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视频电影
航海文库
造船图纸
航海摄影
下载APP
手机精选
每日签到
帖子
淘专辑
导读
淘专辑
好友
收藏
排行榜
动态
分享
广播
门户
勋章
活动中心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返回列表
海洋强国怎样炼成的》之总结篇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任重而道远 第八十九章:必须建设强大的钢铁海洋长城
[ 复制链接 ]
憨哥的天空
2020-12-24 19:43 ·
航海历史
关注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第八十九章:必须建设强大的钢铁海洋长城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多,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面临着一系列安全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维护海洋安全的战略能力,捍卫临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保护海洋产业,维护海上运输通道、能源通道的安全。同时要实现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也需要海上环境的安全。
第十二节: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外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尽管世界军事强国已经进入一个天(太空)、空、陆、海、网(网军)一体化的时代,但一支强大的海军仍是重中之重。
当代海军有五大职能:预防冲突、维持对海洋的控制和航海自由、维护海洋秩序、向海外投送兵力以及进行必要的国际合作。海军同时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和推进国家间军事合作的重要力量,是保卫国家海上贸易和能源通道安全,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战略性军种。也是一旦海外局部战争冲突,海军承担着撤离中国公民和海外侨胞的重任。没有强大的海外军事投送能力,海外贸易保护和海外利益保护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国际斗争中,海军力量的建设必须走在前面。拥有一支能打胜仗的海军,既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力量支撑,也是维护和发展我大国地位的战略力量。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中国发展的战略重心进一步向海上方向倾斜,国家战略利益向海上方向迅速拓展,海洋方向面临的战略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强化海防,坚决维护国家权益。只有有效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保证海洋国土完整,保证航运安全、科学考察安全、资源开发安全、产业发展安全,才能拥有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第一要务。
同样中国维护海洋权益和维护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建设强大海军的紧迫性日益剧烈。
一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海上遏制围堵中国不断强化。近年来,出于对中国迅速崛起和自身全球霸权衰退的焦虑,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强化美日、美韩、美澳新军事同盟,把军事重心移至东亚,通过直接插手南海、东海问题全面加强对中国战略围堵,企图迟滞和遏制中国发展进程。特朗普上台后,虽然抛弃了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明确提出以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政治右倾化加剧,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进攻性、扩张性、冒险性进一步凸显,并以西南方向为战略重心加紧兵力部署调整,着力打造新型“动态威慑”力量。特别是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下,日本加快修宪步伐,解禁集体自卫权,强行通过新安保法,公然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对中国海上军事安全威胁的现实性、严重性明显上升。澳大利亚紧跟美国,愿意充当美国围堵中国的马前卒,不断在国际上上制造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印度为了自身利益,也有需要和美日澳结成同盟关系,借用外部力量抗衡中国。
二是中国面临的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错综复杂。中国主张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以上与周边国家存在争议,海域内大量资源被掠夺、部分岛礁被占领。美、日、印等域外国家的介入,使地区海上争端与大国博弈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中国解决海上争端局面更加复杂。日本利用钓鱼岛制造事端,使得擦枪走火引发海上冲突甚至逐步升级为海上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加强军备建设,加紧购买先进战机和舰艇,海上军事力量快速发展,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三是台海局势充满变数,和平统一的难度不断增加,迫使不得不做好武统的准备。民进党上台后,不但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反而加紧推进“台独”路线,竭力煽动两岸的敌意和对立,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坚持“以台制华”战略,近期又悍然提出对台军售和美台军舰相互停靠对方港口。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台湾问题事关国家统一和长远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是必须迈过的一道槛、必须经受的一场大考。
四是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风险增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运船队,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海上航线连通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港口。但世界上诸多海上战略通道大部分不为中国所有和控制,一旦发生危机或战事,海上运输将面临严重威胁。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它是中国海上石油运输必经之地,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能力极其有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五是海外利益安全问题日益突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远远超出国境,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60%左右,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是典型的经济外向型国家。中国有3万多家企业遍布世界各地;几百万中国公民工作学习生活在全球各个角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年末各类在外劳务人员约97万;全年进口石油3.8亿吨,进口铁矿石10.24亿吨。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在此大背景下,海外利益已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安全问题日益突显。
六是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强权即公理的逻辑,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美国等传统海洋大国以强大的海洋军事实力为基础,在国际海洋秩序、特别是国际海洋法律方面仍然占据优势地位和优势话语权。此外,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并没有拥有一个友好、客观、公正的国际舆论环境,相反,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包括所谓“中国海洋威胁论”仍将不绝于耳,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一举一动肯定会引起各方关注,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挑战仍将非常突出。
第十三节:以维护“两洋”通道安全畅通为核心实施中国海洋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政治外交形势的变化,中国海洋权益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许多矛盾日益凸显,围绕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态势进一步加剧。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形成新的挑战。我国既要坚决维护好国家的海洋权益,又要注意建设和谐的海洋国际环境。
中国的战略安全和贸易通道主要是面对两大洋,即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安全战略也需要围绕两大洋开展。
中国“两洋”战略的远期战略目标是最终成为世界性海洋大国,全面处置和解决海洋问题,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充分利用全球海洋及其资源。
中国海军在两大洋的战略目的不同,太平洋方向主要涉及的是安全利益,而印度洋则涉及的是经济利益。
太平洋的战略选择: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而太平洋又是中国面临的唯一海洋。理所当然应当把太平洋战略放在首位。目前,我国每年有三万亿美元进出口货物的大部分都是经过太平洋的“海上道路”完成运输的。这条海道可以说是中国的咽喉要道,必须用全力保证它的安全和畅通。
太平洋南北长约15,900公里,东西宽约19,900 公里,面积约1.66亿平方公里(不含属海)。平均深度4189 米(不含属海),最大深度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达到11,033米。太平洋总轮廓近似圆形,其西南以东经107 度(珀斯,澳洲)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西经86 度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通印度洋。
与太平洋相关或区域内的主要海峡超过30处(含巴拿马运河),承担着沟通大洋和区域内海域沟通的重任。在30处海峡中,目前中国仅控制两个半:一是地缘价值偏低的琼州海峡、二是渤海海峡,以及价值有限的“半个”台湾海峡(只控制了该海峡的西侧)。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海峡,受控于美国、其盟国或具有反华情结的其他国家或地区。
美国如今仍是太平洋上的主宰。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太平洋有着极为重大的关系,所以美国在二战后就极为重视太平洋的控制权,现在的太平洋实际上已是美国控制下的美国“内海”,有能力随时将其封锁。控制太平洋是美国自美西战争到冷战结束近百年战略扩张达到顶峰的标志性成果,期间美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列强,先后抢占了夏威夷、阿拉斯加、马里亚纳群岛、南太平洋诸岛、菲律宾等,最后又通过冷战搞垮了苏联,从而在太平洋上筑起了道道堤坝,建立了连绵密布的基地堡垒与军事据点,从新加坡到澳大利亚,从新西兰到阿留申群岛,从智利沿海到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美国给太平洋安上了层层篱笆、围墙与关卡,任何海空
活动
都处于美国全面的监视控制之下。
美国的实际控制导致辽阔浩瀚的太平洋虽然大部分海域是公共海域,全球各国名义上都具有平等使用的权力,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切都只能在美国的枪口下进行,只要美国需要,就可以随时予以取缔剥夺。可以说,美国已经在军事上完全控制了太平洋,以众多的军事基地和盟友为支撑,以海空力量为工具,美国成为整个太平洋海域的霸主。
在太平洋方向,中国海军的目标是阻止美国海军的干涉行动,以及阻止美国海军对中国本土发动的远程攻击,主要任务是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战略。
对中国而言,美国如果控制了南海、台海、钓鱼岛以及朝鲜半岛周围就等于封锁和控制了中国。美国的战略企图就是决心封堵中国通往大洋之路,意味着美国不会向中国提供或让渡太平洋的战略使用权。
太平洋之于中国,在军事上战略上是困局、是枷锁。摆在中国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砸开枷锁,以后才可能纵横驰骋、逐鹿大洋。
我们常说“马六甲困局”,其不过是太平洋困局与枷锁的一部分,除了“马六甲困局”,对中国构成现实而巨大威胁还有岛链封锁,还有台湾、冲绳、新加坡这样美国掌控的“航空母舰”,还有朝鲜半岛、菲律宾等这样地缘安全匕首,还有印度、日本等这样不可轻视的战略制衡力量。
把上述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太平洋对中国而言虽然触手可及、一目在望,但却险阻重重、征途艰难。
中国的太平洋战略,核心是解决好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逐步走向大洋。
一定要尽快解放台湾!
台湾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是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一句名言,此话准确地概括了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为此,历届美国不惜长期干涉中国的内政,对台湾的军售越来越多,武器越来越先进。麦克阿瑟称:“台湾,无论从地理上讲还是战略上讲,都是美国从阿留申群岛至菲律宾的远东防线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一旦战争爆发,如果美国控制台湾,就可以锁闭共产党的交通要道。如果共产党控制了,就等于拥有了数十艘航空母舰编队,因此决不能让台湾落入共产党手中。”
台湾堪称中国面向太平洋的枢纽与大门,关闭这扇大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就基本被封堵封死;打开这扇大门,中国就获得直面太平洋的广阔通道。依托台湾的海空基地,中国还能够有效地控制第二岛链以西的广阔海域,可以机动灵活地对抗单薄脆弱的第二岛链。
台湾问题就成为没有选择的核心与关键。中国实施太平洋战略中国的第一步,就是收复台湾,实现国家统一。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走不出通向大洋之路,中国不可能分享太平洋的战略权益。中国必须建立起以台湾为核心的西太平洋防御体系,控制钓鱼岛、南沙群岛等重要的海洋战略要地,最终做到将御敌于国门之外,并且随着国力的强大,将势力发展到更大的范围。而台湾正是中国海洋战略的咽喉,也是生死存亡之地。不取台湾,无以抗衡日本、美国。不取台湾,东面的海洋屏障形同虚有,军事上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将南海打造成和谐之海!
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大部分要经过南沙群岛。从传统的安全地缘政治视觉看,占领了南沙群岛,等于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广东沿海港口到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到欧洲的大多数海上通道。同时的是油气资源、海底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同时南海是中国的海上大门,关乎着南中国的海陆安全。
我国的目标是将南海打造成和谐之海,和平之海,保持贸易通道的畅通,保障我国海陆安全。
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的政策和主张是一贯且连续的:“主权归我,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美国是南海复杂局势的根源,不遏制美国在南海的军事挑衅,南海就无宁日。
同时和南海周边国家如何和谐相处,共享南海资源也是保障南海成为和谐之海、和平之海的关键。
印度洋是中国走向海洋、发展海洋战略的重要通道。印度洋位于非洲东部、亚洲南部、南极北部,面积为4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海洋。
作为世界第三大海洋,到目前为止是世界上最为繁忙和最危险,也是最为不稳定的海洋。说他繁忙,是因为亚洲许多国家的能源的进口和贸易的出口,都要经过印度洋进行转运,才能使国家维持正常的运营。同时,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是控制了东南亚和东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的命脉和生命线,中国、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沿印度洋沿线以贸易出口和能源进口为主的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等于攥住了这些国家的命脉。
印度洋是中国通向南亚、中东、西亚和欧洲、非洲重要的交通、贸易、能源通道,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印关系是中国构建印度洋战略的核心,中国应继续深化与印度的双边关系,将发展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列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内容,并积极利用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的关系,寻求战略支点。积极按照国际惯例在平等、互利与友好协商基础上,在他国建立相对固定的海外补给基地、人员休整点以及舰机靠泊与修理点。
以合作互利为方针,在印度洋争取形成三条战略支撑线和补给线,一是形成以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为核心的北印度洋补给线;二是以吉布提、也门、阿曼、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为核心的西印度洋补给线;三是以塞舌尔、马达加斯加为核心的中南印度洋补给线的三线远洋战略支点态势,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有效承担维护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稳定的大国责任和能力。
并尽早启动打通克拉地峡的计划,克拉地峡对中国构建“两洋“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改变欧亚贸易路线,而且可以缩短中国对欧洲、非洲的贸易航程,提高运输安全性。进一步发展与缅甸的战略伙伴关系,借助缅甸走向印度洋。
第十四节:筑起海上钢铁长城
海洋已经成为保障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中国的崛起必须面向海洋,但海洋也给中国的崛起带来了挑战。当前,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军事斗争的焦点在海上,国家利益拓展重心也在海上。海上安全形势的恶化、海外利益的增加以及对海外能源进口的需求、国际社会对中国提供海上公共安全保障的期待构成了我国建设强大海军的现实动力。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筑起海上的钢铁长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须选择。
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打造一支仅能保卫领海领空,远能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海外利益、海外权益的现代化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防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中国不需要霸权式的全球性海军,但中国海军必须具备全球作战能力。海军战略的发展要根据中国经济实力和海外利益相符合。中国的海外利益拓展到了那里中国的海军就应该需要时出现在那里。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具有世界大国的战略地位和身份,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在不断增加。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维护海洋安全方面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很多国家希望中国对国际社会安全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对中国向海外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军必须从当前的近海性海军逐步转变为具有强大投送能力的近海和远洋结合的海军,不仅要具备在第一岛链内执行综合作战的能力,而且还要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前往影响我国战略安全的更加广阔的大洋水域执行多样化任务,实现向远洋攻防战略的转型。随着中国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军事力量的增强,中国必须在为国际社会提供海上公共产品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从而促进国际安全与世界的和平。当代海洋问题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既有传统的国与国之间关于海洋空间、海洋通道和海洋资源的控制、利用和管辖等方面的矛盾,也有非传统性质的海上威胁,如海上恐怖主义、生态环境破坏、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袭扰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在海上越来越突出,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中国海军要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不称霸,但绝不是中国不去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只有当中国海军具备了远海作战能力和远洋航行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海洋争端的挑战,才能真正支撑起海洋强国的脊梁。
必须打造一支能在远洋上打硬仗的蓝水海军。蓝水海军是指能将海上力量扩展到远洋及深海地区、具备远征作战能力,能够在全球海洋自由活动,并保护本国利益安全的海军力量的海军型态。所谓的蓝水,指的就是远洋的蓝色海水。蓝水海军要具有能在外洋长时间执行任务、并在宽广的大洋中保护本国及海外国土利益和安全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和海权意识不断增强,海军所担负的作战任务和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大国,必须打造一支具备执行远洋多样化任务能力的强大海军,以保护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国家利益,维护日趋复杂的海洋安全,并担负起不断增加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发展蓝水海军,需要拥有航空母舰、大型驱护舰、两栖登陆载具、核潜艇、后勤补给船队等一系列重要作战力量。
发展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需要有什么能力呢?主要有以下能力:一是后勤补给能力:而对于蓝水海军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后勤,因为没有强大后勤保障的海军就如同“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在远离本土基地的地方,蓝水海军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这样才能够确保海上作业的持续性。后勤补给包括:食品、燃料、零部件、弹药等等。后勤保障基地面临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技术问题,一个是外交问题。技术层面,海军需要建造足够的补给舰、飞机和舰上修理设施。在外交层面,蓝水海军需要祖国同当地港口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当然,能够在东道国获得海军基地则是极好的。二是反潜能力:蓝水海军需要抵御潜艇的威胁。反潜最便利的手段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水下舰队,包括远程柴电潜艇或和核潜艇。其中以核潜艇为宜,在补给、水下巡航力、航速等方面,核潜艇都有着常规潜艇无可比拟的优势。除了反潜,潜艇还可以为整个舰队监视敌军,用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且也可以执行反舰任务。三是强大的空中实力: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各国海军逐步理解了水面舰艇与飞机合作的必要性。作为一支现代海军,必须有飞机来
帮助
实施舰队防空、反潜作战、搜救和提供ISR能力。因此,蓝水海军至少应当拥有为远海编队提供支持的轻型航母。马岛战争的经验表明,即便是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当然,蓝水海军应当注重水面舰队防空,包括能够探测、识别和摧毁潜在威胁的舰空导弹系统。四是打击能力:除了要具备足够的后勤保障能力,能够“走出去”,具备自卫能力,能够确保己方部队的安全,蓝水海军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对陆/对海打击能力。如果不具备可靠的对陆对海打击能力,那么任何一支蓝水海军都是没有威慑力的。具备强大的舰载机打击部队就成了必备选择,此外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也是重要的手段。其中在过去20年的地区冲突中,往往展开打击是从率先发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开始的。
跟上海军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海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略)
搞好军事基础和应用科研能力全面建设。(略)
加强军事人才建设,培养海军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略)
参考资料
1、《瞭望丨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3月15日
2、李春峰,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潜力与挑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9月下
3、鞠海龙: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三大挑战,海洋中国-中国网 2012-12-13 09:03
4、吴立新,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科技,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11月07日
5、项文惠,中国的海外公民保护—战略实施、制约因素及策略应对[J].国际展望,2017(04)
6、陈立,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研究—中国民营保安公司作用探析[M].法律出版社,2019
7、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央企业“一带一路”国别风险与安保体系建设研究[J].理论视野,2017(06)
8、肖晞,关系治理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海外利益保护[J],探索,2019(01)
9、孙永生,一带一路:中国海外利益安全风险防控[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7(06)
10、孟超,建设海洋强国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安全,2014-12-11 15:28:01 | 来源:中国网
11、金永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三步走,2013-08-1210:13:33 来源: 东方早报
12、殷储,中国海外利益亟需三方保护[J],世界知识,2018(01)
13、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4、周碧松,深蓝海洋的激烈争夺,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
15、李桂松,如何让太平洋容纳中国,云阿云日期 2020-12-10
16、范进发 解析中国海军三大阶段 航母核潜打造蓝水海军2014-08-12 来源:新华网
17、互联网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内容,来自互联网,未查明出处。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我将立即删除。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期待你的评论哦~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第八十九章:必须建设强大的钢铁海洋长城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多,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面临着一系列安全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维护海洋安全的战略能力,捍卫临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保护海洋产业,维护海上运输通道、能源通道的安全。同时要实现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也需要海上环境的安全。
第十二节: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外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尽管世界军事强国已经进入一个天(太空)、空、陆、海、网(网军)一体化的时代,但一支强大的海军仍是重中之重。
当代海军有五大职能:预防冲突、维持对海洋的控制和航海自由、维护海洋秩序、向海外投送兵力以及进行必要的国际合作。海军同时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和推进国家间军事合作的重要力量,是保卫国家海上贸易和能源通道安全,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战略性军种。也是一旦海外局部战争冲突,海军承担着撤离中国公民和海外侨胞的重任。没有强大的海外军事投送能力,海外贸易保护和海外利益保护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国际斗争中,海军力量的建设必须走在前面。拥有一支能打胜仗的海军,既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力量支撑,也是维护和发展我大国地位的战略力量。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中国发展的战略重心进一步向海上方向倾斜,国家战略利益向海上方向迅速拓展,海洋方向面临的战略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强化海防,坚决维护国家权益。只有有效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保证海洋国土完整,保证航运安全、科学考察安全、资源开发安全、产业发展安全,才能拥有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第一要务。
同样中国维护海洋权益和维护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建设强大海军的紧迫性日益剧烈。
一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海上遏制围堵中国不断强化。近年来,出于对中国迅速崛起和自身全球霸权衰退的焦虑,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强化美日、美韩、美澳新军事同盟,把军事重心移至东亚,通过直接插手南海、东海问题全面加强对中国战略围堵,企图迟滞和遏制中国发展进程。特朗普上台后,虽然抛弃了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明确提出以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政治右倾化加剧,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进攻性、扩张性、冒险性进一步凸显,并以西南方向为战略重心加紧兵力部署调整,着力打造新型“动态威慑”力量。特别是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下,日本加快修宪步伐,解禁集体自卫权,强行通过新安保法,公然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对中国海上军事安全威胁的现实性、严重性明显上升。澳大利亚紧跟美国,愿意充当美国围堵中国的马前卒,不断在国际上上制造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印度为了自身利益,也有需要和美日澳结成同盟关系,借用外部力量抗衡中国。
二是中国面临的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错综复杂。中国主张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以上与周边国家存在争议,海域内大量资源被掠夺、部分岛礁被占领。美、日、印等域外国家的介入,使地区海上争端与大国博弈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中国解决海上争端局面更加复杂。日本利用钓鱼岛制造事端,使得擦枪走火引发海上冲突甚至逐步升级为海上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加强军备建设,加紧购买先进战机和舰艇,海上军事力量快速发展,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三是台海局势充满变数,和平统一的难度不断增加,迫使不得不做好武统的准备。民进党上台后,不但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反而加紧推进“台独”路线,竭力煽动两岸的敌意和对立,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坚持“以台制华”战略,近期又悍然提出对台军售和美台军舰相互停靠对方港口。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台湾问题事关国家统一和长远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是必须迈过的一道槛、必须经受的一场大考。
四是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风险增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运船队,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海上航线连通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港口。但世界上诸多海上战略通道大部分不为中国所有和控制,一旦发生危机或战事,海上运输将面临严重威胁。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它是中国海上石油运输必经之地,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能力极其有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五是海外利益安全问题日益突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远远超出国境,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60%左右,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是典型的经济外向型国家。中国有3万多家企业遍布世界各地;几百万中国公民工作学习生活在全球各个角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年末各类在外劳务人员约97万;全年进口石油3.8亿吨,进口铁矿石10.24亿吨。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在此大背景下,海外利益已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安全问题日益突显。
六是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强权即公理的逻辑,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美国等传统海洋大国以强大的海洋军事实力为基础,在国际海洋秩序、特别是国际海洋法律方面仍然占据优势地位和优势话语权。此外,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并没有拥有一个友好、客观、公正的国际舆论环境,相反,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包括所谓“中国海洋威胁论”仍将不绝于耳,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一举一动肯定会引起各方关注,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挑战仍将非常突出。
第十三节:以维护“两洋”通道安全畅通为核心实施中国海洋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政治外交形势的变化,中国海洋权益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许多矛盾日益凸显,围绕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态势进一步加剧。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形成新的挑战。我国既要坚决维护好国家的海洋权益,又要注意建设和谐的海洋国际环境。
中国的战略安全和贸易通道主要是面对两大洋,即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安全战略也需要围绕两大洋开展。
中国“两洋”战略的远期战略目标是最终成为世界性海洋大国,全面处置和解决海洋问题,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充分利用全球海洋及其资源。
中国海军在两大洋的战略目的不同,太平洋方向主要涉及的是安全利益,而印度洋则涉及的是经济利益。
太平洋的战略选择: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而太平洋又是中国面临的唯一海洋。理所当然应当把太平洋战略放在首位。目前,我国每年有三万亿美元进出口货物的大部分都是经过太平洋的“海上道路”完成运输的。这条海道可以说是中国的咽喉要道,必须用全力保证它的安全和畅通。
太平洋南北长约15,900公里,东西宽约19,900 公里,面积约1.66亿平方公里(不含属海)。平均深度4189 米(不含属海),最大深度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达到11,033米。太平洋总轮廓近似圆形,其西南以东经107 度(珀斯,澳洲)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西经86 度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通印度洋。
与太平洋相关或区域内的主要海峡超过30处(含巴拿马运河),承担着沟通大洋和区域内海域沟通的重任。在30处海峡中,目前中国仅控制两个半:一是地缘价值偏低的琼州海峡、二是渤海海峡,以及价值有限的“半个”台湾海峡(只控制了该海峡的西侧)。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海峡,受控于美国、其盟国或具有反华情结的其他国家或地区。
美国如今仍是太平洋上的主宰。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太平洋有着极为重大的关系,所以美国在二战后就极为重视太平洋的控制权,现在的太平洋实际上已是美国控制下的美国“内海”,有能力随时将其封锁。控制太平洋是美国自美西战争到冷战结束近百年战略扩张达到顶峰的标志性成果,期间美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列强,先后抢占了夏威夷、阿拉斯加、马里亚纳群岛、南太平洋诸岛、菲律宾等,最后又通过冷战搞垮了苏联,从而在太平洋上筑起了道道堤坝,建立了连绵密布的基地堡垒与军事据点,从新加坡到澳大利亚,从新西兰到阿留申群岛,从智利沿海到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美国给太平洋安上了层层篱笆、围墙与关卡,任何海空
活动
都处于美国全面的监视控制之下。
美国的实际控制导致辽阔浩瀚的太平洋虽然大部分海域是公共海域,全球各国名义上都具有平等使用的权力,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切都只能在美国的枪口下进行,只要美国需要,就可以随时予以取缔剥夺。可以说,美国已经在军事上完全控制了太平洋,以众多的军事基地和盟友为支撑,以海空力量为工具,美国成为整个太平洋海域的霸主。
在太平洋方向,中国海军的目标是阻止美国海军的干涉行动,以及阻止美国海军对中国本土发动的远程攻击,主要任务是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战略。
对中国而言,美国如果控制了南海、台海、钓鱼岛以及朝鲜半岛周围就等于封锁和控制了中国。美国的战略企图就是决心封堵中国通往大洋之路,意味着美国不会向中国提供或让渡太平洋的战略使用权。
太平洋之于中国,在军事上战略上是困局、是枷锁。摆在中国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砸开枷锁,以后才可能纵横驰骋、逐鹿大洋。
我们常说“马六甲困局”,其不过是太平洋困局与枷锁的一部分,除了“马六甲困局”,对中国构成现实而巨大威胁还有岛链封锁,还有台湾、冲绳、新加坡这样美国掌控的“航空母舰”,还有朝鲜半岛、菲律宾等这样地缘安全匕首,还有印度、日本等这样不可轻视的战略制衡力量。
把上述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太平洋对中国而言虽然触手可及、一目在望,但却险阻重重、征途艰难。
中国的太平洋战略,核心是解决好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逐步走向大洋。
一定要尽快解放台湾!
台湾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是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一句名言,此话准确地概括了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为此,历届美国不惜长期干涉中国的内政,对台湾的军售越来越多,武器越来越先进。麦克阿瑟称:“台湾,无论从地理上讲还是战略上讲,都是美国从阿留申群岛至菲律宾的远东防线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一旦战争爆发,如果美国控制台湾,就可以锁闭共产党的交通要道。如果共产党控制了,就等于拥有了数十艘航空母舰编队,因此决不能让台湾落入共产党手中。”
台湾堪称中国面向太平洋的枢纽与大门,关闭这扇大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就基本被封堵封死;打开这扇大门,中国就获得直面太平洋的广阔通道。依托台湾的海空基地,中国还能够有效地控制第二岛链以西的广阔海域,可以机动灵活地对抗单薄脆弱的第二岛链。
台湾问题就成为没有选择的核心与关键。中国实施太平洋战略中国的第一步,就是收复台湾,实现国家统一。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走不出通向大洋之路,中国不可能分享太平洋的战略权益。中国必须建立起以台湾为核心的西太平洋防御体系,控制钓鱼岛、南沙群岛等重要的海洋战略要地,最终做到将御敌于国门之外,并且随着国力的强大,将势力发展到更大的范围。而台湾正是中国海洋战略的咽喉,也是生死存亡之地。不取台湾,无以抗衡日本、美国。不取台湾,东面的海洋屏障形同虚有,军事上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将南海打造成和谐之海!
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大部分要经过南沙群岛。从传统的安全地缘政治视觉看,占领了南沙群岛,等于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广东沿海港口到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到欧洲的大多数海上通道。同时的是油气资源、海底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同时南海是中国的海上大门,关乎着南中国的海陆安全。
我国的目标是将南海打造成和谐之海,和平之海,保持贸易通道的畅通,保障我国海陆安全。
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的政策和主张是一贯且连续的:“主权归我,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美国是南海复杂局势的根源,不遏制美国在南海的军事挑衅,南海就无宁日。
同时和南海周边国家如何和谐相处,共享南海资源也是保障南海成为和谐之海、和平之海的关键。
印度洋是中国走向海洋、发展海洋战略的重要通道。印度洋位于非洲东部、亚洲南部、南极北部,面积为4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海洋。
作为世界第三大海洋,到目前为止是世界上最为繁忙和最危险,也是最为不稳定的海洋。说他繁忙,是因为亚洲许多国家的能源的进口和贸易的出口,都要经过印度洋进行转运,才能使国家维持正常的运营。同时,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是控制了东南亚和东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的命脉和生命线,中国、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沿印度洋沿线以贸易出口和能源进口为主的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等于攥住了这些国家的命脉。
印度洋是中国通向南亚、中东、西亚和欧洲、非洲重要的交通、贸易、能源通道,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印关系是中国构建印度洋战略的核心,中国应继续深化与印度的双边关系,将发展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列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内容,并积极利用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的关系,寻求战略支点。积极按照国际惯例在平等、互利与友好协商基础上,在他国建立相对固定的海外补给基地、人员休整点以及舰机靠泊与修理点。
以合作互利为方针,在印度洋争取形成三条战略支撑线和补给线,一是形成以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为核心的北印度洋补给线;二是以吉布提、也门、阿曼、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为核心的西印度洋补给线;三是以塞舌尔、马达加斯加为核心的中南印度洋补给线的三线远洋战略支点态势,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有效承担维护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稳定的大国责任和能力。
并尽早启动打通克拉地峡的计划,克拉地峡对中国构建“两洋“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改变欧亚贸易路线,而且可以缩短中国对欧洲、非洲的贸易航程,提高运输安全性。进一步发展与缅甸的战略伙伴关系,借助缅甸走向印度洋。
第十四节:筑起海上钢铁长城
海洋已经成为保障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中国的崛起必须面向海洋,但海洋也给中国的崛起带来了挑战。当前,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军事斗争的焦点在海上,国家利益拓展重心也在海上。海上安全形势的恶化、海外利益的增加以及对海外能源进口的需求、国际社会对中国提供海上公共安全保障的期待构成了我国建设强大海军的现实动力。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筑起海上的钢铁长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须选择。
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打造一支仅能保卫领海领空,远能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海外利益、海外权益的现代化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防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中国不需要霸权式的全球性海军,但中国海军必须具备全球作战能力。海军战略的发展要根据中国经济实力和海外利益相符合。中国的海外利益拓展到了那里中国的海军就应该需要时出现在那里。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具有世界大国的战略地位和身份,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在不断增加。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维护海洋安全方面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很多国家希望中国对国际社会安全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对中国向海外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军必须从当前的近海性海军逐步转变为具有强大投送能力的近海和远洋结合的海军,不仅要具备在第一岛链内执行综合作战的能力,而且还要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前往影响我国战略安全的更加广阔的大洋水域执行多样化任务,实现向远洋攻防战略的转型。随着中国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军事力量的增强,中国必须在为国际社会提供海上公共产品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从而促进国际安全与世界的和平。当代海洋问题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既有传统的国与国之间关于海洋空间、海洋通道和海洋资源的控制、利用和管辖等方面的矛盾,也有非传统性质的海上威胁,如海上恐怖主义、生态环境破坏、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袭扰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在海上越来越突出,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中国海军要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不称霸,但绝不是中国不去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只有当中国海军具备了远海作战能力和远洋航行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海洋争端的挑战,才能真正支撑起海洋强国的脊梁。
必须打造一支能在远洋上打硬仗的蓝水海军。蓝水海军是指能将海上力量扩展到远洋及深海地区、具备远征作战能力,能够在全球海洋自由活动,并保护本国利益安全的海军力量的海军型态。所谓的蓝水,指的就是远洋的蓝色海水。蓝水海军要具有能在外洋长时间执行任务、并在宽广的大洋中保护本国及海外国土利益和安全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和海权意识不断增强,海军所担负的作战任务和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大国,必须打造一支具备执行远洋多样化任务能力的强大海军,以保护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国家利益,维护日趋复杂的海洋安全,并担负起不断增加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发展蓝水海军,需要拥有航空母舰、大型驱护舰、两栖登陆载具、核潜艇、后勤补给船队等一系列重要作战力量。
发展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需要有什么能力呢?主要有以下能力:一是后勤补给能力:而对于蓝水海军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后勤,因为没有强大后勤保障的海军就如同“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在远离本土基地的地方,蓝水海军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这样才能够确保海上作业的持续性。后勤补给包括:食品、燃料、零部件、弹药等等。后勤保障基地面临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技术问题,一个是外交问题。技术层面,海军需要建造足够的补给舰、飞机和舰上修理设施。在外交层面,蓝水海军需要祖国同当地港口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当然,能够在东道国获得海军基地则是极好的。二是反潜能力:蓝水海军需要抵御潜艇的威胁。反潜最便利的手段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水下舰队,包括远程柴电潜艇或和核潜艇。其中以核潜艇为宜,在补给、水下巡航力、航速等方面,核潜艇都有着常规潜艇无可比拟的优势。除了反潜,潜艇还可以为整个舰队监视敌军,用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且也可以执行反舰任务。三是强大的空中实力: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各国海军逐步理解了水面舰艇与飞机合作的必要性。作为一支现代海军,必须有飞机来
帮助
实施舰队防空、反潜作战、搜救和提供ISR能力。因此,蓝水海军至少应当拥有为远海编队提供支持的轻型航母。马岛战争的经验表明,即便是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当然,蓝水海军应当注重水面舰队防空,包括能够探测、识别和摧毁潜在威胁的舰空导弹系统。四是打击能力:除了要具备足够的后勤保障能力,能够“走出去”,具备自卫能力,能够确保己方部队的安全,蓝水海军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对陆/对海打击能力。如果不具备可靠的对陆对海打击能力,那么任何一支蓝水海军都是没有威慑力的。具备强大的舰载机打击部队就成了必备选择,此外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也是重要的手段。其中在过去20年的地区冲突中,往往展开打击是从率先发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开始的。
跟上海军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海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略)
搞好军事基础和应用科研能力全面建设。(略)
加强军事人才建设,培养海军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略)
参考资料
1、《瞭望丨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3月15日
2、李春峰,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潜力与挑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9月下
3、鞠海龙: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三大挑战,海洋中国-中国网 2012-12-13 09:03
4、吴立新,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科技,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11月07日
5、项文惠,中国的海外公民保护—战略实施、制约因素及策略应对[J].国际展望,2017(04)
6、陈立,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研究—中国民营保安公司作用探析[M].法律出版社,2019
7、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央企业“一带一路”国别风险与安保体系建设研究[J].理论视野,2017(06)
8、肖晞,关系治理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海外利益保护[J],探索,2019(01)
9、孙永生,一带一路:中国海外利益安全风险防控[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7(06)
10、孟超,建设海洋强国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安全,2014-12-11 15:28:01 | 来源:中国网
11、金永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三步走,2013-08-1210:13:33 来源: 东方早报
12、殷储,中国海外利益亟需三方保护[J],世界知识,2018(01)
13、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4、周碧松,深蓝海洋的激烈争夺,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
15、李桂松,如何让太平洋容纳中国,云阿云日期 2020-12-10
16、范进发 解析中国海军三大阶段 航母核潜打造蓝水海军2014-08-12 来源:新华网
17、互联网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内容,来自互联网,未查明出处。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我将立即删除。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憨哥的天空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5049
积分
77
帖子
0
精华
发布新话题
帖子排行榜
换一批
1
南美篇33:从冰山冰川到伊他卡号锚地
2
赞助商|逐浪王者·荣耀鲸狮,青岛鲸狮啤酒与海帆赛共同见证海上
3
赛队巡礼 | 全环不停歇,竞逐海南岛
返回版块列表
千万粉丝的大本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发送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