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黄河上的女舵把子:从马背到甲板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徐鹏 于 2023-1-27 20:06 编辑

黄河上的女舵把子:从马背到甲板w1.jpg
(摄于山西平遥,上图为庄学本大师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

数百年前,仿佛一夜之间,长安城里流行起了喝汾酒,连同汾酒的兴起,山西老陈醋也成了长安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于是,聪明的山西商人将这两样不好运输的“黄金液体”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运到长安。

汾酒运输的航线大体如下:帆船从吕梁附近的几个北方大码头出发,挺进黄河自北向南,顺流而下,途径鹳雀楼,继续向南到潼关,在潼关由黄河转进渭河,沿着渭河一路向西,溯流而上,进入渭河与灞河的交界处,再由灞河进入长安城外。

如此一趟行程下来,虽不比海面上的惊涛骇浪令人心惊胆战,但对于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的山西船工来说,这也算是见过大场面了。因为当时在黄河两岸劫道的“关中刀客”异常多,杀人越货是常事,加之黄土高原上的天气寒冷,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还未等河面结冰,掌舵人的手就早早添上冻疮。那年月,娇气的关中年轻人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全然不会去黄河上跑船,山西年轻人也渐渐远离了黄河上的帆船,只有在北方草原吃不上饭的蒙古青年才会接这样的活儿。

蒙古青年抗冻,又能吃苦。

有一段时间,北方草原陷入草荒,牛羊马饿死不少,一大批蒙古青年被迫南下,涌进山西,男人们跑去晋商家里打工,头脑机灵的八九年就能混成掌柜。女人们则各有各的安排,男人能行的,便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男人不行的,也出来干活。去黄河上当船工,成了那时蒙古女人为数不多的就业选择。

因为没人干,敢干又勇猛的蒙古女人很快就成了运输汾酒的主力。传说当时一个叫萨日娜的蒙古姑娘没用半年就混成了舵把子,周围人问萨日娜为啥那么喜欢跑船,萨日娜麻溜笑道:“挣得多,又不用天天见到自家那不争气的男人。”瞧瞧,这样的活儿,想必今天的姑娘都喜欢。也有人问萨日娜如何摆平关中刀客,萨日娜冷笑道:“很简单,跟他们喝酒,喝俺们草原上的闷倒驴。秦晋一带的青年平时喝的是杜康、汾酒,他们根本不是闷倒驴的对手。喝死他们。”

当然,说笑归说笑,船上的女人,该经历的磨砺一样都不会少。在黄河上驾驶帆船并不像在海上那般轻松,好些时候没风,都要靠人去摇橹划桨,所以对船工的力气要求非常高,可以想象,那会在黄河上的蒙古女人得多壮实,得多能吃苦。还有就是冬天,能把壶口瀑布冻住的冬天,她们该如何度过?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萨日娜说,她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熬过冬天的转瞬间,春暖花开,黄河上的浮冰消融,脱掉身上死沉死沉的羊皮大袄,无事一身轻地站在船艉,把着舵,张望着四周青黄交替的旷野,呼吸着小草顶开的地面而散发出的湿泥土味。那一刻,萨日娜迫不及待地幻想着自己穿着白衫凉笠,手持紫电青霜,或者烧火棍,傲视着两岸的关中刀客,在夏季的黄河上冷漠驰骋。

2023年正月初三,在山西平遥古城里的一家老院子内,我看到了摄影大师庄学本在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蒙古姑娘,看到那一张张苍劲朴实的面孔,令我不由地想起了数百年前的蒙古女舵把子。随后,我从吕梁贴着黄河来到运城,一路上打听着每个地方的彩礼价,透过彩礼价我才明白,黄河上的女舵把子,也只有蒙古姑娘能干。

黄河上的女舵把子:从马背到甲板w2.jpg
(摄于山西运城鹳雀楼,身后是枯水期的黄河)
找媳妇还得找黄河上的女舵把子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徐鹏 于 2023-1-27 20:06 编辑

黄河上的女舵把子:从马背到甲板w1.jpg
(摄于山西平遥,上图为庄学本大师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

数百年前,仿佛一夜之间,长安城里流行起了喝汾酒,连同汾酒的兴起,山西老陈醋也成了长安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于是,聪明的山西商人将这两样不好运输的“黄金液体”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运到长安。

汾酒运输的航线大体如下:帆船从吕梁附近的几个北方大码头出发,挺进黄河自北向南,顺流而下,途径鹳雀楼,继续向南到潼关,在潼关由黄河转进渭河,沿着渭河一路向西,溯流而上,进入渭河与灞河的交界处,再由灞河进入长安城外。

如此一趟行程下来,虽不比海面上的惊涛骇浪令人心惊胆战,但对于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的山西船工来说,这也算是见过大场面了。因为当时在黄河两岸劫道的“关中刀客”异常多,杀人越货是常事,加之黄土高原上的天气寒冷,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还未等河面结冰,掌舵人的手就早早添上冻疮。那年月,娇气的关中年轻人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全然不会去黄河上跑船,山西年轻人也渐渐远离了黄河上的帆船,只有在北方草原吃不上饭的蒙古青年才会接这样的活儿。

蒙古青年抗冻,又能吃苦。

有一段时间,北方草原陷入草荒,牛羊马饿死不少,一大批蒙古青年被迫南下,涌进山西,男人们跑去晋商家里打工,头脑机灵的八九年就能混成掌柜。女人们则各有各的安排,男人能行的,便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男人不行的,也出来干活。去黄河上当船工,成了那时蒙古女人为数不多的就业选择。

因为没人干,敢干又勇猛的蒙古女人很快就成了运输汾酒的主力。传说当时一个叫萨日娜的蒙古姑娘没用半年就混成了舵把子,周围人问萨日娜为啥那么喜欢跑船,萨日娜麻溜笑道:“挣得多,又不用天天见到自家那不争气的男人。”瞧瞧,这样的活儿,想必今天的姑娘都喜欢。也有人问萨日娜如何摆平关中刀客,萨日娜冷笑道:“很简单,跟他们喝酒,喝俺们草原上的闷倒驴。秦晋一带的青年平时喝的是杜康、汾酒,他们根本不是闷倒驴的对手。喝死他们。”

当然,说笑归说笑,船上的女人,该经历的磨砺一样都不会少。在黄河上驾驶帆船并不像在海上那般轻松,好些时候没风,都要靠人去摇橹划桨,所以对船工的力气要求非常高,可以想象,那会在黄河上的蒙古女人得多壮实,得多能吃苦。还有就是冬天,能把壶口瀑布冻住的冬天,她们该如何度过?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萨日娜说,她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熬过冬天的转瞬间,春暖花开,黄河上的浮冰消融,脱掉身上死沉死沉的羊皮大袄,无事一身轻地站在船艉,把着舵,张望着四周青黄交替的旷野,呼吸着小草顶开的地面而散发出的湿泥土味。那一刻,萨日娜迫不及待地幻想着自己穿着白衫凉笠,手持紫电青霜,或者烧火棍,傲视着两岸的关中刀客,在夏季的黄河上冷漠驰骋。

2023年正月初三,在山西平遥古城里的一家老院子内,我看到了摄影大师庄学本在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蒙古姑娘,看到那一张张苍劲朴实的面孔,令我不由地想起了数百年前的蒙古女舵把子。随后,我从吕梁贴着黄河来到运城,一路上打听着每个地方的彩礼价,透过彩礼价我才明白,黄河上的女舵把子,也只有蒙古姑娘能干。

黄河上的女舵把子:从马背到甲板w2.jpg
(摄于山西运城鹳雀楼,身后是枯水期的黄河)
找媳妇还得找黄河上的女舵把子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278积分
180帖子
1精华
帖子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