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14-8-18 16:31 编辑
王芳德是湖湘较早一批船长之一
王芳德,湖南人,1950年出生,是湖湘较早一批船长之一。从爷爷那一代开始,家就安在湘江木船上。15岁开始在自家船上学习驾船,17岁进入当时的长沙市木帆船合作社学驾机动船,1974年通过考试成为湖湘第一批最年轻的轮船副驾驶员,1975年升为正驾驶,1980年升为湖南内河高等级船长,2005年退休。
他希望建一座湖湘船文化博物馆,保护湖湘船文化。
如今64岁的王芳德依然怀有梦想,他希望建一座湖湘船文化博物馆,保护湖湘船文化。2009年起,王芳德就开始向多个政府部门作申报、提建议,想要建一座湖湘船文化博物馆,将从湘江水系里消失的木帆船以模型的方式重现出来。2010年,在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大讨论“金点子”征集活动中,王芳德的建议得到了时任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的亲自批示。但要建馆,没实物、没资料、没图片怎么办?王芳德决定自己动手制作木帆船模型。 一直已来,王芳德的模型很受好评。今年3月底,在长沙市博物馆举办的“家常中国·当代生活物品展”上,船模“长沙轮渡1号”勾起了很多老市民的记忆。有人愿意花高价买下这艘船模,王芳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现在最要紧的是尽量多地把船做出来,现在还有人能鉴别它、看懂它,再过几十年估计就只能彻底无声地消失了。如果能把湖湘船文化博物馆建起来,将是一种很好的湖湘历史文化的保存。”
四年来王芳德已完成8艘船模,已着手第九艘8201”号
老人制作船模的工作室在长沙市开福区金霞苑小区的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库房里,这里摆满了各种工具和大小形状各异的木块。在这个租来的仓库里,王芳德每天至少要耗上8个小时做船,有时候晚上还来坐一坐,回忆一下船的结构、配件等。 在简易的工作台上,一只刚开始制作的船模初具形状,旁边一艘1.6米长的“落仓木货驳船”已经制作完工,船桨、船舵、信号灯等活灵活现。王芳德介绍,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湖南曾有数百艘落仓木货驳船来往于长沙、岳阳、常德等港口,现已全部消失。6月12日,该船模在捞刀河试水成功,这是他完成的第8艘船模。4年来王芳德老人制作完工的船模还有“小驳子船”、“龙舟”、“长沙轮渡1号”、“浏阳楸船”、“捞刀河倒扒子”、“宁乡乌缸子”、“益阳七板子船”。 王芳德老人说自己并不是专业木工,也不会画图纸,船的形状、构造都在他的脑子里。他说:“我在水上搞了这么多年,开船到过长江中下游,湖南的木船款式是最多的,资料上记载的是100多种,我见过且还记得的有近40种。” 他现在正在制作的第九艘船模,这个船模背后大有故事和特殊背景,它是载过毛主席的“8201”号。2012年,有媒体报道载过毛主席这艘有故事的船晚景凄凉,让长年停靠在长沙朱张渡码头的“8201”号船备受关注,也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湖湘船文化的倡导者,王芳德也曾建议加强对1959年毛主席畅游湘江时的座驾“8201”号的保护。对此,长沙市地方海事局多方调查证实:现在的“8201”号船是1963年12月1日由长沙船舶厂建成的,并非毛泽东畅游湘江时乘坐的“8201”号。 此“8201”非彼“8201”,于是这引起王芳德的好奇心。今年年初,王芳德特意拜访了原长沙港务局退休干部、80多岁的程志忠老人。1959年6月24日毛主席畅游湘江时,程志忠是长沙港务局船舶人事调度员,正是他安排了接待的船舶,并亲手给毛主席搭过下船的木跳板。 根据陈志忠老人的回忆,当时的“8201”号是一艘木质驳船。但他当年是做管理方面的,对细节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虽然对于这类木质驳船,王芳德小时候见过很多,但他不敢轻易动手,“毛主席的座驾要做准确一点,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究。”他特意写了一封信想寄给北京的档案馆,希望能找到当年毛主席畅游湘江时的照片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