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野火烧不尽:明末巨著幸运逃过劫难,还原历史,引出一段动人佳话

2022-12-20 19:14 · 大杂烩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apple-system, &quot">
今天的故事从明末茅元仪的《武备志》说起。
这本来只是一本兵书,但却“意外”地保存了郑和航海图等资料,逃过一劫,让后世得以窥见郑和舰队的部分足迹。
在书中资料面世以前,不断有人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对其到过的许多地方也持否定态度。
茅元仪(1594-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自幼熟读诸子百家,尤好兵农,在兵学方略一道颇有建树,也曾在辽东有过实际用兵经验。1629年,后金军队突击京畿,茅元仪曾率24骑保护孙承宗从东便门突出重围,书写传奇。
1.jpg
茅元仪十几岁便开始搜集各种资料,钻研兵学理论、兵器图谱及边关资料,最终呕心沥血,辑成240卷、两百余万字的煌煌巨著《武备志》,并于1621年刊印出版。时年27岁。
《武备志》堪称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篇幅最多(字数最多,图738幅)、内容最全的综合性兵书。
2.png
因《武备志》总共有240卷,所以往往不是整套出现。在一次国家海洋博物馆展品征集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工作人员发现明抄本的《武备志》最后一卷(即第240卷),惊异地发现它完整地记录了《郑和航海图》的始末。
《武备志》第240卷中的附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淡马锡,时至今日,新加坡的淡马锡投资,那可是大名鼎鼎啊
9.jpg
《武备志》第240卷附图原名并不叫《郑和航海图》,其原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图前有序,计142字。
茅元仪将该图切为二十幅分图(四十页),编入《武备志》的第五部分《占度载》中,系于《度·航海》下,但对此图出自何时、何人,是抄本又或是改写本等等情况并未言明。
该图它以南京为起点,绘制了南京以下长江段、东海、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湾的各条航路,以及沿海地形地貌,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麻林地(今肯尼亚马林迪)。
麻林地,即今日非洲东岸肯尼亚的马林迪一带,明朝史籍中又称之为麻林、麻剌。马林迪在加拉纳河口以南,曾为古代马林迪王国都城,历史上是东非著名港口。郑和曾率舰队到达这里,1415年后曾多次遣使至中国访问,建立友好关系。
10.jpg
从图中列明的诸多地点来看,推测该图应绘制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
如果没有《武备志》的记载与史籍中其他记载相互印证,恐怕至今郑和的海上航线还只存在于想象和传说中,继续被别有用心之人否定。
1885年,英国学者乔治·菲立浦 (George Philips) 在其论文《印度和锡兰的海港》中首次将郑和航海图复制,并考证了其中一百多个地名。
之所以复制郑和航海图,是因为15世纪以前,唯有中国记载的亚非两洲的地理图籍中“郑和航海图”所含地名最为丰富。图中标注出了航线的“针位” 、计算距离的“更数” ,以及用于定位和保持航向的“过洋牵星术”等等。与现代地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郑和航海图”的标注相当正确。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另有两幅(共计四页)《过洋牵星图》附在航海图之后,用以说明星图引航法则。说白了,就是告知后人如何利用星图来进行导航定位。
17.jpg
18.jpg
耐人寻味的是,郑和航海图在国外有意无意常常被称为“茅坤图”,试图淡化郑和的因素。他们解释起来也有一套话术,为何称为“茅坤图”呢?因为坤图即坤舆图、地图,在茅元仪的书中出现的地图,所以就称为“茅元仪的地图”,简称“茅坤图”
而且,称其为“茅坤图”还有一个小心思,巧的是,茅元仪祖父正好叫茅坤,是明代中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便有国人索性把《茅坤图》解释为茅坤的航海图。
此等用心,只怕水不浑呢。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终点是“慢八撒”,即今日肯尼亚之蒙巴萨。
20.jpg
从《郑和航海图》中,可以发现郑和船队沿着非洲东海岸南下,到过很多难以置信的地方,比如葛儿得风(瓜达富伊,今索马里)、哈甫泥(哈丰)、木儿立哈必儿、黑儿、剌思那呵、抹儿干别、木骨都束(摩加迪沙)、卜剌哇(布腊瓦)。

此外:还到过木鲁旺(国别待考);到过肯尼亚的慢八撒(蒙巴萨)……
昆羽继圣,公众号:昆羽继圣人类历史首次壮举:西方蛮荒年代,中国人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证明地球是圆的,一步步测算并实际完成了史上第一次地球测绘

21.jpg
2004年9月,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大使郭崇立,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肯尼亚少女的求助信,信上的内容让他感到颇为惊讶。
"大使先生,我叫姆瓦玛卡·沙里夫,是肯尼亚人。同时,我也是半个中国人,因为我是郑和水手的后代。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回到中国去看看,这也是我的祖先们的愿望,希望您能为我提供一些帮助。”
这位名叫玛瓦玛卡·沙里夫的肯尼亚少女,即将中学毕业,但她却说自己的先祖是中国人,而且是600年前郑和手下的水手。
郭崇立大使能不惊讶吗?这会是真的吗?
这封信会是恶作剧吗?
郭大使陷入了沉思。
22.jpg
郭大使沉思良久,虽不能确定信件内容的真实性,但他知道一点,根据中国古籍记载,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的确到达过非洲和肯尼亚。
不过,他对这段历史不是十分了解,也不清楚当时船队中是否真的有人留在了当地。为了搞清楚事情真相,他决定亲自前往,登门拜访沙里夫。
于是,郭崇立联系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在他们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沙里夫的家乡——位于蒙巴萨省的帕泰岛。
对于郭大使的到来,沙里夫惊讶之余,不禁喜出望外。
说实话,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写了那封信,她完全不敢奢望能得到大使馆的回应,更没有料到大使会亲自前往拜访,一时之间,她手足无措,随后确认不是做梦后,又激动得手舞足蹈。
23.png
那么,这个名叫沙里夫的女孩怎么会中文,又如何能给大使写信呢?
原来,她从母亲那里了解到自己的家族历史后,便萌生了秉承先祖遗志,想去中国看一看东方故土的梦想。为此,她决定努力学习中文,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由于家境贫寒,沙里夫付不起学习中文的费用,她只得另觅他途。
她来到蒙巴萨,开始沿街一家商铺、一家商铺地寻找。连续寻找数日之后,终于惊喜地发现一家饭馆门口的文字,与印象里的中文十分相似,于是她鼓起勇气走进了这家饭店。
沙里夫来对了地方,这家饭店的老板果真来自中国,名叫赵汗青。当沙里夫将自己的经历和梦想告诉赵汗青后,赵汗青看着这个鞋子磨破、衣着破旧,还有些胆怯的女孩,心里被深深感动了。他为沙里夫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然后为她讲起了有关中国的故事。
在这里,沙里夫在人生中第一次尝到了中国味道,她恳求老板让她留下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中文。就这样,赵汗青成了她的中文启蒙老师,给她买了拼音积木,还找来许多中国老乡来一起教她。此外,还给了沙里夫两万先令作为学习资金。
在赵汗青的帮助下,沙里夫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终于顺利读完了高中。
如是,2004年,沙里夫鼓起勇气,用歪歪扭扭、尚不熟练的中文给中国大使写去了一封求助信。
当循着信上的地址来到蒙巴萨帕泰岛时,第一眼看见沙里夫母女,郭大使便感觉她们的模样,与传统的肯尼亚人不太像。
绝大部分肯尼亚人的长相,都是毛发卷曲、皮肤黝黑,但沙里夫母女的皮肤却并不像黑人那般黝黑,隐隐中有些亚裔的特征。
沙里夫的母亲向郭大使讲述了一个祖祖辈辈口传下来的故事:
“村子里的长辈说,在600年之前,中国的一支船队不幸在海中遇难,船员们被迫登陆帕泰岛求生。”
24.jpg
帕泰岛是肯尼亚拉穆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拉穆群岛位于肯尼亚东北部海滨,群岛由拉穆岛、曼达岛、帕泰岛、基瓦尤岛,共计4个大岛,及环绕周围的若干小岛组成。帕泰岛上有3个上家村和一个西游村,总共有1000多个村民,岛上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关于中国水手的传说。据当地人传说,600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沉没,船上20多人为了求生,爬上了帕泰岛,并来到了岛上的上家村。
处于原始部落的土著居民,从未去过外面的世界,也未见过黄皮肤的人,他们将这些水手当作外敌入侵,对他们非常抵触,充满敌意。
面对当地土人的冷漠与敌对,遭遇风暴、被迫登岸求生的20多名水手没有抱怨,反而替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帕泰岛上盘踞着一条巨大的蟒蛇,常常袭击村寨,当地村民深受其扰,性命受到威胁,却莫可奈何。因为,那时的非洲尚处于原始状态,不会炼铁,更没有什么铁器,能够使用的武器,也只有一些石头、木棍。但仅凭这些,完全不是大蟒蛇的对手。
经过数年搏斗,当地村民死伤惨重。蟒蛇再来时,唯恐避之不及。
郑和船队幸存的20多名水手得知消息后,赶来为民除害。他们利用身边仅存的一些工具,挖了一个陷阱,又用刀剑经过搏杀,一举剪除了这条害人不浅的蟒蛇。
蟒蛇被杀死的消息传开后,附近村寨都为之轰动,村民们兴高采烈,态度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双方芥蒂由此得以消弭,水手们向当地村民讲述了自己的来历,后来便在岛上生活了下来。
中国水手们向当地村民传授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不仅教会村民纺织耕种,还教他们如何制作陶器,让当地的生产水平在短期内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整个村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来,中国水手们在上家村落脚定居,并与村里的女子结合,孕育了后代。
为了尽量保证“中国血统”的纯正性,水手们之间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水手们所生之女,只能与其他水手所生的儿子联姻,不得再与当地居民有血脉融合。
一时落难的中国水手们盼星星、盼月亮,在默默中等待,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
沙里夫的母亲向郭大使展示了一只瓷碗的碎片,介绍说:“这个瓷器碗是外婆的妈妈传给外婆的遗物,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身上的中国血统。这只碗原本是完整的,只是可惜,去年不小心被考察队的旅客打碎了。”
25.png
郭大使接过瓷碗来仔细端详,发现碗身上是熟悉的中国元素,碗底写着“大明宣德”字样。他取来胶水,小心翼翼将碗的碎片粘合起来,还给了沙里夫的母亲。
由于生活困苦,沙里夫的母亲此前从未见过胶水,不知它还有这样的神奇功效。
随后,沙里夫母女带着郭大使来到六百年前中国水手们曾经居住和生活过上家村。如今,那里早已荒无人烟,但在海边不远的山壁上,有几座样式熟悉的坟墓。
怀着沉重的心情,郭大使来到坟墓旁,发现旁边散落着一些陶瓷的碎片,墓碑上还隐隐约约可见一些汉字。
这显然是一座中国坟墓。墓冢垒成圆形,墓前立有墓碑,这在整个非洲都比较罕见。
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郭大使拿出一瓶酒,按照中国传统的习俗,郑重地祭奠了这些埋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水手。
26.png
帕泰岛西游村外,也有一些中国墓葬。
帕泰岛的墓葬习俗,一般而言都是遵循穆斯林风格,墓地朝向西北方向的麦加。
但是,这些中国坟墓的墓碑并不是由石柱和阿拉伯铭文组成,墓穴四周墙壁上饰以中国的瓷器以示主人身份,并且,所有墓葬无一例外都是朝着东北方向的中国。
这些中国水手也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返回故土,可是日盼夜盼,盼到两鬓斑白,两眼昏花,也没能等到那一天。
大明鲸落后,再也没有中国舰队远赴东非了。
甚至,连曾经的航海资料都被心怀叵测之人里应外合给悉数销毁了……
帕泰岛中国水手们的后代传承着祖辈的姓氏,至今岛上已有不少姓“万”(Vae )、“谢”的人。
在帕泰岛,这个群体被称作"瓦上家”人,这是拉穆群岛居民对中国水手后代的独有称呼,当地斯瓦希里语的意思,便是从上家来的人。
据历史学家考证推测,在斯瓦希里语中,“瓦上”的意思极有可能取自中国地名“上海”。
帕泰岛的上家村,又被称为“中国村”、“郑和村”。这里的居民践行着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俗,耕作比其他土人更加勤劳。
他们的行为举止,与勤劳朴实的中国人颇为相似,重视子女学习、家庭教育,甚至还懂一点针灸、艾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
17世纪初,因为葡萄牙侵略者的到来,维持了几代人的和平美好被就此打破。为了反抗外来的殖民势力,上家村的村民与其他土人一起,与葡萄牙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许多可以证明中国水手在此生存的证据也在战争中被尽数销毁。
后来,上家村化为废墟,水手们的后代迁移至西游村,继续繁衍生息。
中国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后,从墓穴中挖出了3具有着中国血统的人类骸骨,陪葬品中有年份不一的中国陶瓷、料珠,甚至还有一些永乐通宝铜钱。
27.jpg
只可惜,墓穴墙壁上的瓷器大部分已被盗走,残存的只有一小部分碎片,且损毁严重。
28.jpg
此外,考古专家还在当地发现了两个大瓮,瓮上刻有明显的龙纹图案。
2010年,商务部出资数千万元,联合肯尼亚政府,一起对拉穆群岛水下及周围区域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在寻找当年郑和的沉船的过程中,发现了沉没的中国古瓷遗址40多处。
29.png
2017年,一只由中美肯三国专家联合成立的科考队再次来到拉穆群岛,通过对当地出土的三具骸骨的DNA进行了比对,很多自称是中国水手后代的当地人也自愿进行了DNA比对,最后确定早在六百年前,郑和舰队的水手们便踏上了非洲这片沃土……
那个名叫沙里夫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2005年7月,在许许多多中国热心人的帮助下,沙里夫成功踏上了东方故土,替祖辈们实现了毕生都未能实现的夙愿。
30.png
沙里夫出现在南京电视台《郑和下西洋》纪录片的首映式上
31.png
来到中国后,繁华的街道与先进的科技,不断刺激着沙里夫的神经,她在这里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坐电梯、第一次住高档酒店、第一次穿漂亮衣服……
当欢迎仪式进入尾声时,打心眼里热爱中国文化的沙里夫成功收到了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留学邀请。
2005年9月,沙里夫顺利就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始了自己公费留学的全新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所在的这所大学,给予沙里夫全额奖学金的支持。从此,沙里夫在中国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
32.png
因为是郑和船队水手的后代,沙里夫后来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郑华
郑是郑和的郑,华是中华的华。
在中国七年的留学生活中,沙里夫勤奋刻苦,不但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在医学一途也取得了本硕连读的毕业证。后来,她成功考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攻读了博士研究生。
博士毕业后,沙里夫完全可以留在中国,但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决定:
“我的先祖曾经拯救了整个村子的人,我也要向他学习,学好治病救人的本领,救治那些没钱看病的肯尼亚孩子。”
所以,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国,回到了肯尼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那里的人民。
2012年,登上离开中国航班的那一刻,沙里夫泪流满面。
但她心中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中非友谊的大使,治病救人,在肯尼亚传播中国文化。
沙里夫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有关中国大航海的故事却远未结束。
英国每日邮报曾经报道,经过仔细的勘察,花旗国的考古专家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州多处悬崖壁上发现了许多文字,据测定,这些文字形成时期大约在3000年前。
从目前公布的照片来看,那块岩石上的刻画符,大大小小的,不下数十个。其中,有六个刻画符,在殷墟甲骨文中找到了类似的符号。
33.jpg
34.jpg
“印第安”、“印第安”,看来还真是“殷地安”(祝福家乡安好永续)呐。
1993年,有专家对印第安人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与波利尼西亚岛屿上的土著人基因十分接近。
同年11月28日,《新民晚报》刊登《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国》一文指出:“印第安人的部分DNA与亚洲人以及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人是相同的。”
2010年,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个名叫易立亚的人,为了证明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带领五名同伴,在不依靠任何现代技术的条件下,只用一只独木舟,白天靠太阳、夜晚凭着星星来辨识方向,以原始捕捞方式补充食物,历经四个月,漂洋过海五万多公里,最后依靠风力和洋流成功在福建沿岸海滩登陆……
35.jpg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apple-system, &quot">
今天的故事从明末茅元仪的《武备志》说起。
这本来只是一本兵书,但却“意外”地保存了郑和航海图等资料,逃过一劫,让后世得以窥见郑和舰队的部分足迹。
在书中资料面世以前,不断有人质疑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对其到过的许多地方也持否定态度。
茅元仪(1594-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自幼熟读诸子百家,尤好兵农,在兵学方略一道颇有建树,也曾在辽东有过实际用兵经验。1629年,后金军队突击京畿,茅元仪曾率24骑保护孙承宗从东便门突出重围,书写传奇。
1.jpg
茅元仪十几岁便开始搜集各种资料,钻研兵学理论、兵器图谱及边关资料,最终呕心沥血,辑成240卷、两百余万字的煌煌巨著《武备志》,并于1621年刊印出版。时年27岁。
《武备志》堪称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篇幅最多(字数最多,图738幅)、内容最全的综合性兵书。
2.png
因《武备志》总共有240卷,所以往往不是整套出现。在一次国家海洋博物馆展品征集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工作人员发现明抄本的《武备志》最后一卷(即第240卷),惊异地发现它完整地记录了《郑和航海图》的始末。
《武备志》第240卷中的附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淡马锡,时至今日,新加坡的淡马锡投资,那可是大名鼎鼎啊
9.jpg
《武备志》第240卷附图原名并不叫《郑和航海图》,其原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图前有序,计142字。
茅元仪将该图切为二十幅分图(四十页),编入《武备志》的第五部分《占度载》中,系于《度·航海》下,但对此图出自何时、何人,是抄本又或是改写本等等情况并未言明。
该图它以南京为起点,绘制了南京以下长江段、东海、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湾的各条航路,以及沿海地形地貌,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麻林地(今肯尼亚马林迪)。
麻林地,即今日非洲东岸肯尼亚的马林迪一带,明朝史籍中又称之为麻林、麻剌。马林迪在加拉纳河口以南,曾为古代马林迪王国都城,历史上是东非著名港口。郑和曾率舰队到达这里,1415年后曾多次遣使至中国访问,建立友好关系。
10.jpg
从图中列明的诸多地点来看,推测该图应绘制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
如果没有《武备志》的记载与史籍中其他记载相互印证,恐怕至今郑和的海上航线还只存在于想象和传说中,继续被别有用心之人否定。
1885年,英国学者乔治·菲立浦 (George Philips) 在其论文《印度和锡兰的海港》中首次将郑和航海图复制,并考证了其中一百多个地名。
之所以复制郑和航海图,是因为15世纪以前,唯有中国记载的亚非两洲的地理图籍中“郑和航海图”所含地名最为丰富。图中标注出了航线的“针位” 、计算距离的“更数” ,以及用于定位和保持航向的“过洋牵星术”等等。与现代地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郑和航海图”的标注相当正确。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另有两幅(共计四页)《过洋牵星图》附在航海图之后,用以说明星图引航法则。说白了,就是告知后人如何利用星图来进行导航定位。
17.jpg
18.jpg
耐人寻味的是,郑和航海图在国外有意无意常常被称为“茅坤图”,试图淡化郑和的因素。他们解释起来也有一套话术,为何称为“茅坤图”呢?因为坤图即坤舆图、地图,在茅元仪的书中出现的地图,所以就称为“茅元仪的地图”,简称“茅坤图”
而且,称其为“茅坤图”还有一个小心思,巧的是,茅元仪祖父正好叫茅坤,是明代中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便有国人索性把《茅坤图》解释为茅坤的航海图。
此等用心,只怕水不浑呢。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终点是“慢八撒”,即今日肯尼亚之蒙巴萨。
20.jpg
从《郑和航海图》中,可以发现郑和船队沿着非洲东海岸南下,到过很多难以置信的地方,比如葛儿得风(瓜达富伊,今索马里)、哈甫泥(哈丰)、木儿立哈必儿、黑儿、剌思那呵、抹儿干别、木骨都束(摩加迪沙)、卜剌哇(布腊瓦)。

此外:还到过木鲁旺(国别待考);到过肯尼亚的慢八撒(蒙巴萨)……
昆羽继圣,公众号:昆羽继圣人类历史首次壮举:西方蛮荒年代,中国人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证明地球是圆的,一步步测算并实际完成了史上第一次地球测绘

21.jpg
2004年9月,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大使郭崇立,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肯尼亚少女的求助信,信上的内容让他感到颇为惊讶。
"大使先生,我叫姆瓦玛卡·沙里夫,是肯尼亚人。同时,我也是半个中国人,因为我是郑和水手的后代。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回到中国去看看,这也是我的祖先们的愿望,希望您能为我提供一些帮助。”
这位名叫玛瓦玛卡·沙里夫的肯尼亚少女,即将中学毕业,但她却说自己的先祖是中国人,而且是600年前郑和手下的水手。
郭崇立大使能不惊讶吗?这会是真的吗?
这封信会是恶作剧吗?
郭大使陷入了沉思。
22.jpg
郭大使沉思良久,虽不能确定信件内容的真实性,但他知道一点,根据中国古籍记载,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的确到达过非洲和肯尼亚。
不过,他对这段历史不是十分了解,也不清楚当时船队中是否真的有人留在了当地。为了搞清楚事情真相,他决定亲自前往,登门拜访沙里夫。
于是,郭崇立联系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在他们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沙里夫的家乡——位于蒙巴萨省的帕泰岛。
对于郭大使的到来,沙里夫惊讶之余,不禁喜出望外。
说实话,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写了那封信,她完全不敢奢望能得到大使馆的回应,更没有料到大使会亲自前往拜访,一时之间,她手足无措,随后确认不是做梦后,又激动得手舞足蹈。
23.png
那么,这个名叫沙里夫的女孩怎么会中文,又如何能给大使写信呢?
原来,她从母亲那里了解到自己的家族历史后,便萌生了秉承先祖遗志,想去中国看一看东方故土的梦想。为此,她决定努力学习中文,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由于家境贫寒,沙里夫付不起学习中文的费用,她只得另觅他途。
她来到蒙巴萨,开始沿街一家商铺、一家商铺地寻找。连续寻找数日之后,终于惊喜地发现一家饭馆门口的文字,与印象里的中文十分相似,于是她鼓起勇气走进了这家饭店。
沙里夫来对了地方,这家饭店的老板果真来自中国,名叫赵汗青。当沙里夫将自己的经历和梦想告诉赵汗青后,赵汗青看着这个鞋子磨破、衣着破旧,还有些胆怯的女孩,心里被深深感动了。他为沙里夫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然后为她讲起了有关中国的故事。
在这里,沙里夫在人生中第一次尝到了中国味道,她恳求老板让她留下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中文。就这样,赵汗青成了她的中文启蒙老师,给她买了拼音积木,还找来许多中国老乡来一起教她。此外,还给了沙里夫两万先令作为学习资金。
在赵汗青的帮助下,沙里夫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终于顺利读完了高中。
如是,2004年,沙里夫鼓起勇气,用歪歪扭扭、尚不熟练的中文给中国大使写去了一封求助信。
当循着信上的地址来到蒙巴萨帕泰岛时,第一眼看见沙里夫母女,郭大使便感觉她们的模样,与传统的肯尼亚人不太像。
绝大部分肯尼亚人的长相,都是毛发卷曲、皮肤黝黑,但沙里夫母女的皮肤却并不像黑人那般黝黑,隐隐中有些亚裔的特征。
沙里夫的母亲向郭大使讲述了一个祖祖辈辈口传下来的故事:
“村子里的长辈说,在600年之前,中国的一支船队不幸在海中遇难,船员们被迫登陆帕泰岛求生。”
24.jpg
帕泰岛是肯尼亚拉穆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拉穆群岛位于肯尼亚东北部海滨,群岛由拉穆岛、曼达岛、帕泰岛、基瓦尤岛,共计4个大岛,及环绕周围的若干小岛组成。帕泰岛上有3个上家村和一个西游村,总共有1000多个村民,岛上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关于中国水手的传说。据当地人传说,600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沉没,船上20多人为了求生,爬上了帕泰岛,并来到了岛上的上家村。
处于原始部落的土著居民,从未去过外面的世界,也未见过黄皮肤的人,他们将这些水手当作外敌入侵,对他们非常抵触,充满敌意。
面对当地土人的冷漠与敌对,遭遇风暴、被迫登岸求生的20多名水手没有抱怨,反而替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帕泰岛上盘踞着一条巨大的蟒蛇,常常袭击村寨,当地村民深受其扰,性命受到威胁,却莫可奈何。因为,那时的非洲尚处于原始状态,不会炼铁,更没有什么铁器,能够使用的武器,也只有一些石头、木棍。但仅凭这些,完全不是大蟒蛇的对手。
经过数年搏斗,当地村民死伤惨重。蟒蛇再来时,唯恐避之不及。
郑和船队幸存的20多名水手得知消息后,赶来为民除害。他们利用身边仅存的一些工具,挖了一个陷阱,又用刀剑经过搏杀,一举剪除了这条害人不浅的蟒蛇。
蟒蛇被杀死的消息传开后,附近村寨都为之轰动,村民们兴高采烈,态度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双方芥蒂由此得以消弭,水手们向当地村民讲述了自己的来历,后来便在岛上生活了下来。
中国水手们向当地村民传授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不仅教会村民纺织耕种,还教他们如何制作陶器,让当地的生产水平在短期内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整个村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来,中国水手们在上家村落脚定居,并与村里的女子结合,孕育了后代。
为了尽量保证“中国血统”的纯正性,水手们之间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水手们所生之女,只能与其他水手所生的儿子联姻,不得再与当地居民有血脉融合。
一时落难的中国水手们盼星星、盼月亮,在默默中等待,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
沙里夫的母亲向郭大使展示了一只瓷碗的碎片,介绍说:“这个瓷器碗是外婆的妈妈传给外婆的遗物,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身上的中国血统。这只碗原本是完整的,只是可惜,去年不小心被考察队的旅客打碎了。”
25.png
郭大使接过瓷碗来仔细端详,发现碗身上是熟悉的中国元素,碗底写着“大明宣德”字样。他取来胶水,小心翼翼将碗的碎片粘合起来,还给了沙里夫的母亲。
由于生活困苦,沙里夫的母亲此前从未见过胶水,不知它还有这样的神奇功效。
随后,沙里夫母女带着郭大使来到六百年前中国水手们曾经居住和生活过上家村。如今,那里早已荒无人烟,但在海边不远的山壁上,有几座样式熟悉的坟墓。
怀着沉重的心情,郭大使来到坟墓旁,发现旁边散落着一些陶瓷的碎片,墓碑上还隐隐约约可见一些汉字。
这显然是一座中国坟墓。墓冢垒成圆形,墓前立有墓碑,这在整个非洲都比较罕见。
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郭大使拿出一瓶酒,按照中国传统的习俗,郑重地祭奠了这些埋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水手。
26.png
帕泰岛西游村外,也有一些中国墓葬。
帕泰岛的墓葬习俗,一般而言都是遵循穆斯林风格,墓地朝向西北方向的麦加。
但是,这些中国坟墓的墓碑并不是由石柱和阿拉伯铭文组成,墓穴四周墙壁上饰以中国的瓷器以示主人身份,并且,所有墓葬无一例外都是朝着东北方向的中国。
这些中国水手也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返回故土,可是日盼夜盼,盼到两鬓斑白,两眼昏花,也没能等到那一天。
大明鲸落后,再也没有中国舰队远赴东非了。
甚至,连曾经的航海资料都被心怀叵测之人里应外合给悉数销毁了……
帕泰岛中国水手们的后代传承着祖辈的姓氏,至今岛上已有不少姓“万”(Vae )、“谢”的人。
在帕泰岛,这个群体被称作"瓦上家”人,这是拉穆群岛居民对中国水手后代的独有称呼,当地斯瓦希里语的意思,便是从上家来的人。
据历史学家考证推测,在斯瓦希里语中,“瓦上”的意思极有可能取自中国地名“上海”。
帕泰岛的上家村,又被称为“中国村”、“郑和村”。这里的居民践行着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俗,耕作比其他土人更加勤劳。
他们的行为举止,与勤劳朴实的中国人颇为相似,重视子女学习、家庭教育,甚至还懂一点针灸、艾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
17世纪初,因为葡萄牙侵略者的到来,维持了几代人的和平美好被就此打破。为了反抗外来的殖民势力,上家村的村民与其他土人一起,与葡萄牙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许多可以证明中国水手在此生存的证据也在战争中被尽数销毁。
后来,上家村化为废墟,水手们的后代迁移至西游村,继续繁衍生息。
中国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后,从墓穴中挖出了3具有着中国血统的人类骸骨,陪葬品中有年份不一的中国陶瓷、料珠,甚至还有一些永乐通宝铜钱。
27.jpg
只可惜,墓穴墙壁上的瓷器大部分已被盗走,残存的只有一小部分碎片,且损毁严重。
28.jpg
此外,考古专家还在当地发现了两个大瓮,瓮上刻有明显的龙纹图案。
2010年,商务部出资数千万元,联合肯尼亚政府,一起对拉穆群岛水下及周围区域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在寻找当年郑和的沉船的过程中,发现了沉没的中国古瓷遗址40多处。
29.png
2017年,一只由中美肯三国专家联合成立的科考队再次来到拉穆群岛,通过对当地出土的三具骸骨的DNA进行了比对,很多自称是中国水手后代的当地人也自愿进行了DNA比对,最后确定早在六百年前,郑和舰队的水手们便踏上了非洲这片沃土……
那个名叫沙里夫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2005年7月,在许许多多中国热心人的帮助下,沙里夫成功踏上了东方故土,替祖辈们实现了毕生都未能实现的夙愿。
30.png
沙里夫出现在南京电视台《郑和下西洋》纪录片的首映式上
31.png
来到中国后,繁华的街道与先进的科技,不断刺激着沙里夫的神经,她在这里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坐电梯、第一次住高档酒店、第一次穿漂亮衣服……
当欢迎仪式进入尾声时,打心眼里热爱中国文化的沙里夫成功收到了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留学邀请。
2005年9月,沙里夫顺利就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始了自己公费留学的全新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所在的这所大学,给予沙里夫全额奖学金的支持。从此,沙里夫在中国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
32.png
因为是郑和船队水手的后代,沙里夫后来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郑华
郑是郑和的郑,华是中华的华。
在中国七年的留学生活中,沙里夫勤奋刻苦,不但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在医学一途也取得了本硕连读的毕业证。后来,她成功考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攻读了博士研究生。
博士毕业后,沙里夫完全可以留在中国,但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决定:
“我的先祖曾经拯救了整个村子的人,我也要向他学习,学好治病救人的本领,救治那些没钱看病的肯尼亚孩子。”
所以,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国,回到了肯尼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那里的人民。
2012年,登上离开中国航班的那一刻,沙里夫泪流满面。
但她心中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中非友谊的大使,治病救人,在肯尼亚传播中国文化。
沙里夫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有关中国大航海的故事却远未结束。
英国每日邮报曾经报道,经过仔细的勘察,花旗国的考古专家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州多处悬崖壁上发现了许多文字,据测定,这些文字形成时期大约在3000年前。
从目前公布的照片来看,那块岩石上的刻画符,大大小小的,不下数十个。其中,有六个刻画符,在殷墟甲骨文中找到了类似的符号。
33.jpg
34.jpg
“印第安”、“印第安”,看来还真是“殷地安”(祝福家乡安好永续)呐。
1993年,有专家对印第安人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与波利尼西亚岛屿上的土著人基因十分接近。
同年11月28日,《新民晚报》刊登《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国》一文指出:“印第安人的部分DNA与亚洲人以及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人是相同的。”
2010年,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个名叫易立亚的人,为了证明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带领五名同伴,在不依靠任何现代技术的条件下,只用一只独木舟,白天靠太阳、夜晚凭着星星来辨识方向,以原始捕捞方式补充食物,历经四个月,漂洋过海五万多公里,最后依靠风力和洋流成功在福建沿岸海滩登陆……
35.jpg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3568积分
41帖子
0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