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视频电影
航海文库
造船图纸
航海摄影
下载APP
手机精选
每日签到
帖子
淘专辑
导读
淘专辑
好友
收藏
排行榜
动态
分享
广播
门户
勋章
活动中心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返回列表
其他
张小冬:30年,与中国帆船共成长|新中国70华诞特辑⑥
[ 复制链接 ]
CYA
2019-10-6 21:07 ·
中帆协-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关注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21-2-17 16:22 编辑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砥砺奋进。正值新中国70周年华诞,在举国欢庆的时刻,
中帆协
以《七代人的
帆船
故事》祝福祖国母亲的生日,追忆过去、讲述今天,展望未来!“七代人的帆船故事”不仅仅是回顾和传承、更是发展和弘扬,中国帆船人永远站立在时代的潮头,用鼓满的风帆催动中国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行!现在让我们跟随《七代人的帆船故事》的脚步,一同追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七代帆船人的故事,感谢中国所有的帆船人,正是一代代帆船人和他们坚忍不拔的航海精神,激发我们不断航行的信心与力量,引领我们从一个辉煌航向另一个新的辉煌!
编前语:
所有我接手的采访对象中,张主席是最后一个接受采访的,她真的太忙了。
在日本“对标东京”训练的国家队中,她指挥若定。
秦皇岛2019中国帆船城市发展研讨会,有她的主题致辞。
▲2019中国帆船城市发展研讨会上张小冬进行主题致辞
青少年联赛、家庭
帆船赛
上,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孩子和业余爱好者是中国帆船运动发展的基座,她停不下自己关注的目光。
下了飞机直奔会场,出国回来不倒时差,这对于张小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她似乎一直在路上,30年,她一直和中国帆船一起在路上。
天生的帆船人
张小冬的帆船之路开始于高考落榜后,对于一个专业运动员来说,这个年龄都开始出成绩了。
——不,张小冬出成绩似乎也是在这个年龄段,难道?
你的记忆没有出错,张小冬在从接触帆板到拿到世界冠军,仅仅用了三年。话还是从头开始说起吧。
“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想再复习一下,第二年再考。之前广东射击队来过我们学校选人,我没选上,因为我始终搞不清楚怎么能瞄成一条线。但是帆船队在射击队填表的名单里面找了我们几个人,那个年代通讯不方便,刘木荣教练是专门到家里来找我的,就说你去练一下帆板试试。特别巧,我前一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广东台在介绍这个项目,我和我妈妈说了一下,就过去了。就这么巧。挺有意思的,绝对是缘分。”张小冬说。
在射击上完全摸不到门的张小冬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别人第一次上帆板站都站不稳,她不仅能站稳,而且还能跑出去很远。“我们第一次去体校的时候,好像当天风还挺大,在游泳池里面第一次下水。可能也是平衡条件比较好。可能是原来有体育基础,一切都挺巧。”
就这样,张小冬和一批从田径、篮球“跨界跨项”来的队友一起,在湛江开始了她的运动人生。
▲张小冬和广东队教练查耀宗合影(左一张小冬)
彼时的中国帆船事业,刚刚起步,帆板则是从1979年才正式起步的,1981年,帆板项目被列入全国比赛,全国练这个项目的人寥寥无几。训练条件就更别提了,“太艰苦了。我们在湛江海滨浴场那边训练,它的涨退潮有两百米,没有码头,一退潮以后全是瘀泥,所以我们只能在涨潮的时候才出去,退潮之前都要回来。训练都是业余训练,一共就两条板,那个板是木头制的,会进水。板子是成都一家航空制造厂做的,那时候技术还是不过硬,这个板出去跑一会儿就得回来,这个给到业余队的器材是比较落后淘汰的,半个小时你必须回岸,要不这个水就基本满了。”
练了两个多月,张小冬的假期结束了,她在纠结是回去考大学还是继续练帆板,这时候,她参加了省里的
帆船比赛
,“那时候的水平连迎风转向还不知道怎么转,就会跑直线,就那样晃过来,然后再跑,就会迎风、横风。刚刚起步,没有人可以做示范,到了省队汕头才知道原来迎风转可以这样转,迎风转向、顺风转向都是现学现卖。”现学现卖的张小冬竟然在那次比赛中拿了第三名,后来就留在省队集训,开始了她正式的运动员生涯。1983年全运会,张小冬拿到第三名,正式进入国家队。
“那时候我们中国帆板女子、男子在亚洲也拿冠军了,当时亚洲开展的也不普及,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就那么几个地方。我入选国家队后,很短的时间,我们去泰国参加比赛,世界杯就拿了两个冠军。到了84年12月,我们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锦标赛,那个时候真正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几十个国家参赛,那个时候外国对中国能参加这样的项目比赛还是挺惊讶。我还记得当时澳大利亚报纸大篇幅地报道中国队,觉得挺惊奇。”
▲在英国参加世界锦标赛合影(一排左四张小冬)
那次比赛,除了日本、中国香港以外,亚洲都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去参加这样的世界比赛,而中国当时去了六个人,两女四男。“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华人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很好奇,也很支持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国家队出来了,他们都关爱,给了我们很多
帮助
。”和很多
水手
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一百多名的名次相比,张小冬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却异常顺利。“有二三百条船在一起比赛,起了四次航,因为太多船抢航,经过前几次的起航失败,我觉得我不能在大群体中起航,所以我最后选择了一个最上风起航,一起航转向就摆脱那个大群体,我觉得这个选择还是蛮成功的。那天我第一名。”
▲张小冬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回到广州(右三张小冬)
张小冬的第一名震惊了国外选手,当时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加拿大的世界冠军卡罗兰在张小冬之后二三十米才冲线,被张小冬远远地甩在身后,当时冲终点第一名要有鸣笛,卡罗兰冲终点以后一看没鸣笛,就找裁判理论去了,裁判告诉她,在她之前一个中国选手早就冲线了。这样一说卡罗兰更不服气了,她在整个航程中就没有看到张小冬,“她是不是没有绕标,她是不是漏了标?”后面七轮的比赛,卡罗兰始终没能战胜张小冬,这回她是真的服了,“她过来祝贺我,后来我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当时的报道真是挺多的。”
8年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张小冬拿到女子帆板银牌,为中国水上军团拿到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创造历史。1993年,张小冬退役,开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航校20年 风云变迁
虽然张小冬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拿到了帆板项目的银牌,但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帆船是个什么项目,“我拿冠军之后,很多朋友都来问我,我这个项目是什么。我只能解释,一个板,一个帆,几乎没有什么报道,大家也都没见过。”
当时帆船帆板在国内是非常小众的项目,一没有普及,二没有大众参与,全是专业队,注册运动员也不过区区几百人。“还记得我们当时在青岛海边训练,会有个别的外国人对船很感兴趣,问我们这个是不是可以租,中国人很少有人会驻足。那时候普及和推广基本上是零,因为整个大环境,大众消费水平,个人的消费水平没有达到,没有这样的平台给他们去体验,所以各种原因造成只是限制在体校、省队、国家队来开展。”张小冬说。
1996年,张小冬进入航校,开始了人生中相对轻松的一段日子,她婚姻幸福,女儿聪明漂亮,在那期间,她负责的并不是帆船这一块,但是中国帆船最重要的变迁阶段,她依然是距离变迁最近的亲历者。
2001年申奥成功之后,一部分海归、高收入群体逐渐开始进入帆船领域,但是帆船给人的“技术门槛高”、“危险大”、“昂贵”的印象依然没有转变,从事的人群依然很小众,中国的大帆船,用两只手差不多就能数过来。2006年,青岛开始举办奥运帆船测试赛,帆船这个项目才慢慢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用张小冬的话说,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在青岛待了几十年,很多青岛人还不知道帆船是什么呢。“整个中国那个时候确实是属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申奥在青岛工作的推进,不管是帆船进校园、进社区还是千帆竞发
活动
中,都做了大量的推广、普及、宣传工作。首先青岛很多市民开始接触帆船,很多青少年接触帆船,很多人认知帆船,从2006年开始是一个中国帆船的起步,让很多人认知的过程。”
虽然张小冬那时候不负责帆船,但是竞赛管理中心是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加上青岛航校又是北京奥运会帆船项目的主场,张小冬因此亲自接触到整个项目,包括做一些宣传普及。当时在航校负责经营的张小冬在南海路6号建立了航校的
帆船俱乐部
,这是中国最早的帆船
俱乐部
之一,慢慢有一些爱好者加入到俱乐部去体验帆板,体验单人艇的训练。帆船进校园的活动,用的教练大部分来自青岛航校,而随着活动的日益深入,航校俱乐部里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了。
圆满的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张小冬的事业也顺风顺水。她以为自己在青岛航校可能就这样一直过下去了,直到2017年,她的人生又发生了重大转折。总局领导找到张小冬谈话,希望她在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优秀运动员专业优势,任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主席一职,组建班子,带领中国帆船,承前启后、稳步发展。
▲张小冬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合影(左一张小冬)
走出舒适区 开始新挑战
刚刚和领导谈完话的时候,张小冬一度也有点迷茫,这样大的一个改革机遇摆在自己面前,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这个改革机遇就是协会实体化。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协会实体化工作开始启动,张小冬一下子站在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多年运动员养成的不怕困难的性格让她做了最后的决定:去!
家人的支持也是她的动力之一,女儿已经进入英国的大学,丈夫周教练也是鼎力支持,她收拾行装,孤身来到北京,接受新的职务: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
“最开始有点想简单了。”张小冬后来也坦言,一接手之后,国家队的工作还算顺利,毕竟是运动员出身,多年没有离开过帆船圈,但是协会的发展、经营工作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在青岛已经工作了20年,各方面都得心应手,现在突然一下子面对这样的挑战,真是不容易,好在我过去管过财务和经营,要不真是抓瞎了。”
协会从最初的几个人慢慢发展起来,招兵买马,从水上项目离开去了足球的刘卫东回来了,她过去的队友苏科从水上中心过来了,总局系统几位中层干部抛弃了“铁饭碗”来了,一些社会专业人才也被朝气蓬勃的帆船事业向好的发展势头所吸引,来到协会。慢慢地,中帆协的大家庭越来越大,有器材商、媒体服务商、内容制作团队、网络技术顾问团队……这时候,张小冬又面临了以前几乎不用去操心的问题,一个字:钱!
实体化之后的协会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经营,张小冬在航校20年,虽然也没少干经营的工作,但是那些都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现在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协会未来的发展。每次的主席办公会,对张小冬来说都有点“惊心动魄”的意思,因为主席办公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审核每一笔支出。她感觉现在自己像一个老板,或者像一个家长,带着一家子人,努力地去谋生活。钱不是不能花,必须要花在实处,花在刀刃上。
“当然首先总局给了我们很好的机遇,给了很好的政策,对我们的手脚放开给予很多的支持,总局水上中心也是给我们很多支持,我们也是一体的,但是毕竟协会的运转还是需要整个自己解决后续生存问题。协会虽然人不多,但是还是一个单位,所有涉及到的问题都要去解决。”
除了抓紧国家队训练,张小冬还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到了帆船的普及上,协会实体化以来,中国的帆船赛事真正迎来了春天,以前帆船项目通常一年在媒体上能露一两次面,还要拜运动员争金夺银的好成绩所赐,现在几乎周周有赛事,天天上新闻。“梅沙杯”青少年帆船联赛、家庭帆船赛、民间组织的各种俱乐部之间的联赛……协会的每个员工忙得脚不沾地,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帆船人口的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去年一年的时间,家庭帆船赛一个赛事就培训了大约一万名帆船爱好者,去年第一站家帆赛,几十人参赛,有的还是来打酱油,今年的家帆赛再回天津,足足150人报名,报晚了就抢不上名额。一年多的努力,张小冬欣喜地看到,社会各行各业都逐渐有人投身到帆船运动当中来,这个群体正在以蓬勃的态势旺盛地生长。
而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也成为大家公认的开放度最高的协会之一,想合作,大门随时敞开,想采访,不仅高度配合还带媒体上船体验。张小冬知道,目前协会的每一个合作伙伴都是对帆船有一腔痴情的人,创业阶段,没有更多的利益能够给大家,就创造好的环境,用温情将大家聚拢起来。2018年年底,中帆协把自己的办公地变成大厨房,现场包饺子款待合作伙伴,款待家帆赛的承办方,把协会变成所有喜爱帆船的人随时可以来的大家庭。
▲中国第一代老队员参加第一届帆板大师赛合影(三排左十张小冬)
其实,她很累,大到国家队下一步的安排,协会下一个赛事的策划启动,小到办公室的桌椅板凳,但是从舒适区走向对自己挑战如此大的岗位,张小冬没有后悔过,她唯一庆幸的是正好在女儿出国读书之后,迎来了这个机会,这样可以心无旁骛。“我选择来协会工作,可能更多的还是情怀,因为对帆船的热爱,还有自己曾经这么多年在这个行业的拼搏和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是对这个行业充满期待。”
如果说她现在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自从当了协会主席之后,她不能带领她组建的“老肥婆帆船队”再去训练比赛了,不过她已经打算在中国杯帆船赛的时候重操旧业,到媒体队的船上去试试身手,这是她离不开的船,也是她离不开的海。
▲中国老肥婆帆船队队员合影(右一张小冬)
初秋的风,从窗户吹进张小冬的办公室,带着丝丝凉意,风起,帆动。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期待你的评论哦~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21-2-17 16:22 编辑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砥砺奋进。正值新中国70周年华诞,在举国欢庆的时刻,
中帆协
以《七代人的
帆船
故事》祝福祖国母亲的生日,追忆过去、讲述今天,展望未来!“七代人的帆船故事”不仅仅是回顾和传承、更是发展和弘扬,中国帆船人永远站立在时代的潮头,用鼓满的风帆催动中国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行!现在让我们跟随《七代人的帆船故事》的脚步,一同追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七代帆船人的故事,感谢中国所有的帆船人,正是一代代帆船人和他们坚忍不拔的航海精神,激发我们不断航行的信心与力量,引领我们从一个辉煌航向另一个新的辉煌!
编前语:
所有我接手的采访对象中,张主席是最后一个接受采访的,她真的太忙了。
在日本“对标东京”训练的国家队中,她指挥若定。
秦皇岛2019中国帆船城市发展研讨会,有她的主题致辞。
▲2019中国帆船城市发展研讨会上张小冬进行主题致辞
青少年联赛、家庭
帆船赛
上,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孩子和业余爱好者是中国帆船运动发展的基座,她停不下自己关注的目光。
下了飞机直奔会场,出国回来不倒时差,这对于张小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她似乎一直在路上,30年,她一直和中国帆船一起在路上。
天生的帆船人
张小冬的帆船之路开始于高考落榜后,对于一个专业运动员来说,这个年龄都开始出成绩了。
——不,张小冬出成绩似乎也是在这个年龄段,难道?
你的记忆没有出错,张小冬在从接触帆板到拿到世界冠军,仅仅用了三年。话还是从头开始说起吧。
“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想再复习一下,第二年再考。之前广东射击队来过我们学校选人,我没选上,因为我始终搞不清楚怎么能瞄成一条线。但是帆船队在射击队填表的名单里面找了我们几个人,那个年代通讯不方便,刘木荣教练是专门到家里来找我的,就说你去练一下帆板试试。特别巧,我前一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广东台在介绍这个项目,我和我妈妈说了一下,就过去了。就这么巧。挺有意思的,绝对是缘分。”张小冬说。
在射击上完全摸不到门的张小冬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别人第一次上帆板站都站不稳,她不仅能站稳,而且还能跑出去很远。“我们第一次去体校的时候,好像当天风还挺大,在游泳池里面第一次下水。可能也是平衡条件比较好。可能是原来有体育基础,一切都挺巧。”
就这样,张小冬和一批从田径、篮球“跨界跨项”来的队友一起,在湛江开始了她的运动人生。
▲张小冬和广东队教练查耀宗合影(左一张小冬)
彼时的中国帆船事业,刚刚起步,帆板则是从1979年才正式起步的,1981年,帆板项目被列入全国比赛,全国练这个项目的人寥寥无几。训练条件就更别提了,“太艰苦了。我们在湛江海滨浴场那边训练,它的涨退潮有两百米,没有码头,一退潮以后全是瘀泥,所以我们只能在涨潮的时候才出去,退潮之前都要回来。训练都是业余训练,一共就两条板,那个板是木头制的,会进水。板子是成都一家航空制造厂做的,那时候技术还是不过硬,这个板出去跑一会儿就得回来,这个给到业余队的器材是比较落后淘汰的,半个小时你必须回岸,要不这个水就基本满了。”
练了两个多月,张小冬的假期结束了,她在纠结是回去考大学还是继续练帆板,这时候,她参加了省里的
帆船比赛
,“那时候的水平连迎风转向还不知道怎么转,就会跑直线,就那样晃过来,然后再跑,就会迎风、横风。刚刚起步,没有人可以做示范,到了省队汕头才知道原来迎风转可以这样转,迎风转向、顺风转向都是现学现卖。”现学现卖的张小冬竟然在那次比赛中拿了第三名,后来就留在省队集训,开始了她正式的运动员生涯。1983年全运会,张小冬拿到第三名,正式进入国家队。
“那时候我们中国帆板女子、男子在亚洲也拿冠军了,当时亚洲开展的也不普及,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就那么几个地方。我入选国家队后,很短的时间,我们去泰国参加比赛,世界杯就拿了两个冠军。到了84年12月,我们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锦标赛,那个时候真正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几十个国家参赛,那个时候外国对中国能参加这样的项目比赛还是挺惊讶。我还记得当时澳大利亚报纸大篇幅地报道中国队,觉得挺惊奇。”
▲在英国参加世界锦标赛合影(一排左四张小冬)
那次比赛,除了日本、中国香港以外,亚洲都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去参加这样的世界比赛,而中国当时去了六个人,两女四男。“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华人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很好奇,也很支持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国家队出来了,他们都关爱,给了我们很多
帮助
。”和很多
水手
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一百多名的名次相比,张小冬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却异常顺利。“有二三百条船在一起比赛,起了四次航,因为太多船抢航,经过前几次的起航失败,我觉得我不能在大群体中起航,所以我最后选择了一个最上风起航,一起航转向就摆脱那个大群体,我觉得这个选择还是蛮成功的。那天我第一名。”
▲张小冬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回到广州(右三张小冬)
张小冬的第一名震惊了国外选手,当时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加拿大的世界冠军卡罗兰在张小冬之后二三十米才冲线,被张小冬远远地甩在身后,当时冲终点第一名要有鸣笛,卡罗兰冲终点以后一看没鸣笛,就找裁判理论去了,裁判告诉她,在她之前一个中国选手早就冲线了。这样一说卡罗兰更不服气了,她在整个航程中就没有看到张小冬,“她是不是没有绕标,她是不是漏了标?”后面七轮的比赛,卡罗兰始终没能战胜张小冬,这回她是真的服了,“她过来祝贺我,后来我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当时的报道真是挺多的。”
8年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张小冬拿到女子帆板银牌,为中国水上军团拿到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创造历史。1993年,张小冬退役,开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航校20年 风云变迁
虽然张小冬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拿到了帆板项目的银牌,但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帆船是个什么项目,“我拿冠军之后,很多朋友都来问我,我这个项目是什么。我只能解释,一个板,一个帆,几乎没有什么报道,大家也都没见过。”
当时帆船帆板在国内是非常小众的项目,一没有普及,二没有大众参与,全是专业队,注册运动员也不过区区几百人。“还记得我们当时在青岛海边训练,会有个别的外国人对船很感兴趣,问我们这个是不是可以租,中国人很少有人会驻足。那时候普及和推广基本上是零,因为整个大环境,大众消费水平,个人的消费水平没有达到,没有这样的平台给他们去体验,所以各种原因造成只是限制在体校、省队、国家队来开展。”张小冬说。
1996年,张小冬进入航校,开始了人生中相对轻松的一段日子,她婚姻幸福,女儿聪明漂亮,在那期间,她负责的并不是帆船这一块,但是中国帆船最重要的变迁阶段,她依然是距离变迁最近的亲历者。
2001年申奥成功之后,一部分海归、高收入群体逐渐开始进入帆船领域,但是帆船给人的“技术门槛高”、“危险大”、“昂贵”的印象依然没有转变,从事的人群依然很小众,中国的大帆船,用两只手差不多就能数过来。2006年,青岛开始举办奥运帆船测试赛,帆船这个项目才慢慢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用张小冬的话说,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在青岛待了几十年,很多青岛人还不知道帆船是什么呢。“整个中国那个时候确实是属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申奥在青岛工作的推进,不管是帆船进校园、进社区还是千帆竞发
活动
中,都做了大量的推广、普及、宣传工作。首先青岛很多市民开始接触帆船,很多青少年接触帆船,很多人认知帆船,从2006年开始是一个中国帆船的起步,让很多人认知的过程。”
虽然张小冬那时候不负责帆船,但是竞赛管理中心是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加上青岛航校又是北京奥运会帆船项目的主场,张小冬因此亲自接触到整个项目,包括做一些宣传普及。当时在航校负责经营的张小冬在南海路6号建立了航校的
帆船俱乐部
,这是中国最早的帆船
俱乐部
之一,慢慢有一些爱好者加入到俱乐部去体验帆板,体验单人艇的训练。帆船进校园的活动,用的教练大部分来自青岛航校,而随着活动的日益深入,航校俱乐部里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了。
圆满的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张小冬的事业也顺风顺水。她以为自己在青岛航校可能就这样一直过下去了,直到2017年,她的人生又发生了重大转折。总局领导找到张小冬谈话,希望她在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优秀运动员专业优势,任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主席一职,组建班子,带领中国帆船,承前启后、稳步发展。
▲张小冬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合影(左一张小冬)
走出舒适区 开始新挑战
刚刚和领导谈完话的时候,张小冬一度也有点迷茫,这样大的一个改革机遇摆在自己面前,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这个改革机遇就是协会实体化。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协会实体化工作开始启动,张小冬一下子站在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多年运动员养成的不怕困难的性格让她做了最后的决定:去!
家人的支持也是她的动力之一,女儿已经进入英国的大学,丈夫周教练也是鼎力支持,她收拾行装,孤身来到北京,接受新的职务: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
“最开始有点想简单了。”张小冬后来也坦言,一接手之后,国家队的工作还算顺利,毕竟是运动员出身,多年没有离开过帆船圈,但是协会的发展、经营工作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在青岛已经工作了20年,各方面都得心应手,现在突然一下子面对这样的挑战,真是不容易,好在我过去管过财务和经营,要不真是抓瞎了。”
协会从最初的几个人慢慢发展起来,招兵买马,从水上项目离开去了足球的刘卫东回来了,她过去的队友苏科从水上中心过来了,总局系统几位中层干部抛弃了“铁饭碗”来了,一些社会专业人才也被朝气蓬勃的帆船事业向好的发展势头所吸引,来到协会。慢慢地,中帆协的大家庭越来越大,有器材商、媒体服务商、内容制作团队、网络技术顾问团队……这时候,张小冬又面临了以前几乎不用去操心的问题,一个字:钱!
实体化之后的协会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经营,张小冬在航校20年,虽然也没少干经营的工作,但是那些都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现在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协会未来的发展。每次的主席办公会,对张小冬来说都有点“惊心动魄”的意思,因为主席办公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审核每一笔支出。她感觉现在自己像一个老板,或者像一个家长,带着一家子人,努力地去谋生活。钱不是不能花,必须要花在实处,花在刀刃上。
“当然首先总局给了我们很好的机遇,给了很好的政策,对我们的手脚放开给予很多的支持,总局水上中心也是给我们很多支持,我们也是一体的,但是毕竟协会的运转还是需要整个自己解决后续生存问题。协会虽然人不多,但是还是一个单位,所有涉及到的问题都要去解决。”
除了抓紧国家队训练,张小冬还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到了帆船的普及上,协会实体化以来,中国的帆船赛事真正迎来了春天,以前帆船项目通常一年在媒体上能露一两次面,还要拜运动员争金夺银的好成绩所赐,现在几乎周周有赛事,天天上新闻。“梅沙杯”青少年帆船联赛、家庭帆船赛、民间组织的各种俱乐部之间的联赛……协会的每个员工忙得脚不沾地,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帆船人口的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去年一年的时间,家庭帆船赛一个赛事就培训了大约一万名帆船爱好者,去年第一站家帆赛,几十人参赛,有的还是来打酱油,今年的家帆赛再回天津,足足150人报名,报晚了就抢不上名额。一年多的努力,张小冬欣喜地看到,社会各行各业都逐渐有人投身到帆船运动当中来,这个群体正在以蓬勃的态势旺盛地生长。
而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也成为大家公认的开放度最高的协会之一,想合作,大门随时敞开,想采访,不仅高度配合还带媒体上船体验。张小冬知道,目前协会的每一个合作伙伴都是对帆船有一腔痴情的人,创业阶段,没有更多的利益能够给大家,就创造好的环境,用温情将大家聚拢起来。2018年年底,中帆协把自己的办公地变成大厨房,现场包饺子款待合作伙伴,款待家帆赛的承办方,把协会变成所有喜爱帆船的人随时可以来的大家庭。
▲中国第一代老队员参加第一届帆板大师赛合影(三排左十张小冬)
其实,她很累,大到国家队下一步的安排,协会下一个赛事的策划启动,小到办公室的桌椅板凳,但是从舒适区走向对自己挑战如此大的岗位,张小冬没有后悔过,她唯一庆幸的是正好在女儿出国读书之后,迎来了这个机会,这样可以心无旁骛。“我选择来协会工作,可能更多的还是情怀,因为对帆船的热爱,还有自己曾经这么多年在这个行业的拼搏和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是对这个行业充满期待。”
如果说她现在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自从当了协会主席之后,她不能带领她组建的“老肥婆帆船队”再去训练比赛了,不过她已经打算在中国杯帆船赛的时候重操旧业,到媒体队的船上去试试身手,这是她离不开的船,也是她离不开的海。
▲中国老肥婆帆船队队员合影(右一张小冬)
初秋的风,从窗户吹进张小冬的办公室,带着丝丝凉意,风起,帆动。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CYA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80408
积分
2459
帖子
1
精华
发布新话题
帖子排行榜
换一批
1
普吉岛帆船旅行:皮皮岛的旅行彩蛋
2
普吉岛帆船旅行:返回普吉看船展
3
【二手好船】18年汉斯548 带海水淡化
4
【国内现货】Navan C30 | 三亚国际游艇展中国首秀,探险游艇新纪
5
【国内现货】博纳多安海仕Antares 8
6
【国内现货】新款法国丹枫Dufour 41单体帆船
1
【二手好船】2016年博纳多48二类12人证书,仅300小时
2
【二手好船】国产太阳鸟62尺(证书长度53英尺,可省泊位费)转让
返回版块列表
千万粉丝的大本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发送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