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南美篇31:走出火地岛,迷雾中抵达纳塔莱斯港

来自: 美国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两船分开后,独行的伊他卡号在下一个锚地布雷克诺克(Caleta Brecknock)便遭遇了麻烦,我们差点丢了船锚。

离开西尔瓦水湾那天,我们一口气航行了51海里,到达布雷克诺克锚地时,天已渐暗。这个锚地很小,但很避风,水深十米,书中介绍锚地水底是泥沙,实际操作时,抛锚比拴岸缆容易得多,我们便选择了抛锚,尽管发现岸边有当地渔民留下的绳缆。

第二天起锚时,发现锚被卡住了,拽不出来,老公加大引擎转速,增强锚机电力,我在甲板上再按起锚按钮,只见船头被锚链拽着慢慢向下压去,船的全身重量压在船头上,这很危险,赶紧放开锚链。老公打转向舵换个方向再次试着起锚,仍然没有成功。我和老公心里害怕起来,怕锚链断裂,失去船锚,更担心船锚卡死在下面的岩石里,这样的水深,需要专业人员潜水在水下作业取锚,我们没有御寒的潜水服,也没有氧气瓶,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到哪里找潜水员呢?

别无他法,老公只能不断地更换船的方位,前车,起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操作,那是仅存的希望,在紧张中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船锚松动了,总算完整地被拉了出来,等到船锚归位,发现船锚的锚尖处已向下折弯了,这真是万幸。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后来下锚时,都会季上锚标,锚标的绳子连接锚前方的环里,如遇卡锚,向前方拉锚标绳便可助锚脱险。

接下来的航行,我们要面对一个非常狭窄的通道阿克瓦利斯南( Canal Acwalisnan),穿过这条通道,伊他卡号便航进麦哲伦海峡,正式和火地岛说再见。尽管此通道是在三条通道中是最受帆船欢迎的,但船要通过一处非常狭窄的水域,且关口处书上表明的水深仅为四米,这意味着此处的海流极快,船长必须估算航行,以求船在满潮时通过此处,方可安全。

进入通道前有一处名为克鲁多(Cluedo)的锚地,那里可以避风,也可以停留等待最佳进入通道时间。天气预报又有大风来袭,我们得去那里避风,但航进峡湾发现,标注锚地的水湾太小,伊他卡号进去恐怕无法转身的,且岸边植被低矮,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我们不相信这个锚地能够提供安全庇护,便只好在水湾外面相对避风的地方抛锚。

不过,等我们做完决定时,风已渐起,等抛完锚,风速攀升到20多节,船已被吹出避风区,在这样的风速里拴岸缆,将20多吨的船拉回岸边,简直是件累死人的体力活。

每次拴岸缆,老公和儿子开着小艇带着缆绳去岸边,缆绳百米长,是可漂浮的那种。但这次被风吹得远,一根缆绳不够用,只好将另一侧的缆绳也连起来。然后,我和女儿在船上将船绳收回,收紧,为了省些力气,拴好岸缆的老公会用小艇的动力将船推向岸边助我们收绳。平时一个小时的活,这次我们一家人忙活了四个小时,对抗风力拉绳,才将船拉近岸边,隔天,一家人全都腰酸背痛。当然,等到第二天大风来袭,风速涨到50多节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只有船安全,人才是安全的。








计算航行到咽喉水域的时间点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并非如此。书上说,根据麦哲伦海峡某处的高潮时间加上一个小时来估算,但这样的水道关口处满潮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等我们接近关口时,目测水面宽度大约30米,能看到远处水面涌起的波澜,船长和我都有些紧张,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这么狭窄的水域,正在此时,天边阴云处突然放出几束太阳光线,直直地斜射下来,照在咽喉处水域,仿佛是在给我们指路,水中游着两只欢畅的水鸟,还有一对儿海豚相伴,阳光与可爱的动物们一下子减轻了我们紧张的情绪。

船航行到关口,水面更加凌乱,到处是漩涡和上涌的海水,船行于此,如车履薄冰,感觉船舵不受控制。有经验的船长说,遇到此情况不要刻意回转船舵,只待帆船划过关口。老公握紧船舵,船速突升到10节(平时船速5节),水深变成两米,这让没有经验的我们着实惊出一身冷汗。





过了关隘,余下的航行容易得多。伊他卡号航出通道,进入了宽阔的麦哲伦海峡,西风又一如既往地咆哮起来,我们只能继续用老办法,找锚地避风。

在麦哲伦海峡的锚地里,我们遇到另外一艘法国帆船玛克雷二号(Makore 2),船上的夫妻带着两个和我们孩子同龄的女儿一起航行。环游世界的航海家庭很少,选择南美航线的更少,玛克雷二号是我们在巴塔哥尼亚遇到的唯一的航行家庭。他们的帆船是用木头建造的,涂成鲜艳的橘红色,很是亮眼。

至此,我们已经在巴塔哥尼亚遇见了各种材质制成的帆船,有木质的、混凝土(像Ithaca一样)、玻璃钢、金属的,当然还有很多人偏爱的铝制帆船,帆船保养得好比船的材质更为重要。

船长航海经验丰富,对巴塔哥尼亚一带十分熟悉,他们不走常规路线,反道从大西洋的阿根廷一侧,进入麦哲伦海峡,向西航入太平洋,这条东西航线无疑是南美航行中最短的跨洋路线。

沿着麦哲伦海峡继续航行,我们到达了史密斯水道,并从这里转向前往纳塔莱斯港。难得遇到好天气,船长选择夜航继续赶路。平静的夜晚,平静的海面,我甚至能看到夜空中挂着的几颗星星。




这次为期两天一夜的长航让我们追上了拉玛格丽特号,两位船长都很高兴能再次相聚。J C在乌斯怀亚接到他的女友后,又等到了两名船员,随后比我们提前一步离开威廉姆斯港。

有了帆船同行,航海的乐趣多了起来。3月14号,两船一同启程前往纳塔莱斯港。刚离开锚地不久,前方海平面上一片厚重的蓝色,就像暴风雨压低了天空,但那种压迫感只存在于地平线上方的一部分,而我们行驶的这片天空却是晴朗的。

带着疑惑,我们慢慢航行过去,发现船迅速被浓雾笼罩。前方几十米外的拉玛格丽特号已经看不见了,我们置身于一片白色的世界。雾越来越浓,站在船头甲板上,连船尾也显得雾蒙蒙的。然而,偶尔头顶上方会透出一抹阳光,阳光与浓雾并存,这种感觉极其不真实。大雾笼罩下,水面也变得异常平静。站在栏杆旁,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倒影。

几群灰色海豚游过,紧贴着我们的船航行。海豚的出现给雾气茫茫的行程带来了许多生气。孩子们站在甲板上,可以看着它们好几个小时而不觉得厌烦。

雾太浓了,前往纳塔莱斯港的三十海里全被笼罩在雾内。终于,在靠近码头时,前方城市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水湾里的货船半明半暗地泊在码头一角。回头望向我们驶来的方向,天际仍是一片厚重的蓝色。

随着码头的靠近,阳光更加明亮,照满整个天空,不像火地岛那样总是羞涩地躲在云后,仿佛在迎接我们。从威廉姆斯港航行到纳塔莱斯港,伊他卡号历时整一个月,这是此段航行的第一个大晴天。心中不禁感叹,太阳啊!再次见到你,真好!






带着孩子去航海!
------------------------
2017年12月从南非开始远航,目前在智利,2020年将航于太平洋各岛。
梦想去航海 来自: 浙江杭州
谢谢分享!
2024-10-24 13:53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两船分开后,独行的伊他卡号在下一个锚地布雷克诺克(Caleta Brecknock)便遭遇了麻烦,我们差点丢了船锚。

离开西尔瓦水湾那天,我们一口气航行了51海里,到达布雷克诺克锚地时,天已渐暗。这个锚地很小,但很避风,水深十米,书中介绍锚地水底是泥沙,实际操作时,抛锚比拴岸缆容易得多,我们便选择了抛锚,尽管发现岸边有当地渔民留下的绳缆。

第二天起锚时,发现锚被卡住了,拽不出来,老公加大引擎转速,增强锚机电力,我在甲板上再按起锚按钮,只见船头被锚链拽着慢慢向下压去,船的全身重量压在船头上,这很危险,赶紧放开锚链。老公打转向舵换个方向再次试着起锚,仍然没有成功。我和老公心里害怕起来,怕锚链断裂,失去船锚,更担心船锚卡死在下面的岩石里,这样的水深,需要专业人员潜水在水下作业取锚,我们没有御寒的潜水服,也没有氧气瓶,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到哪里找潜水员呢?

别无他法,老公只能不断地更换船的方位,前车,起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操作,那是仅存的希望,在紧张中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船锚松动了,总算完整地被拉了出来,等到船锚归位,发现船锚的锚尖处已向下折弯了,这真是万幸。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后来下锚时,都会季上锚标,锚标的绳子连接锚前方的环里,如遇卡锚,向前方拉锚标绳便可助锚脱险。

接下来的航行,我们要面对一个非常狭窄的通道阿克瓦利斯南( Canal Acwalisnan),穿过这条通道,伊他卡号便航进麦哲伦海峡,正式和火地岛说再见。尽管此通道是在三条通道中是最受帆船欢迎的,但船要通过一处非常狭窄的水域,且关口处书上表明的水深仅为四米,这意味着此处的海流极快,船长必须估算航行,以求船在满潮时通过此处,方可安全。

进入通道前有一处名为克鲁多(Cluedo)的锚地,那里可以避风,也可以停留等待最佳进入通道时间。天气预报又有大风来袭,我们得去那里避风,但航进峡湾发现,标注锚地的水湾太小,伊他卡号进去恐怕无法转身的,且岸边植被低矮,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我们不相信这个锚地能够提供安全庇护,便只好在水湾外面相对避风的地方抛锚。

不过,等我们做完决定时,风已渐起,等抛完锚,风速攀升到20多节,船已被吹出避风区,在这样的风速里拴岸缆,将20多吨的船拉回岸边,简直是件累死人的体力活。

每次拴岸缆,老公和儿子开着小艇带着缆绳去岸边,缆绳百米长,是可漂浮的那种。但这次被风吹得远,一根缆绳不够用,只好将另一侧的缆绳也连起来。然后,我和女儿在船上将船绳收回,收紧,为了省些力气,拴好岸缆的老公会用小艇的动力将船推向岸边助我们收绳。平时一个小时的活,这次我们一家人忙活了四个小时,对抗风力拉绳,才将船拉近岸边,隔天,一家人全都腰酸背痛。当然,等到第二天大风来袭,风速涨到50多节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只有船安全,人才是安全的。








计算航行到咽喉水域的时间点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并非如此。书上说,根据麦哲伦海峡某处的高潮时间加上一个小时来估算,但这样的水道关口处满潮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等我们接近关口时,目测水面宽度大约30米,能看到远处水面涌起的波澜,船长和我都有些紧张,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这么狭窄的水域,正在此时,天边阴云处突然放出几束太阳光线,直直地斜射下来,照在咽喉处水域,仿佛是在给我们指路,水中游着两只欢畅的水鸟,还有一对儿海豚相伴,阳光与可爱的动物们一下子减轻了我们紧张的情绪。

船航行到关口,水面更加凌乱,到处是漩涡和上涌的海水,船行于此,如车履薄冰,感觉船舵不受控制。有经验的船长说,遇到此情况不要刻意回转船舵,只待帆船划过关口。老公握紧船舵,船速突升到10节(平时船速5节),水深变成两米,这让没有经验的我们着实惊出一身冷汗。





过了关隘,余下的航行容易得多。伊他卡号航出通道,进入了宽阔的麦哲伦海峡,西风又一如既往地咆哮起来,我们只能继续用老办法,找锚地避风。

在麦哲伦海峡的锚地里,我们遇到另外一艘法国帆船玛克雷二号(Makore 2),船上的夫妻带着两个和我们孩子同龄的女儿一起航行。环游世界的航海家庭很少,选择南美航线的更少,玛克雷二号是我们在巴塔哥尼亚遇到的唯一的航行家庭。他们的帆船是用木头建造的,涂成鲜艳的橘红色,很是亮眼。

至此,我们已经在巴塔哥尼亚遇见了各种材质制成的帆船,有木质的、混凝土(像Ithaca一样)、玻璃钢、金属的,当然还有很多人偏爱的铝制帆船,帆船保养得好比船的材质更为重要。

船长航海经验丰富,对巴塔哥尼亚一带十分熟悉,他们不走常规路线,反道从大西洋的阿根廷一侧,进入麦哲伦海峡,向西航入太平洋,这条东西航线无疑是南美航行中最短的跨洋路线。

沿着麦哲伦海峡继续航行,我们到达了史密斯水道,并从这里转向前往纳塔莱斯港。难得遇到好天气,船长选择夜航继续赶路。平静的夜晚,平静的海面,我甚至能看到夜空中挂着的几颗星星。




这次为期两天一夜的长航让我们追上了拉玛格丽特号,两位船长都很高兴能再次相聚。J C在乌斯怀亚接到他的女友后,又等到了两名船员,随后比我们提前一步离开威廉姆斯港。

有了帆船同行,航海的乐趣多了起来。3月14号,两船一同启程前往纳塔莱斯港。刚离开锚地不久,前方海平面上一片厚重的蓝色,就像暴风雨压低了天空,但那种压迫感只存在于地平线上方的一部分,而我们行驶的这片天空却是晴朗的。

带着疑惑,我们慢慢航行过去,发现船迅速被浓雾笼罩。前方几十米外的拉玛格丽特号已经看不见了,我们置身于一片白色的世界。雾越来越浓,站在船头甲板上,连船尾也显得雾蒙蒙的。然而,偶尔头顶上方会透出一抹阳光,阳光与浓雾并存,这种感觉极其不真实。大雾笼罩下,水面也变得异常平静。站在栏杆旁,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倒影。

几群灰色海豚游过,紧贴着我们的船航行。海豚的出现给雾气茫茫的行程带来了许多生气。孩子们站在甲板上,可以看着它们好几个小时而不觉得厌烦。

雾太浓了,前往纳塔莱斯港的三十海里全被笼罩在雾内。终于,在靠近码头时,前方城市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水湾里的货船半明半暗地泊在码头一角。回头望向我们驶来的方向,天际仍是一片厚重的蓝色。

随着码头的靠近,阳光更加明亮,照满整个天空,不像火地岛那样总是羞涩地躲在云后,仿佛在迎接我们。从威廉姆斯港航行到纳塔莱斯港,伊他卡号历时整一个月,这是此段航行的第一个大晴天。心中不禁感叹,太阳啊!再次见到你,真好!






带着孩子去航海!
------------------------
2017年12月从南非开始远航,目前在智利,2020年将航于太平洋各岛。
谢谢分享!
2024-10-24 13:53
带孩子环游世界,学习领略各国风情!
20947积分
334帖子
4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1
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