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视频电影
航海文库
造船图纸
航海摄影
下载APP
手机精选
每日签到
帖子
淘专辑
导读
淘专辑
好友
收藏
排行榜
动态
分享
广播
门户
勋章
活动中心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返回列表
破译闽南古船制造密码
[ 复制链接 ]
CYA
2006-10-11 15:49 ·
中帆协-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关注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原载于2006-03-28《厦门晚报》
龙海民间船谱的解读丰富了“海丝”文化内涵
头秀面、内镜 、龙梁、半营、阿班、中堵壁营、堵口营、尾营,这些令人不知所云、有如密码的名词,其实是闽南传统
造船
业的专业术语。近日,执行“七海扬帆”计划(复原古
帆船
重走郑和路)的我市学者,在解读古月港遗址一家百年造船作坊的民间造船图谱时,无意中丰富了“海丝”文化的内涵。
位于月港古街的宗兴船厂
郑氏造船图谱形同“秘籍”
在集美大学高级工程师陈延杭的热心指点下,记者来到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宗兴船厂进行采访,这里是船谱的发现地。
船厂主人郑俩招今年87岁了,身子骨依然硬朗。他介绍说:郑氏家族的造船历史至少有一百年的记录。清末民初,从祖父手上继承衣钵的父亲郑文庆,创办了宗兴船厂。1957年公私合营时宗兴船厂一度并入龙溪造船厂海澄分厂,改革开放后,郑家又恢复老字号继续造船业,现为漳州最大的龙舟建造地。至今,老人的三个儿子及两个孙子仍在建造木制船舶。
郑俩招1932年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造船,1957年并入龙溪造船厂时被评为6级技工,为全地区最高级别,至1981年退休时为7级技工。其间,周边区域凡遇立桅等重大技术活都要请其亲临指导。郑俩招还熟识驾船,经常驾驶新完工的帆船前往船主所在地交接。
几年前,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何丙仲陪同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包乐士先生考察古月港时,意外地在郑俩招家中发现了这本手绘的造船图谱。该船谱详细记载了1919年至1937年间所建造的16种各式运输船、渔船和客船的船主、尺寸和结构,字迹端正,图文并茂,只是所用文字多是融入当地特色的“鲁班字”及造船师傅的闽南语自造字,形同秘籍。
直到去年底“七海扬帆”项目委托本报征集有关福建传统木帆船建造和操纵的史料、记录、图片时(详见本版2005年11月15日《闽台携手古船重走郑和路》、2005年12月19日《古船建造细节浮出水面》),研究人员才结合田野调查,对郑氏造船图谱进行破译,相关论文《海澄郑氏造船图谱解读》已完成初稿。
海澄郑氏造船图谱形同“秘籍”
专家学者艰难破解“天书”
历史上闽南船家大都目不识丁,他们有一整套造船及水上生活的“专用术语”,如果不是内行,谁也无法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
大连海事大学厦门教学点主任许路告诉记者:要解读船谱,首先需要弄清帆船各个部件的名称。福建帆船的船体结构名称大都是根据各地传统以方言命名的,称呼不尽相同,而史籍中的记录又相当零碎,将其按照时代和地域进行分类本身就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在此之前,陈延杭、许路等人已展开对福建沿海传统造船地的调查,遍访全省民间造船作坊,这使他们得以艰难但却较完整地破解了郑氏船谱。
许路以船谱中最具代表性的30吨2桅运输船
船型
为例,为记者对其所记录的造船标准进行了解读:
船谱中的船身板的尾封形如倒八字,这是福建帆船的特色之一,在海澄当地称八字。该船八字长1丈4尺(4.20米),八字中部面宽2尺(0.60米),船艉八字呈纵向后倾,倾斜度为每1尺垂直高度对应7.5寸投影长,即后倾36度,比尾营稍微倾斜。船谱特别标明该平衡舵的舵杆长度是中堵壁营上宽的1.2倍,舵杆头部有一道铁箍,舵叶分上、下两个部分。这种船当年主要用于从龙海白水镇运载水果等货物到厦门,如果用在外海航行,舵杆须加长……
再如:头秀面,对应的是是前挡浪板;内境、阿班、中斗,指的是不同位置的隔舱板、堵板;抡头,即舵杆、舵柱;目周,就是船眼睛;扒竹和水舟皮,系指安装在船舷两侧的护舷木。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自福州出使琉球的夏子阳在其《使琉球录》上记载,册封舟“两边设波舟皮自头至尾如墙壁然所以障波涛也”。
闽南古代造船富有“个性”
据陈、许两位专家介绍:曾称雄于世的福建造船业,现存专著仅有清代乾隆版《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和手抄书《闽省水师各镇标营战哨船只图集》两部,记载的是清代中叶赶缯船、双篷船和哨船三种水师战船的规格。其他有关记载大多分散在史书、地方志和私人笔记中,缺乏系统性,不足以反映出民间传统造船法式的全貌。
由于传统造船业都是由师傅凭借经验现场放样,没有精确的
图纸
和量度数据,其造船方法、各种尺寸配搭以及选料用材等都只印在脑中,仅靠言传身教。加上历来对赖以谋生的技术和手艺都不外传,以至于今人极难找到民间造船记录。因此,郑氏船谱是稀罕之物,提供了研究福建传统造船业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破译这本船谱,专家们不由为闽南传统造船业的高超技艺所震撼。
郑氏船谱表明,当西方国家只能按部就班、根据图纸造出一模一样的木帆船时,闽南传统造船已实现了“个性化”,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地加以改动。例如,有一款船谱,绘有船眼睛的形状、三点式固定的钉孔位置,并且特别注明每一丈长的主龙骨配比4寸长的目周(眼睛)。郑老师傅说明,这样船不离水,通过丈量船眼睛的长度就可知道龙骨的长度,便于维修。老人还说:“同样是在九龙江周围,跑内港和跑外港的船,建造时就有区别了。”他们会根据船只的用途、吃水的深浅、航行区域的条件,只需将船身的某个部件改个三、五寸,就可以达到更好的航行效果。
虽然郑氏造船图谱记录的只是百年前小型船舶建造方法,但从中可以推想古月港时代甚至郑和下西洋时代闽南造船业的盛况。关于此船谱所记录的船型与明清海澄出洋商船之间的关系,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民间遗存丰富“海丝”研究
“宗兴船厂目前虽然只能上溯至百年以前,但郑氏家族世居月港,其作业方式和作业环境变化不大,因此,解读这本船谱将有助于解密神秘的闽南造船史。”获悉船谱破译的最新进展后,何丙仲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古月港是明代最大对外贸易港口和惟一的“经济特区”,船只可开往全世界47个国家。月港的兴起,得益于本地能够提供各类性能优良的海船。当时,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月港逐渐取代泉州港的地位,成为福州以外的福建民船建造中心。九龙江流域物产富饶,建造木质帆船所需的松、杉、藤、棕、铁、生漆、桐油、苎麻、蛎灰等物料,得之甚易,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民间造船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何先生认为:明代的古月港应不只局限于海澄的几个小码头,而是包括整个厦门湾北岸,海沧、同安、杏林、龙海角美直至漳州市区的浦头港,都应是古月港港区的组成部分。他曾在角美的九龙江港汊边发现不少古代的大染缸,说明当年这里染织业较为发达,应是加工用于对外贸易的丝织品;在杏林的高浦、鼎美,还存在古韵浓厚的老店街,如果仅是为了自产自销,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店面,应是开展对外贸易用的。在海沧,他从农民家中世代相传的族谱上发现,有不少关于其祖上至南洋谋生的记载。
他说:这本船谱的发现及破译提供了“海丝”研究的新方向——注重民间田野考察,而不仅是局限于史料。目前厦门准备为“海丝”申报世遗,但苦于清代以前的遗存较为匮乏,通过细致的调查,应会有不少类似海澄郑氏船谱这类深藏于民间的珍贵实物、文物浮出水面,丰富“海丝”文化的内涵。文/图 刘丽英 拓比
(如果读者家中收藏有传统帆船的老照片、古籍或实物,可以联络“七海扬帆”项目机构专家前去进行鉴定和解读。联系方式:13906028861 许路)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期待你的评论哦~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原载于2006-03-28《厦门晚报》
龙海民间船谱的解读丰富了“海丝”文化内涵
头秀面、内镜 、龙梁、半营、阿班、中堵壁营、堵口营、尾营,这些令人不知所云、有如密码的名词,其实是闽南传统
造船
业的专业术语。近日,执行“七海扬帆”计划(复原古
帆船
重走郑和路)的我市学者,在解读古月港遗址一家百年造船作坊的民间造船图谱时,无意中丰富了“海丝”文化的内涵。
位于月港古街的宗兴船厂
郑氏造船图谱形同“秘籍”
在集美大学高级工程师陈延杭的热心指点下,记者来到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宗兴船厂进行采访,这里是船谱的发现地。
船厂主人郑俩招今年87岁了,身子骨依然硬朗。他介绍说:郑氏家族的造船历史至少有一百年的记录。清末民初,从祖父手上继承衣钵的父亲郑文庆,创办了宗兴船厂。1957年公私合营时宗兴船厂一度并入龙溪造船厂海澄分厂,改革开放后,郑家又恢复老字号继续造船业,现为漳州最大的龙舟建造地。至今,老人的三个儿子及两个孙子仍在建造木制船舶。
郑俩招1932年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造船,1957年并入龙溪造船厂时被评为6级技工,为全地区最高级别,至1981年退休时为7级技工。其间,周边区域凡遇立桅等重大技术活都要请其亲临指导。郑俩招还熟识驾船,经常驾驶新完工的帆船前往船主所在地交接。
几年前,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何丙仲陪同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包乐士先生考察古月港时,意外地在郑俩招家中发现了这本手绘的造船图谱。该船谱详细记载了1919年至1937年间所建造的16种各式运输船、渔船和客船的船主、尺寸和结构,字迹端正,图文并茂,只是所用文字多是融入当地特色的“鲁班字”及造船师傅的闽南语自造字,形同秘籍。
直到去年底“七海扬帆”项目委托本报征集有关福建传统木帆船建造和操纵的史料、记录、图片时(详见本版2005年11月15日《闽台携手古船重走郑和路》、2005年12月19日《古船建造细节浮出水面》),研究人员才结合田野调查,对郑氏造船图谱进行破译,相关论文《海澄郑氏造船图谱解读》已完成初稿。
海澄郑氏造船图谱形同“秘籍”
专家学者艰难破解“天书”
历史上闽南船家大都目不识丁,他们有一整套造船及水上生活的“专用术语”,如果不是内行,谁也无法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
大连海事大学厦门教学点主任许路告诉记者:要解读船谱,首先需要弄清帆船各个部件的名称。福建帆船的船体结构名称大都是根据各地传统以方言命名的,称呼不尽相同,而史籍中的记录又相当零碎,将其按照时代和地域进行分类本身就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在此之前,陈延杭、许路等人已展开对福建沿海传统造船地的调查,遍访全省民间造船作坊,这使他们得以艰难但却较完整地破解了郑氏船谱。
许路以船谱中最具代表性的30吨2桅运输船
船型
为例,为记者对其所记录的造船标准进行了解读:
船谱中的船身板的尾封形如倒八字,这是福建帆船的特色之一,在海澄当地称八字。该船八字长1丈4尺(4.20米),八字中部面宽2尺(0.60米),船艉八字呈纵向后倾,倾斜度为每1尺垂直高度对应7.5寸投影长,即后倾36度,比尾营稍微倾斜。船谱特别标明该平衡舵的舵杆长度是中堵壁营上宽的1.2倍,舵杆头部有一道铁箍,舵叶分上、下两个部分。这种船当年主要用于从龙海白水镇运载水果等货物到厦门,如果用在外海航行,舵杆须加长……
再如:头秀面,对应的是是前挡浪板;内境、阿班、中斗,指的是不同位置的隔舱板、堵板;抡头,即舵杆、舵柱;目周,就是船眼睛;扒竹和水舟皮,系指安装在船舷两侧的护舷木。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自福州出使琉球的夏子阳在其《使琉球录》上记载,册封舟“两边设波舟皮自头至尾如墙壁然所以障波涛也”。
闽南古代造船富有“个性”
据陈、许两位专家介绍:曾称雄于世的福建造船业,现存专著仅有清代乾隆版《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和手抄书《闽省水师各镇标营战哨船只图集》两部,记载的是清代中叶赶缯船、双篷船和哨船三种水师战船的规格。其他有关记载大多分散在史书、地方志和私人笔记中,缺乏系统性,不足以反映出民间传统造船法式的全貌。
由于传统造船业都是由师傅凭借经验现场放样,没有精确的
图纸
和量度数据,其造船方法、各种尺寸配搭以及选料用材等都只印在脑中,仅靠言传身教。加上历来对赖以谋生的技术和手艺都不外传,以至于今人极难找到民间造船记录。因此,郑氏船谱是稀罕之物,提供了研究福建传统造船业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破译这本船谱,专家们不由为闽南传统造船业的高超技艺所震撼。
郑氏船谱表明,当西方国家只能按部就班、根据图纸造出一模一样的木帆船时,闽南传统造船已实现了“个性化”,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地加以改动。例如,有一款船谱,绘有船眼睛的形状、三点式固定的钉孔位置,并且特别注明每一丈长的主龙骨配比4寸长的目周(眼睛)。郑老师傅说明,这样船不离水,通过丈量船眼睛的长度就可知道龙骨的长度,便于维修。老人还说:“同样是在九龙江周围,跑内港和跑外港的船,建造时就有区别了。”他们会根据船只的用途、吃水的深浅、航行区域的条件,只需将船身的某个部件改个三、五寸,就可以达到更好的航行效果。
虽然郑氏造船图谱记录的只是百年前小型船舶建造方法,但从中可以推想古月港时代甚至郑和下西洋时代闽南造船业的盛况。关于此船谱所记录的船型与明清海澄出洋商船之间的关系,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民间遗存丰富“海丝”研究
“宗兴船厂目前虽然只能上溯至百年以前,但郑氏家族世居月港,其作业方式和作业环境变化不大,因此,解读这本船谱将有助于解密神秘的闽南造船史。”获悉船谱破译的最新进展后,何丙仲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古月港是明代最大对外贸易港口和惟一的“经济特区”,船只可开往全世界47个国家。月港的兴起,得益于本地能够提供各类性能优良的海船。当时,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月港逐渐取代泉州港的地位,成为福州以外的福建民船建造中心。九龙江流域物产富饶,建造木质帆船所需的松、杉、藤、棕、铁、生漆、桐油、苎麻、蛎灰等物料,得之甚易,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民间造船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何先生认为:明代的古月港应不只局限于海澄的几个小码头,而是包括整个厦门湾北岸,海沧、同安、杏林、龙海角美直至漳州市区的浦头港,都应是古月港港区的组成部分。他曾在角美的九龙江港汊边发现不少古代的大染缸,说明当年这里染织业较为发达,应是加工用于对外贸易的丝织品;在杏林的高浦、鼎美,还存在古韵浓厚的老店街,如果仅是为了自产自销,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店面,应是开展对外贸易用的。在海沧,他从农民家中世代相传的族谱上发现,有不少关于其祖上至南洋谋生的记载。
他说:这本船谱的发现及破译提供了“海丝”研究的新方向——注重民间田野考察,而不仅是局限于史料。目前厦门准备为“海丝”申报世遗,但苦于清代以前的遗存较为匮乏,通过细致的调查,应会有不少类似海澄郑氏船谱这类深藏于民间的珍贵实物、文物浮出水面,丰富“海丝”文化的内涵。文/图 刘丽英 拓比
(如果读者家中收藏有传统帆船的老照片、古籍或实物,可以联络“七海扬帆”项目机构专家前去进行鉴定和解读。联系方式:13906028861 许路)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CYA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80408
积分
2459
帖子
1
精华
发布新话题
帖子排行榜
换一批
1
真便宜的游艇
2
2015年产56尺法国双体帆船出售
3
2019年产33尺法国游艇出售
4
2009年产88尺英国豪华游艇出售
5
FARTHES NORTH 极北----------之旅
6
世帆联主席李全海:海帆赛已具备国际顶级赛事实力,期待更多参赛
1
新航程开启,兰卡威Rebak Island Marina集合
2
公示 | 关于2025-26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大使船员入围名单
3
J80帆船销售,价格面议
返回版块列表
千万粉丝的大本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发送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