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求助] 双桅与单桅的优缺点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哪一种更易操作
发表于 2022-4-2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2-4-22 12:11 编辑

现在双桅杆的船已经很少了。一般来说,现在还残存的双桅船通常都是ketch(前桅杆比后桅杆要高且后桅杆在舵之前)。油管上著名航海频道SV Delos就是一艘标准的ketch。



另外有一个超长篇频道Captain Rick Moore他的船是单桅船。这两船曾经在海上有一次碰面了。对于进行环球航行的船只来说,能碰到一起实属缘分。


这两艘船总体来说除了帆装不一样外,船体方面基本类似。

一般航行中,对于单桅船来说,有两面帆,而对双桅船来说有三面帆。而风帆的总面积通常是基本相等的,这会导致双桅船中每个帆的尺寸会比单桅船的略小,桅杆高度也略低。较小尺寸的帆重量轻,受风面积小,比较容易操纵。而较大的帆从空气动力学上讲效率会更高一些,而风速梯度的问题导致更高的桅杆让帆处于风速更快的空间中。
另外一方面来讲,单桅船的两个帆经常是需要同时相应调整才能获得较好的航行性能,而双桅船中,3个帆则经常仅需要调整其中一个而并不有什么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当然如果要充分发挥性能3个都要调整),这样进一步导致操纵比较省事一点。

或者简单点说就是单桅船极限航速会快一点,双桅船操纵轻松一点。

从耐损性来说,似乎是双桅船更好一些,因为它有两根桅杆,桅杆高度比较低,在同样的支索结构下(受船体宽度控制),可以更强一些。但这要看具体措施,单桅船也可能因为受力更强所以导致采用了更坚固更不易摧毁的桅杆(不过我个人不认为制造商会这般大发善心)。
从统计学出发,双桅船的两根桅杆出故障的概率比单桅船大了一倍,不过双桅船如果是后桅杆出事,只使用前桅杆依然能保留部分航行能力。
从应急修复的角度出发,则明显是较短的桅杆比较容易修理和应急处置。
总的来说,应该是双桅船更适应恶劣环境。
至于世界双桅船越来越少,我想,这应该是个经济问题。单桅船生产成本比双桅船更低,而表征航速明显更快,那自然是市场充斥着大量单桅船咯。比如一些什么升帆降帆更省力,其实也就很小的差别。真到了很耗人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玩意都变成电动的了。就好比买个汽车,供应商告诉你这个车窗玻璃是手摇的,不过不要紧这个玻璃很小,摇动不费劲。。但市场上别的汽车都电动升降的了,这时你会怎么想?






点评

还有计划预算的可行性,我了解到广东地区78尺的铝制船,主要结构50万左右人民币可以落地,剩余预算是否可以完成其他项目,或者增加多少预算可以完成一只比较舒适的78尺双桅铝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4-22 12:50
我理想中的帆船就是双桅铝船,而我也正在计划自己在广东地区找船厂建造一只78尺的双桅铝船,图纸用上次您给我发的那个网站中Bruce roberts 设计的VOYAGER 785 ,但是我找不到除船体设计外的其他有关帆船资料,如内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4-22 12:44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2:44 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begun 发表于 2022-04-22 12:00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2-4-22 12:11 编辑

现在双桅杆的船已经很少了。一般来说,现在还残存的双桅船通常都是ketch(前桅杆比后桅杆要高且后桅杆在舵之前)。油管上著名航海频道SV Delos就是一艘标准的ketch。



另外有一个超长篇频道Captain Rick Moore他的船是单桅船。这两船曾经在海上有一次碰面了。对于进行环球航行的船只来说,能碰到一起实属缘分。


这两艘船总体来说除了帆装不一样外,船体方面基本类似。

一般航行中,对于单桅船来说,有两面帆,而对双桅船来说有三面帆。而风帆的总面积通常是基本相等的,这会导致双桅船中每个帆的尺寸会比单桅船的略小,桅杆高度也略低。较小尺寸的帆重量轻,受风面积小,比较容易操纵。而较大的帆从空气动力学上讲效率会更高一些,而风速梯度的问题导致更高的桅杆让帆处于风速更快的空间中。
另外一方面来讲,单桅船的两个帆经常是需要同时相应调整才能获得较好的航行性能,而双桅船中,3个帆则经常仅需要调整其中一个而并不有什么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当然如果要充分发挥性能3个都要调整),这样进一步导致操纵比较省事一点。

或者简单点说就是单桅船极限航速会快一点,双桅船操纵轻松一点。

从耐损性来说,似乎是双桅船更好一些,因为它有两根桅杆,桅杆高度比较低,在同样的支索结构下(受船体宽度控制),可以更强一些。但这要看具体措施,单桅船也可能因为受力更强所以导致采用了更坚固更不易摧毁的桅杆(不过我个人不认为制造商会这般大发善心)。
从统计学出发,双桅船的两根桅杆出故障的概率比单桅船大了一倍,不过双桅船如果是后桅杆出事,只使用前桅杆依然能保留部分航行能力。
从应急修复的角度出发,则明显是较短的桅杆比较容易修理和应急处置。
总的来说,应该是双桅船更适应恶劣环境。
至于世界双桅船越来越少,我想,这应该是个经济问题。单桅船生产成本比双桅船更低,而表征航速明显更快,那自然是市场充斥着大量单桅船咯。比如一些什么升帆降帆更省力,其实也就很小的差别。真到了很耗人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玩意都变成电动的了。就好比买个汽车,供应商告诉你这个车窗玻璃是手摇的,不过不要紧这个玻璃很小,摇动不费劲。。但市场上别的汽车都电动升降的了,这时你会怎么想?

我理想中的帆船就是双桅铝船,而我也正在计划自己在广东地区找船厂建造一只78尺的双桅铝船,图纸用上次您给我发的那个网站中Bruce roberts 设计的VOYAGER 785 ,但是我找不到除船体设计外的其他有关帆船资料,如内装,航电,动力系统,电气等等,希望您可以推荐一下有关的网站或者论坛。整条船预算400万人民币左右,注册可能去兰卡威或香港,因为我不清楚国内关于自建帆船的相关政策税收等希望您可以告诉一些相关信息,以及外籍帆船在中国领海的航行政策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2:50 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begun 发表于 2022-04-22 12:00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2-4-22 12:11 编辑

现在双桅杆的船已经很少了。一般来说,现在还残存的双桅船通常都是ketch(前桅杆比后桅杆要高且后桅杆在舵之前)。油管上著名航海频道SV Delos就是一艘标准的ketch。



另外有一个超长篇频道Captain Rick Moore他的船是单桅船。这两船曾经在海上有一次碰面了。对于进行环球航行的船只来说,能碰到一起实属缘分。


这两艘船总体来说除了帆装不一样外,船体方面基本类似。

一般航行中,对于单桅船来说,有两面帆,而对双桅船来说有三面帆。而风帆的总面积通常是基本相等的,这会导致双桅船中每个帆的尺寸会比单桅船的略小,桅杆高度也略低。较小尺寸的帆重量轻,受风面积小,比较容易操纵。而较大的帆从空气动力学上讲效率会更高一些,而风速梯度的问题导致更高的桅杆让帆处于风速更快的空间中。
另外一方面来讲,单桅船的两个帆经常是需要同时相应调整才能获得较好的航行性能,而双桅船中,3个帆则经常仅需要调整其中一个而并不有什么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当然如果要充分发挥性能3个都要调整),这样进一步导致操纵比较省事一点。

或者简单点说就是单桅船极限航速会快一点,双桅船操纵轻松一点。

从耐损性来说,似乎是双桅船更好一些,因为它有两根桅杆,桅杆高度比较低,在同样的支索结构下(受船体宽度控制),可以更强一些。但这要看具体措施,单桅船也可能因为受力更强所以导致采用了更坚固更不易摧毁的桅杆(不过我个人不认为制造商会这般大发善心)。
从统计学出发,双桅船的两根桅杆出故障的概率比单桅船大了一倍,不过双桅船如果是后桅杆出事,只使用前桅杆依然能保留部分航行能力。
从应急修复的角度出发,则明显是较短的桅杆比较容易修理和应急处置。
总的来说,应该是双桅船更适应恶劣环境。
至于世界双桅船越来越少,我想,这应该是个经济问题。单桅船生产成本比双桅船更低,而表征航速明显更快,那自然是市场充斥着大量单桅船咯。比如一些什么升帆降帆更省力,其实也就很小的差别。真到了很耗人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玩意都变成电动的了。就好比买个汽车,供应商告诉你这个车窗玻璃是手摇的,不过不要紧这个玻璃很小,摇动不费劲。。但市场上别的汽车都电动升降的了,这时你会怎么想?

还有计划预算的可行性,我了解到广东地区78尺的铝制船,主要结构50万左右人民币可以落地,剩余预算是否可以完成其他项目,或者增加多少预算可以完成一只比较舒适的78尺双桅铝船
发表于 2022-4-2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不大清楚你为啥选择78尺。你前面个帖子说做55尺,现在突然飙升到78尺,这个幅度跳跃得有点大啊。。。以我的经验来看,也许你取了个游艇设计规范的上限尺寸24m?

我以前也考虑过一些24m的船。不过在设计中发现,如果做双层甲板的船的话,20m也能满足,24m的话空间还有一点浪费。

有一次我看一个美国节目发现他们有一些码头收费对75英尺以上的额外贵,感到有一些好奇,为啥选一个这样的数值呢,难道美国有某个物理尺寸的限制条件?

对于较小尺寸的帆船来说,在美国码头收费一般按4英尺进阶,从26尺起,有30尺、34/38/42尺之类的阶梯。42尺以上很少用这个进阶了。欧洲则通常采用米制进阶。

然后我还看到东南亚也有一些码头,对75尺以上的船也单独收高昂的费用。我想是不是这个75尺成为一个衡量奢华的尺度?或者是很多码头(按美国标准修建的)缺乏75尺以上的泊位导致?

前面我也说过了,如果考虑双层甲板的话,其实20~24m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冒出一个这种高收费标准,那就把长度做到75尺以下好了,比如74尺。

当然各地有不同的做法,比如欧洲,一般码头进阶到20m以上就不再统计了,而美国码头也有到70尺以上就不再细分的。总的来说,太长的船总是支出费用高,没必要的时候不用搞太长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隐私政策|关于我们|推广赚贝壳|改名|手机版|我要航海网

GMT+8, 2025-2-20 04:41 , Processed in 0.49903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