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南美篇29:锚地遇强风,火地岛里的Mayday救援

来自: 美国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次听闻“火地岛”这个地名时,我以为是个火山频发的岛屿,遍地岩浆,焦黑的地表仍冒着尚未完全冷却的浓烟。后来才知道,欧洲探险家早年抵达此地时,无论行到哪里,岛上各处总能看到篝火,这些篝火在夜间更加醒目,犹如地上着火一般。于是,他们便把这片土地叫做“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

等我们航到这里,了解到火地岛上生活着两类南美土著——塞尔克南人(Selk'nam)和雅加人(Yaghan)。据说,为了延续火种,部落会指派成员专门看护火焰,哪怕部落转移或外出狩猎时,他们也会带着火种游走于丛林与峡湾间。如果遇到阴雨天,他们将火种藏于石头缝隙中或用其他方法,总能巧妙地保存火种。

如今,印第安各部落的原住民在不断消减,智利政府为了保存现有部落的文化遗产,在南美各处划出指定地区作为居留地,将残存的部落聚居于此,借以希望这些部落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而威廉姆斯港的城西,就是雅加部落的居留地,乌瑞卡桥(Puente Urika)。最神奇的是,那里仍生活着最后一位纯血统的雅加人,也是最后一位讲雅加语的老阿妈。

我本能地想去见见这位老人,但考虑到我们不过是普通游客,也不是印第安考古或语言学者,怎么好意思去打扰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

(注:该老人名为Cristina Calderón,已于2022年因新冠感染去世。)




米卡威俱乐部,作为建立在地球最南端的游艇会,对帆船来说,能够航行到这里是一种荣耀,俱乐部的墙壁四周以及屋顶,挂满了世界各地帆船们留下的纪念,很多是帆船俱乐部的会旗,也有各国的国旗和货币,或是代表着帆船标识的纪念物,甚至是船员留下的字签,每个物品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水手的故事。

我和老公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带有伊他卡号船标识的一顶遮阳帽留在俱乐部做纪念,我们和孩子合力把帽子钉到屋内的一根柱子上,希望伊他卡号的精神能被看到,也希望她能鼓励更多的人追寻航海梦。

时间转眼来到二月中旬,我们准备启程前往火地岛深处,下一个城镇纳塔莱斯港(Puerto Natales)远在千里之外,有必要给伊他卡号做些必要的检修与补给。

船上的柴油加热器是当年在德班安装的,但德班天气炎热,船长安装完毕并试运行成功后,就一直没有使用,直到我们抵达福克兰群岛。然而,不知是何原因,虽然加热器的发动机工作,但与其连接的排气管处总是漏烟,而排气管连接到甲板上方的烟筒会飞出细小的黑色颗粒,这些颗粒飘散到甲板上,留下非常难看的黑渍,一些颗粒被风吹走,导致附近的邻居船都跟着遭殃。

在威廉姆斯休息期间,船长尝试修理数次,无果,每次机器运行,还未等船舱暖起来,舱内的烟气已把我们熏得喘不过气来,不得不打开门窗放烟,得不偿失,最后只好由它而去,再不触碰那个加热器的开关。因此,我们一家人的取暖设施除了冬衣毛毯,就只剩下热水袋了。


威廉姆斯城内有两家不错的蔬菜店,远航的帆船可以批量采购土豆元葱这类蔬菜。蔬菜店有很多剩余的方形塑料筐,老公灵机一动,便动手用两个塑料筐和建材店买来的PVC管,以及船舱里的渔网做了个简易的蟹笼,蟹笼的入口是剪下来的一段废弃塑料桶。

考虑今后的航行风大,且多用引擎,船长将卷帆器里的大前帆换成了小前帆,以使帆的操控容易些。

2月15号,情人节刚过,是一个弱风天气,船长和卡努米拉号的船长JB一起办理离港手续。

卡努米拉号是一艘法籍帆船,J B和他的妻子乔珊娜早年经营一家木制家具厂,退休后追寻远航梦想,开着帆船环游世界。

虽然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将有30节以上的风,但这样的风速在火地岛是常有的事,只要躲在锚地里便很安全。

根据航海指南书中的信息,两位船长都不约而同地决定去维克多•贾拉锚地(Victor Jara),此锚地距离威廉姆斯不到30海里,就在乌斯怀亚的对面,而且书上说,此锚地四面环绕,全方位避风。

一路上,海风从弱风到无风,等到了目的地,海面平静得像面镜子,船锚的倒影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进入水湾前,路过一片浅水区,长长的海带在水面下飘摇,这是进去锚地的必经之路,很庆幸抛锚点不在这里。

进入水湾,发现那里已经锚了一艘帆船,原来是瑞士籍帆船马尔马达号,想不到三艘帆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锚地,一定也是受了同一本航海“圣经”的指引。

三艘帆船挤在一个水湾里未必是好事,但现在改变航行计划前往下一个锚地已经来不急了。这个水湾形状像个十字架,马尔马达号锚在内侧,一处理想的抛锚位置,我们便只能在中央宽阔的水域下锚,随后航进来的卡努米拉号和伊他卡号绑在了一起。为了应付第二天的大风,两艘船各自在侧面加了两条岸缆,绑到岸边的石头上。

安顿好船,老公带着儿子迫不及待地去下蟹笼。天气尚好,我们登岸到水湾旁的山上转转,景色很美,帆船点缀在水湾里,远山与白云做背景,像画儿一样。山上的树好些奇怪,歪歪扭扭,而且很严重地向一侧倾斜,这些树全都长成被风吹倒的样子。

后来,我们知道这种岸边没有树木,山坡很缓的水湾并不是理想的锚地,它不遮风,歪扭的树便是证明。






凌晨两点,忽从睡梦中惊醒,船外风起,船开始摇动,预报的风来了。

风越刮越强,每一次阵风都实打实地吹在船上,这和几天前在俱乐部的水湾遭遇大风的感觉很不同。我和老公再也无心入睡,干脆打开船上的电子设备,在驾驶舱里值班,观察风速。

天光渐亮,风没有要停或减缓的迹象,阵风已高达60节,更让人不安的是,原预计风向为西风,但风却从西南方向吹来,在船的右舷,侧面迎风,船受力更大。很快,船外传来啪啪的异响,出去一看,不得了,是我们刚装上去的小前帆。尽管帆是卷收着的,但帆的外缘没有像大前帆一样的保护层,强风硬是在帆的卷缝间上吹出一个口子,然后越吹越大,最终将上面的帆吹裂开来,那啪啪的响声,像极了风在用鞭子抽打着伊他卡号。

这种大风之夜,船长们的心都是悬着的。两艘船的位置明显离岸近了许多,为了安全起见,老公和JB开着小艇去岸边检查,那条受风的岸缆接触岩石的部分已有磨损迹象,有必要再加两根岸缆,同时,老公取出伊他卡号的两个备用锚,将锚下到前方的水里,忙活完,两位船长终于安了心。尽管天气晴朗,当两人返回船上时,已浑身浸湿,小艇里几乎灌满了涌入的海水。

可是,同一锚地里的另一艘船没那么幸运,马尔马达号看起来似乎走锚了。突然,甚高频里传来Mayday的呼叫,是马尔马达号,我们赶紧回复了解情况。原来,马尔马达号用来拴岸缆的石头不够牢固,致使船被暴风吹至岸边,当他们启动发动机救急的时候,船已经搁浅了。

马尔马达号住着一对瑞士夫妇,达尼和瑞塔,两人刚从合恩角航行归来,之前并无搁浅经验,情急之中呼叫了Mayday请求紧急救援。联络完毕,我们开着小艇前来帮忙,达尼的脸色惨白,寒冷与惊吓让他看起来如病人一般,身体也冷得发抖,他们的小艇没有发动机,在这样的风浪里费力地忙活了几个小时,得到的却是搁浅的结果,我能理解他的疲惫与绝望。

想到伊他卡号第一次搁浅时,老公和我不也是这样的无助吗?我们的到来让达尼安心了许多,老公查看完马尔马达号的船况,帆船只是搁浅,并无漏水,船尾舵板,螺旋桨一切安好。老公商议用船锚试着解救船,但马尔马达号并无备用船锚。没关系,伊他卡号还有最后一个备用锚,于是,老公开着小艇把备用锚卡在岸边的一块巨石中,达尼用船上的绞盘拉紧锚绳,将船稳住。解决方案是等海潮慢慢回涨,他们便可用绞盘慢慢将船拉回到水里。

智利的海警接到救援请求后,迅速做出回应,几个小时后,一架直升机出现在水湾上空,此时,最强风暴虽已过去,但风速仍在40节左右,看着直升机在海滩边并不平坦的乱石上缓缓降落,我都不知道是搁浅的帆船惊险,还是直升机的降落更为惊险?

救援期间,当海警在甚高频里的呼叫伊他卡号时,我和老公正忙碌在马尔马达船上,两个孩子在无人请示的情况下担下起联络官的职责,和救援队确认救援的位置,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前来救援的海警很专业,但救援工作的原则是救人不救船,达尼和瑞塔不想放弃帆船,自然无法随同救援队伍离开锚地。

老公的埋锚救船方法果然有效,当天下午马尔马达号被成功地解救出来,达尼和瑞塔对我们感激不尽。后来,马尔马达号和我们一路向比航行,穿过巴塔哥尼亚,安全地航行到蒙特港。





带着孩子去航海!
------------------------
2017年12月从南非开始远航,目前在智利,2020年将航于太平洋各岛。
梦想去航海 来自: 浙江杭州
谢谢分享!
2024-10-24 14:15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次听闻“火地岛”这个地名时,我以为是个火山频发的岛屿,遍地岩浆,焦黑的地表仍冒着尚未完全冷却的浓烟。后来才知道,欧洲探险家早年抵达此地时,无论行到哪里,岛上各处总能看到篝火,这些篝火在夜间更加醒目,犹如地上着火一般。于是,他们便把这片土地叫做“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

等我们航到这里,了解到火地岛上生活着两类南美土著——塞尔克南人(Selk'nam)和雅加人(Yaghan)。据说,为了延续火种,部落会指派成员专门看护火焰,哪怕部落转移或外出狩猎时,他们也会带着火种游走于丛林与峡湾间。如果遇到阴雨天,他们将火种藏于石头缝隙中或用其他方法,总能巧妙地保存火种。

如今,印第安各部落的原住民在不断消减,智利政府为了保存现有部落的文化遗产,在南美各处划出指定地区作为居留地,将残存的部落聚居于此,借以希望这些部落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而威廉姆斯港的城西,就是雅加部落的居留地,乌瑞卡桥(Puente Urika)。最神奇的是,那里仍生活着最后一位纯血统的雅加人,也是最后一位讲雅加语的老阿妈。

我本能地想去见见这位老人,但考虑到我们不过是普通游客,也不是印第安考古或语言学者,怎么好意思去打扰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

(注:该老人名为Cristina Calderón,已于2022年因新冠感染去世。)




米卡威俱乐部,作为建立在地球最南端的游艇会,对帆船来说,能够航行到这里是一种荣耀,俱乐部的墙壁四周以及屋顶,挂满了世界各地帆船们留下的纪念,很多是帆船俱乐部的会旗,也有各国的国旗和货币,或是代表着帆船标识的纪念物,甚至是船员留下的字签,每个物品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水手的故事。

我和老公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带有伊他卡号船标识的一顶遮阳帽留在俱乐部做纪念,我们和孩子合力把帽子钉到屋内的一根柱子上,希望伊他卡号的精神能被看到,也希望她能鼓励更多的人追寻航海梦。

时间转眼来到二月中旬,我们准备启程前往火地岛深处,下一个城镇纳塔莱斯港(Puerto Natales)远在千里之外,有必要给伊他卡号做些必要的检修与补给。

船上的柴油加热器是当年在德班安装的,但德班天气炎热,船长安装完毕并试运行成功后,就一直没有使用,直到我们抵达福克兰群岛。然而,不知是何原因,虽然加热器的发动机工作,但与其连接的排气管处总是漏烟,而排气管连接到甲板上方的烟筒会飞出细小的黑色颗粒,这些颗粒飘散到甲板上,留下非常难看的黑渍,一些颗粒被风吹走,导致附近的邻居船都跟着遭殃。

在威廉姆斯休息期间,船长尝试修理数次,无果,每次机器运行,还未等船舱暖起来,舱内的烟气已把我们熏得喘不过气来,不得不打开门窗放烟,得不偿失,最后只好由它而去,再不触碰那个加热器的开关。因此,我们一家人的取暖设施除了冬衣毛毯,就只剩下热水袋了。


威廉姆斯城内有两家不错的蔬菜店,远航的帆船可以批量采购土豆元葱这类蔬菜。蔬菜店有很多剩余的方形塑料筐,老公灵机一动,便动手用两个塑料筐和建材店买来的PVC管,以及船舱里的渔网做了个简易的蟹笼,蟹笼的入口是剪下来的一段废弃塑料桶。

考虑今后的航行风大,且多用引擎,船长将卷帆器里的大前帆换成了小前帆,以使帆的操控容易些。

2月15号,情人节刚过,是一个弱风天气,船长和卡努米拉号的船长JB一起办理离港手续。

卡努米拉号是一艘法籍帆船,J B和他的妻子乔珊娜早年经营一家木制家具厂,退休后追寻远航梦想,开着帆船环游世界。

虽然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将有30节以上的风,但这样的风速在火地岛是常有的事,只要躲在锚地里便很安全。

根据航海指南书中的信息,两位船长都不约而同地决定去维克多•贾拉锚地(Victor Jara),此锚地距离威廉姆斯不到30海里,就在乌斯怀亚的对面,而且书上说,此锚地四面环绕,全方位避风。

一路上,海风从弱风到无风,等到了目的地,海面平静得像面镜子,船锚的倒影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进入水湾前,路过一片浅水区,长长的海带在水面下飘摇,这是进去锚地的必经之路,很庆幸抛锚点不在这里。

进入水湾,发现那里已经锚了一艘帆船,原来是瑞士籍帆船马尔马达号,想不到三艘帆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锚地,一定也是受了同一本航海“圣经”的指引。

三艘帆船挤在一个水湾里未必是好事,但现在改变航行计划前往下一个锚地已经来不急了。这个水湾形状像个十字架,马尔马达号锚在内侧,一处理想的抛锚位置,我们便只能在中央宽阔的水域下锚,随后航进来的卡努米拉号和伊他卡号绑在了一起。为了应付第二天的大风,两艘船各自在侧面加了两条岸缆,绑到岸边的石头上。

安顿好船,老公带着儿子迫不及待地去下蟹笼。天气尚好,我们登岸到水湾旁的山上转转,景色很美,帆船点缀在水湾里,远山与白云做背景,像画儿一样。山上的树好些奇怪,歪歪扭扭,而且很严重地向一侧倾斜,这些树全都长成被风吹倒的样子。

后来,我们知道这种岸边没有树木,山坡很缓的水湾并不是理想的锚地,它不遮风,歪扭的树便是证明。






凌晨两点,忽从睡梦中惊醒,船外风起,船开始摇动,预报的风来了。

风越刮越强,每一次阵风都实打实地吹在船上,这和几天前在俱乐部的水湾遭遇大风的感觉很不同。我和老公再也无心入睡,干脆打开船上的电子设备,在驾驶舱里值班,观察风速。

天光渐亮,风没有要停或减缓的迹象,阵风已高达60节,更让人不安的是,原预计风向为西风,但风却从西南方向吹来,在船的右舷,侧面迎风,船受力更大。很快,船外传来啪啪的异响,出去一看,不得了,是我们刚装上去的小前帆。尽管帆是卷收着的,但帆的外缘没有像大前帆一样的保护层,强风硬是在帆的卷缝间上吹出一个口子,然后越吹越大,最终将上面的帆吹裂开来,那啪啪的响声,像极了风在用鞭子抽打着伊他卡号。

这种大风之夜,船长们的心都是悬着的。两艘船的位置明显离岸近了许多,为了安全起见,老公和JB开着小艇去岸边检查,那条受风的岸缆接触岩石的部分已有磨损迹象,有必要再加两根岸缆,同时,老公取出伊他卡号的两个备用锚,将锚下到前方的水里,忙活完,两位船长终于安了心。尽管天气晴朗,当两人返回船上时,已浑身浸湿,小艇里几乎灌满了涌入的海水。

可是,同一锚地里的另一艘船没那么幸运,马尔马达号看起来似乎走锚了。突然,甚高频里传来Mayday的呼叫,是马尔马达号,我们赶紧回复了解情况。原来,马尔马达号用来拴岸缆的石头不够牢固,致使船被暴风吹至岸边,当他们启动发动机救急的时候,船已经搁浅了。

马尔马达号住着一对瑞士夫妇,达尼和瑞塔,两人刚从合恩角航行归来,之前并无搁浅经验,情急之中呼叫了Mayday请求紧急救援。联络完毕,我们开着小艇前来帮忙,达尼的脸色惨白,寒冷与惊吓让他看起来如病人一般,身体也冷得发抖,他们的小艇没有发动机,在这样的风浪里费力地忙活了几个小时,得到的却是搁浅的结果,我能理解他的疲惫与绝望。

想到伊他卡号第一次搁浅时,老公和我不也是这样的无助吗?我们的到来让达尼安心了许多,老公查看完马尔马达号的船况,帆船只是搁浅,并无漏水,船尾舵板,螺旋桨一切安好。老公商议用船锚试着解救船,但马尔马达号并无备用船锚。没关系,伊他卡号还有最后一个备用锚,于是,老公开着小艇把备用锚卡在岸边的一块巨石中,达尼用船上的绞盘拉紧锚绳,将船稳住。解决方案是等海潮慢慢回涨,他们便可用绞盘慢慢将船拉回到水里。

智利的海警接到救援请求后,迅速做出回应,几个小时后,一架直升机出现在水湾上空,此时,最强风暴虽已过去,但风速仍在40节左右,看着直升机在海滩边并不平坦的乱石上缓缓降落,我都不知道是搁浅的帆船惊险,还是直升机的降落更为惊险?

救援期间,当海警在甚高频里的呼叫伊他卡号时,我和老公正忙碌在马尔马达船上,两个孩子在无人请示的情况下担下起联络官的职责,和救援队确认救援的位置,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前来救援的海警很专业,但救援工作的原则是救人不救船,达尼和瑞塔不想放弃帆船,自然无法随同救援队伍离开锚地。

老公的埋锚救船方法果然有效,当天下午马尔马达号被成功地解救出来,达尼和瑞塔对我们感激不尽。后来,马尔马达号和我们一路向比航行,穿过巴塔哥尼亚,安全地航行到蒙特港。





带着孩子去航海!
------------------------
2017年12月从南非开始远航,目前在智利,2020年将航于太平洋各岛。
谢谢分享!
2024-10-24 14:15
带孩子环游世界,学习领略各国风情!
20870积分
333帖子
4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1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