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22-7-21 14:17 编辑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运河辞典》在论坛上全球首发,献礼世界运河城市论坛15周年。该书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魏向清团队受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委托编译。
《世界运河辞典》收录了约1100条世界已知运河、68个世界主要运河城镇,是迄今收录运河条目最多的专题百科类英汉双语工具书,总篇幅约117万字,是首部对世界运河进行系统梳理的运河辞典,也是首部双语类运河专科词典。每个运河条目涵盖运河概况(含地理方位、长度、宽度、深度和载重能力等基本信息,以及起点和终点等连通信息)、历史沿革(含开凿与竣工、通航及变迁等)、现状(含运河的归属与管辖、用途等)以及涉及申报或入选各类遗产名录情况等相关信息。 研编团队利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多语种的学科专业优势,有序转译了源于荷兰、法国、德国等非英语国家的运河名称,完成了从多种非通用语种转为英语的运河名称译写工作,初步有效解决了外语运河名称汉语首译定名的问题,具有创新性。 针对这部辞典的意义,魏向清教授在采访中提到,从世界运河文化记忆的保存和知识存储的角度,这是首次以中国人的力量来进行运河知识系统的梳理和相关信息的整合;从促进世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来说,这本书以世界各国运河文化知识共享为基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 该书由南京大学双语词典中心与翻译硕士教育中心组成的科研团队依托WCCO专家汇集的运河条目基础清单,面向各类文献及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的信息挖掘、核查与筛选,将大量碎片化运河知识重新进行梳理和组织,不断优化和打磨,经专家审读形成定稿。 该书的编纂过程体现了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令魏向清教授团队感触颇深的是运河资料的不均衡和碎片化,多语言运河信息的检索与审核也带来了更大挑战。世界上的运河有相当一部分位于非英语国家,以英语作为枢轴语检索到的运河信息往往极其有限,有时甚至一无所获。面对以运河所在国家的语言进行多次信息检索的需要,团队依托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多语种力量和部分外援支持才完成任务。 在非英语运河名的英译转录上,魏向清教授团队基于“名从主人”的译名原则,发动在国外访学或工作的硕博士生请教当地民众实际发音、查阅在线发音词典和地名词典,在运河名称汉译上,团队确立了“原则上采用音译,部分译名采用意译或沿用约定俗成的译名”标准,创造性地解决了外语运河名称汉语首译定名问题。《世界运河辞典》特别制作了“世界运河多语名称对照表”,方便读者跨语种核查相关运河名。 “在《世界运河辞典》的编纂过程中,WCCO秘书处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值得肯定,更值得钦佩的是具体承担工作的南京大学词典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教育中心的硕博青年科研团队。他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和压力大等种种困难,通过不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编纂任务。”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在序中写道。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则指出:“《世界运河辞典》记录的不仅仅是一条条运河的辞书肖像,更是对运河故事的整理与传承,对运河精神的萃取与弘扬。辞书编纂者能够完成如此宏大的知识工程,也是运用了运河智慧,发扬了运河精神。” 中国在运河开凿利用和运河文化交流中始终发挥着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大运河的开凿谱写了世界运河文化勃兴的序曲,在此后漫长岁月里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以及中外文明友好互鉴的前沿阵地。当前,中国积极开展以运河为载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共享发展经验,《世界运河辞典》的成功编译,可以说是中国在初步勾勒世界运河图景轮廓及普及世界运河知识上的又一次引领性实践。
魏向清教授透露:“我们申请的世界运河文化共同体英汉双语知识库,已经获得了省里的资助,接下来我们的团队将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等来构建世界上第一个运河文化知识库,不仅可供查询,还融入很多重要信息,将来也许可以为世界运河组织的发展和国家整体战略提供智库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