,接下来的风会更强,入港时都是风强浪高的时候,且需要白天靠港,期间,会有强降雨,只是希望不要伴随雷电。

如果比较,几乎每个跨洋的帆船都会告诉你,太平洋这段航行是最温和舒适的,贸易风稳定,一路向西,将你吹向想去的海岛。

这个航行季,从南美瓦尔迪维亚出发的还有三艘国际帆船,他们在十月底出发,比伊他卡号提前两个星期离港,先一个月进入太平洋,虽然他们也遇到船晃的问题,但遇到的贸易风比我们强些,且相对稳定,一直吹到波利尼西亚。

这不公平,为什么我们期待了几年的跨洋航行一波三折,越是期望,反而越失望,是我们的运气不好吗?

船速降到了2节以下,没办法,只能启动引擎航行。今天,我们使用近10个的引擎小时,尽管如此,也只航行了77海里,明天将是另一个无风航行。

今天继续烈日炎炎,昨天驾驶舱的气温值高达37度,想不到今天气温更高,直奔40度高温。如果不是船前进,带出那么一点风来,我们真是要被烤焦了呢!

落日前,甲板上感受到的那一丝微风是最凉爽的地方。今天的扑克牌游戏不在驾驶舱里,挪到甲板上玩。

今日饭食: 卷饼,猪肉炒圆白菜和木耳,土豆丝炒豆芽



第59天,喂食鲨鱼

1月7号,周二,太平洋,晴,无风到北风 BF 0-1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90海里,距目的地340海里
GPS: S 20°47.188’ W129°23.636'

如果是5节左右的蒲福二级风,帆船还能勉强对付航行,那蒲福一级,甚至零级呢?所以,今天的航行始于要么用引擎,要么漂流。

每使用三个引擎小时,我们会让发动机歇会儿,散散热。引擎在今天的帆船上,占据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位置。很多帆船意外都是因为失去引擎动力,未能及时为船解困造成的。

清晨五点钟,太阳刚刚升起,引擎关火,自动舵也关闭了。大海变得异常宁静,海面平静得几乎看不到碎波,如绸缎般丝滑,落下来的球帆在水中映出一个倾斜舞动的倒影。
一船,一海,一世界。
船是静的,海是静的,这个世界是静的。帆船如同漂浮在一个渺无边际的湖中,此时的海不像海,不是波澜壮阔的,而是静谧迷人的,我想起了电影[少年派]里的场景。

倚在船栏旁看倒影,没有思绪。船旁突然游现一条黑白斑纹相间的小鱼,还有两个蓝瓶水母(bluebottle jellyfish)浮在水面上。这种蓝瓶水母在南非很普遍,下方那长长的触角蜇人最是凶猛,轻轻触碰一下,便能让你痛得大叫,有些人会对它的毒素过敏,这才是最危险的。

我刚刚还和女儿说,这么平静的大海,真想跳进去凉快一下。

小鱼触碰了一下蓝瓶水母(bluebottle jellyfish)游走了,不远处,却看到一条大鱼,再仔细看,哇!是条鲨鱼!腹鳍和背鳍末端是白色的,圆形扇面,远看差点以为是那种圆滚滚的海蜇。
(注,此鲨鱼为Oceanic whitetip shark)
我们的跨洋航行已经过了30天,除了钓上来的海鱼和几个小飞鱼,至今尚未见到大一点的海洋生物,比如最最常见的海豚。只有一两只海鸟隔三差五地飞来,盘旋在帆船上空,却不落脚,然后,又悄悄离去。这很奇怪,跨大西洋航行期间,我们遇到海豚的次数远比船只多得多。

所以,这条鲨鱼的出现着实让我们兴奋,为了讨好它,我赶紧去冰柜里取未吃完的金枪鱼,切成小块,扔进海里去喂它。它很快游过来,带着它的领航鱼(pilot fish)小团队,还有两条吸鱼(remora),这些领航鱼和吸鱼都是寄生鱼,常年生活在鲨鱼身边,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团体。

喂了一袋金枪鱼,狠狠地给鲨鱼拍了些美照。如果今后让我回忆跨太平洋航行中什么是最值得怀念的,那一定是今天的近距离喂食鲨鱼。

大自然总是公平的,它把我们困在无风区,然后,给我们展示一个稀罕的美景和一个无限美好的回忆。

今日饭食:面包



第60天,暴风前准备

1月8号,周三,太平洋,多云,西北风 BF 2-3 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88海里,距目的地257海里
GPS: S 21°19.250’ W130°44.483'

云层慢慢聚集,风渐起,2-3级,风向变为西北风,有时偏西,海浪尚在慢慢凝集中。可惜,这样的风速风向,顺风还好,迎风行驶,伊他卡号60度风角内航行得很吃力,甚至很难达到2节船速,为了尽快进入风区,只能继续靠引擎帮忙。

天气预报变来变去,特别是两天后的天气,很难进行判断。船长决定继续走北部路线,这样,如果明天的风速太强,或风向偏西,无法维持当前250度的航行角度,我们尚有余地进行调整。如果走南线,后期如果遇到风,一定是顶风。说是北线,我们能保持的也只有10到15海量的直线偏离。

球帆已经收进了船舱,轻风大三角帆也收了起来。我们将使用主帆和卷帆器里的大三角帆来航行,另外,还为强风和迎风行驶准备了一个可以自行换舷的小三角帆,安装好,绑在甲板侧面护栏上。

考虑到周五的强风天气,趁现在风速还弱,船还稳当,我发面蒸了一锅包子,准备留出部分做为应急食物。

这几天不断地使用引擎,使我们的锂电池终于进入满充状态,这应该是自更换电池以来的首次满充。之前,发动机每次充电时,流入电流总是80多安培,说明电池尚未充满,今天,流入电流总算降到只有几安培。

今日饭食: 包子


第61天,迎接第一个雨飄

1月9号,周四,太平洋,多云转雨,西北偏西风 BF 4-7 级
前往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行驶106海里,距目的地161海里
GPS: S 22°26.649’ W132°05.437'

今晨醒来,明显能觉察到舱外的海浪拍打着船体,风速已经加强,主风15到20节,阵风偶尔会超过25节,船速4-5节,航行角度250度,处于迎风角度的边缘值60度,但由于阵风和海浪的作用,值班者时常需要调整航向,否则,船进入迎风角度,大三角帆开始抖动,船速下降。

后舱地板的角落里出现一小摊水,将水擦干,水会继续从角落处的地板处渗出来,我检查各处,却无从发现水来源于哪里,手指蘸着舔一下,是咸的。

心下不安,不会是船体哪里进水了吧?叫醒船长,和他排查了半天,我们最后认为这是从船舵舵轴处进来的水,由于船右侧受风,向左倾斜,导致这些本该流进舱底的水,流进了地板底部,进而渗出来。

还好,小虚惊一场。

清理积水加入了值班者的小时日志工作内容。每次,大概能清理出一杯水的量。

午后,天气变得快了起来,眼看着船前方的云层越集越厚,积雨云的颜色更深,呈柱状下垂到海面上。

等船靠近,雨点垂落,风速攀升,海平面瞬间看不清楚,变成混沌状态,这是遇到的第一个小暴风,最强阵风38节。此时,大气压已经降到1012百帕。此次风暴最低气压1002,天气模型预测我们会经过的低压为1007,战斗这才刚刚开始。

每次遇到暴风,感觉都是在进行一场战斗。从战前准备,到战斗中战战惊惊地面对暴风,再到战后收拾。

晚间,风速将持续加强,这个夜注定难熬。和暴风的战斗继续着,今晚,所有人都不能回船舱的床铺上休息,一人值班,一人在驾驶舱陪同,另外两人在沙龙区休息,随时待命。

今天不做晚饭,吃方便面,其实泡面也不轻松,吃的时候,那热汤热水总会跟海浪似的,四处流走。下次改吃干粮。








带着孩子去航海!
------------------------
2017年12月从南非开始远航,目前在智利,2020年将航于太平洋各岛。
带孩子环游世界,学习领略各国风情!
21505积分
348帖子
4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