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永远的巴巴罗萨

2011-9-10 08:47 · 改版数据备份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苏德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

项目 德国 苏联
总兵力 730万, 537.3万
初期直接作战兵力 550万(含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国军队) ,268万
编制 190个师(包括19个坦克师,14个摩托化师) ,170个师另2个旅
坦克 4300辆, 新型坦克1475辆,大量旧式坦克
火炮 4.72万门 (50毫米以上),3.75万门
作战飞机 4980架 ,新型飞机1540架,大量旧式飞机
作战舰艇 192艘 ,396艘

2.战争刚开始,苏联西部66个机场遭到猛烈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飞即被毁于机场,苏联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军航空兵袭击之下严重受损,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德军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前进了50至60公里。苏联国防委员会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于当晚发布不切实际的命令,要求边境军区实施猛烈反击,消灭入侵之敌,这种盲目的指挥使前线战况更加恶化。

在战争的头一周,德军凭借突然进攻、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军队早已动员和集中并有作战经验等优势,打得极其顺手,中央集团军群已推进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Минск),南方集团军群的前锋,已近至通向基辅的接近地,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渡过西德维纳河。

面对有备而来的德军,苏军猝不及防,苏联政府虽然采取紧急措施,把前沿军区改为方面军,成立了苏军统帅部,但由于大量工作未能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就绪,因而在战争开始时严重失利,由于苏军装备陈旧,指挥人员素质较差,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等原因,致使战争初期,便有28个师被全歼,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据战后西方公布的统计资料,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以及30万苏军被俘。

德军在占领明斯克后,7月15日,通过激烈战斗,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Смоленск),合围了苏军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并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部设在此地。而此时德军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之遥了。

德军分调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进攻南方的基辅,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基辅战役从盛夏打到秋初,苏军在基辅防御战中严重失利,不仅损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于这个方向上的预备队也消耗殆尽,部署在基辅地域上的两个方面军中,有6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主官全部阵亡,尚有几个集团军的司令被俘,据德军方面宣布,德军围歼苏军66万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9月,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进抵列宁格勒近郊,并联合芬兰军队完全封锁了列宁格勒,开始了持续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德军虽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胜利,但在北路列宁格勒却没有完全得手,而中路却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好时机,也错过了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机会


德军在巴巴罗卅计划中的具体伤亡数字暂时找不到,要等回学校了去图书馆再把有关的书查查再回答,但是在台风计划之前德军东线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总伤亡不大(战斗减员应该不超过20W,具体数字我查到了补充上来)

3.我个人认为乌克兰围歼战是合理的,毕竟这里聚集者苏军大量有生力量,对德军中央集群的东进构成直接威胁。而莫斯科更像是1940年的巴黎,基辅好比敦克尔刻,况且苏军的近百万之众的成建制军队挡在中央集团军面前,他们如何保持后勤供应像13世纪的蒙古军队一样 奇袭莫斯科?

4.补充说明: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占有压倒性优势,却在1941~1942年间大败,原因在何?
比较多的说法是:冬季提早到来,苏联士兵顽强作战等等;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本质原因是战略行动目标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战略目标的根本在于彻底歼灭已在最近战斗中重创的敌武装力量,而Hitler所追求的却是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目标,这是在军事上所行不通的。
仅以1941年关于莫斯科和基辅的争论为例。从军事角度来看,莫斯科是苏联交通和通信中心,是政治核心与最重要的工业区;其陷落对苏联人民的精神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若能在这个决定性方向上取得胜利,并歼灭敌主力,乌克兰工业区便唾手可得;因为占领莫斯科,苏联人南北调动兵力就将异常困难。当时中央集群已做好向莫斯科进攻的准备,若向西南方向作战,势必耗费大量时间;如果作战不能迅速结束,而是拖入恶劣季节,那么在1941年对莫斯科实施最后打击,就实在太晚了。可惜Hitler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反而将基辅,克里木这些经济城市作为目标;尽管基辅会战中德军取得巨大战果,但却未能实现巴巴罗萨计划的全部战略目标。
而194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这种错误还是不可避免的犯了—德军的目标是油田和工业,其次才是摧毁敌方军事力量;而这个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导致德军战略主动权的部分丧失。


如果德国拥有足够的资源以开动他在欧洲庞大的工业体系,如果拥有足够的石油为他的车队提供动力,那么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忽略的。当战争进行到1942年时候,德国的石油储备就接近枯竭了(这就是希特勒急于夺取巴库油田的原因),而他只有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个小油田能够为他提供石油,为了节省资源,“他们竟然用马车和人力缓慢地来为他们消耗可怕的前线提供补给,难道这样都行吗,于是,我们游击队们的骑兵发挥了作用,他们像狼一样奔波于德国人的后方,用轻武器轻松追捕他们的补给队,射杀,猎获。”(赫鲁晓夫回忆录)这不能不说是德国的悲剧。工业上,德国生产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所说:“由于不列颠的封锁,我们的国家极度缺乏石油、钨、铬和橡胶等资源,严重限制了我们国家工业的生产。”1945年2月,德军最后的石油产地匈牙利被苏军封锁,而德国的石油储备库被盟军无情的摧毁,“停留在港口的船,机场的飞机,坦克由于没有石油无法开动,1944年我们全力生产出来的好几十万件武器就这样被摧毁,真是太可悲了。”(斯佩尔语)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战中德国能够与世界联盟周旋那么久不是由于德国一战强于二战,而是二战军队对发动机石油等资源的依赖远远高于一战,所以德国由于封锁而缺乏这些资源所给他带来的危机远远超过损失几支军队的错误所带来的。而这就是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你知道当德军推进到巴库时,装甲部队竟然因为缺乏石油而不得不抛锚放弃这些坦克吗;你知道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失败致命原因是由于补给,而补给问题的由来是由于被曼斯坦因元帅诅咒为“世界上最落后的运输队”带来的吗?

[ 转自铁血社区 ]
  


  苏德战争德国失败的根本教训就是: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资源,这是一场战争所必须的,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论你的军队在声势、装备、人员和训练以及组织领导上多么好;不论你消灭了多少敌军;不论你自认为多么英明,如果你缺乏资源,那么所有的优势都可能因为这个而被中和。二战是世界上第一场对于资源如此重要的战争,如果德国领导人由于没有前例借鉴而忽视了这点最后失败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我希望我们不要。

  


  有时候想想希特勒还真是有远见:现在的德国由于缺乏资源只是一个依附于强国身上的附庸,而俄国由于拥有巨大的资源即使人口再少,经济贫弱,却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国如果找不到足够供养他的资源,即使拥有整个欧洲,将来也只会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力量。”(希特勒语)

5.对于希特勒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1》正面评价:希特勒拥有高超的演说才能,组织能力,领导国家和民族的能力 手段 和 精神,他在短短6年时间内实现了33年上台时让德国每个贫民餐桌上都有牛排的诺言,他率领德国在短短20年内恢复元气 重整军备,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全球第一(指在原材料 人力 完全具备条件下的理论生产能力),他带领德意志军队走出了一战的阴影,打出了第三帝国的尊严和荣耀。对于机械化部队的使用和支持闪击理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新的战史,而且就像他本人所说的 : 希特勒像一个骑士在战斗。 在海狮行动中 他严令禁止轰炸平民目标,后来因为前线轰炸机部队在英伦上空遇到大雾误炸贫民 引起丘吉尔借机轰炸柏林,才有回来的夷平考文垂。。。至于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更是理所应当,如果41年德国不动手,那么到42年东线留给他们的不是和平而是斯大林的准备的大雷雨计划了。。。

2》负面:专断独行,独裁统治(这两点有利有弊,但是在后期严重影响了德军的作战行动) 架空了德军总参谋部(这是老毛奇一手创建的最高效的战争机构),对低等人群的大量屠杀和劳役。无辜处死了大量德军中高级指挥官,撤职了一些能征善战之将,后期不能够合理采纳下级的正确意见。 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非一个现实主义者。 二战中后期,错误的在该坚持的时候没有坚持,在不该坚持的时候紧抓不妨,例如 台风行动进攻莫斯科 在11月冬季来临之后就不该坚持,库尔斯克会战却没有投入最后战略预备队击溃苏军,导致德军彻底丧失战略主动权

3》希特勒还组织了柏林奥运会,并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电视转播,他对整个世界科技 军事 政治体制 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积极和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他就没有 火箭 联合国 导弹 大规模伞降作战 的新事物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苏德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

项目 德国 苏联
总兵力 730万, 537.3万
初期直接作战兵力 550万(含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国军队) ,268万
编制 190个师(包括19个坦克师,14个摩托化师) ,170个师另2个旅
坦克 4300辆, 新型坦克1475辆,大量旧式坦克
火炮 4.72万门 (50毫米以上),3.75万门
作战飞机 4980架 ,新型飞机1540架,大量旧式飞机
作战舰艇 192艘 ,396艘

2.战争刚开始,苏联西部66个机场遭到猛烈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飞即被毁于机场,苏联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军航空兵袭击之下严重受损,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德军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前进了50至60公里。苏联国防委员会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于当晚发布不切实际的命令,要求边境军区实施猛烈反击,消灭入侵之敌,这种盲目的指挥使前线战况更加恶化。

在战争的头一周,德军凭借突然进攻、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军队早已动员和集中并有作战经验等优势,打得极其顺手,中央集团军群已推进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Минск),南方集团军群的前锋,已近至通向基辅的接近地,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渡过西德维纳河。

面对有备而来的德军,苏军猝不及防,苏联政府虽然采取紧急措施,把前沿军区改为方面军,成立了苏军统帅部,但由于大量工作未能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就绪,因而在战争开始时严重失利,由于苏军装备陈旧,指挥人员素质较差,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等原因,致使战争初期,便有28个师被全歼,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据战后西方公布的统计资料,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以及30万苏军被俘。

德军在占领明斯克后,7月15日,通过激烈战斗,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Смоленск),合围了苏军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并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部设在此地。而此时德军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之遥了。

德军分调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进攻南方的基辅,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基辅战役从盛夏打到秋初,苏军在基辅防御战中严重失利,不仅损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于这个方向上的预备队也消耗殆尽,部署在基辅地域上的两个方面军中,有6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主官全部阵亡,尚有几个集团军的司令被俘,据德军方面宣布,德军围歼苏军66万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9月,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进抵列宁格勒近郊,并联合芬兰军队完全封锁了列宁格勒,开始了持续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德军虽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胜利,但在北路列宁格勒却没有完全得手,而中路却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好时机,也错过了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机会


德军在巴巴罗卅计划中的具体伤亡数字暂时找不到,要等回学校了去图书馆再把有关的书查查再回答,但是在台风计划之前德军东线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总伤亡不大(战斗减员应该不超过20W,具体数字我查到了补充上来)

3.我个人认为乌克兰围歼战是合理的,毕竟这里聚集者苏军大量有生力量,对德军中央集群的东进构成直接威胁。而莫斯科更像是1940年的巴黎,基辅好比敦克尔刻,况且苏军的近百万之众的成建制军队挡在中央集团军面前,他们如何保持后勤供应像13世纪的蒙古军队一样 奇袭莫斯科?

4.补充说明: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占有压倒性优势,却在1941~1942年间大败,原因在何?
比较多的说法是:冬季提早到来,苏联士兵顽强作战等等;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本质原因是战略行动目标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战略目标的根本在于彻底歼灭已在最近战斗中重创的敌武装力量,而Hitler所追求的却是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目标,这是在军事上所行不通的。
仅以1941年关于莫斯科和基辅的争论为例。从军事角度来看,莫斯科是苏联交通和通信中心,是政治核心与最重要的工业区;其陷落对苏联人民的精神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若能在这个决定性方向上取得胜利,并歼灭敌主力,乌克兰工业区便唾手可得;因为占领莫斯科,苏联人南北调动兵力就将异常困难。当时中央集群已做好向莫斯科进攻的准备,若向西南方向作战,势必耗费大量时间;如果作战不能迅速结束,而是拖入恶劣季节,那么在1941年对莫斯科实施最后打击,就实在太晚了。可惜Hitler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反而将基辅,克里木这些经济城市作为目标;尽管基辅会战中德军取得巨大战果,但却未能实现巴巴罗萨计划的全部战略目标。
而194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这种错误还是不可避免的犯了—德军的目标是油田和工业,其次才是摧毁敌方军事力量;而这个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导致德军战略主动权的部分丧失。


如果德国拥有足够的资源以开动他在欧洲庞大的工业体系,如果拥有足够的石油为他的车队提供动力,那么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忽略的。当战争进行到1942年时候,德国的石油储备就接近枯竭了(这就是希特勒急于夺取巴库油田的原因),而他只有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个小油田能够为他提供石油,为了节省资源,“他们竟然用马车和人力缓慢地来为他们消耗可怕的前线提供补给,难道这样都行吗,于是,我们游击队们的骑兵发挥了作用,他们像狼一样奔波于德国人的后方,用轻武器轻松追捕他们的补给队,射杀,猎获。”(赫鲁晓夫回忆录)这不能不说是德国的悲剧。工业上,德国生产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所说:“由于不列颠的封锁,我们的国家极度缺乏石油、钨、铬和橡胶等资源,严重限制了我们国家工业的生产。”1945年2月,德军最后的石油产地匈牙利被苏军封锁,而德国的石油储备库被盟军无情的摧毁,“停留在港口的船,机场的飞机,坦克由于没有石油无法开动,1944年我们全力生产出来的好几十万件武器就这样被摧毁,真是太可悲了。”(斯佩尔语)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战中德国能够与世界联盟周旋那么久不是由于德国一战强于二战,而是二战军队对发动机石油等资源的依赖远远高于一战,所以德国由于封锁而缺乏这些资源所给他带来的危机远远超过损失几支军队的错误所带来的。而这就是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你知道当德军推进到巴库时,装甲部队竟然因为缺乏石油而不得不抛锚放弃这些坦克吗;你知道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失败致命原因是由于补给,而补给问题的由来是由于被曼斯坦因元帅诅咒为“世界上最落后的运输队”带来的吗?

[ 转自铁血社区 ]
  


  苏德战争德国失败的根本教训就是: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资源,这是一场战争所必须的,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论你的军队在声势、装备、人员和训练以及组织领导上多么好;不论你消灭了多少敌军;不论你自认为多么英明,如果你缺乏资源,那么所有的优势都可能因为这个而被中和。二战是世界上第一场对于资源如此重要的战争,如果德国领导人由于没有前例借鉴而忽视了这点最后失败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我希望我们不要。

  


  有时候想想希特勒还真是有远见:现在的德国由于缺乏资源只是一个依附于强国身上的附庸,而俄国由于拥有巨大的资源即使人口再少,经济贫弱,却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国如果找不到足够供养他的资源,即使拥有整个欧洲,将来也只会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力量。”(希特勒语)

5.对于希特勒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1》正面评价:希特勒拥有高超的演说才能,组织能力,领导国家和民族的能力 手段 和 精神,他在短短6年时间内实现了33年上台时让德国每个贫民餐桌上都有牛排的诺言,他率领德国在短短20年内恢复元气 重整军备,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全球第一(指在原材料 人力 完全具备条件下的理论生产能力),他带领德意志军队走出了一战的阴影,打出了第三帝国的尊严和荣耀。对于机械化部队的使用和支持闪击理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新的战史,而且就像他本人所说的 : 希特勒像一个骑士在战斗。 在海狮行动中 他严令禁止轰炸平民目标,后来因为前线轰炸机部队在英伦上空遇到大雾误炸贫民 引起丘吉尔借机轰炸柏林,才有回来的夷平考文垂。。。至于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更是理所应当,如果41年德国不动手,那么到42年东线留给他们的不是和平而是斯大林的准备的大雷雨计划了。。。

2》负面:专断独行,独裁统治(这两点有利有弊,但是在后期严重影响了德军的作战行动) 架空了德军总参谋部(这是老毛奇一手创建的最高效的战争机构),对低等人群的大量屠杀和劳役。无辜处死了大量德军中高级指挥官,撤职了一些能征善战之将,后期不能够合理采纳下级的正确意见。 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非一个现实主义者。 二战中后期,错误的在该坚持的时候没有坚持,在不该坚持的时候紧抓不妨,例如 台风行动进攻莫斯科 在11月冬季来临之后就不该坚持,库尔斯克会战却没有投入最后战略预备队击溃苏军,导致德军彻底丧失战略主动权

3》希特勒还组织了柏林奥运会,并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电视转播,他对整个世界科技 军事 政治体制 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积极和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他就没有 火箭 联合国 导弹 大规模伞降作战 的新事物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我要航海网创始人
219477积分
5969帖子
58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