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

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策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全国修建驰道、直道。兴建水利,筑灵渠。迁万姓充屯边地,谪判罪犯戍守边防。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入侵。

与此同时,秦始皇又施行残暴统治,大量征发劳役,大建宫室园林和陵墓,坑杀儒生,烧毁书籍。始皇末年,全国人民已在普遍怨恨和不满声中。始皇死后,二世昏庸,在赵高的操纵下,其暴政比始皇时有过之无不及。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终于爆发了以戍卒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秦国秦国在公元前202年灭亡,中国又进入一个汉朝。

汉朝无疑又是一个把中华民族推向有一个新高潮的时代,在国家强大的同时,海洋也进入统治者的视野,经略海洋,利用海洋成为汉朝统治的最大特色之一。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1.jpg

汉武帝石雕像

    第五节:汉武帝七次巡海固海防

促使汉朝强大最为给力的皇帝无疑是汉武帝刘彻。同时汉武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重视海洋的统治者之一。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开拓型皇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沿海地区,发展近海与远洋的交通与贸易,积极致力于航海事业。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他七次巡海航行,并以军事实力扫清发展航海事业的阻力,打通了沿海海上航路。对推动海洋探险、海上交通、海上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汉武帝七次巡海,不但年距很近,有时一年一次,而且直到他死去的前两年,在69岁高龄时还在巡海。

   第一次巡海: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正月,汉武帝首次东巡海上。至东莱(今山东掖县),齐人趁机上言海上故事者(又是徐福之类海上有仙山的一类故事)不下万人。他派出了与徐福东渡规模相当的数千人的大船队探寻通往仙山之路。甚至要亲自率船队出海赴蓬莱求仙人。经群臣苦谏才罢。随后他便沿渤海巡行到碣石,向东巡行到辽西,后于五月回到长安。

   第二次巡海: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春正月,仅距第一次巡海结束六个月后,汉武帝再巡东莱留居数月,求神仙无所见。四月回长安。秋,派左将军荀彘〔Zhì治〕从辽西出兵,楼船将军杨仆率水军5万人从山东渡渤海水陆夹攻朝鲜。这次两路进军路线与武帝第一次巡行东莱和赴辽西路线相同。可知这次巡海仍为开通对日航线扫除障碍。次年,由于朝鲜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卫氏朝鲜亡。汉武帝在卫氏朝鲜统治区设真番(今朝鲜开城一带)、临屯(今朝鲜咸镜南道南部)、乐浪(今朝鲜平壤南)、玄菟〔tù兔〕(今辽宁清源附近)四郡,以开拓海外航路。此后,中日航线的中间障碍(朝鲜)被打通,汉人大量迁徙到朝鲜、日本,倭人也能经朝鲜来中国。

   第三次巡海: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武帝先南巡江西、湖南长江中下游造船基地,再从浔阳(今江西九江、湖北黄梅一带)率一只大船队“自浔阳浮江,射蛟江中,获之”。顺江而下,到安庆视察了安庆以下菜子湖口的枞阳(安徽枞阳)造船基地,又增添船舰及水兵然后“舳舻”千里,薄(通泊)枞阳而出”,顺江而下,出长江口,入东海,沿海北上至琅邪。三月,返至泰山,四月回长安。

   第四次巡海: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十月,武帝东巡至海上,查元封元年派遣出海寻仙船之下落,因未见返航,再派第二批船队出海东渡。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2.jpg

汉武帝巡海雕像

   第五次巡海: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春正月,汉武帝又东巡海上求神仙并了解出海船队情况,仍未见返航。四月,封泰山,禅石阁(在泰山下,方士以为仙人之阁),还长安。

   第六次巡海: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二月,武帝又东巡,求神仙,至琅邪,然后渡海到成山、芝罘,“渡大海而还”。

   第七次巡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春正月,武帝最后一次巡海至东莱,欲亲自浮海求神山,群臣谏阻不听,适逢海上大风十余日,海水沸涌,楼船不能出港,只得返回。

   此后,汉武帝开始反思,追悔以往海上求仙而劳民伤财的错误,采纳了田千秋的建议,取消了诸方士求神仙之事。之后,武帝每对群臣自叹:“从前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全是妖妄,还是节食服药,少得点病就行了。”

   汉武帝七次巡海,有与秦始皇同样求海上神仙求取长生不老仙药的成分,但客观上加强了对朝鲜、越南一带的统治,打通了通往日本的海上之路,对巩固海防、宣扬国威以及推动海洋探险与日本、韩国等的交流、海上贸易活动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汉武帝的推动下,西汉时我国的海上航线就可东至日本、西抵印度半岛南部、南达南洋群岛、北到朝鲜,应该说这是世界航运史上的一大创举,为我国后世航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六节  西汉时已可造万人乘坐的大船

   汉武帝能够七次巡海,建立一只强大的水师,与其造船技术不断提高有关。

   据书籍和建国后出土的汉代船模研究,汉代已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造成各种类型的船,有客船、战船、货船等。客船中又有官船、民船;民船中又有舸、(舟扁)、艇、扁舟、轻舟(舟令)舟、舫舟等。战船中又有弋船、桥船、艨艟、斗舰、楼船等。汉代造船的数量很多。当时所造的船是以长度“丈”来计算的,有些大商人一家就有船一千丈。

   从考古发掘中也能知道汉代造船业的发达和造船技术的先进。1973年至1974年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上西汉墓中出土了木质船模,长71厘米,中部最宽处为10.5厘米,头部较窄,尾部稍宽,底部平坦呈梭形,两端呈流线型上翘。与船模同时出土的木简中也有记载舟船的资料。

   1951年至1952年,在长沙发掘的西汉203号汉墓中发现一只两头小,中间大,船形狭长的船模,有16支划浆,船模两侧边沿及首尾甲板上都有规则的钉眼,说明这种船已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钉接技术了。

   1955年,在广州郊外的东汉墓(木郭)中出土一只陶制船模,船分前、中、后三舱,舱上都有盖顶,船首两旁有浆架三根,船舱有横架梁橹8根,船的两侧设有撑篙用的边走道,有舵锚。是一只有部分甲板的中型内河客货船。

   汉代我国造船技术已经成熟,有船尾舵和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最能说明汉代造船技术高超的是楼船。楼船是水军的代称,也是对战船的通称。如把水兵称为楼船卒、楼船士、水军将校称为楼船将军、楼船校尉等。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下令在长安的西郊修凿方圆四十里的昆明池,操练水军,积极备战。当时建造了一种外观似楼的战船,称为楼船。据《史记》记载,楼船高十余丈,分三层,第一层称为庐,即房屋意;第二层因高手居于上,故称为飞庐;第三层因从里面可向四周瞭望的鸟雀,故称为雀室,是船上的望台。庐、飞庐和雀室这三层每层都设有防御敌人弓箭矢石进攻的女墙,女强上还开有射击的窗口。为了防御敌人的刀枪火攻,有时船上还蒙上皮革等物。楼船上设备齐全,兵戈林立,战旗猎猎,威武雄壮。楼船上设备齐全,已使用纤绳、橹、帆、楫等。

   又据《太平御览》记载,汉武帝时打造的豫章大船,“可载万人,舡上起宫室”。一船可载万人,是不是夸张,无实物可考证。但亦可从中推测,当时楼船的高大巍峨及造船技术的发达。操练时,昆明池中有近百艘楼船。作战时,舰队配备有各种作战船只。位于最前面的战船叫“先登”;还有狭而长的冲击敌船的战船“艋艟”;有又轻又快如奔马的赤色快船叫“赤马”……还有助力战舰露栈、冒突、戈船等。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3.jpg

西汉时的楼船形象

  专用航海的巨型楼船,长度通常在五十米以上,能装载作战士兵七百多人。其威武风姿如《南州异物志》形容“望之如阁道”。整个船体是牢固的矩形结构,且用铁钉牢固连接。还有专门防止船底漏水的横隔舱装置,操作船体的舵与撸,有强大抗风暴能力的交错桅杆与布帆。

  技术先进的同时还有强大的造船能力。汉朝的造船地点遍布大江南北,不止有长安、洛阳、蜀郡、豫章这些内地城市,北方的青州,南方的会稽、番禺,都以擅长制造巨型海船著称。汉代的番禺船厂,即今天的广州的秦汉战船工场遗址,更见证汉朝造船业的强大生产场面:三个平行排列,由枕木滑板木墩构成的巨型造船台,八十八米长的滑道。流水线般的制造分工。整个两汉战争史上,多少次动辄数千艘巨型楼船阵仗的大战,背后是强大的制造实力的支撑。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4.jpg

现代复原楼船(东汉版)

   第六节:横扫南北海洋的汉朝海军

   汉武帝刘彻无疑是两汉历史上成就最为辉煌的帝王。人们乐于称道的是北逐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开拓路上丝绸之路。但他开拓海疆,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功绩同样辉煌。

   刘彻在未当皇帝之前就已对水师十分重视。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二十二岁的汉武帝还是窦太皇太后身边的乖孙子时,闽越突然爆发叛乱,掌握大权的窦太皇太后却不愿大动干戈。却见汉武帝脑洞大开,直接派海军从会稽出发沿海路奇袭,不费一兵一卒就吓得闽越不战而降。

   而随着漠北之战结束,清楚了最大的匈奴隐患后。腾出手来的汉武帝,终于以强大海军为利器,开始了海疆的开拓。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起,楼船将军杨仆的数千大小战舰从江西豫章出发,利剑般直插南中国海,仅以一年时间就将悍然叛乱的南越宰相吕嘉杀得全军覆没,甚至还跨海追杀,终于将叛乱元凶吕嘉擒获。岭南大地,也从此正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汉武帝明白打完仗之后的统治才是更为重要的。接着在南越故地设立了九郡,其中的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个郡,号称“交趾七郡”,正好把广东至越南北部连成一线,为进一步向更遥远海洋进军有了跳板。

   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海军又挥剑东向,发起对朝鲜的反击战争。当时的朝鲜,堪称渤海海面上人人愤恨的恶魔。自从汉初起,就对汉朝的辽东边境持续侵扰,海洋上也从不闲着,朝鲜半岛南部各部落与汉朝的航路,经常被他们蛮横阻断。自战国起成熟的渤海湾航运,更屡次遭到他们侵扰拦截。汉武帝不得不再次霸气出手。刚刚在南中国完成跨海征战的楼船将军杨仆再度出征,从胶东半岛出海,在陆上军队的密切配合下登陆朝鲜。历经两年苦战,终于将这个强横政权彻底剿灭。汉朝随后在朝鲜半岛,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从此一条东起渤海湾南至印支的中国海上航线,不受骚扰。甚至当时还处于蛮荒水平的日本,后来也沿着这条海岸线来到中国觐见,并获得了东汉光武皇帝“汉倭奴国王”的印信册封。

西汉的水师主要基地有豫章、浔阳、庐江、会稽、句章、博昌等处。重要的造船基地设在庐江、会稽等地。

汉武帝从其强大的水师完成了对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统一,巩固了海疆,为东南与南方沿海航路的畅通打下了基础,从而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第八节: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开启

  在巩固了沿海疆土以后,汉朝的统治者对海洋的探索并没有止步,而是以此向东向西扩展开辟了通向国外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其航程达数万公里。

西汉时期,南方南粤国与印度半岛之间海路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这时“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汉书·地理志》记载,其航线为: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境内)、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完成贸易后再经过狮子国(斯里兰卡)返回,途中有时还会在马来半岛停留。而至今堪称宝库的南海诸岛,当时就是中国船队启航返航时重要中转站。这是可见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

   而与这版图意义同样大的,还是两汉王朝从中获得的巨大收益,每年的中国船队,都会携带丝绸出海,换取宝石珍珠等物品。

  而这个“黄支国(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腊姆附近,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亚齐附近)”,同样又成了罗马人购买中国丝绸的又一中转站,越来越多的中国丝绸通过海路进入了欧洲。甚至罗马的使团,最终也在东汉末年,沿着这条航线来到洛阳城,拜见他们神往已久的汉朝皇帝。

   而在后来的历史中,亚洲各国无数次风云变幻间,以古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也曾时续时断,却唯独这条汉朝起中国人开辟的海上航线,一直延续至今。

东汉时期还记载了与罗马帝国第一次的来往:东汉航船已使用风帆,中国商人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运送丝绸、瓷器经海路由马六甲经苏门答腊来到印度,并且采购香料、染料运回中国,印度商人再把丝绸、瓷器经过红海运往埃及的开罗港或经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到达安条克,再由希腊、罗马商人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加沙等港口经地中海海运运往希腊、罗马两大帝国的大小城邦。

汉朝海上丝绸之路横贯亚、非、欧三大洲。商船从中国广东番禺、徐闻、广西合浦等港口启航西行,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沿海港口出发往东航行的海上航线,就在印度洋上相遇并实现了对接,广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处于长期的战乱纷争之中,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受到了阻碍。但是岭南却相对稳定许多,广州地区的生产和商业都比较繁荣,中原人民大批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技术、交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
1、王子今;;论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及相关问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凡十一年。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2-06]

3、何为“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 央视网[引用日期2018-03-19]

4、 徐闻古港存汉代导航灯座曾于此点烽火示意方位  .网易[引用日期2018-03-19]

5、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浅探  .新华社[引用日期2018-03-20]
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7、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未查明出处,如果哪些影响到您的权益,我将立即删除。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

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策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全国修建驰道、直道。兴建水利,筑灵渠。迁万姓充屯边地,谪判罪犯戍守边防。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入侵。

与此同时,秦始皇又施行残暴统治,大量征发劳役,大建宫室园林和陵墓,坑杀儒生,烧毁书籍。始皇末年,全国人民已在普遍怨恨和不满声中。始皇死后,二世昏庸,在赵高的操纵下,其暴政比始皇时有过之无不及。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终于爆发了以戍卒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秦国秦国在公元前202年灭亡,中国又进入一个汉朝。

汉朝无疑又是一个把中华民族推向有一个新高潮的时代,在国家强大的同时,海洋也进入统治者的视野,经略海洋,利用海洋成为汉朝统治的最大特色之一。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1.jpg

汉武帝石雕像

    第五节:汉武帝七次巡海固海防

促使汉朝强大最为给力的皇帝无疑是汉武帝刘彻。同时汉武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重视海洋的统治者之一。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开拓型皇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沿海地区,发展近海与远洋的交通与贸易,积极致力于航海事业。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他七次巡海航行,并以军事实力扫清发展航海事业的阻力,打通了沿海海上航路。对推动海洋探险、海上交通、海上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汉武帝七次巡海,不但年距很近,有时一年一次,而且直到他死去的前两年,在69岁高龄时还在巡海。

   第一次巡海: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正月,汉武帝首次东巡海上。至东莱(今山东掖县),齐人趁机上言海上故事者(又是徐福之类海上有仙山的一类故事)不下万人。他派出了与徐福东渡规模相当的数千人的大船队探寻通往仙山之路。甚至要亲自率船队出海赴蓬莱求仙人。经群臣苦谏才罢。随后他便沿渤海巡行到碣石,向东巡行到辽西,后于五月回到长安。

   第二次巡海: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春正月,仅距第一次巡海结束六个月后,汉武帝再巡东莱留居数月,求神仙无所见。四月回长安。秋,派左将军荀彘〔Zhì治〕从辽西出兵,楼船将军杨仆率水军5万人从山东渡渤海水陆夹攻朝鲜。这次两路进军路线与武帝第一次巡行东莱和赴辽西路线相同。可知这次巡海仍为开通对日航线扫除障碍。次年,由于朝鲜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卫氏朝鲜亡。汉武帝在卫氏朝鲜统治区设真番(今朝鲜开城一带)、临屯(今朝鲜咸镜南道南部)、乐浪(今朝鲜平壤南)、玄菟〔tù兔〕(今辽宁清源附近)四郡,以开拓海外航路。此后,中日航线的中间障碍(朝鲜)被打通,汉人大量迁徙到朝鲜、日本,倭人也能经朝鲜来中国。

   第三次巡海: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武帝先南巡江西、湖南长江中下游造船基地,再从浔阳(今江西九江、湖北黄梅一带)率一只大船队“自浔阳浮江,射蛟江中,获之”。顺江而下,到安庆视察了安庆以下菜子湖口的枞阳(安徽枞阳)造船基地,又增添船舰及水兵然后“舳舻”千里,薄(通泊)枞阳而出”,顺江而下,出长江口,入东海,沿海北上至琅邪。三月,返至泰山,四月回长安。

   第四次巡海: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十月,武帝东巡至海上,查元封元年派遣出海寻仙船之下落,因未见返航,再派第二批船队出海东渡。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2.jpg

汉武帝巡海雕像

   第五次巡海: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春正月,汉武帝又东巡海上求神仙并了解出海船队情况,仍未见返航。四月,封泰山,禅石阁(在泰山下,方士以为仙人之阁),还长安。

   第六次巡海: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二月,武帝又东巡,求神仙,至琅邪,然后渡海到成山、芝罘,“渡大海而还”。

   第七次巡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春正月,武帝最后一次巡海至东莱,欲亲自浮海求神山,群臣谏阻不听,适逢海上大风十余日,海水沸涌,楼船不能出港,只得返回。

   此后,汉武帝开始反思,追悔以往海上求仙而劳民伤财的错误,采纳了田千秋的建议,取消了诸方士求神仙之事。之后,武帝每对群臣自叹:“从前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全是妖妄,还是节食服药,少得点病就行了。”

   汉武帝七次巡海,有与秦始皇同样求海上神仙求取长生不老仙药的成分,但客观上加强了对朝鲜、越南一带的统治,打通了通往日本的海上之路,对巩固海防、宣扬国威以及推动海洋探险与日本、韩国等的交流、海上贸易活动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汉武帝的推动下,西汉时我国的海上航线就可东至日本、西抵印度半岛南部、南达南洋群岛、北到朝鲜,应该说这是世界航运史上的一大创举,为我国后世航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六节  西汉时已可造万人乘坐的大船

   汉武帝能够七次巡海,建立一只强大的水师,与其造船技术不断提高有关。

   据书籍和建国后出土的汉代船模研究,汉代已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造成各种类型的船,有客船、战船、货船等。客船中又有官船、民船;民船中又有舸、(舟扁)、艇、扁舟、轻舟(舟令)舟、舫舟等。战船中又有弋船、桥船、艨艟、斗舰、楼船等。汉代造船的数量很多。当时所造的船是以长度“丈”来计算的,有些大商人一家就有船一千丈。

   从考古发掘中也能知道汉代造船业的发达和造船技术的先进。1973年至1974年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上西汉墓中出土了木质船模,长71厘米,中部最宽处为10.5厘米,头部较窄,尾部稍宽,底部平坦呈梭形,两端呈流线型上翘。与船模同时出土的木简中也有记载舟船的资料。

   1951年至1952年,在长沙发掘的西汉203号汉墓中发现一只两头小,中间大,船形狭长的船模,有16支划浆,船模两侧边沿及首尾甲板上都有规则的钉眼,说明这种船已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钉接技术了。

   1955年,在广州郊外的东汉墓(木郭)中出土一只陶制船模,船分前、中、后三舱,舱上都有盖顶,船首两旁有浆架三根,船舱有横架梁橹8根,船的两侧设有撑篙用的边走道,有舵锚。是一只有部分甲板的中型内河客货船。

   汉代我国造船技术已经成熟,有船尾舵和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最能说明汉代造船技术高超的是楼船。楼船是水军的代称,也是对战船的通称。如把水兵称为楼船卒、楼船士、水军将校称为楼船将军、楼船校尉等。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下令在长安的西郊修凿方圆四十里的昆明池,操练水军,积极备战。当时建造了一种外观似楼的战船,称为楼船。据《史记》记载,楼船高十余丈,分三层,第一层称为庐,即房屋意;第二层因高手居于上,故称为飞庐;第三层因从里面可向四周瞭望的鸟雀,故称为雀室,是船上的望台。庐、飞庐和雀室这三层每层都设有防御敌人弓箭矢石进攻的女墙,女强上还开有射击的窗口。为了防御敌人的刀枪火攻,有时船上还蒙上皮革等物。楼船上设备齐全,兵戈林立,战旗猎猎,威武雄壮。楼船上设备齐全,已使用纤绳、橹、帆、楫等。

   又据《太平御览》记载,汉武帝时打造的豫章大船,“可载万人,舡上起宫室”。一船可载万人,是不是夸张,无实物可考证。但亦可从中推测,当时楼船的高大巍峨及造船技术的发达。操练时,昆明池中有近百艘楼船。作战时,舰队配备有各种作战船只。位于最前面的战船叫“先登”;还有狭而长的冲击敌船的战船“艋艟”;有又轻又快如奔马的赤色快船叫“赤马”……还有助力战舰露栈、冒突、戈船等。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3.jpg

西汉时的楼船形象

  专用航海的巨型楼船,长度通常在五十米以上,能装载作战士兵七百多人。其威武风姿如《南州异物志》形容“望之如阁道”。整个船体是牢固的矩形结构,且用铁钉牢固连接。还有专门防止船底漏水的横隔舱装置,操作船体的舵与撸,有强大抗风暴能力的交错桅杆与布帆。

  技术先进的同时还有强大的造船能力。汉朝的造船地点遍布大江南北,不止有长安、洛阳、蜀郡、豫章这些内地城市,北方的青州,南方的会稽、番禺,都以擅长制造巨型海船著称。汉代的番禺船厂,即今天的广州的秦汉战船工场遗址,更见证汉朝造船业的强大生产场面:三个平行排列,由枕木滑板木墩构成的巨型造船台,八十八米长的滑道。流水线般的制造分工。整个两汉战争史上,多少次动辄数千艘巨型楼船阵仗的大战,背后是强大的制造实力的支撑。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第六十五章:两汉时期的海洋经略w4.jpg

现代复原楼船(东汉版)

   第六节:横扫南北海洋的汉朝海军

   汉武帝刘彻无疑是两汉历史上成就最为辉煌的帝王。人们乐于称道的是北逐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开拓路上丝绸之路。但他开拓海疆,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功绩同样辉煌。

   刘彻在未当皇帝之前就已对水师十分重视。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二十二岁的汉武帝还是窦太皇太后身边的乖孙子时,闽越突然爆发叛乱,掌握大权的窦太皇太后却不愿大动干戈。却见汉武帝脑洞大开,直接派海军从会稽出发沿海路奇袭,不费一兵一卒就吓得闽越不战而降。

   而随着漠北之战结束,清楚了最大的匈奴隐患后。腾出手来的汉武帝,终于以强大海军为利器,开始了海疆的开拓。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起,楼船将军杨仆的数千大小战舰从江西豫章出发,利剑般直插南中国海,仅以一年时间就将悍然叛乱的南越宰相吕嘉杀得全军覆没,甚至还跨海追杀,终于将叛乱元凶吕嘉擒获。岭南大地,也从此正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汉武帝明白打完仗之后的统治才是更为重要的。接着在南越故地设立了九郡,其中的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个郡,号称“交趾七郡”,正好把广东至越南北部连成一线,为进一步向更遥远海洋进军有了跳板。

   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海军又挥剑东向,发起对朝鲜的反击战争。当时的朝鲜,堪称渤海海面上人人愤恨的恶魔。自从汉初起,就对汉朝的辽东边境持续侵扰,海洋上也从不闲着,朝鲜半岛南部各部落与汉朝的航路,经常被他们蛮横阻断。自战国起成熟的渤海湾航运,更屡次遭到他们侵扰拦截。汉武帝不得不再次霸气出手。刚刚在南中国完成跨海征战的楼船将军杨仆再度出征,从胶东半岛出海,在陆上军队的密切配合下登陆朝鲜。历经两年苦战,终于将这个强横政权彻底剿灭。汉朝随后在朝鲜半岛,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从此一条东起渤海湾南至印支的中国海上航线,不受骚扰。甚至当时还处于蛮荒水平的日本,后来也沿着这条海岸线来到中国觐见,并获得了东汉光武皇帝“汉倭奴国王”的印信册封。

西汉的水师主要基地有豫章、浔阳、庐江、会稽、句章、博昌等处。重要的造船基地设在庐江、会稽等地。

汉武帝从其强大的水师完成了对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统一,巩固了海疆,为东南与南方沿海航路的畅通打下了基础,从而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第八节: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开启

  在巩固了沿海疆土以后,汉朝的统治者对海洋的探索并没有止步,而是以此向东向西扩展开辟了通向国外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其航程达数万公里。

西汉时期,南方南粤国与印度半岛之间海路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这时“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汉书·地理志》记载,其航线为: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境内)、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完成贸易后再经过狮子国(斯里兰卡)返回,途中有时还会在马来半岛停留。而至今堪称宝库的南海诸岛,当时就是中国船队启航返航时重要中转站。这是可见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

   而与这版图意义同样大的,还是两汉王朝从中获得的巨大收益,每年的中国船队,都会携带丝绸出海,换取宝石珍珠等物品。

  而这个“黄支国(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腊姆附近,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亚齐附近)”,同样又成了罗马人购买中国丝绸的又一中转站,越来越多的中国丝绸通过海路进入了欧洲。甚至罗马的使团,最终也在东汉末年,沿着这条航线来到洛阳城,拜见他们神往已久的汉朝皇帝。

   而在后来的历史中,亚洲各国无数次风云变幻间,以古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也曾时续时断,却唯独这条汉朝起中国人开辟的海上航线,一直延续至今。

东汉时期还记载了与罗马帝国第一次的来往:东汉航船已使用风帆,中国商人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运送丝绸、瓷器经海路由马六甲经苏门答腊来到印度,并且采购香料、染料运回中国,印度商人再把丝绸、瓷器经过红海运往埃及的开罗港或经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到达安条克,再由希腊、罗马商人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加沙等港口经地中海海运运往希腊、罗马两大帝国的大小城邦。

汉朝海上丝绸之路横贯亚、非、欧三大洲。商船从中国广东番禺、徐闻、广西合浦等港口启航西行,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沿海港口出发往东航行的海上航线,就在印度洋上相遇并实现了对接,广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处于长期的战乱纷争之中,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受到了阻碍。但是岭南却相对稳定许多,广州地区的生产和商业都比较繁荣,中原人民大批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技术、交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
1、王子今;;论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及相关问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凡十一年。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2-06]

3、何为“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 央视网[引用日期2018-03-19]

4、 徐闻古港存汉代导航灯座曾于此点烽火示意方位  .网易[引用日期2018-03-19]

5、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浅探  .新华社[引用日期2018-03-20]
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7、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未查明出处,如果哪些影响到您的权益,我将立即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