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被冲锋枪压制的美制卡宾枪,1952年大东港外海反特战斗中的轻武器

2022-11-15 09:24 · 大杂烩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52年初冬的某天黄昏,几艘渔船驶入大东港,领头的一条渔船刚刚靠岸,船长张和就迫不及待地纵身跳下船,一路飞奔往大东港的公安边防派出所,向杨所长报告了他在海上看到的一个可疑情况……
1.jpg
2.jpg

老照片:渔港码头上的渔船

十几分钟后,安东市公安局公安队吕指导员接到了边防公安分局朱局长打来的电话:“吕指导员吗?刚才接到渔民张和报告,在小黑谷南面连山岛方向发现一直双桅灰蓬帆船,张和认出那就是前些日子被美李(指李承晚)抢去的安东市渔民陈玉福的那只小帮腰船(船号为‘安东市沟字第102号’)。请你马上带两个班的战士到码头集合,我再派三名侦查员和你们一同出海,十分钟后出发!”
十分钟后,吕指导员带着无线电报话机,领着两个班的公安战士(三分之二配备PPSH41型冲锋枪,三分之一配备M1型卡宾枪)分乘一辆吉普和一辆卡车来到大东沟港口时,杨所长已经和大东港渔民会的几个干部集合了十多名善于驾船的渔民和五只轻便渔船已经在码头整装待发,在寒暄了几句后,这支警民混合组成的五只渔船排成一字长蛇阵离开港口,快速穿过了60多华里的沟岔后抵达小黑谷海域。
此时已经红日西沉,夜幕徐徐降下,在辽阔的海面笼罩下了一层朦胧的薄雾。此时,张和发现在遥远的西南方隐隐约约地发现一只木帆船正冲着正南方向开去。不过因为距离过远,能见度又不佳,所以无法辨认是否就是他之前在傍晚看到的那艘双桅灰蓬帆船。但鉴于这条船就是双桅帆船,又是处在可疑的搜查范围,因此杨所长下令追上去先看看再说。
3.png

老照片,双桅带蓬帆船

在看到头船上发出的“全速前进追击”的信号后,跟着后面的四条轻舟也拉满了帆破浪疾驰,不到半个小时后就逼近了距离小黑谷10华里的头道谷,距离可疑帆船为7海里。
然而,当已经追到距离可疑船只3海里的时候海面突然狂风大作,大浪滔天,一下子将五条轻舟一齐刮进了一处沙沟搁浅。渔民和会水的公安战士争先恐后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奋力推船,用了半个多小时将船推出沙沟脱困,然而此时那个可疑的目标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海面上的东南风越刮越大,渔船就像树叶一样无助地被海浪一会儿抛上顶峰,一会儿又被摔进浪窝,渔民出海惯了还能忍受,可是苦了这些没怎么出过海的公安战士了,两个班的战士有一半开始晕船,有几个已经可是吐出胆汁;同时海上又起了浓雾,严重阻碍了观察,因此一直折腾到第二天的佛晓,大家一边和海浪搏斗一边观察海面上的可疑物体,但依然一无所获。
直到日上三竿的时候,风浪总算平息下来,渐渐地海面上多了不少出海作业的渔船,逐渐形成了帆影相连的盛况,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搜寻目标的难度。
“他XX的,这飞不上天钻不进海的,跑到哪里去了?难道跑回到南朝鲜那边去了?”赵所长有点泄气,骂骂咧咧道——
“不可能!”吕指导员刚通过电台和局里联系完:“局长说了,八级东南风一夜没停,别说是条帆船,就是汽船也顶不回去!给我接着找!”
4.jpg

50年代的民警装束

上午10时左右,船队由头道谷向小獐岛海域进发,忽然,亲自掌舵头船的渔民会长史克明伸手向东北方向一指:“你们看!”
东北方向的远处果然有一艘落了帆的双桅船时隐时现地飘在海面上——
“还是条两桅的!”史克明兴奋地补充了一句。
“两条桅倒是不假,但能是那一只吗?”老渔民李敏有点吃不准。
“不会错的,那儿一不是渔场,二不是锚地,好船谁会停在那里?”史克明分析得头头是道。
吕指导员举起望远镜,观察到了这条双桅帆船的细节:双桅船上的灰蓬帆低垂着,船帮上有一行红色的字迹,船上有四个穿白色衣服的人在船板上来回走动着。
“那里是个‘凹场子’,我看它是被风刮到那里搁浅了,现在刚涨潮,它还没有完全飘起来,迎上去,查明情况。”吕指导员命令道。
命令一下,五条轻舟调转船头并将纵队换成了横队,向可疑船只驶去。同时身穿制服的公安战士隐入船舱,穿着便服的侦查员和渔民将渔网、鱼框等物品堆在船头上,将船只伪装成海上收购水产的贩鲜船以作为身份掩护。船舱里,公安战士们准备好手中的苏制PPSH-41型冲锋枪和美制M1型半自动卡宾枪,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5.jpg

50年代初全副武装的公安战士形象,他手中拿着的正是M1型卡宾枪

……
当靠近到1.5海里(约2800米)左右渔民会长史克明、渔民发茂有和杨玉廷自告奋勇前去侦查。三人跳上随船拖带的小舢板向那只双桅船划去,走进的时候发现原本在船上的四个人已经下了船,聚集在凹场子的浅滩上捡泥䗜子(泥螺的诨名),其中一个人年纪较大,另外三个年龄较轻。
“老大爷,泥䗜子卖不卖呀?”史克明坐在舢板上,用手卷成一个话筒招呼着凹场子上的人。同时眼睛的目光扫视着距离他们左侧200米处的那艘双桅灰蓬船。
“不卖呀,留着自己吃的!”
“我们多给钱呐!”史克明一边故意继续搭讪,一边继续观察,看到那条船的船帮上写着一排红字:“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果然这条船就是被劫走的渔民陈玉福的船。
在确认船只身份后,史克明立即调转舢板往回走,而此时或许对方也看到了远远驶来的五条渔船,于是立即停止了捡泥䗜子的行动逃回船上准备等一旦涨潮就要起锚。
史克明一看对方要跑,急中生智,一面摇晃着手里的衣服,一面拖长声音喊道:“喂——泥䗜子买妥了——快来装船吧——”
此时五条渔船已经接近到不到0.5海里的距离,正从不同的方向将这条船包围了起来——
“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此时已经升起了灰蓬帆,企图顺流向东南方向逃跑,一名敌特跑到船尾,从渔网下取出了一挺勃朗宁BAR自动步枪准备射击。见此情景,带着公安部队的副排长肖永盛立即下令集火射击,压制敌船船面。
6.jpg

勃朗宁BAR自动步枪

肖副排长一声令下,两个班的公安战士瞬间钻出船舱,用手中的PPSH-41型冲锋枪向“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猛烈射击,顿时密集的子弹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向敌船泼去,一时间打得船板木片乱飞。那名敌特顿时丢弃机枪,抱头扑倒在渔网后面,然后匍匐着爬回到船舱里。
7.jpg

手持PPSH-41型/50式冲锋枪的我军战士

船舱里的敌人试图从舱口伸出头开枪顽抗,但十多支PPSH-41冲锋枪和七八支M1卡宾枪射出的密集子弹将他们完全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其中1名敌特再度探头准备射击时,一颗子弹钻透了他的脑袋,顿时脑浆横飞——
因为我方的火力过于猛烈,没有敌特试图去开船,所以“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无助地在水面上滴溜溜乱转,最终被我方的五条渔船完全包围。
“别开枪,我们投降——”
“停止射击!”吕指导员发出停止射击的信号,然后命令登船队登船——
两只乘载公安战士的舢板从两个方向靠上“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手持冲锋枪的战士们跃上渔船甲板,枪口一齐指向舱口:“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三名李承晚集团的敌特低着头,将手中的枪高高举过头顶,从船舱中走了出来,舱内一具敌特的尸体横躺在甲板上,脑浆流了一地。
8.jpg

李承晚

9.png

伪满洲国部队,50年代的南朝鲜特工都是伪满洲国老兵出身

此战一共击毙来自南朝鲜的敌特一名,生擒敌特三名(南朝鲜的敌特原本大多在伪满洲国当过伪军,所以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腔汉语),解救被他们劫持的渔民四名。缴获美制BAR机枪/自动步枪一挺,M1型卡宾枪四支,各种子弹1500发,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胜利。
枪械小贴士:
PPSH-41型冲锋枪
该枪由前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格里戈利·斯帕金于1941年设计完成,由于采用了大量冲压部件,使其十分便于大规模量产。PPSh算是早期量产武器中相当成功的例子。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除枪管之外,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由不熟练的劳动力(比如女人、小孩和老人)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生产,生产一支PPSh-41只需7.3个工时,可生产性极强,生产总数超过600万支。
10.jpg

PPSH-41型冲锋枪

该枪采用35发弹匣或者71发弹鼓供弹,使用托卡列夫7.62×25毫米手枪子弹,最高射速每分钟900发,战斗射速也能保持在每分钟750发,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500米,有效射程200米,近距离射击火力猛烈,可以起到极好的压制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从苏联大量获得PPSH-41型冲锋枪,并获得图纸,由北安市的庆华工具厂进行仿制,仿制品被称为50式冲锋枪。由于我军嫌71发弹鼓不方便携带,因此我军装备的PPSH-41型冲锋枪基本都使用35发弹匣,在朝鲜战争中,我军使用这种冲锋枪狠狠教训了“联合国军”,在沿海反特作战中,我公安部队装备的PPSH-41也能对美李蒋特务手中的M1型半自动卡宾枪构成全面压制,是深受我军战士信赖的一款近战武器。
M1型卡宾枪
这是本次战斗中双方都使用的武器——该枪的缘起于美国陆军1940年左右要求研制的一种替代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由天才设计师大卫·威廉姆斯基基于一款失败的狩猎用卡宾枪的设计,改为使用7.62毫米温彻斯特中间弹,13天就拿出了改进设计,由于其重量非常轻,后坐力很小,不需要什么训练就能轻易掌握,射程和精度都远远超过手枪,非常适合作为近距离的自卫武器。同时该枪的威力和精度都大于冲锋枪,因此也被作为近战武器使用。这些优点使得该方案被选中,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 0.30英寸卡宾枪”,经陆军试用后证明性能良好并投入大批量生产。
11.jpg

M1型卡宾枪

该枪采用15发弹匣供弹,使用温彻斯特7.62×33毫米步枪子弹,子弹初速每秒570米,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300米,有效射程200米。作为一种近战武器,该枪的子弹威力虽然超过使用手枪子弹的冲锋枪,但因为不能连发且射程不足,所以在突发的近距离遭遇战中经常吃亏。
该枪至1945年8月停产时一共生产了551万支,大量装备给士官、侦察兵和空降部队。二战结束后作为剩余物资大量提供给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大量缴获,我军士兵对该枪的评价一般,虽然其重量轻便于携带,故障率较低,容弹量较大,但射程短、作为近战武器不能连发,在寒带地区故障偏多(倒是对可以连发的M2型卡宾枪评价颇高)。在温彻斯特7.62×33毫米步枪子弹的弹药供应断绝后,该型卡宾枪淡出了我军的装备序列,但是在台湾地区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
BAR型自动步枪
此战中的BAR自动步枪系勃朗宁M1918A2型自动步枪,其原型追溯至一战末期美国轻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M1918型自动步枪,虽然其是按照自动步枪来设计的,但因为发射的是0.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子弹(7.62×63毫米),使得该枪的后坐力较大,因此1940年列装的M1918A2型自动步枪取消半自动发射功能,并在枪托上安装了一个降低射速的缓冲装置,通过快慢机上选择每分钟300发和每分钟650发两种不同的全自动射速。同时加装了提把和两脚架,当做轻机枪使用。不过,由于采用20发弹匣供弹,因此M1918A2作为轻机枪时的火力持续性严重不足(这个问题在ZB26轻机枪上也存在),因此许多美国大兵还是愿意拆掉两脚架和提把,把该枪当自动步枪使用。
12.jpg

M1918A2型自动步枪

该枪采用20发弹匣供弹,使用斯普林菲尔德7.62×63毫米步枪子弹,子弹初速每秒860米,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548米。
该枪的优点是精准、可靠、射速高,缺点是笨重、容弹量太少,在潮湿的环境下导气箍容易被腐蚀而需要频繁定期维护,这一点在潮湿且盐度高的海上环境中尤其致命。但是在本次战斗中如果该型自动步枪有开火的机会,战斗结局就不会如此一边倒,我公安部队或许会有部分伤亡,得亏我英勇的公安战士先发制人,用密集的冲锋枪火力压制了敌特使用BAR自动步枪的企图,又在近战中成功压制住了敌特手中的M1型卡宾枪的火力,为这场战斗奠定了胜局。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52年初冬的某天黄昏,几艘渔船驶入大东港,领头的一条渔船刚刚靠岸,船长张和就迫不及待地纵身跳下船,一路飞奔往大东港的公安边防派出所,向杨所长报告了他在海上看到的一个可疑情况……
1.jpg
2.jpg

老照片:渔港码头上的渔船

十几分钟后,安东市公安局公安队吕指导员接到了边防公安分局朱局长打来的电话:“吕指导员吗?刚才接到渔民张和报告,在小黑谷南面连山岛方向发现一直双桅灰蓬帆船,张和认出那就是前些日子被美李(指李承晚)抢去的安东市渔民陈玉福的那只小帮腰船(船号为‘安东市沟字第102号’)。请你马上带两个班的战士到码头集合,我再派三名侦查员和你们一同出海,十分钟后出发!”
十分钟后,吕指导员带着无线电报话机,领着两个班的公安战士(三分之二配备PPSH41型冲锋枪,三分之一配备M1型卡宾枪)分乘一辆吉普和一辆卡车来到大东沟港口时,杨所长已经和大东港渔民会的几个干部集合了十多名善于驾船的渔民和五只轻便渔船已经在码头整装待发,在寒暄了几句后,这支警民混合组成的五只渔船排成一字长蛇阵离开港口,快速穿过了60多华里的沟岔后抵达小黑谷海域。
此时已经红日西沉,夜幕徐徐降下,在辽阔的海面笼罩下了一层朦胧的薄雾。此时,张和发现在遥远的西南方隐隐约约地发现一只木帆船正冲着正南方向开去。不过因为距离过远,能见度又不佳,所以无法辨认是否就是他之前在傍晚看到的那艘双桅灰蓬帆船。但鉴于这条船就是双桅帆船,又是处在可疑的搜查范围,因此杨所长下令追上去先看看再说。
3.png

老照片,双桅带蓬帆船

在看到头船上发出的“全速前进追击”的信号后,跟着后面的四条轻舟也拉满了帆破浪疾驰,不到半个小时后就逼近了距离小黑谷10华里的头道谷,距离可疑帆船为7海里。
然而,当已经追到距离可疑船只3海里的时候海面突然狂风大作,大浪滔天,一下子将五条轻舟一齐刮进了一处沙沟搁浅。渔民和会水的公安战士争先恐后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奋力推船,用了半个多小时将船推出沙沟脱困,然而此时那个可疑的目标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海面上的东南风越刮越大,渔船就像树叶一样无助地被海浪一会儿抛上顶峰,一会儿又被摔进浪窝,渔民出海惯了还能忍受,可是苦了这些没怎么出过海的公安战士了,两个班的战士有一半开始晕船,有几个已经可是吐出胆汁;同时海上又起了浓雾,严重阻碍了观察,因此一直折腾到第二天的佛晓,大家一边和海浪搏斗一边观察海面上的可疑物体,但依然一无所获。
直到日上三竿的时候,风浪总算平息下来,渐渐地海面上多了不少出海作业的渔船,逐渐形成了帆影相连的盛况,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搜寻目标的难度。
“他XX的,这飞不上天钻不进海的,跑到哪里去了?难道跑回到南朝鲜那边去了?”赵所长有点泄气,骂骂咧咧道——
“不可能!”吕指导员刚通过电台和局里联系完:“局长说了,八级东南风一夜没停,别说是条帆船,就是汽船也顶不回去!给我接着找!”
4.jpg

50年代的民警装束

上午10时左右,船队由头道谷向小獐岛海域进发,忽然,亲自掌舵头船的渔民会长史克明伸手向东北方向一指:“你们看!”
东北方向的远处果然有一艘落了帆的双桅船时隐时现地飘在海面上——
“还是条两桅的!”史克明兴奋地补充了一句。
“两条桅倒是不假,但能是那一只吗?”老渔民李敏有点吃不准。
“不会错的,那儿一不是渔场,二不是锚地,好船谁会停在那里?”史克明分析得头头是道。
吕指导员举起望远镜,观察到了这条双桅帆船的细节:双桅船上的灰蓬帆低垂着,船帮上有一行红色的字迹,船上有四个穿白色衣服的人在船板上来回走动着。
“那里是个‘凹场子’,我看它是被风刮到那里搁浅了,现在刚涨潮,它还没有完全飘起来,迎上去,查明情况。”吕指导员命令道。
命令一下,五条轻舟调转船头并将纵队换成了横队,向可疑船只驶去。同时身穿制服的公安战士隐入船舱,穿着便服的侦查员和渔民将渔网、鱼框等物品堆在船头上,将船只伪装成海上收购水产的贩鲜船以作为身份掩护。船舱里,公安战士们准备好手中的苏制PPSH-41型冲锋枪和美制M1型半自动卡宾枪,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5.jpg

50年代初全副武装的公安战士形象,他手中拿着的正是M1型卡宾枪

……
当靠近到1.5海里(约2800米)左右渔民会长史克明、渔民发茂有和杨玉廷自告奋勇前去侦查。三人跳上随船拖带的小舢板向那只双桅船划去,走进的时候发现原本在船上的四个人已经下了船,聚集在凹场子的浅滩上捡泥䗜子(泥螺的诨名),其中一个人年纪较大,另外三个年龄较轻。
“老大爷,泥䗜子卖不卖呀?”史克明坐在舢板上,用手卷成一个话筒招呼着凹场子上的人。同时眼睛的目光扫视着距离他们左侧200米处的那艘双桅灰蓬船。
“不卖呀,留着自己吃的!”
“我们多给钱呐!”史克明一边故意继续搭讪,一边继续观察,看到那条船的船帮上写着一排红字:“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果然这条船就是被劫走的渔民陈玉福的船。
在确认船只身份后,史克明立即调转舢板往回走,而此时或许对方也看到了远远驶来的五条渔船,于是立即停止了捡泥䗜子的行动逃回船上准备等一旦涨潮就要起锚。
史克明一看对方要跑,急中生智,一面摇晃着手里的衣服,一面拖长声音喊道:“喂——泥䗜子买妥了——快来装船吧——”
此时五条渔船已经接近到不到0.5海里的距离,正从不同的方向将这条船包围了起来——
“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此时已经升起了灰蓬帆,企图顺流向东南方向逃跑,一名敌特跑到船尾,从渔网下取出了一挺勃朗宁BAR自动步枪准备射击。见此情景,带着公安部队的副排长肖永盛立即下令集火射击,压制敌船船面。
6.jpg

勃朗宁BAR自动步枪

肖副排长一声令下,两个班的公安战士瞬间钻出船舱,用手中的PPSH-41型冲锋枪向“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猛烈射击,顿时密集的子弹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向敌船泼去,一时间打得船板木片乱飞。那名敌特顿时丢弃机枪,抱头扑倒在渔网后面,然后匍匐着爬回到船舱里。
7.jpg

手持PPSH-41型/50式冲锋枪的我军战士

船舱里的敌人试图从舱口伸出头开枪顽抗,但十多支PPSH-41冲锋枪和七八支M1卡宾枪射出的密集子弹将他们完全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其中1名敌特再度探头准备射击时,一颗子弹钻透了他的脑袋,顿时脑浆横飞——
因为我方的火力过于猛烈,没有敌特试图去开船,所以“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无助地在水面上滴溜溜乱转,最终被我方的五条渔船完全包围。
“别开枪,我们投降——”
“停止射击!”吕指导员发出停止射击的信号,然后命令登船队登船——
两只乘载公安战士的舢板从两个方向靠上“安东市沟字第102号”渔船,手持冲锋枪的战士们跃上渔船甲板,枪口一齐指向舱口:“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三名李承晚集团的敌特低着头,将手中的枪高高举过头顶,从船舱中走了出来,舱内一具敌特的尸体横躺在甲板上,脑浆流了一地。
8.jpg

李承晚

9.png

伪满洲国部队,50年代的南朝鲜特工都是伪满洲国老兵出身

此战一共击毙来自南朝鲜的敌特一名,生擒敌特三名(南朝鲜的敌特原本大多在伪满洲国当过伪军,所以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腔汉语),解救被他们劫持的渔民四名。缴获美制BAR机枪/自动步枪一挺,M1型卡宾枪四支,各种子弹1500发,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胜利。
枪械小贴士:
PPSH-41型冲锋枪
该枪由前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格里戈利·斯帕金于1941年设计完成,由于采用了大量冲压部件,使其十分便于大规模量产。PPSh算是早期量产武器中相当成功的例子。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除枪管之外,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由不熟练的劳动力(比如女人、小孩和老人)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生产,生产一支PPSh-41只需7.3个工时,可生产性极强,生产总数超过600万支。
10.jpg

PPSH-41型冲锋枪

该枪采用35发弹匣或者71发弹鼓供弹,使用托卡列夫7.62×25毫米手枪子弹,最高射速每分钟900发,战斗射速也能保持在每分钟750发,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500米,有效射程200米,近距离射击火力猛烈,可以起到极好的压制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从苏联大量获得PPSH-41型冲锋枪,并获得图纸,由北安市的庆华工具厂进行仿制,仿制品被称为50式冲锋枪。由于我军嫌71发弹鼓不方便携带,因此我军装备的PPSH-41型冲锋枪基本都使用35发弹匣,在朝鲜战争中,我军使用这种冲锋枪狠狠教训了“联合国军”,在沿海反特作战中,我公安部队装备的PPSH-41也能对美李蒋特务手中的M1型半自动卡宾枪构成全面压制,是深受我军战士信赖的一款近战武器。
M1型卡宾枪
这是本次战斗中双方都使用的武器——该枪的缘起于美国陆军1940年左右要求研制的一种替代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由天才设计师大卫·威廉姆斯基基于一款失败的狩猎用卡宾枪的设计,改为使用7.62毫米温彻斯特中间弹,13天就拿出了改进设计,由于其重量非常轻,后坐力很小,不需要什么训练就能轻易掌握,射程和精度都远远超过手枪,非常适合作为近距离的自卫武器。同时该枪的威力和精度都大于冲锋枪,因此也被作为近战武器使用。这些优点使得该方案被选中,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 0.30英寸卡宾枪”,经陆军试用后证明性能良好并投入大批量生产。
11.jpg

M1型卡宾枪

该枪采用15发弹匣供弹,使用温彻斯特7.62×33毫米步枪子弹,子弹初速每秒570米,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300米,有效射程200米。作为一种近战武器,该枪的子弹威力虽然超过使用手枪子弹的冲锋枪,但因为不能连发且射程不足,所以在突发的近距离遭遇战中经常吃亏。
该枪至1945年8月停产时一共生产了551万支,大量装备给士官、侦察兵和空降部队。二战结束后作为剩余物资大量提供给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大量缴获,我军士兵对该枪的评价一般,虽然其重量轻便于携带,故障率较低,容弹量较大,但射程短、作为近战武器不能连发,在寒带地区故障偏多(倒是对可以连发的M2型卡宾枪评价颇高)。在温彻斯特7.62×33毫米步枪子弹的弹药供应断绝后,该型卡宾枪淡出了我军的装备序列,但是在台湾地区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
BAR型自动步枪
此战中的BAR自动步枪系勃朗宁M1918A2型自动步枪,其原型追溯至一战末期美国轻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M1918型自动步枪,虽然其是按照自动步枪来设计的,但因为发射的是0.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子弹(7.62×63毫米),使得该枪的后坐力较大,因此1940年列装的M1918A2型自动步枪取消半自动发射功能,并在枪托上安装了一个降低射速的缓冲装置,通过快慢机上选择每分钟300发和每分钟650发两种不同的全自动射速。同时加装了提把和两脚架,当做轻机枪使用。不过,由于采用20发弹匣供弹,因此M1918A2作为轻机枪时的火力持续性严重不足(这个问题在ZB26轻机枪上也存在),因此许多美国大兵还是愿意拆掉两脚架和提把,把该枪当自动步枪使用。
12.jpg

M1918A2型自动步枪

该枪采用20发弹匣供弹,使用斯普林菲尔德7.62×63毫米步枪子弹,子弹初速每秒860米,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548米。
该枪的优点是精准、可靠、射速高,缺点是笨重、容弹量太少,在潮湿的环境下导气箍容易被腐蚀而需要频繁定期维护,这一点在潮湿且盐度高的海上环境中尤其致命。但是在本次战斗中如果该型自动步枪有开火的机会,战斗结局就不会如此一边倒,我公安部队或许会有部分伤亡,得亏我英勇的公安战士先发制人,用密集的冲锋枪火力压制了敌特使用BAR自动步枪的企图,又在近战中成功压制住了敌特手中的M1型卡宾枪的火力,为这场战斗奠定了胜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