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中国帆船研究回顾(日)松浦章

来自: 上海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文链接于此:
https://www.sohu.com/a/167909749_556522

松浦章 | 中国帆船研究回顾 2017-08-28 22:19

中国古代交通有“南船北马”之说,帆船是人类在水上或海上移动与运送物资的重要工具。不过,史书涉及帆船活动的资料其实并不多,且较为零散。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古籍中记载的航海帆船图像资料,梳理19世纪中叶以后各国学者对中国帆船的初期研究成果,关注20世纪两次研究“高潮”及所处的不同历史背景,展示中国帆船研究的学术脉络和广阔前景。
一明清中国古籍所见帆船图像资料
据研究,明清史籍记载中国古帆船图的主要有六种,下面依年代顺序依次介绍。
《南船记》
《南船记》是由沈姓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所著,成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是有关明代造船的重要史料。第一卷收录有被推测由南京龙江提举司主事在龙江船厂建造的黄船、战船、巡船、哨船、快船、海船等各种船式的图样。第二卷记录各卫所的船舶数量。第三卷记录都水司的组织。第四卷记录各船营造的费用等。
22af653e82614376a7ae5309c655e9aa.jpeg
b6a88e14497f454ebc7d4ed2d087eba3.jpeg
84adc5c6f5144abda7ca2553134248e9.jpeg
图1 《南船记》书影
《船政》
此书由南京兵部车驾司所编,书中在图式、案呈、给帮甲小票与题例中,对禁约、买木事宜、造修事宜,特别是木造帆船的造船细节进行了详细记述。
70d87e25f64e409cb72103a5a4831f02.jpeg
图2《船政》书影
《龙江船厂志》
第三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由南京工部主事李昭祥所著的《龙江船厂志》。嘉靖二十八年(1549)龙江船厂遭遇火灾,后船厂再建,此书便在这一期间开始编著,曾参考《南船记》后集大成而作。
f61b0376466647daaa334d46d5d78582.jpeg
图3 《龙江船厂志》书影
此书共八卷,第一卷《训典志》、第二卷《舟楫志》、第三卷《官司志》、第四卷《建置志》、第五卷《敛财志》、第六卷《孚革志》、第七卷《考衷志》、第八卷《文献志》。在第二卷《舟楫志》图式的总图二中,登载大黄船底、预备大黄船、大黄船、小黄船扁浅船同、四百料战座船、二百料战船、一百伍拾料战船、一百料战船、一百料战船、参板船划船同、浮桥船、四百料巡座船、二百料一颗印巡船、二百料巡沙船、九江式哨船、安庆应式哨船、大胜关哨船、轻浅利便船、金水河渔船、后湖一号楼船、后湖二号楼船、后湖平船、抽分座船、快船、蜈蚣船、海船、两头船等船图。
以上只是明清时期中国官方使用船舶的相关书籍史料,民间船舶的相关资料却鲜有所知。对中国民间帆船予以关心的大多是外国人,其成果多记录于后文介绍的外国人相关著述中。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自崇祯十年(1637)成书后,广为流传与使用。该书第九卷收录有船舶图,主要包括运河中运输税粮的漕舫、海上航行的海舟以及其他杂船。
5f4246026a39487d8c47bfbfa8228e12.jpeg
图4 《天工开物》书影
《北新关志》
《北新关志》,许梦宏雍正九年(1731)撰,共十四卷。该书第十四卷《船则附船式》中,收录有75幅内河航行的船式图。
图5 《北新关志》书影
《江苏海运全案》
《江苏海运全案》是清中期因应海运之需而编纂的书籍,成书于道光六年(1826)。全书共十二卷,第十二卷中收录有“沙船停泊图”“沙船行驶图”“蜑船停泊图”“蜑船行驶图”“三不象船停泊图”“三不象船行驶图”“卫船停泊图”“卫船行驶图”“沙船梁仓图”“沙船底图”“蜑船梁仓图”“三不象梁仓图”。该书每图皆有文字说明,记述各船情形特点。“沙船停泊图”谓:
沙船专行北洋,身长仓浅,头狭腹阔,无桨橹之具,利于扬帆,艄形方俗呼“方艄”。
“蜑船停泊图”称:
蜑船南北洋皆行,身长仓深,头尾带方,船底及两旁涂以蛎粉,上横抹以煤屑,头尾间刷以矾红。
“三不象船停泊图”称:
三不象船多行北洋少行南洋,身长腹阔,头锐尾高,底及两旁纯涂蛎粉,以驱两洋水中咸虫,头尾间抹以矾红,其蓬以竹箬为之,取其坚固,然甚重,今亦有用布者,自头至艄,水关上有索,一相名“勒陀”。蜑船同。
“卫船停泊图”称:
卫船专行北洋,身长腹阔,头尾不高,樯短无棚,旁无粉饰。
三不象船是船运史上新出现的船舶,值得注意。该书对三不象船式的记录如下:
案:三不象之制,昉自康熙三十八年承运福建木料,就钓船旧制増益,以松木为之。其式不象江南沙船,不象福建之鸟船,不象浙江之蜑船,故名之曰三不象。视蜑船差大,容二千石。
据此来看,三不象船是在康煕帝展海令发布后的康煕三十八年(1699),应福建运输木材之需,在既有的钓船船式基础上,重新打造的帆船,集合了江南沙船、福建鸟船、浙江蜑船的优点,故被称为三不象船。《江苏海运全案》记载,沙船载重一千五百石,蜑船载重一千八百石,三不象船载重量有所增加,可达二千石。
成书于咸丰三年(1853)的《浙江海运全案初编》共十卷,第十卷也记载有“沙船停泊图”“沙船行驶图”“蜑船停泊图”“蜑船行驶图”“三不象船停泊图”“三不象船行驶图”“卫船停泊图”“卫船行驶图”等船舶图式,与《江苏海运全案》第十二卷的图样基本相同。
以上史籍所载帆船图,为中国帆船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图像史料,可补文字史料之缺乏,可窥见中国帆船之一斑。
二19世纪中期对中国帆船的研究
中国帆船研究的先驱,当属1851年2月22日《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第30期刊登署名“S---”的文章《中国帆船贸易》(JUNK TRADE)。这篇文章不长,但在中国帆船研究史上占有极重要位置。其全文如下:
JUNK TRADE
Between Shanghae & Shantung (North) there is a large Junk trade, which mostly consists in bringing Peas, Beans, and Oil Cakes from Shantung to Shanghae. The Junks are almost entirely owned in Shanghae and neighbourhood. Few owners in Shantung.
There are probably not less than 1,500 vessels of various sizes’ employed in this trade. The Largest owner is in Shanghae (Sing Yuh) and he is reported to have about 60 Junks. They vary in size from about 600 piculs to 1,200 piculs barthen, the size of each being invariably painted on the Junk’s quarter, along with the name of the place to which she belongs. The piculs (tan) is not the foreign piculs, but the Shantung piculs (or tan) a measure of grain -(equal to cubic feet)- which equals 2 tan-4 tow-2 shing (2t. 4t. 2s.)of Shanghae grain measure. A Junk of one thousand Shantung piculs- tans- burthen. would carry about (200) two hundred English tons weight of grain (Peas. Beans &c.)- she would cost about (7) seven tales of Sycee per tan or 7,000 tales of Shanghae custom Sycee, the value of which varies from 124 a 135 dollars per 100 taels weight according to demand &c.: At the present rate 132.20 dollars per 100 tls., the 7,000 tales would be 9,254 dollars a exchange of 5s.£2,413 lOs. cost of Junk fitted out ready for sea. Such a Junk should last ten years with little repair. The proper number of hands to navigate her is 25, including commander and first officer. These are engaged by the owner for the voyage there and back, and are paid wages on their return as follows.
Commander 12 a 15,000 cash (8 1/2 a 10 3/4 dollars or £2.2s. 5d. a £2 .1 3s.9d.)
First officer 6 a 7,500 cash (4 1/4 a 5 3/4 dollars or £1.1s.3d. a £1.6s. 11d.)
Each seaman about 1,200 cash (85 cents, or 4s.3d.)
Besideswhich, their food is provided by the Junk owner, under superintendence of Captain, and costs about 4s.6d. each man per month. In addition to food and wages, they have each a certain amount of tonnage room allowed them in the vessel, as follows.
Commander 50 piculs or one twentieth of the hold.
First officer 25 piculs or one fortieth of the hold.
Crew (1 a 3)say 2 piculs each or one five hundredth of the hold.
But they all, instead of being content with these allowances, generally squeeze in double the quantity. If they have money, they are at liberty to buy cargo money, they are at liberty to buy cargo on their own, or friends, account; and thus the whole ship’s company is interested in the voyage.
The average voyages are about four per annum, sometimes they make five. Exports and import duties are paid on cargo as per tariff, besides which, here are tonnage dues on the vessel according to her measurement. These are paid by the chartered.
此篇文章1851年(咸丰元年)刊登,但其内容是道光年间(1821~1850)上海与山东半岛之间帆船航行的实情报告,记述了山东半岛产的大豆和大豆榨取豆油后所剩的大豆粕即豆饼被运往上海的情况。其对航海状况、船员情况等等的记述,可谓是中国史料中鲜有的关于民间帆船的划时代的记录。详细内容亦可参见拙著《清代上海沙船航運業史の研究》。
20世纪初,日本对台湾的中国式帆船研究颇见成效。《临时台湾旧惯调査会第二部调査经济资料报告》下卷记录了“支那形船及竹筏”,指出“支那形船”即戎克船是本岛(台湾)重要的输送工具,不仅与本岛贸易关系重大,也具有需详叙的特性。该书将“支那形船”分为四类:一是商船,用于与对岸往来;二是按边船,用于与沿岸往来;三是渡船,用于与港内往来;四是渔船,供渔用。这四种船舶大抵是20世纪初叶台湾普遍使用的帆船。该书所列举的中国式帆船,主要是指上述的第一类商船。
《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第二部调查经济资料报告》包含了中国式帆船如下内容:(1)支那形船的船材及船具;(2)支那形船的眼青及旗章;(3)支那形船的许可证;(4)支那形船制造费;(5)支那形船船员;(6)支那形船员雇佣期间及准备;(7)支那形船的借贷;(8)支那形船的航海损失;(9)行会组织与支那形船的关系;(10)支那形船的船税;(11)支那形船的官米运输。
关于中国式帆船的特征,该报告还指出:台湾日据时期的帆船数量虽持续减少,但帆船运输仍在使用:(1)中国帆船是台湾与对岸中国商人之间关系维系的重要交通运输手段。(2)围绕输出品的贩卖与输入品的买入,中国帆船在清政府的课税方面比较有利。(3)因台湾的交通运输手段尚未发达,中国帆船是针对小型市场的重要交通运输手段。(4)台湾的港湾设施尚未齐备,中国帆船适合于在小型海湾停泊。(5)中国帆船与当时正在抬头的汽船相比,运费更加低廉。由此可知,当时台湾对中国帆船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消失。
当时台湾的中国帆船航运情况,所有者多为船长,自己操纵船舶,装载自己的货物去各地贸易。中国帆船可装载托运货物以取得运费。中国帆船可装载托运货物至目的地,从收货人处取得运费,再买入装载代人采买的新货物归航,归航后将代买货物交付给委托人,收取运费和手续费。
《北华捷报》报道了1850年代上海及长江口出发至山东沿海的沙船航运——即华北沿海的帆船航运,而台湾“旧惯资料”则是50余年后的华南沿海帆船航运,两者不能同日而语,但可以通过这两份重要文献有关中国帆船的记载,探寻两者一些共通点,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20世纪中国帆船研究的两个“小高潮”
根据笔者掌握的1850-2015年各国学者对中国帆船活动的研究成果资料统计(参见附表),早在19世纪50年代,外国学者对中国帆船活动的研究已出现可喜的成果。1927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庶务部调查课出版的《支那的戎克与南满的三港》(满铁调查资料第69编)是这一时期之前各式成果的集成,该书用四章篇幅对渤海湾东部沿海至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域的中国帆船贸易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第一章为“戎克总说”,第二章为“大连与戎克”,第三章为“营口与戎克”,第四章为“安东港与戎克”。
1930年代中叶以后,相关研究成果激增,一直到1940年代前半期,研究成果最多,而大部分成果出自日本学者(见图6)。究其原因,则与日本侵略中国大陆的政策有密切关系。当时日本试图寻求低燃料费、低价格的水上交通工具;而传统的中国帆船具有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不耗费化石燃料、使用传统风力的优点和实用性,颇可借鉴,因而受到重视。
da6ef603ab5545abba35b3500e0707ea.png
图6 1850~2015年著述件数
由华北航业总工会创办的《华北航业》1940年10月开始刊行,提供了有关中国帆船贸易调查记录的宝贵资料。该杂志第5号(1941年2月)、第6号(1941年3月)、第7号(1941年4、5月)、第8号(1941年6月),连载了中村义雄的文章《关于船行(一~四)》,第6号登载了添田邦雄《关于苏北民船业》一文,第9号(1941年7月)登载了中村义雄的文章《从输送力看民船》,第11号(1941年9月)登载了水野邦雄的文章《关于中支民船业》和中村义雄的文章《关于民船的营业方法》,第12号(1941年10月)登载中村义雄《民船贸易与民船的特质》一文,第14号(1941年12月)、第15号(1942年1·2月)连载文章《北支沿岸轮民船的航运状况(一、二)》。这些文章聚焦于以青岛为中心的华北沿海民船业,内容详细。
根据图6所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帆船的论文数量在1942年达到高峰,该年《满铁调查月报》3月号(第22卷第3号,第1~72页)登载了芝池靖夫、手岛正毅的文章《中支民船的经营》、4月号(第22卷4号,第63~120页)登载了手岛正毅、新居芳郎的文章《关于中支民船的劳动》,9月号(第22卷第9号,第115~137页)登载了堀内清雄的文章《以青岛为中心的戎克贸易事情》,11月号(第22卷第11号,第69~95页)、12月号(第22卷第12号,第125~170页)连载了堀内清雄的文章《青岛船行事情(上)、(下)》。一年间刊登了5篇有关中国帆船的调查研究成果。
1970年代,中国帆船研究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相关研究大抵与1974年8月泉州东南郊外后渚近海海底发现25米长的木造帆船船体引发的话题有关。此木造帆船在《文物》1975年10月第10期中有多篇文章介绍,分别是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报告编写组《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厦门大学历史系《泉州港的地理变迁与宋元时期的海外交通》、王曾瑜《谈宋代的造船业》,以及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小组、福建泉州造船厂的文章《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初探》。其后,《文物》1978年第4期刊登了陈高华、吴泰《关于泉州湾出土海船的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1987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撰的《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一书出版,使得沉船这一课题愈加受到瞩目。而1975年7月,韩国新安冲海底打捞出一些青瓷残片。1976年10月展开调查后,于海底发现了全长27米的元代贸易帆船。其中作为货物的大量中国陶瓷器受到各方关注。
1978年12月,由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编的《海交史研究》杂志第1期创刊发行。这或许与中国古代帆船受关注度高有关。或许还是受这一潮流影响,198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海洋发展论文集》第1辑刊行。到2008年已经出版到第10辑。
小结
中国不同地域的中国式帆船差异性很大,帆船数量更是极其庞大。清中期的乾隆年间,朝廷每年会使用4000艘以上的漕运船从江南往北京运送税粮,沿海以及作为最大内陆水路的长江上也有数万艘的帆船在航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依据东亚同文书院的调查所刊行的《支那省别全志》(全18册)的记录,东北地区之外的中国的内陆河流与海上航行的中国式帆船、民船种类超过600种,全国范围内航运的帆船种类超过1000种。可见中国帆船研究虽然出版了不少著作,但问题很多,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附表1850~2015年中国帆船研究著述一览表
著者
题名
出处
页数
发表时间
S---
JUNK TRADE
The North-China Herald, No.30
1851年2月22日
上野専一
支那南部篷船航業状況 清國南部地方ニ於ケル篷船航業ノ状況ニ就キ厦門駐在帝國一等領事上野専一ヨリの報告
《官報》第4148号
44~46
1897年5月4日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第4船舶第1款第2項支那形船及竹筏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第二部調査經濟資料報告》下卷,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266~331
1905年5月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第4船舶第4款第3項 支那形船及竹筏運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第二部調査經濟資料報告》下卷,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370~388
1905年5月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
戎克船(支那船)貿易(概論)
《福建福州港調査報告書》,大阪商船株式會社
145~157
1910年5月
Ivon ADonnely
Chinese Junks and other native craft
Reprinted by Earnshaw Books,HongKong
1-169
1924;2008
V.K. Ting ,translated
“Things Produced by the works of Nature”, Published 1639
The Mariner's Mirror, Vo.11, No. 3
234-250
1925年7月
Ivon A. Donnelly
“Things Produced by the works of Nature”, Published 1639, Notes
The Mariner's Mirror, Vo.11, No. 3
245-250
1925年7月
Ivon A. Donnelly
Early Chinese Ships and Trade
The Mariner's Mirror, Vol.11, No. 4
344-354
1925年10月
大連戎克貿易の諸相
《満鐵調査月報》第7卷第2号
345~351
1927年2月
佐田弘治郎
支那の戎克と南満の三港
《満鐵調査資料第69編》,南満洲鐵道株式會社、庶務部調査課
1~85
1927年9月
Ivon A Donnely
Chinese Junks and Other Native Craft
1-129
Second ed. 1930
竹内虎治
鴨緑江の水運
《満鐵調査月報》第12卷第11号
97~112
1932年11月
Ivon A Donnely
Foochow Pole Junks
The Mariner's Mirror, Vol.9 No. 8
226-231
1933
James Hornell
The Origin of the Junk and Sampan
The Mariner's Mirror, Vo. 20, No. 3
331-336
PlateVI-VIII
1934年7月
有高巌
明代の船舶と航海術
《地理教育》昭和10年8月号
1935年8月
Jpseph Earle Spencer
The Junks of The Yangtze
Asia
466-470
1938年8月
村田哲雄
大連とジャンク貿易
《東京の貿易》第2卷第3号
12~20
1939年
山口隆一
民船と船行
《山東毎日新聞》
1939年1月1日
山口隆一
船行に就て
《航業彙報(船舶聯合局月報)》
1939年4月
D. W. Waters,R. N.
Chinesr Junks. An Exception: The Tongkung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26. No. 1
79-95
1940年1月
水運局水運課
太子河・渾河水運調査日誌
《満鐵調査月報》第20卷第1号
146~150
1940年1月
上坂酉三
民船並びに船行による北支沿岸貿易
《早稲田商学》
1940年5月
北塘港民船荷動明細表(昭和15年8-12月)
《華北航業》第4号
39~51
1941年1月
北塘港出入民船隻数表(昭和15年10-11月)
《華北航業》第4号
51~52
1941年1月
中村義雄
船行に就いて(一)ー(四)
《華北航業》第5~8号
19~25
27~34
9~15
16~23
1941年2月
1941年3月
1941年4、5月
1941年6月
添田邦雄
蘇北に於ける民船業に就いて
《華北航業》第6号
15~26
1941年3月
上坂酉三
北支に於ける配給機構の研究ー民船の概念ー
《興亜政治経済研究》第1輯
1941年4月
尋木愼一郎
江南地方に於ける民船
《東亞同文書院大学東亞調査報告書》(昭和15年度),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学
1~94
1941年6月
中村義雄
華北に於ける内河水運
《華北航業》第8号
10~15
1941年6月
上坂酉三
北支に於ける民船並船行続編
《興亜政治経済研究》第1輯
1941年6月
中村義雄
輸送力から観た民船
《華北航業》第9号
15~19
1941年7月
中支戎克協會編
《戎克中国の帆船》
中支戎克協會
1~199
地图1
1941年8月
中村義雄
民船の営業方法に就いて
《華北航業》第11号
34~38
1941年9月
水野邦雄
中支に於ける民船業に就て
《華北航業》第11号
23~34
1941年9月
中村義雄
中国海運再建と民船
《華北航業》第12号
1~7
1941年10月
中村義雄
民船貿易と民船の特質
《華北航業》第12号
24~31
1941年10月
(華北航業)調査科
北支沿岸に於ける輸民船の航運状況(一)(二)
《華北航業》第14~15号
17~28
17~23
1941年12月
1942年1/2月
小泉貞三
前資本主義的支那の交通手段
《東亞社会経済研究》第1輯
1942年
芝池靖夫
手島正毅
中支に於ける民船の経営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第3号
1~72
1942年3月
華北航業総会
中国海運の再建と民船
《華北航業綜覧》,華北航業総会・青島
271~278
1942年3月
水野邦雄
北支に於ける民船の概要
《華北航業》第17号
18~23
1942年4月
芝池靖夫
手島正毅
中支に於ける民船の労働に就いて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4号
21~62
1942年4月
金子静雄
ジャンク生態学
《エコノミスト》第20年第20号
512~516
1942年5月27日
渡邊信義
戎克輸送問題に対する一考察
《華北航業》第19号
1~5
1942年6月
小林宗一
《支那の戎克》
揚子江社
1~288
1942年6月
水野邦雄
黄花洋向漁船と船行
《華北航業》第20号
5~9
1942年7/8月
渋谷長紀
臺灣を中心とした戎克貿易に就て
《臺調資B17ノ第9号》,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調査課
1~36
1942年8月
堀内清雄
青島港を中心とする戎克貿易事情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9号
115~137
1942年9月
新 眞一
ジャンクの生態
《科学主義工業》第6卷11号
116~123
1942年11月
岡田孝之
青島港を中心とする民船業に就いて
《東亞同文書院大学東亞調査報告書》(昭和16年度),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学
1~42
1942年11月
堀内清雄
青島に於ける船行事情(上)(下)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11号、12号
69~95
125~170
1942年11、12月
中村義雄
民船利用に就いて
《華北航業》第23号
5~6
1942年11、12月
(華北航業)調査科
河北省臨楡縣を中心とせる民船業
《華北航業》第24号
11~16
1943年1、2月
満鐵調査部編
《中支の民船業:蘇州民船實態調査報告書》
博文館
1~263
1943年3月
満鐵調査部編
《中支の民船業》附録「實態調査基本諸表」
博文館
全14表
1943年3月
上海厚生醫學専科學校・中支戎克協會調査班
《黄浦江上戎克民船生活者ノ醫學的調査》
上海厚生醫學専科學校
1~113
1943年3月
沈能毅
中國帆船法式
上海景行齋
1~36
图7
1943年4月序
小林宗一
戎克の造船と資材
《舵 海と船の雑誌》第12卷第7号
24~28
1943年8月
小泉貞三
支那民船の経営に就いて
《経済論叢》第57卷第3号
66~92
1943年8月
須藤賢
對槽子ー華北の民船ー
《學海》第1卷第5号
1944年10月10日
D. W. Waters,R. N.
Chinese Junks-The Hanchow Bay Trader and Fisher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33. No. 1
28-38
1947年1月
胡成之
長江中上游的舟筏
《海事雑誌》第1期,海事雑誌出版社
37~38
1947年5月
中村義雄
民船の実態と是が改良問題(一)(二)
《華北航業》,第26号·第27号
1~9
1~5
1943年7、8月
G. R. G. Worcester
The Chinese War-Junk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34. No. 1
16-25
1948年1月
上坂酉三
物資交易機関としての華北「民船」
《中国交易機構の研究》,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1~84
1949年10月
上坂酉三
民船集貨機関としての華北「船行」
《中国交易機構の研究》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85~143
1949年10月
G. R. G. Worcester
The Amoy Fisshing Boat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40. No. 4
304~308
1954年
Herold J. Wiens
Riverine and Costral Junks in China's Commerce
Economic Geography, Vol. 31, No. 3
248-264
1955年7月
凌纯声
台湾的航海帆筏及其起源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1期
1~23
1956年春
Ling Shun-Sheng
Fromosan Sea-Going Raft and its Origin
in Ancient China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1期
25~54、
图版11
1956年春
田汝康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洲航运和商业上地位
《历史研究》1956年第8期
1~21
1956年8月
田汝康
再论十七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业的发展
《历史研究》1957年第12期
1~11
1957年12月
刘桂芳
山东梁山县发见的明初兵船
《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2期(第90号)
51~52
图版2
1958年2月
包遵彭
鄭和下西洋之寶船考
台湾
1961年
周世德
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
《文物》1962年第3期
35~40
1962年3月
周世德
中国沙船考略
《科学史集刊》第5期
36~54、
图6
1963年4月
G. R. G. Worcester
"Sail & Sweep in China"
Science Musum
1-146
1966
斯波義信
宋代運船業の基礎構造
《東洋史研究》第24卷第4号
77~97
1966年3月
包遵彭
漢代楼船考
台湾
1967年
斯波義信
宋代運船業の経営構造
《東洋学報》第50卷第1号
1~58
1967年6月
凌纯声
中国古代与印度太平两洋的戈船考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26期
1~29
1968年秋
Lurence G. Thompson
The Junk Passag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Two Early Chinese Accoun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28
170-194
1968
G. R. G. Worcester
(夏士德)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Vetch andLee Limited,HongKong
1-90
1970
可児弘明
香港のジャンク型漁船について
《海事史研究》第14号
47~66
1970年4月
G. R. G. Worcester
“The Junks & Sampans of the Yangtze”
Naval Institute Press
1-626
1971
Joseph Needha
(李约瑟)ed.
“Nauytical Technology”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in China, Vol.4
379-699
1971
Andrew Watson,
Translaitins
The Evolutuino of Traditional
Shipping in China
Michigan Abstracts of Chinsese and Japanese Works on Chinese History,No.3
1-93
1972年
大庭脩
平戸松浦史料博物館蔵「唐船之図」についてー江戸時代に来航した中国商船の資料
《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紀要》第5輯
13~49
图8
1972年3月
饶宗颐
说鸼及海船的相关问题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3期
1~13
1973年4月
J.E. Spencer
Junks of Central China: The Spencer collection of Models at Texas A & M University
Texas A & M University
1~104
1974
星斌夫
明代の駅逓制のおける船隻について
《東洋史研究》第26卷第2号
20~47
1967年9月
Oba Osamu
Scroll paintings of Chinese junks which sailed to Nagasaki in the 18thcentury and their equipment
Mariner’s Mirror, Vo.60.No.4
351-364
1974年
周世德
先进的我国古代造船技术
《文物》1978年第1期
65
1978年1月
周世德
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610~623
1978年3月
严敦杰
中国古代航海工程技术成就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624~631
1978年3月
佐々木正哉
十九世紀初期中国戎克の海外貿易に関する資料
《近代中国》第3卷
56~74
1978年5月
千葉宗雄
ジャンクの歴史について
《太平洋学会誌》
22~30
1980年4月
杨必仪
百万楼船过大洋ー我国古代的造船业
《重庆日报》
3~4
1980年9月1日
水运技术词典编辑委员会
水运技术词典 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1~241
1980年10月
周世德
中国造船史上的几个问题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卷第1期
83~88
1983年
NgChing-Keong
Trade and Society: 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
Singpore U.P.
1-318
1983
丁正华
中国航海史概要
《中国科技史料》第4卷第4期
14~20
1983年12月
方辑
明代海运和造船业
《文史哲》1987年第5期
1987年5月
田汝康
中国帆船贸易与対外关系史论集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39
1987年11月
Ivon A Donnely
Chinese Junks and Other Native Craft
1-142
1924; 1988
彭德清
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
人民交通出版社
1~350
1988年12月
《航运史话》编写组
航运史话(再版、初版1978年12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95
1989年12月
陈希育
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
厦门大学出版社
1~432
1991年4月
张静芬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天津教育出版社
1~122
1991年11月
Louis Audemard
Juncos Chineses
The Museu Maritimo de Macau
1~562
1994
周世德
雕虫集造船·兵器·机械·科学史
地震出版社
1~295
1994年12月
郭松义、张泽咸
中国航运史
文津出版
1~330
1997年8月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委会
澎湖海域古沈船将军一号试掘报告书
国立历史博物馆
1~127
1999年6月
王冠倬
中国古船
海洋出版社
1~166
1991年8月
王冠倬
中国古船图谱
三联书店
1~365
2000年4月
三島格
中国東海の戎克について
《古代文化》第52卷第7号
432~434
2000年7月
张威
绥中三道岚元代沉船
科学出版社
1-175
2001年2月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委会
澎湖将军一号沉船水下考古展专辑
国立历史博物馆
1~116
2001年11月
松浦章
日本の臺灣統治初期の臺灣帆船について
《史泉》(関西大学史学・地理学会)101号
1~19
2005年1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蓬莱市文物局
蓬莱古船
文物出版社
1~218、彩版1~56、图版1~16
2006年8月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风景旅游管委会
绿眉毛·传承最骄傲的海洋记忆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风景旅游管委会
1~69
2007年3月
MATSUURAAkira,
trans. by Wang Zhengping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Junks on East Asian Seas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ies: Mainly based on Sand Junks and Bird Junks
The Mariner’s Mirror,Vol.94 No.2
150-159
2008年5月
尤飞君
中国古船图鉴
宁波出版社
1~111
2008年6月
大庭修著,朱家骏译
《唐船图》考证
《〈唐船图〉考证·中国船·中国木帆船》,海洋出版社
15~72
2013年9月
索高罗夫著,陈经华译
中国船
73~130
2013年9月
唐涅利益著,陈经华译
中国木帆船
131~256
2013年9月
松浦章
清代帆船东亚航运与中国海商海盗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337
2009年3月
松浦章著、张新芸译
清代帆船与中日文化交流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345
2012年1月
松浦章著、董科译
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438
2010年6月
王冠倬
中国古船图谱(修订版)
三联书店
1~362
2011年5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海I号”的考古试掘
科学出版社
1~155
2011年8月
金行雄
广东船研究
广东旅游出版社
1~183
2012年3月
松浦章著,杨蕾、王亦铮、董科等译
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531
2012年5月
アジア学叢書257
戎克中国の帆船支那の戎克と南満の三港
大空社
1~200
2012年9月
陆传杰、
曾树铭
航向台湾:海洋台湾舟船志
远足文化事业
1~191
2013年4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
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福建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遗迹
科学出版社
1~246
2014年6月
松浦章
清代沿海における釣船の航運活動について
《関西大学文学論集》第64卷第3号
55~78
2014年11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孤帆遗珍“南澳I号”出水精品文物图录
科学出版社
1~375
2014年12月
Ng Chin-keong
The Trade and Scociety: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Second Edition)
Singapore
1-309
2015年
作者系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
本文刊于《海洋史研究》第十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6月。注释参考原文。

自由的浪花 来自: 黑龙江
唉,怎样才能把这些书收集齐了呢
2021-2-3 23:40
老码头 来自: 黑龙江
2021-2-10 06:57
Qia 来自: 上海
古代船舶制作攻略有吗
2021-3-4 10:39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文链接于此:
https://www.sohu.com/a/167909749_556522

松浦章 | 中国帆船研究回顾 2017-08-28 22:19

中国古代交通有“南船北马”之说,帆船是人类在水上或海上移动与运送物资的重要工具。不过,史书涉及帆船活动的资料其实并不多,且较为零散。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古籍中记载的航海帆船图像资料,梳理19世纪中叶以后各国学者对中国帆船的初期研究成果,关注20世纪两次研究“高潮”及所处的不同历史背景,展示中国帆船研究的学术脉络和广阔前景。
一明清中国古籍所见帆船图像资料
据研究,明清史籍记载中国古帆船图的主要有六种,下面依年代顺序依次介绍。
《南船记》
《南船记》是由沈姓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所著,成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是有关明代造船的重要史料。第一卷收录有被推测由南京龙江提举司主事在龙江船厂建造的黄船、战船、巡船、哨船、快船、海船等各种船式的图样。第二卷记录各卫所的船舶数量。第三卷记录都水司的组织。第四卷记录各船营造的费用等。
22af653e82614376a7ae5309c655e9aa.jpeg
b6a88e14497f454ebc7d4ed2d087eba3.jpeg
84adc5c6f5144abda7ca2553134248e9.jpeg
图1 《南船记》书影
《船政》
此书由南京兵部车驾司所编,书中在图式、案呈、给帮甲小票与题例中,对禁约、买木事宜、造修事宜,特别是木造帆船的造船细节进行了详细记述。
70d87e25f64e409cb72103a5a4831f02.jpeg
图2《船政》书影
《龙江船厂志》
第三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由南京工部主事李昭祥所著的《龙江船厂志》。嘉靖二十八年(1549)龙江船厂遭遇火灾,后船厂再建,此书便在这一期间开始编著,曾参考《南船记》后集大成而作。
f61b0376466647daaa334d46d5d78582.jpeg
图3 《龙江船厂志》书影
此书共八卷,第一卷《训典志》、第二卷《舟楫志》、第三卷《官司志》、第四卷《建置志》、第五卷《敛财志》、第六卷《孚革志》、第七卷《考衷志》、第八卷《文献志》。在第二卷《舟楫志》图式的总图二中,登载大黄船底、预备大黄船、大黄船、小黄船扁浅船同、四百料战座船、二百料战船、一百伍拾料战船、一百料战船、一百料战船、参板船划船同、浮桥船、四百料巡座船、二百料一颗印巡船、二百料巡沙船、九江式哨船、安庆应式哨船、大胜关哨船、轻浅利便船、金水河渔船、后湖一号楼船、后湖二号楼船、后湖平船、抽分座船、快船、蜈蚣船、海船、两头船等船图。
以上只是明清时期中国官方使用船舶的相关书籍史料,民间船舶的相关资料却鲜有所知。对中国民间帆船予以关心的大多是外国人,其成果多记录于后文介绍的外国人相关著述中。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自崇祯十年(1637)成书后,广为流传与使用。该书第九卷收录有船舶图,主要包括运河中运输税粮的漕舫、海上航行的海舟以及其他杂船。
5f4246026a39487d8c47bfbfa8228e12.jpeg
图4 《天工开物》书影
《北新关志》
《北新关志》,许梦宏雍正九年(1731)撰,共十四卷。该书第十四卷《船则附船式》中,收录有75幅内河航行的船式图。
图5 《北新关志》书影
《江苏海运全案》
《江苏海运全案》是清中期因应海运之需而编纂的书籍,成书于道光六年(1826)。全书共十二卷,第十二卷中收录有“沙船停泊图”“沙船行驶图”“蜑船停泊图”“蜑船行驶图”“三不象船停泊图”“三不象船行驶图”“卫船停泊图”“卫船行驶图”“沙船梁仓图”“沙船底图”“蜑船梁仓图”“三不象梁仓图”。该书每图皆有文字说明,记述各船情形特点。“沙船停泊图”谓:
沙船专行北洋,身长仓浅,头狭腹阔,无桨橹之具,利于扬帆,艄形方俗呼“方艄”。
“蜑船停泊图”称:
蜑船南北洋皆行,身长仓深,头尾带方,船底及两旁涂以蛎粉,上横抹以煤屑,头尾间刷以矾红。
“三不象船停泊图”称:
三不象船多行北洋少行南洋,身长腹阔,头锐尾高,底及两旁纯涂蛎粉,以驱两洋水中咸虫,头尾间抹以矾红,其蓬以竹箬为之,取其坚固,然甚重,今亦有用布者,自头至艄,水关上有索,一相名“勒陀”。蜑船同。
“卫船停泊图”称:
卫船专行北洋,身长腹阔,头尾不高,樯短无棚,旁无粉饰。
三不象船是船运史上新出现的船舶,值得注意。该书对三不象船式的记录如下:
案:三不象之制,昉自康熙三十八年承运福建木料,就钓船旧制増益,以松木为之。其式不象江南沙船,不象福建之鸟船,不象浙江之蜑船,故名之曰三不象。视蜑船差大,容二千石。
据此来看,三不象船是在康煕帝展海令发布后的康煕三十八年(1699),应福建运输木材之需,在既有的钓船船式基础上,重新打造的帆船,集合了江南沙船、福建鸟船、浙江蜑船的优点,故被称为三不象船。《江苏海运全案》记载,沙船载重一千五百石,蜑船载重一千八百石,三不象船载重量有所增加,可达二千石。
成书于咸丰三年(1853)的《浙江海运全案初编》共十卷,第十卷也记载有“沙船停泊图”“沙船行驶图”“蜑船停泊图”“蜑船行驶图”“三不象船停泊图”“三不象船行驶图”“卫船停泊图”“卫船行驶图”等船舶图式,与《江苏海运全案》第十二卷的图样基本相同。
以上史籍所载帆船图,为中国帆船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图像史料,可补文字史料之缺乏,可窥见中国帆船之一斑。
二19世纪中期对中国帆船的研究
中国帆船研究的先驱,当属1851年2月22日《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第30期刊登署名“S---”的文章《中国帆船贸易》(JUNK TRADE)。这篇文章不长,但在中国帆船研究史上占有极重要位置。其全文如下:
JUNK TRADE
Between Shanghae & Shantung (North) there is a large Junk trade, which mostly consists in bringing Peas, Beans, and Oil Cakes from Shantung to Shanghae. The Junks are almost entirely owned in Shanghae and neighbourhood. Few owners in Shantung.
There are probably not less than 1,500 vessels of various sizes’ employed in this trade. The Largest owner is in Shanghae (Sing Yuh) and he is reported to have about 60 Junks. They vary in size from about 600 piculs to 1,200 piculs barthen, the size of each being invariably painted on the Junk’s quarter, along with the name of the place to which she belongs. The piculs (tan) is not the foreign piculs, but the Shantung piculs (or tan) a measure of grain -(equal to cubic feet)- which equals 2 tan-4 tow-2 shing (2t. 4t. 2s.)of Shanghae grain measure. A Junk of one thousand Shantung piculs- tans- burthen. would carry about (200) two hundred English tons weight of grain (Peas. Beans &c.)- she would cost about (7) seven tales of Sycee per tan or 7,000 tales of Shanghae custom Sycee, the value of which varies from 124 a 135 dollars per 100 taels weight according to demand &c.: At the present rate 132.20 dollars per 100 tls., the 7,000 tales would be 9,254 dollars a exchange of 5s.£2,413 lOs. cost of Junk fitted out ready for sea. Such a Junk should last ten years with little repair. The proper number of hands to navigate her is 25, including commander and first officer. These are engaged by the owner for the voyage there and back, and are paid wages on their return as follows.
Commander 12 a 15,000 cash (8 1/2 a 10 3/4 dollars or £2.2s. 5d. a £2 .1 3s.9d.)
First officer 6 a 7,500 cash (4 1/4 a 5 3/4 dollars or £1.1s.3d. a £1.6s. 11d.)
Each seaman about 1,200 cash (85 cents, or 4s.3d.)
Besideswhich, their food is provided by the Junk owner, under superintendence of Captain, and costs about 4s.6d. each man per month. In addition to food and wages, they have each a certain amount of tonnage room allowed them in the vessel, as follows.
Commander 50 piculs or one twentieth of the hold.
First officer 25 piculs or one fortieth of the hold.
Crew (1 a 3)say 2 piculs each or one five hundredth of the hold.
But they all, instead of being content with these allowances, generally squeeze in double the quantity. If they have money, they are at liberty to buy cargo money, they are at liberty to buy cargo on their own, or friends, account; and thus the whole ship’s company is interested in the voyage.
The average voyages are about four per annum, sometimes they make five. Exports and import duties are paid on cargo as per tariff, besides which, here are tonnage dues on the vessel according to her measurement. These are paid by the chartered.
此篇文章1851年(咸丰元年)刊登,但其内容是道光年间(1821~1850)上海与山东半岛之间帆船航行的实情报告,记述了山东半岛产的大豆和大豆榨取豆油后所剩的大豆粕即豆饼被运往上海的情况。其对航海状况、船员情况等等的记述,可谓是中国史料中鲜有的关于民间帆船的划时代的记录。详细内容亦可参见拙著《清代上海沙船航運業史の研究》。
20世纪初,日本对台湾的中国式帆船研究颇见成效。《临时台湾旧惯调査会第二部调査经济资料报告》下卷记录了“支那形船及竹筏”,指出“支那形船”即戎克船是本岛(台湾)重要的输送工具,不仅与本岛贸易关系重大,也具有需详叙的特性。该书将“支那形船”分为四类:一是商船,用于与对岸往来;二是按边船,用于与沿岸往来;三是渡船,用于与港内往来;四是渔船,供渔用。这四种船舶大抵是20世纪初叶台湾普遍使用的帆船。该书所列举的中国式帆船,主要是指上述的第一类商船。
《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第二部调查经济资料报告》包含了中国式帆船如下内容:(1)支那形船的船材及船具;(2)支那形船的眼青及旗章;(3)支那形船的许可证;(4)支那形船制造费;(5)支那形船船员;(6)支那形船员雇佣期间及准备;(7)支那形船的借贷;(8)支那形船的航海损失;(9)行会组织与支那形船的关系;(10)支那形船的船税;(11)支那形船的官米运输。
关于中国式帆船的特征,该报告还指出:台湾日据时期的帆船数量虽持续减少,但帆船运输仍在使用:(1)中国帆船是台湾与对岸中国商人之间关系维系的重要交通运输手段。(2)围绕输出品的贩卖与输入品的买入,中国帆船在清政府的课税方面比较有利。(3)因台湾的交通运输手段尚未发达,中国帆船是针对小型市场的重要交通运输手段。(4)台湾的港湾设施尚未齐备,中国帆船适合于在小型海湾停泊。(5)中国帆船与当时正在抬头的汽船相比,运费更加低廉。由此可知,当时台湾对中国帆船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消失。
当时台湾的中国帆船航运情况,所有者多为船长,自己操纵船舶,装载自己的货物去各地贸易。中国帆船可装载托运货物以取得运费。中国帆船可装载托运货物至目的地,从收货人处取得运费,再买入装载代人采买的新货物归航,归航后将代买货物交付给委托人,收取运费和手续费。
《北华捷报》报道了1850年代上海及长江口出发至山东沿海的沙船航运——即华北沿海的帆船航运,而台湾“旧惯资料”则是50余年后的华南沿海帆船航运,两者不能同日而语,但可以通过这两份重要文献有关中国帆船的记载,探寻两者一些共通点,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20世纪中国帆船研究的两个“小高潮”
根据笔者掌握的1850-2015年各国学者对中国帆船活动的研究成果资料统计(参见附表),早在19世纪50年代,外国学者对中国帆船活动的研究已出现可喜的成果。1927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庶务部调查课出版的《支那的戎克与南满的三港》(满铁调查资料第69编)是这一时期之前各式成果的集成,该书用四章篇幅对渤海湾东部沿海至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域的中国帆船贸易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第一章为“戎克总说”,第二章为“大连与戎克”,第三章为“营口与戎克”,第四章为“安东港与戎克”。
1930年代中叶以后,相关研究成果激增,一直到1940年代前半期,研究成果最多,而大部分成果出自日本学者(见图6)。究其原因,则与日本侵略中国大陆的政策有密切关系。当时日本试图寻求低燃料费、低价格的水上交通工具;而传统的中国帆船具有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不耗费化石燃料、使用传统风力的优点和实用性,颇可借鉴,因而受到重视。
da6ef603ab5545abba35b3500e0707ea.png
图6 1850~2015年著述件数
由华北航业总工会创办的《华北航业》1940年10月开始刊行,提供了有关中国帆船贸易调查记录的宝贵资料。该杂志第5号(1941年2月)、第6号(1941年3月)、第7号(1941年4、5月)、第8号(1941年6月),连载了中村义雄的文章《关于船行(一~四)》,第6号登载了添田邦雄《关于苏北民船业》一文,第9号(1941年7月)登载了中村义雄的文章《从输送力看民船》,第11号(1941年9月)登载了水野邦雄的文章《关于中支民船业》和中村义雄的文章《关于民船的营业方法》,第12号(1941年10月)登载中村义雄《民船贸易与民船的特质》一文,第14号(1941年12月)、第15号(1942年1·2月)连载文章《北支沿岸轮民船的航运状况(一、二)》。这些文章聚焦于以青岛为中心的华北沿海民船业,内容详细。
根据图6所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帆船的论文数量在1942年达到高峰,该年《满铁调查月报》3月号(第22卷第3号,第1~72页)登载了芝池靖夫、手岛正毅的文章《中支民船的经营》、4月号(第22卷4号,第63~120页)登载了手岛正毅、新居芳郎的文章《关于中支民船的劳动》,9月号(第22卷第9号,第115~137页)登载了堀内清雄的文章《以青岛为中心的戎克贸易事情》,11月号(第22卷第11号,第69~95页)、12月号(第22卷第12号,第125~170页)连载了堀内清雄的文章《青岛船行事情(上)、(下)》。一年间刊登了5篇有关中国帆船的调查研究成果。
1970年代,中国帆船研究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相关研究大抵与1974年8月泉州东南郊外后渚近海海底发现25米长的木造帆船船体引发的话题有关。此木造帆船在《文物》1975年10月第10期中有多篇文章介绍,分别是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报告编写组《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厦门大学历史系《泉州港的地理变迁与宋元时期的海外交通》、王曾瑜《谈宋代的造船业》,以及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小组、福建泉州造船厂的文章《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初探》。其后,《文物》1978年第4期刊登了陈高华、吴泰《关于泉州湾出土海船的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1987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撰的《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一书出版,使得沉船这一课题愈加受到瞩目。而1975年7月,韩国新安冲海底打捞出一些青瓷残片。1976年10月展开调查后,于海底发现了全长27米的元代贸易帆船。其中作为货物的大量中国陶瓷器受到各方关注。
1978年12月,由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编的《海交史研究》杂志第1期创刊发行。这或许与中国古代帆船受关注度高有关。或许还是受这一潮流影响,198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海洋发展论文集》第1辑刊行。到2008年已经出版到第10辑。
小结
中国不同地域的中国式帆船差异性很大,帆船数量更是极其庞大。清中期的乾隆年间,朝廷每年会使用4000艘以上的漕运船从江南往北京运送税粮,沿海以及作为最大内陆水路的长江上也有数万艘的帆船在航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依据东亚同文书院的调查所刊行的《支那省别全志》(全18册)的记录,东北地区之外的中国的内陆河流与海上航行的中国式帆船、民船种类超过600种,全国范围内航运的帆船种类超过1000种。可见中国帆船研究虽然出版了不少著作,但问题很多,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附表1850~2015年中国帆船研究著述一览表
著者
题名
出处
页数
发表时间
S---
JUNK TRADE
The North-China Herald, No.30
1851年2月22日
上野専一
支那南部篷船航業状況 清國南部地方ニ於ケル篷船航業ノ状況ニ就キ厦門駐在帝國一等領事上野専一ヨリの報告
《官報》第4148号
44~46
1897年5月4日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第4船舶第1款第2項支那形船及竹筏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第二部調査經濟資料報告》下卷,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266~331
1905年5月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第4船舶第4款第3項 支那形船及竹筏運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第二部調査經濟資料報告》下卷,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370~388
1905年5月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
戎克船(支那船)貿易(概論)
《福建福州港調査報告書》,大阪商船株式會社
145~157
1910年5月
Ivon ADonnely
Chinese Junks and other native craft
Reprinted by Earnshaw Books,HongKong
1-169
1924;2008
V.K. Ting ,translated
“Things Produced by the works of Nature”, Published 1639
The Mariner's Mirror, Vo.11, No. 3
234-250
1925年7月
Ivon A. Donnelly
“Things Produced by the works of Nature”, Published 1639, Notes
The Mariner's Mirror, Vo.11, No. 3
245-250
1925年7月
Ivon A. Donnelly
Early Chinese Ships and Trade
The Mariner's Mirror, Vol.11, No. 4
344-354
1925年10月
大連戎克貿易の諸相
《満鐵調査月報》第7卷第2号
345~351
1927年2月
佐田弘治郎
支那の戎克と南満の三港
《満鐵調査資料第69編》,南満洲鐵道株式會社、庶務部調査課
1~85
1927年9月
Ivon A Donnely
Chinese Junks and Other Native Craft
1-129
Second ed. 1930
竹内虎治
鴨緑江の水運
《満鐵調査月報》第12卷第11号
97~112
1932年11月
Ivon A Donnely
Foochow Pole Junks
The Mariner's Mirror, Vol.9 No. 8
226-231
1933
James Hornell
The Origin of the Junk and Sampan
The Mariner's Mirror, Vo. 20, No. 3
331-336
PlateVI-VIII
1934年7月
有高巌
明代の船舶と航海術
《地理教育》昭和10年8月号
1935年8月
Jpseph Earle Spencer
The Junks of The Yangtze
Asia
466-470
1938年8月
村田哲雄
大連とジャンク貿易
《東京の貿易》第2卷第3号
12~20
1939年
山口隆一
民船と船行
《山東毎日新聞》
1939年1月1日
山口隆一
船行に就て
《航業彙報(船舶聯合局月報)》
1939年4月
D. W. Waters,R. N.
Chinesr Junks. An Exception: The Tongkung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26. No. 1
79-95
1940年1月
水運局水運課
太子河・渾河水運調査日誌
《満鐵調査月報》第20卷第1号
146~150
1940年1月
上坂酉三
民船並びに船行による北支沿岸貿易
《早稲田商学》
1940年5月
北塘港民船荷動明細表(昭和15年8-12月)
《華北航業》第4号
39~51
1941年1月
北塘港出入民船隻数表(昭和15年10-11月)
《華北航業》第4号
51~52
1941年1月
中村義雄
船行に就いて(一)ー(四)
《華北航業》第5~8号
19~25
27~34
9~15
16~23
1941年2月
1941年3月
1941年4、5月
1941年6月
添田邦雄
蘇北に於ける民船業に就いて
《華北航業》第6号
15~26
1941年3月
上坂酉三
北支に於ける配給機構の研究ー民船の概念ー
《興亜政治経済研究》第1輯
1941年4月
尋木愼一郎
江南地方に於ける民船
《東亞同文書院大学東亞調査報告書》(昭和15年度),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学
1~94
1941年6月
中村義雄
華北に於ける内河水運
《華北航業》第8号
10~15
1941年6月
上坂酉三
北支に於ける民船並船行続編
《興亜政治経済研究》第1輯
1941年6月
中村義雄
輸送力から観た民船
《華北航業》第9号
15~19
1941年7月
中支戎克協會編
《戎克中国の帆船》
中支戎克協會
1~199
地图1
1941年8月
中村義雄
民船の営業方法に就いて
《華北航業》第11号
34~38
1941年9月
水野邦雄
中支に於ける民船業に就て
《華北航業》第11号
23~34
1941年9月
中村義雄
中国海運再建と民船
《華北航業》第12号
1~7
1941年10月
中村義雄
民船貿易と民船の特質
《華北航業》第12号
24~31
1941年10月
(華北航業)調査科
北支沿岸に於ける輸民船の航運状況(一)(二)
《華北航業》第14~15号
17~28
17~23
1941年12月
1942年1/2月
小泉貞三
前資本主義的支那の交通手段
《東亞社会経済研究》第1輯
1942年
芝池靖夫
手島正毅
中支に於ける民船の経営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第3号
1~72
1942年3月
華北航業総会
中国海運の再建と民船
《華北航業綜覧》,華北航業総会・青島
271~278
1942年3月
水野邦雄
北支に於ける民船の概要
《華北航業》第17号
18~23
1942年4月
芝池靖夫
手島正毅
中支に於ける民船の労働に就いて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4号
21~62
1942年4月
金子静雄
ジャンク生態学
《エコノミスト》第20年第20号
512~516
1942年5月27日
渡邊信義
戎克輸送問題に対する一考察
《華北航業》第19号
1~5
1942年6月
小林宗一
《支那の戎克》
揚子江社
1~288
1942年6月
水野邦雄
黄花洋向漁船と船行
《華北航業》第20号
5~9
1942年7/8月
渋谷長紀
臺灣を中心とした戎克貿易に就て
《臺調資B17ノ第9号》,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調査課
1~36
1942年8月
堀内清雄
青島港を中心とする戎克貿易事情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9号
115~137
1942年9月
新 眞一
ジャンクの生態
《科学主義工業》第6卷11号
116~123
1942年11月
岡田孝之
青島港を中心とする民船業に就いて
《東亞同文書院大学東亞調査報告書》(昭和16年度),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学
1~42
1942年11月
堀内清雄
青島に於ける船行事情(上)(下)
《満鐵調査月報》第22卷11号、12号
69~95
125~170
1942年11、12月
中村義雄
民船利用に就いて
《華北航業》第23号
5~6
1942年11、12月
(華北航業)調査科
河北省臨楡縣を中心とせる民船業
《華北航業》第24号
11~16
1943年1、2月
満鐵調査部編
《中支の民船業:蘇州民船實態調査報告書》
博文館
1~263
1943年3月
満鐵調査部編
《中支の民船業》附録「實態調査基本諸表」
博文館
全14表
1943年3月
上海厚生醫學専科學校・中支戎克協會調査班
《黄浦江上戎克民船生活者ノ醫學的調査》
上海厚生醫學専科學校
1~113
1943年3月
沈能毅
中國帆船法式
上海景行齋
1~36
图7
1943年4月序
小林宗一
戎克の造船と資材
《舵 海と船の雑誌》第12卷第7号
24~28
1943年8月
小泉貞三
支那民船の経営に就いて
《経済論叢》第57卷第3号
66~92
1943年8月
須藤賢
對槽子ー華北の民船ー
《學海》第1卷第5号
1944年10月10日
D. W. Waters,R. N.
Chinese Junks-The Hanchow Bay Trader and Fisher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33. No. 1
28-38
1947年1月
胡成之
長江中上游的舟筏
《海事雑誌》第1期,海事雑誌出版社
37~38
1947年5月
中村義雄
民船の実態と是が改良問題(一)(二)
《華北航業》,第26号·第27号
1~9
1~5
1943年7、8月
G. R. G. Worcester
The Chinese War-Junk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34. No. 1
16-25
1948年1月
上坂酉三
物資交易機関としての華北「民船」
《中国交易機構の研究》,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1~84
1949年10月
上坂酉三
民船集貨機関としての華北「船行」
《中国交易機構の研究》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85~143
1949年10月
G. R. G. Worcester
The Amoy Fisshing Boat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40. No. 4
304~308
1954年
Herold J. Wiens
Riverine and Costral Junks in China's Commerce
Economic Geography, Vol. 31, No. 3
248-264
1955年7月
凌纯声
台湾的航海帆筏及其起源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1期
1~23
1956年春
Ling Shun-Sheng
Fromosan Sea-Going Raft and its Origin
in Ancient China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1期
25~54、
图版11
1956年春
田汝康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洲航运和商业上地位
《历史研究》1956年第8期
1~21
1956年8月
田汝康
再论十七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业的发展
《历史研究》1957年第12期
1~11
1957年12月
刘桂芳
山东梁山县发见的明初兵船
《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2期(第90号)
51~52
图版2
1958年2月
包遵彭
鄭和下西洋之寶船考
台湾
1961年
周世德
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
《文物》1962年第3期
35~40
1962年3月
周世德
中国沙船考略
《科学史集刊》第5期
36~54、
图6
1963年4月
G. R. G. Worcester
"Sail & Sweep in China"
Science Musum
1-146
1966
斯波義信
宋代運船業の基礎構造
《東洋史研究》第24卷第4号
77~97
1966年3月
包遵彭
漢代楼船考
台湾
1967年
斯波義信
宋代運船業の経営構造
《東洋学報》第50卷第1号
1~58
1967年6月
凌纯声
中国古代与印度太平两洋的戈船考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26期
1~29
1968年秋
Lurence G. Thompson
The Junk Passag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Two Early Chinese Accoun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28
170-194
1968
G. R. G. Worcester
(夏士德)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Vetch andLee Limited,HongKong
1-90
1970
可児弘明
香港のジャンク型漁船について
《海事史研究》第14号
47~66
1970年4月
G. R. G. Worcester
“The Junks & Sampans of the Yangtze”
Naval Institute Press
1-626
1971
Joseph Needha
(李约瑟)ed.
“Nauytical Technology”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in China, Vol.4
379-699
1971
Andrew Watson,
Translaitins
The Evolutuino of Traditional
Shipping in China
Michigan Abstracts of Chinsese and Japanese Works on Chinese History,No.3
1-93
1972年
大庭脩
平戸松浦史料博物館蔵「唐船之図」についてー江戸時代に来航した中国商船の資料
《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紀要》第5輯
13~49
图8
1972年3月
饶宗颐
说鸼及海船的相关问题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3期
1~13
1973年4月
J.E. Spencer
Junks of Central China: The Spencer collection of Models at Texas A & M University
Texas A & M University
1~104
1974
星斌夫
明代の駅逓制のおける船隻について
《東洋史研究》第26卷第2号
20~47
1967年9月
Oba Osamu
Scroll paintings of Chinese junks which sailed to Nagasaki in the 18thcentury and their equipment
Mariner’s Mirror, Vo.60.No.4
351-364
1974年
周世德
先进的我国古代造船技术
《文物》1978年第1期
65
1978年1月
周世德
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610~623
1978年3月
严敦杰
中国古代航海工程技术成就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624~631
1978年3月
佐々木正哉
十九世紀初期中国戎克の海外貿易に関する資料
《近代中国》第3卷
56~74
1978年5月
千葉宗雄
ジャンクの歴史について
《太平洋学会誌》
22~30
1980年4月
杨必仪
百万楼船过大洋ー我国古代的造船业
《重庆日报》
3~4
1980年9月1日
水运技术词典编辑委员会
水运技术词典 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1~241
1980年10月
周世德
中国造船史上的几个问题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卷第1期
83~88
1983年
NgChing-Keong
Trade and Society: 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
Singpore U.P.
1-318
1983
丁正华
中国航海史概要
《中国科技史料》第4卷第4期
14~20
1983年12月
方辑
明代海运和造船业
《文史哲》1987年第5期
1987年5月
田汝康
中国帆船贸易与対外关系史论集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39
1987年11月
Ivon A Donnely
Chinese Junks and Other Native Craft
1-142
1924; 1988
彭德清
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
人民交通出版社
1~350
1988年12月
《航运史话》编写组
航运史话(再版、初版1978年12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95
1989年12月
陈希育
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
厦门大学出版社
1~432
1991年4月
张静芬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天津教育出版社
1~122
1991年11月
Louis Audemard
Juncos Chineses
The Museu Maritimo de Macau
1~562
1994
周世德
雕虫集造船·兵器·机械·科学史
地震出版社
1~295
1994年12月
郭松义、张泽咸
中国航运史
文津出版
1~330
1997年8月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委会
澎湖海域古沈船将军一号试掘报告书
国立历史博物馆
1~127
1999年6月
王冠倬
中国古船
海洋出版社
1~166
1991年8月
王冠倬
中国古船图谱
三联书店
1~365
2000年4月
三島格
中国東海の戎克について
《古代文化》第52卷第7号
432~434
2000年7月
张威
绥中三道岚元代沉船
科学出版社
1-175
2001年2月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委会
澎湖将军一号沉船水下考古展专辑
国立历史博物馆
1~116
2001年11月
松浦章
日本の臺灣統治初期の臺灣帆船について
《史泉》(関西大学史学・地理学会)101号
1~19
2005年1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蓬莱市文物局
蓬莱古船
文物出版社
1~218、彩版1~56、图版1~16
2006年8月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风景旅游管委会
绿眉毛·传承最骄傲的海洋记忆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风景旅游管委会
1~69
2007年3月
MATSUURAAkira,
trans. by Wang Zhengping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Junks on East Asian Seas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ies: Mainly based on Sand Junks and Bird Junks
The Mariner’s Mirror,Vol.94 No.2
150-159
2008年5月
尤飞君
中国古船图鉴
宁波出版社
1~111
2008年6月
大庭修著,朱家骏译
《唐船图》考证
《〈唐船图〉考证·中国船·中国木帆船》,海洋出版社
15~72
2013年9月
索高罗夫著,陈经华译
中国船
73~130
2013年9月
唐涅利益著,陈经华译
中国木帆船
131~256
2013年9月
松浦章
清代帆船东亚航运与中国海商海盗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337
2009年3月
松浦章著、张新芸译
清代帆船与中日文化交流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345
2012年1月
松浦章著、董科译
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438
2010年6月
王冠倬
中国古船图谱(修订版)
三联书店
1~362
2011年5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海I号”的考古试掘
科学出版社
1~155
2011年8月
金行雄
广东船研究
广东旅游出版社
1~183
2012年3月
松浦章著,杨蕾、王亦铮、董科等译
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531
2012年5月
アジア学叢書257
戎克中国の帆船支那の戎克と南満の三港
大空社
1~200
2012年9月
陆传杰、
曾树铭
航向台湾:海洋台湾舟船志
远足文化事业
1~191
2013年4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
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福建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遗迹
科学出版社
1~246
2014年6月
松浦章
清代沿海における釣船の航運活動について
《関西大学文学論集》第64卷第3号
55~78
2014年11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孤帆遗珍“南澳I号”出水精品文物图录
科学出版社
1~375
2014年12月
Ng Chin-keong
The Trade and Scociety: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Second Edition)
Singapore
1-309
2015年
作者系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
本文刊于《海洋史研究》第十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6月。注释参考原文。

唉,怎样才能把这些书收集齐了呢
2021-2-3 23:40
2021-2-10 06:57
古代船舶制作攻略有吗
2021-3-4 10:39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41045积分
542帖子
6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3
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